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欣 《中国医药指南》2014,(14):358-359
目的分析柔性管理理论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急诊科护理人员54名,调查其柔性管理需求,制定并实施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对策,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结果急诊护理人员对于柔性管理的需求较为强烈,缺乏对柔性管理的认识,急需加强沟通能力、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支持等方面,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提高。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可有效改进并完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优化急诊护理管理应用柔性管理理论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48名护理人员,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对急诊护理人员予以柔性管理,并通过发放自制问卷调查的形式,就护理人员对柔性管理的需求进行了解,通过优化急诊护理管理,营造本院良好的工作氛围。结果急诊护理人员对柔性管理需求极其强烈;通过对患者满意度予以调查,发现应用柔性管理之前患者满意度为58.6%,应用柔性管理之后患者满意度为97.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应用柔性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授权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2年3月开始,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了授权管理,比较授权管理实施前(对照组)及实施后(观察组)的急诊投诉次数、药品物品过期数量、护理人员的业务考核成绩等。结果 实施授权管理后的观察组,过期物品、过期药品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急救护理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95.6±3.6)分,对照组为(83.4±4.7)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授权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可有效调动起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提升护理管理效率及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念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应用柔性管理理念优化的急诊科室护理人员20名,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2011年应用常规管理的急诊科室护理人员20名,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对工作的自信心、满意程度还有急诊护理能力均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人员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柔性管理理念来对急诊护理进行优化,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某院在职护理工作人员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护理人员均来源于某科室不同病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临床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则采用分层次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管理效果及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结果: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考核后护理人员自觉工作强度及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自觉工作强度及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实施分层次管理法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掌握程度,并可显著改善员工工作强度,对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琴凤 《上海医药》2016,(24):12-14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部2016年1—3月的100名患者和2016年4—6月的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评分(98.6±0.5)分,护理安全评分(97.1±1.2)分,病房管理评分(96.3±0.8)分,健康教育评分(97.6±1.1)分,护理文书评分(95.5±0.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7.00%(97/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方案可提高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等护理质量的水平,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30名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本次的试验探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实验组使用柔性管理理念实施临床护理管理,对照组则采取常规临床管理,经护理管理后,对两组管理模式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同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并作对比。结果经调查问卷研究,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应急护理能力均有所提高,对工作也充满的信心,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其各项数据对比,具有显著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使用柔性化管理理念来进行,不仅能够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同时减少了医疗纠纷也提升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就诊该院进行手术患者110例,该院在2017年3月开始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及护理管理模式差异,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自我效能变化情况及职业紧张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13%显著高于对照组78.19%(P <0.01);满意度为(9.85±0.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6.87±1.26)分(P <0.01);中高级护理人员开展分层级护理模式前GSES量表评分为(2.35±0.71)分明显高于初级护理人员(P <0.05);在开展12个月后初级和中高级护理人员的GSE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通过分层次护理管理能够改善手术室手术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降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护理人员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实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工作压力、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分别为(96.48±3.24)分和(19.18±3.8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7±6.57)分和(8.76±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压力(3.58±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07±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PN排班在我院急诊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选择本院的急诊科相关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满意度与护理水平的调查,其中护理人员的排班采用APN排班。结果 APN排班前的护理人员理论科考试与技术操作课程考试得分分别为(62.23±0.25)分和(71.52±0.63)分。排班后这两项技术得分分别为(80.53±0.45)分和(85.09±0.56)分,对此差异明显(P<0.05)。APN排班后,护理人员对于工作负荷、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收入满意度分别为90.0%、92.5%、85.0%和95.0%。结论 APN排班在急诊科优质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也提高了其满意度,有利于护理质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刘运俭  岳增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2078-2079
为了外科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细化责任与工作流程,目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受到广泛关注[1-2],以改善护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宗旨,能更好地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发挥她们的潜能,保证护理安全与质量,加强护患联系,提高患者满意度[3].为了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将38名外科护理人员分为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组(观察组)及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组(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技术考核成绩、护理病历考核成绩及医患满意度得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工作的6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名护理人员。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分层次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分层次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自我工作积极性评价和他人评价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操作及理论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9级高职护理专业96名学生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比较两组技能考核成绩和课堂反馈评分.结果 技能考核成绩观察组[(93.080±3.072)分]优于对照组[(86.600±6.045)分],课堂反馈评分观察组[(93.100±3.157)分]优于对照组[(86.650±6.007)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技能教学质量,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住院部护理人员80人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分层次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实施2个月后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操作水平、理论层次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护理管理的实施,研究组护士在工作评分、理论评分、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护理管理,采用分层次管理的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操作水平及理论层次,更好的实施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选取我院10个科室的15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75例以及对照组75例,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次管理,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工作积极性、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相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无论是理论知识、操作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护理管理相比较,分层次管理更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各方面的操作技能,同时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体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条件下,以柔性管理实现护理管理、提高护患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为2015年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神经内科正常出勤的30名护理人员;2016年神经内科休病、产假人员6名,只有24名护士正常出勤,在科室床位、患者总量基本不变情况下,试验组为2016年实施柔性管理的24名护士;对比2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护士自身对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护理差错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实施柔性管理可实现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综合ICU护理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综合ICU护理人员分层,实施护理组长、高级护士、初级护士和助理护士分组使用和管理.改革排班模式,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 实施分层管理后与分层管理前比较,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 96%VS87%),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8%VS90%)、院内感染率(30%VS45%),护士理论考核成绩(90.00±3.40)分VS(79.36±8.37)分]、护士操作考核成绩[(95.52±3.20)分VS(83.12±5.45)分];护士满意度( 92%VS20%)和病人满意度(93%VS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ICU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可保证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了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比较2组实施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医师及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成就感满意度和护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评分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自评及他评非常积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成就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理关系,推动医院工作有序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1月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患者100例和护理人员16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分层级管理模式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50例,分层级管理模式组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满意问卷调查评分、护理前后消毒隔离质量、基础操作质量、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评分、护理记录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急诊科护士日均工作时间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患者的满意问卷调查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2组消毒隔离质量、基础操作质量、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评分、护理记录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均改善(P<0.05),且分层级管理模式组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急诊科护士日均工作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急诊科患者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效果较好,可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时间,减轻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减少护理差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急诊科接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抢救,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患者满意度分别为(0.5±0.2)min、(60.3±12.1)min、(9.3±2.1)min、(94.1±2.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