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儿科门静脉采血患儿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采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应用人性化服务,使穿刺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的作用,发现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使患儿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消除其抵触情绪,积极配合护理操作,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效率和家属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袖带加压采血法在肥胖幼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小儿血压计袖带加压采血,提高肥胖患儿静脉充盈度及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2009年1~10月对100例2~12岁的肥胖患儿采用单纯用止血带结扎采血作为对照组.止血带配合小儿血压计袖带加压采血作为观察组,将两组进行比较。经对比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血管充盈度.采血量在3~8ml。小儿血压计袖带加压抽血法能明显改善肥胖幼儿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提高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血压计袖带加压采血法,提高肥胖幼儿静脉充盈度和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进一步探讨袖带加压的时间对肥胖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86例肥胖幼儿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袖带加压时间为30~60s,对照组袖带加压时间为60~120s,采血量为3~5mL。统计出两组穿刺成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肥胖幼儿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92%)高于对照组(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幼儿采血加压应用的时间对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影响,临床上控制好袖带加压的时间,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真空静脉采血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我院门诊部接受血液检验的1200例受检者以及2016年7月至12月在我院门诊部接受血液检验的12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受检者均采用真空静脉采血的方式采集血液标本。分析对照组采血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在观察组受检者采血过程中实施防范措施。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分析,对照组的护理问题主要为溶血、晕针、皮下淤血、血流不畅等采血相关并发症。而防范措施实施之后,观察组受检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真空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护理问题较多,在采血过程中实施相关的防范措施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采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于起苹 《哈尔滨医药》2009,29(4):56-56,57
目的与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比较,评价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幼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以来门诊采血的1岁以上的幼儿共126例次,按照门诊号的不同设单号为试验组,共66例次;双号为对照组,共60例次。试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刺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观察两组护士操作时间、采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试验组的采血时间、采血量合格率、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幼儿股静脉穿刺中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幼儿血液污染,较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对婴幼儿行头皮静脉采血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凝血溶血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9~12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婴幼儿2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静脉采血,观察组应用采血针采血,对比2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凝血溶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凝血溶血少于对照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次性采血针对婴幼儿行头皮静脉采血优于传统的一次性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静脉采血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止血带结扎法应用于肥胖患儿静脉采血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的21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静脉采血治疗,按照门诊单双号分成2组,对照组(单号)用单止血带结扎法,观察组(双号)用双止血带结扎法,比较不同方法的采血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的静脉表浅、明显、饱满的比率分别为55.2%、42.9%、1.9%;观察组的静脉表浅、明显、饱满的比率分别为37.1%、48.6%、14.3%;对照组的穿刺优、良、差比率分别为36.2%、54.2%、9.6%;观察组的穿刺优、良、差比率分别为66.7%、30.4%、1.9%。以上情况两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止血带结扎法可提高肥胖患儿静脉采血充盈度和采血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婴幼儿肘部静脉采血体位配合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用门诊采血检查婴幼患儿600例,分2组:观察组家长采用三点固定法抱住患儿横躺于操作台上,固定好上肢;对照组家长采用随意体位抱住患儿,护士固定患儿前臂。比较2组患儿的静脉一针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及标本合格率。结果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97%,家属满意度96.7%,标本合格率100%,均高于对照组81.7%、79.3%、97.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5)。结论婴幼儿静脉采血时家长横抱患儿采用三点固定法配合固定体位,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率,家属满意度及标本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室静脉穿刺过程中,采取舒适输液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小儿月至2018年1月期间门诊静脉输液室收治的患儿120例视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行静脉穿刺的小儿进行随机分组,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数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输液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小儿输液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1.67%(观察组)、71.67%(对照组),经统计学软件对比:P<0.05。而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同样存在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室患儿在静脉穿刺时实施舒适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穿刺效果,降低纠纷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滕俊萍 《黑龙江医药》2013,(6):1139-114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门诊接受静脉采血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后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门诊接受静脉采血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入托儿童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行静脉穿刺采血的入托儿童3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9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静脉采血操作程序进行,干预组在静脉采血期间应用心理干预,包括鼓励、赞赏、转移注意力等。