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向于生物学因素方面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的研究逐渐受到精神医学界的重视,为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血流的特点及与病情的关系,本研究对38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主要大脑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血流速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对中山三院精神科51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血液检测,并收集其相关病史资料。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与性别,APOA成正相关,与年龄、病程,家族史,文化程度,HGB、HCT、MCV、MCHC、TRIG、GLU成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脑出血脑血流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方法,依据ROI比值测定法,分别测定6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rCBF比值。结果发现;急性期局部脑血流灌注显著减少,以后随着时间推移,脑血流灌注逐步增加。表明脑出血后脑血流下降是一普遍现象,脑出血患者不宜使用扩血管药物。  相似文献   

4.
应用SPECT局部脑血流(rCBF)断层显像方法,依据ROI比值测定法,测定34例优势半球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rCBF比值。结果失语组局部脑血流灌注显著减少(P〈0.01),而且失语程度恢复良好,脑血流灌注恢复亦明显(P〈0.01),表明局部脑血流与失语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与慢性期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差别与联系。方法:应用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生产的ERP仪器,采集并比较28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的电位P300,并随访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治疗6月、18月时电位P300。结果:1与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比较,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N1、N2和P2潜伏期延迟,N2、P2和P3波幅降低(P<0.05);2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访提示:随着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精神症状逐渐缓解,电位P300波幅P2及P3升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缺陷。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与波幅改善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好转的一个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背景 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新陈代谢和饮食来源的脂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脂质代谢紊乱及肠道菌群异常均有一定关联,但目前国内针对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与血清脂质代谢特征的研究仍较少。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及相应肠道菌群代谢改变,并探讨两者对疾病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7月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2例(急性期组),缓解期患者41例(缓解期组),志愿招募匹配的健康人4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患者病程等一般资料,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并收集血液和粪便标本,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APOB1)。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分析菌群代谢特征并比较3组间的差异性,探讨肠道菌群代谢及血脂水平改变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结果 急性期组的认知因子、兴奋因子、抑郁因子、阳性因子、阴性因子评分及PANSS总分高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急性期组的HDL、APOA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TG水平高于急性期组、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TC水平与抑郁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HDL水平与阴性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APOA1水平与阳性因子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阴性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肠道菌群代谢组成发生改变,在相关脂质代谢通路如类固醇激素的合成、鞘脂代谢、皮质醇的合成与分泌、卵巢类固醇生成及调节脂肪细胞中的脂肪代谢等通路存在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存在异常。结论 不同时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部分血脂和肠道菌群代谢的改变,其中血脂异常与疾病症状具有相关性,肠道菌群的脂质代谢异常则可能进一步影响宿主脂质代谢过程,两者均是精神分裂症的高危险因素,应在今后的研究和诊疗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73例脑梗死急性期TCD和EEG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流动力学和脑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和随访73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经颅多普勒 (TCD)和脑电图 (EEG)变化,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供血不足或过度灌注等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形式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提示不同的处理方法;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EEG变化,EEG异常程度越重,预后越差.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脑血流动力学和脑功能变化,脑梗死患者应尽早进行TCD和EEG检查,以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预防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复自杀行为,降低死亡率,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复自杀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提供适当的干预.方法:采用自编自杀问卷工具,对78 例有重复自杀行为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26 名对照者进行研究.结果: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女性、年轻、未婚或离婚、文化程度低、家庭关系紧张、病前有明显社会应激事件者易发生重复自杀行为,其中52.56%的患者选择相同自杀方式,并且男性和女性重复自杀的特征不同.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复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较多,但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复自杀行为仍可预测.  相似文献   

