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传统的腹膜外剖宫产术方法很多。但手术方法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为了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施行了一种改良式侧-顶联合法腹膜外剖宫产术。方法 利用圆韧带寻找膀胱三角区;利用侧脐韧带的走行分离腹横筋膜,膀胱前筋膜;建立膀胱腹膜桥;顺利地完成腹膜外剖宫产术。结果 通过对110例改良式侧-顶联合法腹膜外剖宫产术与120例新式剖宫产术的全面比较分析,证实此术式不仅具有腹膜外剖宫产的一切优点,又具有解剖关系明确,易掌握,不需要试产过程及术中充盈膀胱,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的特点,能够达到与新式剖宫产术相同的效果。且又具有术后排气快,减少孕妇不适,能更好促进产后恢复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产间感染病例。结论 本文认为在提倡微创手术的今天,除非有探查盆,腹腔的要求,应优先考虑采用改良式侧-顶联合法腹膜外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2.
虎宝杰 《临床医学》1992,12(3):112-114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操作简便易行,术后不禁食,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现介绍如下。资料分析自1985年6月至1989年7月,作者共施行剖宫产术285人次(包括在原单位的113例);其中腹膜外剖宫产改良式126人次,下段剖宫产141人次,古典型剖宫产3人次、第二次剖官产5人次。改良式腹膜外剖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腹膜外剖宫产,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结果两组均顺利分娩,母子平安,术后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术后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临床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对于减少创伤和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对于符合此手术指征者,应尽量考虑此术式。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4月至2003年10月,笔者综合刘新民腹膜外剖宫产术变式——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乔新民等改良式侧-顶联合法腹膜外剖宫产术特点,并加以改进,对58例孕妇行不打开膀胱腹膜桥的腹膜外剖宫产术,并追踪随访至产后42天,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将80例需剖宫产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对照组选用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产妇剖宫术中情况、新生儿情况(Apgar评分)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术术中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身体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利于产妇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顶入式与侧入式两种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侧入式组总手术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均较顶入式组显著缩短(P〈0.01)。手术成功率高(P〉0.01)。手术出血量、术后24h疼痛、切口愈合率及术后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侧入式腹膜外剖宫术较顶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更易掌握,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叶元芬 《临床医学》2008,28(7):70-71
目的 探讨改良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实施剖宫产手术的94例孕妇进行分析,随机分改良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切口美观、可防止腹腔粘连、感染,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膜外和腹膜内两种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效果,为选择合理的术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行腹膜外剖宫产,对照组行腹膜内剖宫产,比较2组患者术前年龄、血象和腹部手术史,术中总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出血量,术后胃肠反应、镇痛剂应用比例及肛门排气、下床活动、抗生素应用、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前年龄、血象和腹部手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总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反应、镇痛剂应用比例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下床活动、抗生素应用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膜外剖宫产具有术后肛门排气快、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腹膜外剖宫产手术难度较大,误伤膀胱、输尿管的几率较其他剖宫产术式稍多,但较其他术式具有子宫切口缝合容易、出血少、无肠管损伤的可能性等优点。本文对我院的5例顶入式腹膜外剖宫产医护手术配合进行了总结,以期提高该术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腹膜外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采取上推腹膜反折方法结合Stark新式剖宫产术式进行剖宫产术51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再次剖宫产4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寻找较好的剖宫产术式.方法 对452例再次行剖宫产术的进腹情况、腹腔黏连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调查首次手术的有关资料,其中首次新式剖宫产术104例,改良新式剖宫产术348例.结果 再次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进腹时间为(9.25±2.27)min,腹腔黏连发生率为18.27%;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进腹时间(7.23±2.21)min,腹腔黏连发生率为9.87%,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8.016,P<0.05;χ25.57,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半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优化剖宫产术式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实施半腹膜外剖宫产术 80例(半腹膜外组 ) ,分别与同期腹膜外剖宫产术 (腹膜外组 )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腹膜内组 )各 80例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半腹膜外组较腹膜外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总时间缩短 (P <0 .0 1) ;胎头娩出困难及肉眼血尿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 .0 1)。半腹膜外组与腹膜外组较腹膜内组术后病死率显著下降 ,术后发热反应轻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 (P <0 .0 1)。 3组手术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半腹膜外剖宫产术手术方法简单 ,并发症少 ,手术时间短 ,是一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处理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及合并植入性胎盘,产后大出血的处理。结果26例患者均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早产13例,围产儿窒息15例,围产儿死亡3例,合并胎盘植入17例,产后大出血16例,子宫全切11例。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前置胎盘,同时降低胎盘植入患病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行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52例病人(观察组)与同期随机选取行新式剖宫产术50例病人(对照组)做为对照,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出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38分钟,对照组平均34分钟(P>0.05 ).出血量:观察组平均177ml,对照组平均171ml(P>0.05 ).两组均无并发症.术后吸收热、腹胀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操作方法简单、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率增高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并针对相关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1761例剖宫产的指征变化,分析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结果:2005年剖宫产率为45.31%,2006年剖宫产率为46.3%,平均剖宫产率为45.86%,影响剖宫产率主要因素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14.14%)、社会因素(11.93%)、脐带绕颈(10.11%)、巨大胎儿(9.26%)、相对头盆不称(9.26%)、妊娠合并疾病(8.86%)、中及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25%)等。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社会因素使剖宫产指征相对扩大,只有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92例接受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每组46例。罗哌卡因组给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手术开始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心率(HR)、药物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后肌肉松弛优良率。结果手术开始时,两组SBP、DBP、呼吸频率、HR均明显下降,但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罗哌卡因组,痛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罗哌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术后24 h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麻醉后肌肉松弛优良率明显高于罗哌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8年10月收治的9例CSP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多有停经后阴道流血史,因误诊行人工流产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术前诊断为33.3%,彩色超声是诊断此病的可靠依据。结论: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治疗包括保守和手术治疗,以杀灭胚胎、清除病灶、控制出血、尽量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为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孕妇10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EA两组,每组50例,观察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Bromage评分和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SEA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5,P〈0.01),CSEA组产妇的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EA组(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平面易控制,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镇痛效果好,手术及胎儿娩出时间短,母婴安全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06年施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4192例病例资料。结果: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255例,发生率6.17%,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胎先露≥±3cm、产妇第二产程、巨大胎儿者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产妇产程、胎儿体重、胎方位、胎先露高低与子宫切口撕裂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高秀敏 《护理研究》2006,20(1):106-107
分析了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巨大儿、开展分娩镇痛及导乐陪伴分娩服务、提高助产技术等措施,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