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航  葛卫红 《中国药师》2010,13(11):1639-1641
目的:了解心胸外科临床药师参与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前2008年7~12月手术病历188份,参与后2009年7~12月手术病历210份,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心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后,其选药、用药时机、用法、剂量、用药方式趋于合理,用药时间大幅缩短。但仍存在选药广谱、用药疗程偏长、剂量偏大、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等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的监督作用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在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抽取Ⅱ类切口手术病历,抽取2018年11月18日~12月18日临床药师干预前的Ⅱ类手术切口病历100份、2019年5月28日~6月24日临床药师干预后的Ⅱ类手术切口病历100份进行研究。对涉及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抗菌药物的疗程、时机、品种、联合用药、频次、剂量等6个方面进行逐一点评,分析干预前后相关科室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变化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大部分科室的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有了较大好转。其中,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不合理的发生频次由干预前的57次下降为23次,给药时机不合理的发生频次由干预前的31次下降为10次,总的不合理用药发生频次由109次下降为51次,全院不合理病历数由干预前的63份下降为30份,降幅明显,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由18.17%下降至8.50%,目标达成。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降低了医院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张蕊  赵雨晋  管玫  唐尧 《中国药师》2010,13(10):1490-1492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某院甲状腺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情况,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随机抽取2009年2~3月甲状腺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78份作为对照纽(干预前),随后临床药师采取宣传、检查等干预措施,再随机抽取2009年8~9月甲状腺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87份作为干预组(干预后)。结果:两组抗菌药使用率均为100%,但在干预后,术前预防用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选用药物品种等项目符合相关规定的病例数明显增高,不合理用药率显著下降。术后感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促进Ⅰ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合理使用,但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与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200份,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预防用药实施干预前后的情况。结果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在预防用药的指征把握及用药的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均趋于合理。结论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的用药干预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2011年4—10月(干预前)我院血管外科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104例和2012年4~10月(干预后)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132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预防应用合理性明显改善,抗菌药预防使用率由48.08%下降至12.12%(P〈0.01);其中用药指征、药物选择、术后用药时间的不合理用药频次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1);干预后抗菌药费用明显下降(P〈0.01)。结论:临床药师采取的干预措施可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药品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建飞 《海峡药学》2011,23(1):115-117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外科各科室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使用前2006年外科手术病历412份,参与使用后2009年手术病历380份.分别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原理对比用药频度,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使用后,其选药、用药时机、用法、剂量、用药方式都趋于合理.用药时间大幅度缩短;各类手术日趋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的要求。但仍存在选药偏广谱、用药疗程偏长、剂量偏大、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等问题,说明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参与普外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使用前2009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份,参与使用后2010年4—12月病历180份,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后,其选药、用药时间、用药疗程、用法与用量等趋向规范。结论:临床药师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有效,可明显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干预前后医院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抗菌用药的合理性及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干预实施前)209例及2011年10月(干预后)226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出院病历,进行干预前后预防抗菌用药效果比较。结果:干预后抗茵药的使用率从80.4%下降到26.1%;干预前后给药时机、用药持续时间、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综合干预,可明显提高抗茵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医院药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探讨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为规范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抽取医院2011年1—12月间(非干预组)和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干预组)的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共771份,分析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茵药物的合理性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茵药物预防使用率经干预后,干预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7.22%明显低于非干预组为95.42%(P<0.05);干预组围术期用药指征、抗菌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术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指标的合理性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茵药物的使用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邵健 《北方药学》2014,(10):115-116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干预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实施干预后的一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干预,一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逐步下降,在预防药物种类的选择、预防用药的时机和疗程、联合用药指征等多个方面都更加规范合理。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可明显提高一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促进抗菌药物在肿瘤外科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2年5月在肿瘤外科实施“医药护”责任一体化试点工作,临床药师以抗感染药为切入点参与临床实践.