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病态肥胖患者头颈部和胸腹部脂肪组织异常堆积可导致上气道梗阻和呼吸功能受损,且患者往往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等合并症,因此围手术期出现困难气道、术中通气不足、术后呼吸抑制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给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带来巨大挑战.麻醉医生深刻理解肥胖患者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特点,掌握合适的处理原则,对于提高重度肥胖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cation,AHR)是指患者在低水平刺激下比正常人易发生过度气道狭窄或支气管收缩 [1].与气道慢性炎症密切相关,其不仅发生在哮喘患者,而且发生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以及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这类患者在围手术麻醉期间最易发生支气管痉挛和气道阻塞,因此对麻醉管理有较高的要求,及时发现和合理处理是保障该类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关键.现将本院25例在术中发生气道高反应性(AHR)患者的麻醉处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2例颈椎前路围手术期病人采取的系统的气道管理的积极作用。方法:术前进行的气道的牵拉训练及体位训练,为术中术后气道的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术后主要从对生命体征的持续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的严密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气道管理。结论:颈椎前路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降低了肺部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颈椎前路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许志萍  邢伟  元虎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15-216,27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小儿气道异物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气道异物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其术前CT表现及术后结果。结果 24例患者经轴位图像及多平面重建图像全部检出,表面阴影显示法及支气管重建可以精确显示异物位置及气道狭窄程度,曲面重建图像可以显示患者气道狭窄处管径大小。结论 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方法结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气道异物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建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75-1276
目的总结急诊创伤性气道损伤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挽救伤者的生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根据13例气道损伤患者的受伤情况,及时清理创面及口、鼻、呼吸道血液、分泌物、异物,保证气道畅通,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对血气胸患者麻醉诱导前做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13例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麻醉平稳,手术顺利。1例复合伤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术后7d死亡,余12例术后6个月随访呼吸功能正常,生活自理。结论急诊创伤性气道损伤患者,在术者和麻醉师的协调配合下,如能及时解决呼吸道梗阻,尽早手术治疗,可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耳鼻咽喉科联合变态反应科共同建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术前气道管理流程,分析儿童OSAHS患者围术期肺功能情况以及气道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为儿童OSAHS围术期气道管理在ERAS中的作用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根据患者既往有无下气道疾病史、术前危险因素、术前肺功能检查等因素联合变态反应科建立儿童OSAHS患者术前肺功能评估及气道管理流程,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483例儿童OSAHS患者按照该流程评估入院肺功能,对肺功能异常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干预,评估腺样体肥大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气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483例儿童OSAHS患者严格按照气道管理流程实施,入院肺功能评估发现有56例患者合并哮喘,有62例患者存在肺功能异常,其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有13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有24例;小气道功能障碍者有41例;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者有36例。对肺功能异常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后复查肺功能主要指标较入院时均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耐受全麻手术。所有患者按照围术期气道管理流程,术中及术后未出现气道不良事件。 结论 气道管理流程的建立能够明显改善儿童OSAHS患者的术前肺功能,降低围术期风险,有利于手术顺利实施及患者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气管狭窄多为气管外肿瘤压迫浸润或气管内新生物堵塞,而气管狭窄的切除和重建手术则是对麻醉医师气道管理水平的一个挑战,在整个围术期均需要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仔细沟通紧密配合,对气道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随着可视化技术在f艋床麻醉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对于气管狭窄患者围术期气道进行动态观察成为可能,并为制定麻醉方案提供指导性的信息。现报道l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艳  黄晓峰 《甘肃医药》2022,41(4):365-367
口底巨大脂肪肉瘤常对患者气道解剖结构造成压迫,构成可预见困难气道,常需要采用个体化的麻醉诱导及插管方式。护理人员熟悉患者病情、诱导前充分准备,插管过程中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有助于促进包括顺利建立稳固人工气道在内的围术期患者安全。本文报告1例口底巨大脂肪肉瘤可预见困难气道患者顺利成功插管的麻醉护理配合和经过,总结该类患者麻醉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病人围手术期气道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博  闵苏 《重庆医学》2004,33(2):260-26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病人的围手术期气道处理.方法回顾分析 87例甲状腺癌病人行甲状腺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气道处理体会.结果 87例病人中,1例胸骨后甲状腺癌病人术前气管严重狭窄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气管插管,手术顺利;术中发现21例病人气管受压移位,9例病人气管壁软化,3例病人气管狭窄.全部病人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术后76例病人拔管安返病房,8例病人带管回病房ICU,3例病人拔管,改气管造口.全部病人无气道梗阻发生.结论术前正确气道评估和准备,麻醉诱导期正确处理,术后正确维护气道,是减少甲状腺癌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围手术期的上气道护理经验,以降低术后上气道并发症.方法 回顾总结101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前、术后上气道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者均无严重上气道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上气道手术围手术期的上气道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上气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Airway recept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Y型金属气道支架置入治疗复合气道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一体化Y型金属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或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和食管/胸腔胃-隆突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在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及X线监视下,对10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10枚。结果 Y型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10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症状均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Ⅱ级,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由高流量吸氧时的75%~92%[平均为(85±5)%]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0%~99%[平均为(95±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2,P0.05)。其中2例气管食管瘘患者带膜支架置入后气促缓解,禁食24h后进食未出现呛咳。结论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人类气道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四个解剖节段:上呼吸道(鼻咽部,Ⅰ段)、导气段(从咽到终末支气管,Ⅱ段)、呼吸性支气管(Ⅲ段)、肺泡管和肺泡(Ⅳ段)。随着管径变细,气道上皮逐渐由假复层上皮变为单层上皮,上皮细胞的高度也逐渐变低,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变少直至消失。其结构不同,决  相似文献   

14.
