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Vater壶腹癌单个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6例单个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比较单个淋巴结转移与105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别。结果 152例Vater壶腹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26例单个淋巴结转移,占转移淋巴结的55.3%(26/47),84.6%(22/26)的单个淋巴结转移位于胰头十二指肠周围,4例发生跳跃转移。χ^2检验显示,单个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有肿瘤直径(P=0.007)、分化程度(P=0.003)、T分期(P=0.000)、胰腺受侵(P=0.009)。结论 单个淋巴结转移多位于胰头十二指肠周围,开展前哨淋巴结(SLN)检查有利于指导Vater壶腹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2.
MRCP及LAVA联合应用在壶腹周围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动态增强扫描(LAVA)对壶腹周围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8例壶腹周围癌患者进行MRI、MRCP和LAVA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48例壶腹周围癌共同的MRI表现为低位胆道梗阻和连接区的软组织肿块,不同来源的肿瘤引起胆管系统的改变及强化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本组壶腹周围癌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42例(87.5%),未明确诊断者4例(8.3%),不一致者2例(4.2%).胆管癌及乳头区十二指肠癌诊断符合率较高,壶腹癌及胰头癌诊断符合率略低.结论:MRI、MRCP和LAVA联合应用对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及判断肿瘤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价值,其影像学结果对临床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主要的转移方式,也是影响胰腺癌手术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胰头癌淋巴结转移的特性及临床病理特点,为胰头癌淋巴引流和进行术中淋巴结清扫提供依据。方法:借助手术显微镜解剖和检出胰头癌根治手术标本中的淋巴结,常规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检测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总结并分析了胰头癌根治手术后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特点,通过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有无神经浸润等的相关性。结果:132例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本中,术后检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9.85%(79/132),尤以第13、14、16、12、8组淋巴结转移发生频率较高。有第16组有淋巴结转移的14例患者,转移淋巴结多属16b1亚组,主要分布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有10例胰头癌仅发生第14组淋巴结转移而不伴第13或17组淋巴结转移。χ2检验显示与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病理因素有: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T)和神经浸润。结论: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的范围广、发生频率高,以第13、14、16、17、12、8组为主,对相关淋巴结累及的区域进行淋巴结清扫有可能提高胰腺癌手术的根治性。  相似文献   

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05例壶腹周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40.85%,25.00%。影响术后过 铲的主要因素有病程长短,肿瘤部位、大小;病理性质及组织来源,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关系。结论:在进一步探讨手术方式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壶腹周围癌分子生物学行为,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加强辅助治疗,有望提高  相似文献   

5.
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临床外科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壶腹周围肿瘤的临床外科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2000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收治的454例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用SSPS10.0统计软件包比较不同部位恶性肿瘤临床外科病理特点之间的差异.结果全组292例(64.3%)患者不能手术切除,其中胰头恶性肿瘤的症状持续时间显著长于胆总管、壶腹肿瘤(P<0.0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壶腹、胆总管肿瘤患者(P<0.001);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种恶性肿瘤(P<0.05).与非胰腺来源的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相比,胰头恶性肿瘤更易侵犯血管(P<0.001);与胰头、壶腹恶性肿瘤相比,胆总管恶性肿瘤、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更易侵犯周围组织(P<0.05).全组有162例(35.7%)手术切除,其中十二指肠、胰头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显著长于胆总管、壶腹肿瘤(P均<0.05);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胰头(P<0.001)、胆总管(P=0.025)和壶腹肿瘤(P=0.001).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出现总胆红素升高的比例显著低于壶腹(P=0.004)、胰头(P=0.003);壶腹恶性肿瘤比胰头恶性肿瘤更易侵犯十二指肠(P=0.008).结论胰头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长,容易出现血管侵犯.胆总管、壶腹恶性肿瘤症状持续时间短,总胆红素水平高;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则相反.壶腹恶性肿瘤容易侵犯十二指肠,胆总管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则容易侵犯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6.
