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目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21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34例输液卡填写不完整,22例填写的输液滴速与实际不符,17例药物配置后放置的时间超过2 h,5例液体外渗。结论在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展开急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展开密切监测,并及时采取心理疏导、安全防护等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时医嘱的流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菁  杨婉花  蔡卫民 《中国药师》2008,11(3):360-361
瑞金医院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简称PIVA)建立于2003年7月,陆续开展了长期医嘱、临时医嘱中静脉输液、静脉推注、静脉营养液、血滤液的配置。长期医嘱是病区为患者病情制定的阶段性治疗方案。长期医嘱中的静脉用药治疗计划由配置中心当天接收。隔天配制再送达病区,这是现在绝大多数配置中心的工作重点。而临时医嘱是指病区按患者病情变化,随时对医嘱进行的补充和修改。本配置中心满足临时医嘱静脉用药需要,随时接收,随时配制并立即送达病区,大大方便了病区用药的灵活性。临时医嘱要求配制迅速及时,配制流程与人员安排要保证精简、高效。下面结合我院PIVA临时医嘱的工作实践,探讨其流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对180例静脉输液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积极提出临床护理对策。结果针对精神病患者的静脉输液治疗实施临床护理方案后,180例精神病患者中179例顺利完成静脉输液治疗,病情好转,为有效,有效率为99.4%。其中1例精神病患者输液治疗未完成(因患者对药物不适,患者家属自动放弃治疗),患者病情未见好转,为无效,无效率为0.6%。结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采取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案,能避免不必要的问题产生,确保静脉输液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药师参与输液配置对儿科输液集中调配的的影响和优势.方法 药师分析儿科静脉输液处方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利用药学知识,探讨相应的合理配置流程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品输液质量的措施.结果 儿科静脉输液处方剂量较小,处方溶媒、药物可合理拼凑,可通过严格审方,并建立适应儿科输液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以提高输液配置水平.结论 药师在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直接参与输液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药品资源,并可提高成品输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输液微粒危害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性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8年7月2008年12月发生6例输液微粒污染的产生原因。结果通过维护空气净化系统,合理选用输液包装和一次性注射器。药剂师注意药物配伍严格审方,配置人员正确的操作以及药物的现配现用,从细节出发能积极有效地控制输液微粒。结论通过有效措施将输液微粒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输液安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冬梅  李萍  曲海军  王腾  杨智威  隋新  孙伟 《中国药房》2010,(41):3927-3930
目的:分析临床静脉输液配置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为临床合理配置静脉输液提供参考。方法:以"输液"、"配伍"、"溶媒"、"配置"及各种药品的通用名称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1月~2010年1月间静脉输液配置的相关文章,同时查阅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门/急诊处方审核记录、住院药房医嘱审核记录、临床药师查房记录、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等,对其中不合理的静脉输液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注射药物在配置过程中,主要存在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禁忌、药物配置浓度过高、药物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输液配置器具选择不当、输液配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结论: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药物手册等法定文件的要求去做,现配现用,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容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减少静脉输液微粒的产生,笔者研究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产生输液微粒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8.