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儿童积极配合操作,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190例,成功率为97.4%;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155例,成功率为79.5%。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使入托儿童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采血工作,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热湿敷在改善小儿表浅静脉充盈度,提高一次性采集血标本成功率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0.25%的利多卡因热湿敷患儿局部穿刺部位,观察血流图的改变,随机选择门诊2010—03~2011—02,3d~4岁的婴幼儿22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血管均相对细小,静脉采血难道大,对两组患儿的血管充盈度,一次性采集成功率及血标本检测合格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0.25%利多卡因热湿敷方法进行小儿静脉采血,热敷后局部血流量明显增加,一次性采集成功率及血标本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0.25%利多卡因热敷小儿局部血管的方法,临床应用,简单安全,效果满意,适宜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儿股静脉采血中输液头皮针和注射器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行股静脉采血的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采用输液头皮针采血,对照组采用注射器直接采血;比较两组穿刺效果。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1.3%,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3.8%。结论采用输液器头皮针采血,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门诊需静脉采血的患者318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59例。护理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采血操作进行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采血后的不良事件即局部淤血、局部发红、血肿、回血障碍、出血疼痛、神经损伤等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1.8%(146/159),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1.7%(114/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局部淤血、局部发生血肿、回血障碍(不回血或回血慢)、出血疼痛、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静脉采血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采血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肘正中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提高新生儿静脉穿刺质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8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传统穿刺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肘正中静脉穿刺新方法采血。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采血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新生儿肘正中静脉穿刺采血的新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6.
梁雪琴  罗灵 《江西医药》2023,(12):1448-1450
目的 探究评判性思维在桡动脉采血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住院且需做桡动脉采血的6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200例。A组采用常规左手桡动脉穿刺,B组采用常规右手桡动脉穿刺,C组在评判性思维下采用调整改良右手桡动脉穿刺采血。对比三组穿刺成功率、桡动脉穿刺采血一次性成功率及穿刺时间、肿胀直径,另对比三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C组穿刺成功率及采血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A组及B组,且A组穿刺成功率及采血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穿刺时间短于A组及B组,肿胀直径小于A组及B组,且A组穿刺时间短于B组,肿胀直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判性思维在桡动脉采血操作中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辅助护理人员掌握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操作要点,提升桡动脉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同时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门诊真空静脉采血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提出有效防范措施。方法 2012年3月门诊1290例受检者(对照组)及2012年4月门诊1310例受检者(研究组)分别采用真空静脉采血系统进行采血,分析对照组在采血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对研究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相关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受检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χ2=40.83,P<0.05),采血过程中发生晕针、皮下淤血、血流不畅、针头脱出、医源性污染以及血标本溶血的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7.60、36.42、51.20、44.33、37.86、29.17,P<0.05)。结论通过分析总结门诊真空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并发症,并实施有效干预,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静脉采血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石金彩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00-1001
目的:比较桡动脉与股静脉穿刺方法.方法:桡动脉穿刺、股静脉穿刺采血,记录1次采血成功率,穿刺操作时间、观察损伤程度.结果:1次采血成功率观察组93.8%,对照组82.4%;平均操作时间观察组6.5 min.对照组9.2 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5.36%,对照组12.5%.结论:小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穿刺采血1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损伤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腋静脉采血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与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验的新生儿56例,实施自身对照法,分别采取腋静脉采血和常规静脉穿刺采血,而后对这两种采血方法的成功率以及对血常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腋静脉采血的成功率为96.43%,较常规静脉穿刺采血高,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采血方法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腋静脉采血组血液标本溶血、凝血以及皮下血肿发生率较常规静脉穿刺采血组低(P<0.05)。结论经腋静脉采血可有效提高采血成功率,且不会对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和股动脉采血两种采血法在新生儿科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NICU收治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采血法采集血气标本,对照组采用股动脉采血法采集血气标本。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误入静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血肿或瘀斑的比例均较之对照组低(P0.05),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采血较之股动脉采血时对患儿的不良影响明显要小,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