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我院2011年与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同时调取肿瘤外科2012年1-7月抗菌药物使用数据,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调取肿瘤外科2012年1-7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调查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与2011年1-7月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2年1月的41.72%降至7月的27.96%,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2012年1月的100%降至7月的5.56%.结论:通过肿瘤外科临床药师的药学实践,可达到逐步规范专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与具体参与方式。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调取干预前、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合理性评价,并对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药学干预,干预后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干预前的97.96%下降至41.94%,总体降幅为57.19%;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率由干预前的41.91%上升至82.26%,总体升幅为96.28%;I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7.06%降至7.78%,总体降幅为83.47%。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管理,可有效规范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河池市东兰县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4月(干预前)普外科出院病例205例,设为非干预组;干预分为2个阶段,2011年5月—2012年4月为干预的第1阶段,收集此阶段普外科出院病例251例;2012年5月—2013年4月为干预的第2阶段,收集此阶段普外科出院病例263例,对干预前后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第一阶段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下降为99.6%,疗程由干预前的5~14 d(平均8.39 d,且出院还带口服抗菌药物)下降为1~8 d(平均2.8 d),未用抗菌药物者已有1例,疗程≤24 h、25~48 h的比例从零到明显提升,疗程≤24 h的比例已达40.64%,疗程为3~7 d、>7 d的比例明显下降,用药选择、给药时间、术中用药、用法与用量逐步合理,联合用药、给药途径全部合理;第二阶段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下降为5.70%,且后阶段有用药指征的患者也不预防性用药,疗程为0~1 d(平均0.057 d),其余各项也全部合理且切口甲级愈合、无感染。结论:临床药师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显著,全部达到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二级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判断与分析。方法:从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出院病历中抽取194例手术病例,以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判断标准,结合2013年美国医院药师协会( ASHP)指南,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用药时机及疗程、药物选择及用法、用量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14%,术前用药时机的正确率达87.50%;Ⅱ类切口手术用药时机的正确率为30.00%;各类切口手术的术后用药疗程普遍较长;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用法用量方面较为合理。结论: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国内外同类报道类似,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在使用率、用药时机及术后疗程方面存在部分不合理情况,需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围术期不合理用药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1年7—12月哈尔滨二四二医院外科围术期病历500份作为非干预组;在医院进行一系列药学干预措施后,另选取2012年1—6月外科围术期病历500份作为干预组。对2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选择、给药时间及疗程等较非干预组有较大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84.80%(424/500)下降为29.60%(148/500),选药以第1代头孢菌素为主,术前规范预防性用药的比例提高至94.59%(140/148)。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可以强化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明显降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  相似文献   

16.
吕卫红  杨慧慧  杨琼璟 《中国药房》2012,(38):3575-3577
目的:评价干预前、后我院甲状腺、乳腺、疝气修补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与实施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3月(干预前)和2012年1-3月(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共360份,进行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98.19%下降为干预后的18.56%(P<0.01);无适应证用药患者的比例从干预前的83.73%下降到干预后的5.15%(P<0.01);用药疗程>24h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69.88%下降到干预后的8.25%;选药起点过高或不当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79.52%下降到干预后的6.19%,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我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能促进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但还存在疝气修补术补片植入病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过高和给药时机不合理的情况,需要结合有关规定进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骨科201 2年第一季度和2013年第一季度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对每月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预防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平均预防用药时间等具体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实施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90.34%降至干预后的54.69%;平均用药天数由干预前的2.24天下降到干预后的1.55天,24 h内停药百分率由干预前的21.40%升至干预后的63.43%.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使得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干预措施对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药师在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和疝修补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中的作用及体会。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构成比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08年全年或2009年6~11月3种Ⅰ类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通过分管副院长在医院有关会议上点评、药师到临床科室讲课和实施监控,对其进行干预。结果:药师干预后,2009年6~11月76例3种Ⅰ类手术均采用单一用药方案;65例甲状腺手术均在术前0.5~2h使用了抗菌药物,术中没有1例使用抗菌药物,61例在手术后第2天停用抗菌药物,占93.8%(61/65);这3类共76例手术中,第1代头孢菌素使用例次为37例,构成比为48.7%;第2代头孢菌素28例,占36.8%;青霉素类11例,占14.5%。结论:药师参与干预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显著,本文介绍的干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使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2010年中出院的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眼科、口腔科、泌尿科的518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剔除术前因感染而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病例,其中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416例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存在用药种类、用药时机、用药时间方面不合理的现象。结论:临床医师应深入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各手术科室的特点,对原则进行细化,使各手术科室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实施细则,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监督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在外科手术预防感染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