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段在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将所有产妇按照病床的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1,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5,行围生期护理干预),观察产妇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4.6%,研究组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2%,2组产妇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4.420,P<0.05),经过调查问卷调查,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78%低于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3%,对比分析2组产妇的满意度,组间比较(χ~2=4.174,P<0.05)。结论围生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剖宫产术后可以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行使剖宫产术的160例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基础产科护理上再行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下肢静脉临床症状积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临床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围生期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11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下肢深静脉血栓专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下肢深静脉血栓专科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妇女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以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478例产妇为观察组,给予围生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另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产妇500例为对照组,该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比较两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后1周下肢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84%(4/478),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60%(13/500)(χ2=4.45,P<0.05)。两组肺栓塞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生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161-16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5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深静脉血栓围术期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03%)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27.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8.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功能优良率(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积极采取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足月产妇300例,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150例患者采用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14例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33%%,观察组产妇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67%,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68.67%(103/1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41/1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的足月产妇在围术期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莫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04-105
目的 探讨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84例行剖宫产分娩的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后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86)与护理组(n=98),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有1例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发生率为1.02% (1/98),对照组有8例,其发生率为9.30%(8/86),两组比较,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满意度为97.96% (96/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 (64/86)(P<0.05).结论 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大大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干预护理等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行预防,并观察预防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00例孕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孕产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术后下肢活动与体位活动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方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疼痛度等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的方式极大预防了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500例剖宫产的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剖宫产术后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围生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以及肺栓塞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进行剖宫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ICU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对照组患者5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共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0%,对照组共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0%.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的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度、住院时间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疼痛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也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肿胀度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明显,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于本院的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组)35例以及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情况。结果在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仅有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共有6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71%;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6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骨科患者随机抽取76例,然后随机分配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者。对实验组的38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23例患者实施骨科手术后的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进行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比,实验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从而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值得在医学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骨科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而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对护理满意度95.56%及住院时间(13.36±2.25)d等方面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11%、对护理满意度82.22%及住院时间(19.12±2.97)d,以P<0.05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周下肢皮温变化情况(32.8±1.01)℃和下肢周径增长率(3.02±1.07)%均好于对照组的术后1周下肢皮温变化情况(34.9±1.21)℃和下肢周径增长率(5.36±1.38)%,以P<0.05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具有非常好临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综合预防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评价与比较。结果经护理,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手术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心理、药物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充分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生期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将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围生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T为(28.04±5.44)s、TT为(15.27±5.09)s、APTT为(13.47±3.47)s;对照组分别为(29.96±8.58)s、(14.14±3.58)s、(13.84±2.18)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结论做好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DVT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 9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化的生活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占2.22%,对照组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占1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小宫颈癌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