9.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兴奋症状及破坏性、攻击性行为,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本文以氟哌啶醇作为研究的对照标准,评价氯硝西泮合并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对中山三院精神科51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血液检测,并收集其相关病史资料.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与性别、APOA成正相关,与年龄、病程、家族史、文化程度、HGB、HCT、MCV、MCHC、TRIG、GLU成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用SPECT局部脑血流(rCBF)断层显像方法,依据ROI比值测定法,测定34例优势半球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rCBF比值。结果失语组局部脑血流灌注显著减少(P<0.01),而且失语程度恢复良好,脑血流灌注恢复亦明显(P<0.01),表明局部脑血流与失语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能力对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13至2017年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选取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中的完成分类数、持续性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CPT)平均反应时间、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 WAIS)中的数字广度项目评估神经认知;选取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级错误信念、二级错误信念、失言识别任务和眼区阅读测试评估社会认知;选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ing Scale, PSP)评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评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心理理论能力对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发与首发精神分裂症脑血流的变化。方法:对复发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进行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并抽取20名正常人体检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复发精神分裂症脑血流表现为高灌注状态,血管阻力偏高,在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复发患者血流参数较正常人及首发患者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正常成人比较,复发患者在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参数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均表现在右侧大脑半球。结论:复发精神分裂症脑血流表现为高灌注状态,血管阻力偏高,以右侧大脑半球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状况,对17例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病人进行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较常见双侧血流灌注减低病变(6/9),抑郁症多见单侧减低病变(7/8),但大部分病人均有右颞区的血流灌注减低(16/17);另外,近半数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双侧颞或额对称性的放射性增高影,而抑郁症较少见。结果提示SPECT在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收治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奥氮平治疗。两组同时以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进行为期6周观察,并记录患者病况。结果:6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有效率同为84.5%;观察组患者在一般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中的疗效较优于对照组组患者(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奥氮平与利培酮两者的治疗疗效相当,充足的疗程也会对利培酮和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研究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应用的疗效以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每组50例.利培酮组药物剂量范围在2~6 mg/d,奥氮平组药物剂量范围在10~20 mg/d.两组患者均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进行为期6周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结果 6周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有效率为86%,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有效率为86%;奥氮平组患者在阳性症状与一般病理症状中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利培酮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种药物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时间这一因素与利培酮和奥氮平两种药物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时间、剂量、病程对利培酮的疗效有明显影响(R 2=0.56,P<0.05),治疗时间对奥氮平的疗效有影响(R 2=0.38,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利培酮与奥氮平疗效相当,但是奥氮平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好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变异及其恢复期的变化。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大脑电生理仪,检测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的P300成分,并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治疗4周后P300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精神分裂症组在四个记录区(C3、C4、Cz、Pz),靶波幅P300均显著下降,P300潜伏期均未见明显差异。患者用药治疗4周后尽管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与用药前比较P300波幅、潜伏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P300成分各脑区的广泛变异,P300波幅降低可能是一稳定的素质标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暗示性心理护理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暗示性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组均采用BPRS和N-BPR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2组BPRS和N-BPRS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之后,2组的BPRS和N-BPRS总分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暗示性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急性期暗示性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胡永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413-414
目的:评价联合急性期MECT及维持期MECT对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最近一次使用氯氮平治疗无效),联合急性期MECT及维持期MECT,分别在MECT治疗前、急性期治疗结束、维持治疗3个月末、维持治疗6个月末,测评PANSS量表以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急性期MECT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PANSS总分、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有明显下降;阴性症状评分有下降。(2)所有入组患者在急性期MECT结束时均有效。维持期MECT6个月末、3个月末与治疗前比较,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有明显下降。(3)急性期MECT有轻度不良反应。结论:联合MECT治疗对氯氮平无效的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在急性治疗期有效,而且在维持期也可能提供了一个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状况,对17例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病人进行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较常见双侧血流灌注减低病变(6/9),抑郁症多见单侧减低病变(7/8),但大部分病人均有右颞区的血流灌注减低(16/17),另外,近半数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双侧颞或额对称性的放射性增高影,而抑郁症较少见,结果提示SPECT在精神分症及抑郁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