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造影剂对甘油致肾损害大白鼠的肾毒性。结果示:注射造影剂后24h,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尿蛋白显著增高(P<0.05);72h,尿γ-GT开始恢复,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显著增高(P<0.01),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无明显改变,组织学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损害,肾小管腔阻塞。提示造影剂肾毒性的发病机理可能与直接肾毒性及肾小管阻塞有关。并对尿γ-GT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肾病患者尿Tamm—Horsfall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抗Tamm-Horsfal蛋白(THP)的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了174例肾病患者和152例正常人的尿THP含量,结果显示:肾病组尿TH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9种原发性、继发性肾病患者的尿THP含量均分别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异常的患者,其尿THP含量与BUN、SCr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而BUN、SCr正常的患者,其尿THP含量与BUN、SCr无明显相关性(P>0.05)。提示:尿THP含量的减少与肾脏病变密切相关,检测尿THP可作为判断肾脏病变及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1992年全国肾小球疾病座谈会制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评定标准进行临床分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34例和尿毒症组10例,2组患者每日静滴灯盏花注射液20ml(含黄酮900mg),连用14日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粘度、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比。结果:治疗后2组BUN、SCr均下降,以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下降显著(P<0.05);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下降,以SBP下降极为显著(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显著(P<0.05);全血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Fi)下降均显著(P均<0.05);CH、TG、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MA)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降低血粘度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性脑出血对肾脏的损害。方法:检测9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BUN和尿NAG、GAL。结果:发现NAG、GAL全部升高。成人组较婴儿组升高明显(P<0.01)。BUN升高者24例,占25.53%,BUN升高组与BUN正常组两种尿酶升高程度相差显著(P<0.01,<0.05)。结论:提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酶NAG、GAL比BUN敏感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心脑健对28例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1)其降脂作用在CRF组中以降胆固醇(CH)为主(P<0.05);在NS及GN 组以降甘油三酯(TG)为主(P<0.05);NS组有升高HDL作用(P<0.01);GN和CRF组降LDL效果明显(P<0.05)。(2)其血液流变学在NS、GN组Fbg明显降低(P<0.01,P<0.05);GN、CRF组血小板聚焦率下降(P<0.05);三组病  相似文献   

6.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5例正常人和3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在不同病期血、尿肽结合羟脯氨酸(PHP)的改变。37例HFRS患者血PHP均高于正常人(P<0.001);尿PHP排出量(μmol/24h)在发热期、恢复期接近于正常人(P>0.05),在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均低于正常人(P<0.001),多尿期高于正常人(P<0.05)。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血PHP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呈正相关(P<0.001),尿PHP与血BUN、Scr呈负相关(P<0.001)。结果提示血PHP、尿PHP可能是判断肾功能状态的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茶多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茶多酚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方法:观察31例CRF患者(治疗组)用海南省茶多酚(TP)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血浆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含量变化。另以未经TP治疗的20例CRF患者为对照组,并与89例健康成人的SOD、GSH和MDA作比较。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CRF患者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成人(P均<0.01),MDA及GSH高于健康成人(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TC、TG、BUN和SCr均有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5)。肾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前者为67.74%,后者为30.00%。结论:CRF患者确实存在SOD活性降低及脂质过氧化损伤,海南省茶多酚能有效对抗脂质过氧化,提高氧化酶SOD活性,改善CRF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损伤后血儿茶酚胺与血糖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测定48例急性重型脑外伤患者伤后7天内血儿茶酚胺(CA)及伤后6小时内血糖含量,并与35例正常人血CA含量值作对照。结果表明:外伤组血C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后7天内血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及其变化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预后均密切相关;入院时病情越重,GCS评分越低,血NE、E含量越高;死亡组患者血NE、E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P均<0.05),其与伤后24小时内血NE、E含量分别显著正相关(r=0.574,P<0.05和r=0.410,P<0.05),而与GCS和预后分别显著负相关(r=0.781,P<0.01和r=0.708,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服用抗疲营养饮,解决高原环境下军事三项运动集训队员的运动性疲劳。方法对服用抗疲营养饮前后血中酶、白蛋白、肌酐(Cr)、睾酮(T)、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服用前后各项指标都有明显变化,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呈下降趋势(P<0.01,P<0.05),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Gr、RBC(P<0.01,P<0.05)、T(P<0.001)呈上升趋势。结论抗疲营养饮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等功效。  相似文献   

10.
对31例老年糖尿病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入院后和临终前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和肌酥(Cr)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者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糖波动大,不易控制;在FPG下降与BUN、Cr升高数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_1=-0.7167,P<0.01;r_2=-0.6932,P<0.01)。说明热卡量给予不足和应用胰岛素使FPG在短期内下降或发生低血糖,均是使病情恶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脂、脂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0例,分为正常组(11例)、单支组(10例)和多支组(9例);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及其亚组分和SOD含量。结果:3组患者间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相近;多支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比值低于正常组(P<0.05)。单支组和多支组HDLC均低于正常组(P均<0.01),而LDLC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正常组SOD为(203.4±57.7)kU/L,高于单支组〔(129.4±71.6)kU/L,P<0.05〕和多支组〔(95.9±53.3)kU/L,P<0.01〕。SOD与LDL呈中度负相关(r=-0.448,P<0.05),SOD与HDL(r=0.696,P<0.01)和SOD与HDLC(r=0.399,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血脂、脂蛋白、脂蛋白亚组分及SO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联系,HDL、HDLC、LDL、LDLC和HDLC/LDLC是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的重要易患因子。  相似文献   