赵稚嫚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395-396
目的探讨临床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集中的最佳配制方法及环境,为完善输液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针对现阶段静脉输液的配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静脉配置中心的建立构想及可行性分析。结果静脉配制中心的建立,即可改良目前临床静脉输注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使之将专业与临床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其科研水平,可鼓励药师进行临床合理用药问题的深入探讨也可有效地避免护理人员由于对于药物的不了解、配置不当对于患者造成的损害,以及遏制药物对于环境的污染及损害。结论以科学的手段、求实的理念来关注和对待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是现今医院药学专业人员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析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静脉输液是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发热反应是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热反应不但可以加重病情,还可以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引发医疗纠纷,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上、肉体上、经济上的损害。本文对临床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引起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作如下分析。1导致静脉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制不合理医嘱的临床干预措施,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保障。方法对未进行临床干预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4200份静脉输液医嘱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干预。抽取进行干预措施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4200份静脉输液医嘱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合理医嘱。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不合理医嘱335份,其中药物配置不合理112份,占总抽样单的2.67%,不合理药物配伍主要有溶剂选择不合理、药物配伍禁忌以及药物剂量不当等,干预后药物配置不合理由2.67%下降为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充分地利用静脉药物配伍中心平台,尽可能发挥审核医嘱职能,及时纠正临床不合理医嘱,减少不合理药物配置现象,为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的运行情况,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具体建设和实践,借此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通过福建省肿瘤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一年来的建设及实践,分析开展PIVAS的利弊。结果PIVAS实施一年来,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输液产品,配置15万袋大输液,无1例输液反应发生,同时减少了药品浪费,加强配药护士的职业防护,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结论建设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现代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杨敬卓  魏艳霞  雷蕾 《河北医药》2010,32(15):2060-2061
手术患者输液静脉的选择是否合适,对能否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治疗抢救和减少患者痛苦关系很大,在手术前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体位、神智情况选择血管。剖宫产术中,均需要静脉输液,特别是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仰卧综合征患者,尤为重要。为了便于术者操作,我院一般采用下肢内踝静脉输液为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由于病情复杂、发展迅速,肝细胞在短期内大量坏死,并迅速导致肝功能衰竭,病死率甚高。建立迅速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是抢救重型肝炎患者必不可少的手段,但重型肝炎患者常伴肝性脑病、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加之病情危重,需反复行周围静脉采血,造成体表静脉破坏较多,可供输液、人工肝治疗的静脉越来越少,静脉穿刺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临床静脉输液调配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临床输液的安全性.方法 解读药品说明书,查阅相关资料,对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长期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并对其中不合理静脉输液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815组,占调配总数的0.26%,主要包括药物配伍禁忌、配伍不当、溶剂选择不当、药物配置浓度过大、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医嘱录入错误等.结论 静脉输液调配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要求,充分发挥药师的审方作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5.
我院PIVAS与临床药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依据药物特性集中配置静脉药物的医院药学服务部门,承担医院静脉输液、全合一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的配置工作,为临床提供适合患者、配伍合理、质量合格的配置成品,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减少药品浪费,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静脉输液不当可引起循环超负荷、血液稀释、病原微生物污染、栓塞、静脉炎、营养物质补充不当及诱发药物过量反应等。患者病情、配制操作、配制程序、伍用药物、输液溶媒及输液速度等因素均是静脉输液应用中应认真对待的问题。静脉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多,应加强安全注射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静脉配置中心就是把分散在各病区的静脉输液配置工作集中转移到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由专业操作人员在万级层流环境局部百级净化台,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调配输液,最大限度地避免细菌、微粒等的污染,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是预防院内输液感染的重要措施。1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1建立静脉配置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静脉配置中心建立并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实行分区管理,标志醒目。工作人员遵守出入配制间的流程,严格按操作流程出、入配置工作间,正确穿戴洁净服、手套、目镜、一次性帽子、口罩等,严格执行无菌加药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效果。方法我科2011年成立了静脉输液小组,根据我科的患者实际状况进行分级培训,规范了静脉输液技术和管理的基本模式。结果全科护士提高了静脉输液的质量,对静脉用药的管理达到了国际标准,静脉输液风险降低。结论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是患者生命健康的有利保障,护理人员应树立安全意识,加强系统培训,能够有效地保障静脉输液护理质量高标准的完成,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9.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易混淆药品信息的收集、输液的配置与应用质控资料的收集,这对提高输液质量,确保安全有效起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继北京朝阳医院之后,另一家颇具实力的三级甲等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又组建起一个现代化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In-t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的主要工作是把分散在各病房静脉药物配置工作,转为在具有洁净条件的配置中心进行集中管理、配置,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无污染的静脉输液药品。世界上第一个PIVAs.是196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院建立的,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发达国家医院药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服务形式。全新的输液配置流程在这个配置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