喉罩通气道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声门上通气工具。其置入操作简单、便捷,对咽喉部刺激小,血流动力学平稳,通气效果良好。随着喉罩种类和型号的丰富,喉罩在小儿和成人患者的通气维持、困难气道引导插管和紧急气道处理中占重要地位,且在重症患者气道维持和处理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喉罩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还应加强喉罩置入技术和喉罩气道管理的相关培训。未来,可联合应用超声技术,以拓展喉罩在小儿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昌彪  黄道田 《医学综述》2014,(10):1741-1743
慢性哮喘患者的气道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出现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沉积、基膜增厚等重构现象,其中气道平滑肌细胞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其收缩功能及生长迁移能力均明显增强,同时还可以发生表型转化,胞内具有合成功能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等)含量增加,进而分泌各种生物因子参与气道重构。该文就气道平滑肌细胞在哮喘气道重构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气道炎症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下气道炎症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UACS患者10例,并与无咳嗽的10例慢性鼻炎或鼻窦炎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比较.分析各组吸入辣椒素诱发≥2次或≥5次咳嗽的C2:和C5,咳嗽阈值,诱导痰中细胞数量和成分,以及上清液中组胺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变化.结果 UACS患者咳嗽阈值明显低于无咳嗽的慢性鼻炎或鼻窦炎患者[C2:(0.65±0.08)μmol/L比(3.90±1.37)μmol;C5:(1.59±0.28)p,mol/L比(33.46±23.71)μmol/L,P均<0.05],但后者与健康志愿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UACS患者诱导痰中炎性细胞总数较健康志愿者升高,单核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P<0.05),但与无咳嗽的慢性鼻炎或鼻窦炎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UACS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组胺和PGE2:均高于无咳嗽的慢性鼻炎或鼻窦炎患者[组胺:(9.55±1.89)ng/mL比(2.37 ±0.25)ng/mL;PGE2:(361.71±39.38)pg/mL比(144.34±15.69)pg/mL;P均<0.05],而后者与健康志愿者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气道炎症引起的咳嗽高敏感性可能在UAC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下气道黏膜肥大细胞激活可能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肌松程度对食管引流型喉罩和经典型喉罩密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0~60岁,ASAⅠ级或Ⅱ级,体质量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食管引流型喉罩组(P组)和经典喉罩组(C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调整喉罩对位。2组通气罩的压力控制在60 cmH2 O(1 cmH2 O=0.098 kPa)。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行间歇正压通气。TOF-Watch SX监测术中肌松状态,记录TOF值分别为0(T1)、20%(T2)、40%(T3)、60%(T4)、80%(T5)时喉罩的口咽部漏气压(OLP)及术中胃胀气、返流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相同肌松状态下2组间比较:T1~T5各时刻2组的OLP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P组T4和T5的OLP降低,C组T3~ T5时的OLP降低(P<0.05)。2组术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胃胀气。结论肌松程度对2种喉罩的密封性均有影响,肌松状态越好,2种喉罩的密封性越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气道顺应性对气道阻力测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常规测定 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 COPD)及肺心病患者的 FVC、·V75、·V50 、·V2 5,同时用阻断法测定其气道阻力 Raw。并对其中71例患者进行支撑颊部 (降低上气道顺应性 )和未支撑颊部时 Rawc和 Rawu的比较 ,计算 Rawc/ Rawu的比值。结果 肺通气功能 ·V75、·V50 、·V2 5的实 /预 (% )为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组 >肺气肿组 >肺心病组 ;Raw测值则为慢支组 <肺气肿组 <肺心病组。 Rawc/ Rawu的比值 ,在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分别为 1.0 1~ 1.0 3(平均 1.0 2 )、1.2 2~ 1.2 5 (平均1.2 4 )、1.15~ 1.2 2 (平均 1.19)。结论 对 COPD和肺心病患者 ,用支撑颊部以降低上气道的顺应性 ,可以改善用阻断法所测的 Raw,从而能正确测定 Raw值。  相似文献   

19.
张翼  李金凤  李萌萌 《吉林医学》2014,(34):7674-7675
目的:探讨用持续气道泵入碳酸氢钠液的方法,使吸入性气道损伤患者的气道湿化达到满意效果。方法:将40例吸入性气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在常规气道雾化的基础上,用碳酸氢钠液持续气道泵入的方法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在常规气道雾化的基础上,用生理盐水持续气道泵入的方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结果:两种方法进行气道湿化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泵入碳酸氢钠液对吸入性气道损伤患者气道湿化有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使用了几十年的主要治疗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因此发现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不少疑难病的发病机理不明确,因而制备的动物模型和人类疾病的相似度有差异。但Ⅰ型变态反应作为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理是比较明确的,据此制备的动物模型和人类的哮喘就有很高的相近度,结果的可信度就较高。本文回顾了哮喘动物模型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某些重要的细节。着重讨论了当今最常用的气道高反应性模型的优劣。如果综合运用不同特点的模型尤其是能观察记录哮喘发作全过程包括速发和迟发反应的模型,将可以更直接地探索哮喘发病过程和治疗药物。对气道重塑及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技术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和使用也做了一般性论述。动物模型将是一个有力的工具为最后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哮喘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