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89例重症胸外伤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重症胸外伤的临床治疗。本组病例行胸腔穿刺13例,胸腔闭式引流30例,纵隔减压4例,行剖胸手术18例,肺裂伤修补14例,肺叶切除2例,心脏修补2例。结果:84例治愈,5例死亡,死亡率5.6%。结论:重症胸外伤的治疗重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确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和休克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和抢救治疗方法。方法对230例重症胸外伤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治抢救经验。结果本组230例,治愈213例,治愈率93%,死亡17例,死亡率7%。结论重症胸外伤往往伴有失血性休克、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和其他脏器及组织的损害。及时、有效、正确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机械通气在重症胸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重症胸外伤患者44例,均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治疗效果。结果44例患者治愈42例,治愈率为95.45%,2例患者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死亡率为4.55%。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8.2±1.1)d,住院时间为(36.4±5.2)d;治疗后PaO2、PaCO2和pH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重症胸外伤患者病情紧急,应适当放宽机械通气指征,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等严重症状前即给予呼吸辅助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成功抢救率。  相似文献   

4.
胸外伤病人要求尽早离床活动 ,促使肺复张 ,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而合并截瘫时则因活动减少或咳嗽无力 ,造成支气管痰阻、肺不张 ,给治疗增添了困难。我院于 1990~2 0 0 0年共收治重症胸外伤合并截瘫 2 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均为男性 ,年龄 19~ 4 7岁。致伤原因 :枪伤 1例 ,高处坠落伤 8例 ,其余 13例为井下砸伤和挤压伤。截瘫平面在胸 8共 4例 ,其余均为胸腰段、腰 1平面。除 1例枪伤外均有多发肋骨骨折 ,单侧或双侧创伤性湿肺。 13例病人合并颅、腹部复合伤 ,AIS ISS评分在 13~ 18。 14例于住院后 3~ 7d出现支气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疗方法。方法对43例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除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积极进行早期有效治疗,同时改善低氧血症是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救治措施,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96例胸外伤的救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治经验。结果本组96例患者,治愈89例,治愈率为92.7%,死亡7例,死亡率为7.3%,其中失血性休克3例,心脏大血管破裂2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结论重症胸外伤病情急,变化快,合并伤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及时正确的诊断及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自2000~2005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多发伤478例,其中并发重症胸部外伤(简明损伤分级AIS≥3分)的多发伤患者121例。受伤原因以交通事故最常见,也见于打架行凶及劳动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伤情复杂,来势凶险,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胸外伤患者不但胸部伤情重,而且往往合并有其它部位联合脏器的损伤,因此病情变化快,危险性高。只有通过严密的观察、有效的治疗及良好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我科自2002-2005年共收治58例重症胸外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患者舒适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近年来收治的228例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110例患者,经过常规护理,76例患者表示满意,满意度为69.09%;观察组118例患者,经过舒适护理,104例患者表示满意,满意度为88.14%;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发展,近年来,胸外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多,本文分析回顾180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68例,女性12例,年龄20~75岁,平均38.7岁,住院天数1~108d,平均住院日14.8d。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8~2003年通过对62例重症胸外伤病人观察与护理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62例 ,男48例 ,女14例 ,年龄16~52岁 ,平均年龄36 5岁 ,伤后就诊时间10分钟~3小时 ,致伤原因均为交通车祸伤 ,其中闭合性胸外伤52例 ,开放性胸外伤10例 ,损伤情况 :多发性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胸外伤患者,将4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0例/组。一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重症胸外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重症胸外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的VA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重症胸外伤上,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部创伤中应用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75例,治愈率93.8%。死亡5例,死亡率6.2%。死亡原因包括伤及心脏大血管1例,纵隔气肿1例,胸腹联合伤2例,严重颅脑外伤1倒。有5倒闭式引流术后动态观察有开胸指征,其中1例诊断为右主支气管断裂,手术修补;1例通过观察明确为胸内进行性出血,行剖胸术处理损伤病变及出血;1例动态观察有膈肌破裂,经胸或经腹手术修补;1例凝固性血胸,行开胸清除凝血;1例引流1周仍有气体不断引出,后仔细检查发现为引流管破损漏气所致。结论在胸部创伤中及时正确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于胸部创伤的救治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减轻创伤疼痛,便于观察病情变化,预防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减少开胸,促进病情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200例胸外伤治疗临床分析武警北京第一总队医院辛永祥王建东李振水胸外伤在战时及平时均常见,如处理不当常危及生命。我院自1968年至1996年5月共收治胸外伤200例,对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力求对胸外伤患者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一、临床资料(一)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腹部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经验,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共收治的60例重症腹部外伤患者,对其进行精心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60例重症腹部外伤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其中57例成功治愈,无并发症,其中3例严重休克大出血死亡。结论通过对60例重症腹部外伤患者进行精心的综合合理,有效的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肋骨爪型钢板手术固定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重症胸外伤的患者作为对象进行观察,患者均接受肋骨爪型钢板手术固定术,观察患者治疗效果、胸部X线观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1年随访期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出现死亡患者;患者术后25 d后胸部X线片显示恢复良好;患者1年随访期内肋骨连接部位良好固定,未出现固定物脱落等并发症。结论肋骨爪型钢板手术固定治疗重症胸外伤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良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外伤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5例患者,治愈73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主要是伤及心脏及大血管,合并颅脑损伤及胸腹联合伤等.结论 胸外伤大多有合并伤,入院时病情多危重,首先要维护好生命体征,进一步分析病情,分清主次,组织各科人员配合,可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5年4月至2006年4月治疗严重胸外伤58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10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同时对手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患者GCS为(5.42±1.44)分,治疗后为(12.57±3.75)分,治疗前后G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存活率达90.0%(54/60);手术后患者发生脑积水7例,脑脊液外漏4例,脑膨出3例,其他并发症1例。结论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临床疗效显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治疗重症颅脑外伤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