胰腺及壶腹癌手术治疗远期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外科1972年~1989年施行了5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远期结果。通过随访,作者分析出影响胰腺及壶腹周围癌手术治疗远期结果的因素有患者的病期长短;肿瘤的大小、病理性质及胰腺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也与患者有无黄疸、及其程度和持续时间等有一定关系。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似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加区域淋巴结整块切除术的改进陆保成,张仁希,俞乔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普外科(南京市210009)壶腹周围癌包括胰头癌、壶腹癌和胆总管下端癌。自1981年共收治阻塞性黄疸或胰头占位69例,手术探查5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2例。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胰头癌根治性切除病人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11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111例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2.1个月,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52.3%、20.6%、10.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CA19-9水平、被膜外浸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胰腺切缘、术后是否化疗为影响胰头癌预后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9-9水平、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被膜外浸润、肿瘤大小、术后是否化疗及胰腺切缘为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化水平差、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大于等于4 cm、未达到R0切除的胰头癌患者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术后联合化疗可明显延长胰头癌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病理学特点对胰头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3例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和不同范围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头癌最常出现转移的淋巴结是13(58.5%)、12(49%)、8(32.1%)、14(18.9%)站淋巴结,低分化组的中位生存期和复发转移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6个月、10.3个月;中高分化组分别是18.3个月、14.7个月.结论:Whipple手术 第一站淋巴结清扫可能是治疗胰头癌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单纯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动态增强扫描(LAVA)对壶腹周围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8例壶腹周围癌患者进行MRI、MRCP和LAVA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48例壶腹周围癌共同的MRI表现为低位胆道梗阻和连接区的软组织肿块,不同来源的肿瘤引起胆管系统的改变及强化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本组壶腹周围癌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42例(87.5%),未明确诊断者4例(8.3%),不一致者2例(4.2%)。胆管癌及乳头区十二指肠癌诊断符合率较高, 壶腹癌及胰头癌诊断符合率略低。结论:MRI、MRCP和LAVA联合应用对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及判断肿瘤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价值,其影像学结果对临床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特点,并探究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76例中有1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宫颈受累、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等.结论 肌层浸润或脉管浸润程度深,病理分期程度低以及宫颈受累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杨红军  丁彦青  周军  杨磊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3):139-141,148
目的: 检测踝蛋白(tal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并探讨其与大肠癌癌变、浸润、转移和分化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对41例配对大肠正常粘膜组织和原发大肠癌组织,以及19例区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talin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talin蛋白主要位于胞质及胞膜,在正常粘膜组织及癌组织中均有分布。大肠正常粘膜组织中tali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肠原发癌组织,经两相关样本检验,两者表达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区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与原发大肠癌组织相比较,其talin表达水平更加降低,经两独立样本检验,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tali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talin表达,经两独立样本检验,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肠壁浸润程度较深的大肠癌组织中tali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浸润程度较浅的大肠癌组织,经两独立样本检验,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2),即talin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浸润肠壁深度呈负相关;talin表达水平与大肠癌分化无相关性,经多独立样本检验,低、中及高分化大肠癌组织中talin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153)。 结论: talin与大肠癌的癌变、浸润和转移有关,而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talin可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季瑞  陆云燕 《现代肿瘤医学》2019,(19):3491-349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探讨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9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非内膜样腺癌、FIGO Ⅲ 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GO Ⅲ 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2 cm、治疗前CA125水平高于正常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FIGO分期、病理类型、脉管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非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FIGO分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治疗前CA125水平、盆腔淋巴结与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转移特点,探讨合理的上纵隔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0年6月150例接受胸段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0.7%,其中胸廓入口处淋巴结转移率为32.7%,转移度为20.99%.单因素分析显示:胸上、中、下段食管癌均可向胸廓入口处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分别为57.7%、28.9%、23.5%;不同分段之间胸廓入口处淋巴结转移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20、P=0.010).高、中、低分化食管癌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13.0%、40.9%、43.8%;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的食管癌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转移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665,P=0.003).