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FHIT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莺  王世宣  马丁 《医药导报》2007,26(6):600-603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的调控。方法培养4株宫颈癌细胞C-33A、HeLa、CasKi、SiHa及1株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分别用不同浓度5-氮脱氧胞苷(5-aza-dC)作为干预细胞。提取细胞的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HIT基因在干预前后表达变化情况;用直接记数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显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与细胞增殖实验;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干预前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结果①宫颈癌细胞在干预前均未见明显FHIT表达,用5-aza-dC干预后FHIT mRNA表达不同程度增强,尤其以1×10-6及2×10-6mmol.L-1浓度干预24 h可诱导FHIT表达显著增强;正常对照组细胞在干预前后均见到较强FHITmRNA表达(P<0.05)。②5-aza-dC干预后宫颈癌细胞生长曲线明显下降,而正常对照组细胞生长曲线无明显变化(P<0.05)。③MTT显色法结果提示,经过化学干预的宫颈癌细胞增殖速度及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正常细胞则无明显变化(P<0.05)。④5-aza-dC干预的宫颈癌细胞凋亡率增高,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其中CasKi、C-33A细胞在干预浓度为2×10-6及10-6mmol.L-1时的变化最明显;而正常对照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FHIT基因的甲基化是FHIT基因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FHIT基因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通过人为抑制FHIT的甲基化,有可能抑制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DNA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是真核细胞DNA最普遍的修饰方式,可以通过影响基因突变、表达调控、细胞增殖等调节基因转录活性和表达.研究发现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并且呈负相关.由于肿瘤的形成从本质上讲就是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所致,所以异常的DNA甲基化在致癌作用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张娴  武玉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724-2727
目的拟通过检测4株不同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SiHa和C33A中RASSF2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以及分析去甲基化前后RASSF2A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状态及细胞生物活性的变化,探讨宫颈癌发生的可能机制及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苷(5-aza-dC)作用前后RASSF2A基因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4株宫颈癌细胞系中RASSF2A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RASSF2A基因表达变化,并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表现为完全甲基化状态,细胞系CaSki和C33A表现为部分甲基化状态。5-aza-dC可使宫颈癌细胞系部分去甲基化,并使RASSF2A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通过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生物学行为检测发现,通过5-aza-dC的诱导作用,其增殖能力和抗凋亡能力明显下降。结论甲基化是导致宫颈癌细胞中RASSF2A基因表达缺失或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去甲基化药物5-aza-dC能够逆转宫颈癌细胞系RASSF2A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水平,提高RASSF2A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提示RASSF2A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去甲基化干预是否有效的分子学标志物,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5.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是近来研究发现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因其表达产物中含有与RAS蛋白结构相关区域而得名.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检测RASSF1A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LMX1A基因启动子在胃癌细胞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30例原发胃癌和癌旁组织中LMX1A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甲基化修饰后亚硫酸盐测序聚合酶链反应(BSP)分析胃癌细胞MKN45细胞LMX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提取细胞RNA,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LMX1A基因mRNA在不同浓度的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嘧啶(5-aza-dC)处理MKN45细胞后,LMX1A基因mRNA的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胃癌的甲基化异常检出率是33%(10/30)。LMX1A基因在MKN45细胞中存在高甲基化状态,MKN45细胞经5-aza-dC处理后LMX1A基因mRNA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LMX1A基因在原发性胃癌中存在甲基化异常,说明LMX1A基因甲基化异常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AMBRA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自噬基因AMBRA1在组织芯片包括97例宫颈癌组织和15例非癌变宫颈黏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MBRA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4.7%,与非癌变宫颈黏膜上皮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BRA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和TNM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自噬基因AMBRA1表达缺失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形成和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其局部侵袭力强,其浸润和转移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能反映细胞增殖活性。Survivin是迄今发现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研究表明Survivin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和PCNA基因的表达,为临床治疗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ix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3例宫颈癌组织,4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及3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ix1蛋白的表达。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 La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ix1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宫颈癌组织Six1蛋白阳性表达率(72.3%)高于CIN(28.6%)及正常宫颈组织(15.6%),χ2分别为13.118,10.058(均P<0.01)。不同肿瘤大小,淋巴结及血道转移情况的宫颈癌组织中Six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ix1蛋白在He La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和核仁。结论 Six1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宫颈癌的侵袭与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er-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采取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腺癌40例及鳞癌40例中的P185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P185c-erbB-2在正常的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鳞癌中阳性的表达率为15.0%,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5%。P185c-erbB-2在子宫腺癌中阳性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组与子宫腺癌组中P185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85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细胞分化级别有明显的相关性,HER-2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细胞分化有关,但是与肌层浸润深度没有关系。