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颞深部眶颧骨膜下除皱及SMAS剪力除皱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报告1993 ̄1996年46例面部除皱的经验,其中12例颞深部眶颧骨膜下除皱(内含6例颧弓缩小整形),有或没有合并SMAS剪力除皱的,34例进行两个层次的除皱及剪力SMAS除皱。颞深部眶骨膜上除皱术采用颅面外科手术进路,在颞窝前方,眶周,外眦韧带区,部分眶内,颧弓周围及上颌骨前、外侧方分离骨膜、将其与帽状腱膜,颞浅筋膜及上半面部的皮肤,头皮同时提紧,有的病例同时进行颧弓缩小整形,术后使上半面部  相似文献   

2.
多层综合除皱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多层综合的除皱方法使老化的面部年轻化。方法进行多层次解剖分离,使老化移位的组织复位。包括皮肤及骨膜层的提紧,SMAS的悬吊,颧弓韧带的重建,颧骨的修薄。结果自1993年以来,完成手术28例,效果满意。结论面部老化是不同组织,不同解剖结构变化的综合体现。单一层次的除皱方法不能取得全面的年轻化效果,多层综合的除皱方法恢复了年轻的解剖生理关系,使因老化导致的面部软组织的松弛移位得到充分的矫正,具有全面的年轻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层综合除皱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多层综合的除皱方法使老化的面部年轻化。方法 进行多层次解剖分离,使老化移位的组织复位。包括皮肤及骨膜层的提紧,SMAS的悬吊,颧弓韧带的重建,颧骨的修薄。结果 自1993年以来,完成手术28例,效果满意。结论面部老化是不同组织,不同解剖结构变化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额颞部除皱术的效果,延长有效时间,从理论与实际观察探讨额颞部老年化改变形成的原因,并采用相应的手术术式进行矫正.方法肿胀麻醉下,通过颞部发际缘切口入路,在颞深筋膜浅面剥离,内达颞肌前缘及眶外缘,下达颧弓上缘,后达耳屏前线.额部切口入路在帽状腱膜下剥离,下达眶上缘外至颞线后至枕外隆突.口腔内上颊龈沟入路在颧骨及颧弓骨膜下剥离.上述各剥离区域相互贯通,最后将颞区皮瓣上提,并将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缝合固定.结果本组共32例,术后眉外侧平均上提8mm,鼻唇沟变浅,获随访的7例为术后3~24个月,除皱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旨在通过广泛剥离解除了额颞部皮肤筋膜上提的羁绊,同时减少上面部降肌的作用,相对增强提肌的作用,再辅以筋膜及皮肤上提固定达到除皱的目的,效果确实、可靠、安全、持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提高额颞部除皱术的效果 ,延长有效时间 ,从理论与实际观察探讨额颞部老年化改变形成的原因 ,并采用相应的手术术式进行矫正。方法 肿胀麻醉下 ,通过颞部发际缘切口入路 ,在颞深筋膜浅面剥离 ,内达颞肌前缘及眶外缘 ,下达颧弓上缘 ,后达耳屏前线。额部切口入路在帽状腱膜下剥离 ,下达眶上缘外至颞线后至枕外隆突。口腔内上颊龈沟入路在颧骨及颧弓骨膜下剥离。上述各剥离区域相互贯通 ,最后将颞区皮瓣上提 ,并将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缝合固定。结果 本组共 32例 ,术后眉外侧平均上提 8mm ,鼻唇沟变浅 ,获随访的 7例为术后 3~2 4个月 ,除皱效果满意。结论 本术式旨在通过广泛剥离解除了额颞部皮肤筋膜上提的羁绊 ,同时减少上面部降肌的作用 ,相对增强提肌的作用 ,再辅以筋膜及皮肤上提固定达到除皱的目的 ,效果确实、可靠、安全、持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更有效地使面中部老化组织向上提紧复位。方法 采用扩大的面部骨膜下剥离,或加用SMAS下和皮下多层次综合剥离除皱术。尤其在颧弓部骨膜下进行剥离松解,掀起颧弓韧带的起点,以解除面中部老化组织上提复位的屏障。结果 本组100例术后显示恢复面部各层组织年轻时的解剖关系,获得了年轻时鼻唇沟的形态和颌线轮廓,效果满意。未出现面神经额支受牵拉损伤的征象。结论 本法适用于不同年龄,尤其是40岁左右的除皱  相似文献   

7.