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与胸廓入口处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分化程度和病变部位是影响胸廓入口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清扫对预防胸段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临床病理指标与复发模式的关系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随访资料,行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256 例,全部病例均按TNM分期(1997年UICC分期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全组中141 例术后复发(55.08%),复发平均时间15.1 个月(4~58个月),其中淋巴结转移82例(58.16%);血行性转移15例(10.64%);混合型转移(血行转移伴淋巴结转移或吻合口复发)26例(18.44%);吻合口复发18例(12.77%)。 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4,P=0.037,P=0.004)。 胸上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于颈部;胸下段食管癌术后腹部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大于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胸中段食管癌术后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大于中、下纵隔和腹部。辅助放化疗组淋巴结转移及吻合口复发33例,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辅助放化疗组血行及混合转移13例,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 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主要为局部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相关;胸上段食管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胸下段食管癌术后腹部淋巴结转移率高;术后放化疗治疗对局部控制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素香  张艳  韩春荣  李润田  李树玲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2):1290-1293,1298
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6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各种病理组织学亚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多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 6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共分成8个组织学亚型,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65.0%(391/602),一般乳头(普通乳头)型、弥漫硬化型、包膜外型(包裹型侵出包膜)及滤泡亚型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2.4%(131/181)、75.2%(79/105)、80.3%(57/71)、73.0%(46/63),明显高于水肿乳头型(40.6%)(26/46)、高细胞型(46.2%)、微小型(47.8%)及包膜内型(30.0%)(P<0.01);颈部各区淋巴结转移率依次为Ⅲ区(49.5%)、Ⅳ区(42.3%)、Ⅱ区(38.5%)、Ⅵ区(30.2%)、Ⅴ区(8.9%)及Ⅰ区(1.6%)。 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与不同亚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229 例胸段食管癌进行研究,手术共清扫淋巴结2 458 枚。分析食管癌不同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度分布情况以及肿瘤浸润深度、病变长度、大体病理形态、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1)102 例食管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44.5%(102/229)。 258 枚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10.5%(258/2 458)。2)胸上段食管癌上纵隔、中纵隔、下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9.0% 、6.7% 、9.8% 和14.2% ;胸中段食管癌分别为26.1% 、7.4% 、11.8% 和11.9% ;胸下段食管癌分别为0、1.6% 、5.3% 和10.0% 。3)Tis期无淋巴结转移。T1、T2、T3、T4 期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8.6% 、42.9% 、48.3% 和31.3% ;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7.9% 、10.8% 、10.7% 和10.8% ;T1~T4 期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2.733,P=0.435 和χ2=0.686,P=0.876)。 4)病变长度≤3cm组、
3~5cm组和>5cm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2% 、43.4% 和46.2% ,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9.1% 、11.6% 和11.7% ,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χ2=0.094,P=0.954 和χ2=3.933,P=0.140)。 5)髓质型、溃疡型、蕈伞型和缩窄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4.0% 、9.6% 、4.3% 和18.3%(χ2=19.292,P=0.000),蕈伞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较低。6)鳞癌、低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率为42.5% 和75.0%(χ2=4.852,P=0.028);淋巴结转移度为9.5% 和18.6%(χ2=11.323,P=0.001)。 低分化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涉及部位多,播散广泛,且食管癌病变早期即可发生癌转移。大体病理形态及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p5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MP-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2/40)和82.5%(33/4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均为0、30.0%)。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程度越差,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MP-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有远处转移组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5),p53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以及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s’=0.3742,P=0.0069)。结论MMP-2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侵袭转移有关,p53基因突变后MMP-2表达增强。联合检测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对评估结直肠癌病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病理学特点对胰头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3例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和不同范围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头癌最常出现转移的淋巴结是13(58.5%)、12(49%)、8(32.1%)、14(18.9%)站淋巴结,低分化组的中位生存期和复发转移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6个月、10.3个月;中高分化组分别是18.3个月、14.7个月。结论:Whipple手术+第一站淋巴结清扫可能是治疗胰头癌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单纯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颈淋巴结转移对硬腭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64年至2001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127 例原发于硬腭的鳞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淋巴结转移与否及N 分期对生存率影响采用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 检验。结果:有颈淋巴结转移49例患者与无颈淋巴结转移78例患者5 年生存率分别为17.59% 和39.55%(P=0.043)。 N0~N3 期患者5 年生存率分别为39.55% 、22.79% 、10.48% 、0(P=0.037)。 就诊时有颈淋巴结转移者49例(38.58%);就诊时无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经治疗后11例(8.66%)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最终47.24% 患者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结论: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硬腭鳞癌患者预后差,且N 分期越高预后越差。硬腭鳞癌有很高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建议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