HER-2基因高表达在子宫颈癌中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宫颈癌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癌患者和健康女性宫颈活检组织或术后病理组织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比较其差异并分析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P<0.05);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年龄、吸烟史、酗酒史和病理类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感染、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且与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HIT在42例宫颈癌组织及13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7.6%与92.3%,P〈0.01)。宫颈癌高、中分化组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54.2%与38.9%,P〈0.01);淋巴结转移患者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转移组(45.9%与60.0%,P〈0.05);临床病理Ⅰ期组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Ⅱ期组(55.0%与45.5%,P〈0.05)。结论FHIT基因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断宫颈癌发生及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的肝癌细胞株。方法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ASSF1A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肝癌细胞株QGY-7703和Hep3B,通过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 (1)QGY-7703,Hep3B细胞株的G418最佳筛选浓度分别为800 μg/ml和400 μg/ml;(2)QGY-7703和Hep3B细胞株各获得2个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的细胞克隆。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的肝癌细胞株。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KAI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3例新鲜宫颈标本组织中KAI1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与临床病理资料比较。结果正常宫颈KAI1mRNA表达量为(0.309±0.093)、宫颈上皮内瘤变(1.608±0.289),宫颈癌(0.948±0.910)。晚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KAI1mRNA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471;t=4.67,P=0.0003),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χ2=2.8318,P=0.2427)。结论KAI1基因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中RASSF1A基因表达失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中的抑癌基因RASSF1A的表达情况和由于启动区异常甲基化导致其基因外失活的状况,并分析DNA异常甲基化与肝癌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RT-PCR和MS-PCR的方法,结合DNA测序和TaqⅠ酶切消化法,分析24例肝癌标本、4株肝癌细胞株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基因启动区异常甲基化的情况.采用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处理肝癌细胞株,观察RASSF1A重新表达的情况.结果 66.7%的肝癌组织未表达RASSF1A;4株肝癌细胞株中仅1株检测到RASSF1A的表达.83.3%的肝癌组织及4株肝癌细胞株都发生了异常甲基化,而正常肝组织和正常肝细胞株(L02)中却未发现甲基化.甲基化与肝硬化、乙肝表面抗原、肿瘤分化程度及血管浸润和远处转移有相关性.原来RASSF1A表达失活的3株肝癌细胞株经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处理后,又重新恢复了表达.结论 基因转录启动区的异常甲基化是导致肝癌中RASSF1A表达失活的主要原因.检测RASSF1A启动区异常甲基化可作为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分子指标来用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杨娜  刘禄  魏容 《安徽医药》2017,38(11):1417-1420
目的 探究刺猬因子(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超音速刺猬蛋白(Shh)及其下游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和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黏膜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30例同期收入的宫颈黏膜组织正常的阴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对象宫颈黏膜组织中Shh、FoxM1、Gli1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中Shh、FoxM1、Gli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hh、FoxM1、Gli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90%、92%,较正常宫颈组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h、FoxM1、Gli1蛋白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hh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FoxM1只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Gli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hh、FoxM1、Gli1三者之间互为正相关(P<0.05)。结论 Shh、FoxM1、Gli1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Shh和Gli1蛋白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而FoxM1蛋白只与宫颈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此三者的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中南药学》2019,(2):166-173
目的探讨p16、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肺癌发生及被动吸烟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研究p16、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中国人群肺癌发生与香烟烟雾暴露的关系;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被动吸烟对小鼠肺组织中p16、RASSF1A基因甲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 (1)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肺癌吸烟患者中p16基因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肺癌不吸烟患者(OR=3.77,95%CI:1.88~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肺癌不吸烟患者(OR=4.59,95%CI:1.39~15.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被动吸烟小鼠不同剂量组均未检测出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结论中国人群肺癌患者中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高度相关,吸烟造成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肺癌易感性相关;被动吸烟对小鼠p16、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程度未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BP1和CyclinD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意义。方法收集洛阳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共51例行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手术切除标本和同期住院手术之22例良性甲状腺疾病及周围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P1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P1蛋白差异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临床病例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BP1、CyclinD1在良性甲状腺疾病和正常组织组织中低表达,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表达(P〈0.0001),二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kappa值为0.6095;P〈0.001)。②BP1和CyclinD1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BP1和CyclinD1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亚型、性别及年龄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 BP1和CyclinD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进而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