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颧弓缩小整形及骨膜下除皱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颧弓缩小以及面中上部骨膜下除皱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将颧骨、颧弓截断向内上方移位,降低颧突及颧弓高度,同期行骨膜下除皱术,对面部骨支架与软组织重新塑形。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行头皮冠状切口颧骨颧弓复合体缩小及骨膜下除皱术,部分患者以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或帽状腱膜行中上面部凹陷填充,术后面部软组织及骨性结构均得到显著的年轻化改善效果,随访6~24个月,面部外观满意。结论:经头皮冠状切口同期行颧骨颧弓缩小成形及骨膜下除皱术,在改变面部骨性轮廓同时,解决皮肤松弛的问题,是面部年轻化手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改良限制性切口额颞部除皱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提高额颞部除皱术的效果,延长有效时间,从理论与实际观察探讨额颞老年化改变形成的原因,并采用相应的手术术式进行矫正。方法 肿胀麻醉下,通过颞部发地缘切口入路,在颞深筋膜浅面剥离,内达颞肌前缘及眶外缘,下达颧弓上缘,后达耳屏前线。额部切口入路在悼状腱膜下剥离,下达眶上缘外至颞线后至枕外隆突。口腔内上颊龈沟入路在骨及颧弓骨膜下剥离。上述各剥离区域相互贯通,最后将颞区皮瓣上提,并将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缝合固定。结果 本组共32例,术后眉外侧平均上提8mm,鼻唇沟变浅,获随访的7例为术后3-24个月,除皱效果满意。结论 本术式旨在通过广泛剥离解除了额颞部皮肤筋膜上提的羁绊,同时减少上面部降肌的作用,相对增强提肌的作用,再辅以筋膜及皮肤上提固定达到除皱的目的,效果确实、可靠、安全、持久。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鼻唇沟除皱手术效果。方法对10例成人尸体20侧鼻唇沟局部解剖及组织切片研究,发现鼻唇沟形成机理,改进手术方法。结果提出表情肌长期反复运动使得皮肤—皮下组织与SMAS—表情肌之间产生剪切应力及向下相对位移,鼻唇沟部位上下两种质地、结构密度相差较大的组织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形成了鼻唇沟及鼻唇沟脊。采用新手术方法为13例患者进行鼻唇沟除皱手术,获得较好的近期及远期效果。结论鼻唇沟除皱手术须在SMAS表面、皮下组织深面正确层次中进行,切断SMAS与表情肌及上唇的联系,解剖复位颧颊部组织,重建颧弓韧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中面部除皱手术的方法,以及手术要点与优势。方法对43例面中部皮肤及软组织松弛的女性,采用颞部“w”形+耳前倒“L”形切口,在皮下和SMAS筋膜之间分离组织间隙达到设计范围,并在耳前纵向解剖分离一“舌形”SMAS筋膜瓣,大小约2.5em×1.5cm;将筋膜瓣掀开,在SMAS筋膜前侧断缘,斜向上45。对位拉紧缝合,使口角上提,鼻唇沟变浅;再将预制的SMAS筋膜瓣向上提紧,缝合固定于颧弓处;下颌缘及部分颈部皮肤上提,去除颞部及耳前多余皮肤并缝合固定。结果本组共43例患者,术后随访3~18个月,鼻唇沟明显变浅,下颌缘及颈部形态清晰,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改良中面部除皱术能有效改善口角、鼻唇沟、下颊部及部分颈部的皮肤松弛,同时手术切口张力小,瘢痕不明显,位置隐蔽,且术后皮肤紧致、弹性好,表情自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皮肤提紧联合自体脂肪填充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的面部年轻化手术技术。方法选择40~60岁面部老化女性求美者60例,实施短切口皮肤提紧术和高纯度自体脂肪填充术。分为I期手术组(35例)和分期手术组(25例),于术后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本组共60例求美者接受两种手术治疗后,均获得面部年轻化效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I期手术组总满意率82.9%,分期手术组满意率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求美者无手术感染和皮下硬结并发症发生。结论皮肤提紧术和自体脂肪填充术联合应用能取得理想的面部年轻化效果;I期完成手术能减轻求美者痛苦并节约时间,更易被求美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王磊  章庆国  黄金龙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4):424-425,i0004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额、颞部除皱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03年到2004年,施行内窥镜下额、颞部除皱术28例。采用额部小切口,在帽状腱膜下和骨膜下平面剥离,用缝线和螺钉固定后推的头皮和额部皮肤。结果:28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且脱发、感觉减退和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少。结论:内窥镜下额、颞部除皱术同传统面部除皱手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小切口额部除皱术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兵 《中国美容医学》2003,12(2):149-150,T005