12.
对22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过氧化山质(Lipoperoxides,LPO)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及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红细胞SOD及全血中GSH-Px活力与血浆LPO含量呈负相关(r=-0.433,P<0.05;r=-0.490,P<0.05),红细胞SOD活力与血浆比粘度呈显著负相关(r=-0.705,P<0.001),与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呈正相关(r=0.460,P<0.05;r=0.437,P<0.05),全血GSH-Px活力与血浆比粘度呈负相关(r=-0.457,P<0.05)。提示冠心病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代谢紊乱可能是高血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与血清铁,血脂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血清铁、血脂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对2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5例心绞痛(AG)患者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铁和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测定。结果表明:AMI及AG两组患者的血清铁及TC、T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血清铁与T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5),血清铁与HDL的含量呈负相关(r=0.62,P<0.01)。提示:血清铁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易患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活性氧自由基发生及脂质过氧化的生成情况。方法:本研究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超微量快速测定法、DTBN直接法、二硫双硝基苯甲酸定量测定法和TBA法测定了精神分裂症病人40例(Ⅰ型23例,Ⅱ型17例)和健康对照者40人血中SOD,GSH-PX活力,GSH和LPO含量。结果:精神分裂症血中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SH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GSH-PX活力、LPO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其中Ⅱ型病人GSH含量降低有更为明显的趋势。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的脂质过氧化研究具有重要含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 NID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21例、无视网胰病变患 者19例及正常对照20例的红细胞聚集性有关参数。的果显示,NIDDM视网膜病 变组的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及对照组(P< 0.01)。NIDDM组和合并视网膜病变组的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NIDDM视网膜病变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糖化血清蛋白指数 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P<0.01)。NIDDM视网膜病变 组血清白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显著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对照组(P <0.05,P<0.01).NIDDM视网膜病变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与血浆纤维蛋白原、 糖化血清蛋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值 0.452、0.446,P<0.05).与血清SOD、白蛋 白呈显著负相关(r-0.462、-0.439,P<0.05).结果提示,NIDDM合并视网膜 病变患者上细胞聚集性增高,这种增高与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蛋白质非酶糖 基化增加、SOD及白蛋白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放免法测定了40例确诊男性冠心病患者与40名健康人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并同步检测其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旨在探讨性激素在男性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机理。结果为冠心病组T值(15.04±4.86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0.45±9.26),P<0.01;E2(173.20±95.12/100.53±49.82pmol/L)、E2/T比值(11.03±6.97/5.77±4.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同时冠心病组血清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5.30±0.94/4.39±1.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尤其是HDL2低于对照组。其中胆固醇浓度与T呈负相关(r=0.3828,P<0.05),与E2及E2/T比值呈正相关(r=0.4799,P<0.05;r=0.35,P<0.05)。提示:性激素失衡在男性冠心病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能与其致血脂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用冬虫夏草对Ⅱ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微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3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18 例,卡托普利组20 例。测定治疗前后患者24小时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联合用药组降低UAE总有效率94.4% ,显著优于卡托普利组(65.0% ,P< 0.05)。联合用药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低于卡托普利组,P< 0.01。结论:卡托普利与冬虫夏草制剂联合治疗DN早期,可降低尿微白蛋白,延缓DN 的发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酶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国华  李良忠 《华西医学》1994,9(4):452-454
我院自1992年4月至1993年4月对12例体外循环病人作了围术期AST、ALT、GGT、ALP、HBDH、LDH、CK及CK-MB共8种酶检查。观察到AST、ALT、GGT、ALP、HBDH等5种酶变化在正常范围内。LDH、CK,CK-MB三种酶阻断循环后开始升高,与阻断循环前各次标本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PB>90′与<90′的各6例病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PB>90′的6例病人中3例经心室切口与3例不经心室切口的比较LDH、CK无显著差异(p>0.05).心室切口CK-MB升高明显,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心室切口对心肌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19.
曾宪武  曾宪平 《中国康复》1999,14(4):200-201
为探讨复发性脑梗死(RC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检测了46例RCI患者和38例无心脑血管病证据,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患者的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血浆比粘度(RVP比)。结果 RCI患者的GLU呈显著升高(P〈0.01),HDL-C显著降低(P〈0.05),而FG呈极显著升高(P〈0.01),RVP(比)也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观察了127例正常人、92例无并发症和22例并发肾功能损害的NIDDM患者三者变化情况,发现NIDDM患者Lp(a)、TG、ApoAI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伴肾功能损害者Lp(a)水平比无肾功损害者明显升高(P<0.05)。说明NIDDM患者血脂代谢异常、Lp(a)水平升高可能对其肾功能损害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