目的:减少额部除皱术的瘢痕和并发症。方法:在额部正中发际缘形成一个长1.5cm左右小切口,用血管钳在帽状腱膜下广泛分离,钳夹破坏部分额肌,将额部皮肤向上提拉固定。结果:本组17例,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70.6%(12/17),瘢痕不明显。结论:此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器械,损伤小,瘢痕少。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by anatomical dissection that inaccuracies made by classical anatomists have worried plastic surgeons for many years. They demonstrate that continuity between the parotid fascia and the fibrous platysma has not been recognized. In addition, anatomists in the past have not been aware that the platysma is a unique type of fasciomuscular layer because 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anatomical opinions, the platysma has no bony attachment to the mandible.  相似文献   

16.
导针埋线法额颞部提紧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避免传统的面部提紧术所产生的头皮瘢痕、脱发、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等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发际内微小切口入路行额颞部潜行分离 ,将松垂的皮肤及筋膜上移、提紧 ,舒展皱纹 ,切除或破坏形成皱纹的肌肉。结果 临床应用 71例 ,其中单纯导针埋线法颞部提紧术 18例 ,微小切口入路颞部提紧术 2 6例 ,额颞部提紧术 2 7例。经随访 ,效果满意 ,未出现头皮瘢痕、脱发等并发症。结论 导针埋线法额颞部提紧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轻、恢复较快、切口微小、术后不留或少留手术瘢痕、面部除皱效果确切等优点 ,且可在门诊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求美者既能消除眼睑皱纹,又能增添眼部美观。作者对59例行额眉提紧联合眼睑整形术,取得了较好的美容效果。本文重点从美学方面对联合手术的优点及单纯手术的不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额部个性化切口提升术在治疗额部皱纹及皮肤提紧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此手术的患者22例,笔者针对额部正中及额部两侧皮肤松弛的不同情况将额部皮肤松弛分为三型,并根据这三型的不同特点选择额部正中切口或者额部两侧切口或者额部正中联合额部两侧切口行额部提升术,术中通过切口对额肌进行部分去除处理,PGA缝合线将皮下组织固定于额部骨膜层,对患者随访3~12个月,观察患者额部皱纹、额部皮肤松弛改善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根据效果评价标准,效果良好者18例,效果一般者3例,效果差者1例,所有患者切口瘢痕不明显,双侧眉毛可以正常抬举。结论:该术式具有效果明显、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解决颏颈部老化提供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多层次除皱法,耳前分离一舌形SMAS筋膜瓣转移至耳后,缝合固定于乳突区筋膜表面,颈阔肌采用T形瓣法,将两瓣向后上方悬吊固定于乳突区,修剪多余的皮肤。结果临床应用12例,随访6个月至1年,术后效果均满意,无一例出现面神经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结论在面颈部除皱术中,采用改良的SMAS筋膜瓣法加强下颌缘上提作用的同时结合颈阔肌肌瓣悬吊法,使颈部除皱效果大大改善,亦增强了面部除皱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面部除皱术中,探索一种可降低伤口闭合张力,从而减轻瘢痕和秃发、维持长期提升效果的方法.方法:同时应用颧脂肪垫悬吊法、眼轮匝肌瓣悬吊法和颞部三点减张悬吊法三种悬吊方式,使伤口主要锚着点的闭合张力降低.结果:2006年至2011年,在68例面部除皱术中运用该方法,无明显伤口瘢痕增生和秃发,面部提升效果维持时间长,无面神经损伤并发症出现.结论:悬吊预控张力方法使张力重新分布到深层结构,明显减轻了伤口瘢痕增生和秃发,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