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DL Tscp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眼难治性青光眼采用810nm波长激光,能量1.52.5W,行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眼压、视力,眼部自觉症状以及并发症,随访时间为36mo以上。结果 52眼治疗前平均眼压(54.12±12.75)mm Hg,最后随访平均眼压(17.82±8.5)mm Hg,手术有效率96.1%,术后39眼视力无变化,7眼视力提高,6眼视力下降。术前有眼痛的患者,眼痛症状均消失或缓解,并发症少,程度轻,主要有色素膜炎,前房渗出等无眼球萎缩。结论经长期随访观察,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简单、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就我院54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住院手术疗效及病情发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与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组以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为特征的难治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由多达40余种疾病造成,多为广泛累及眼后段缺氧或局限性眼前段缺氧,主要有视网膜中央静脉塞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如果单纯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效果不理想,有的行睫状体冷凝后仍不能缓解症状,安减压阀价格又昂贵;现介绍一种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睫状体上腔引流的小梁和巩膜切除术治疗冷凝失败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联合巩膜池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42例(46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别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行“巩膜池”小梁切除术(试验组)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的视力、眼压、滤过泡、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消退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视力、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滤过泡形成良好,并发症少;术后新生血管消退或被抑制。结论 康柏西普联合“巩膜池”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20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视力、平均眼压变化情况、并发症率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眼压和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6个月眼压和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恢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能显著改善病情,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2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2组分别给予不同方案治疗,A组60眼每个激光点的持续时间2000ms,治疗点数是(21.43±3.38)点(20~34点)。B组28眼每个激光点的持续时间2000ms,治疗点数是(55.46±9.13)点(40~72点)。分别记录术前术后24h眼压、视力、症状、用药以及角膜、虹膜、前房和晶状体等情况,随访1年的眼压、用药情况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2组眼压较术前均有下降,A组眼压下降幅度为18.78mmHg,B组眼压下降幅度为28.10mmH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B组短期前房炎症反应较重,经局部药物治疗后缓解,其他如前房出血、角膜水肿、视力下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触式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有效的,其中,治疗点数多的比治疗点数少的更有效,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氩激光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20人20眼。先应用氩激光对患者的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虹膜的新生血管进行光凝治疗。前者采用全视网膜光凝,后者对虹膜新生血管进行局部性光凝。结果 20眼术后2周眼压为10~19mmHg,平均15mmHg,术后6个月眼压〈21mmHg为15眼,占75%。术后6个月视力情况:〉0.1共5眼(25%),0.1~0.05共9眼(45%),指数~光感共6眼(30%)。术后6个月滤过泡情况:多囊泡7眼,囊状泡8眼,瘢痕泡5眼。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全部萎缩9眼,大部分萎缩6眼,仍残留有新生血管5眼。结论 氩激光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8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43例)采用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B组(43例)在A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计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雷珠单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不同时段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氩绿激光行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光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8例(2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用氩激光对虹膜及前房角小梁网新生血管进行直接覆盖光凝,观察新生血管闭塞萎缩后,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应用0.2mg/ml MMC,术后观察降眼压效果、结膜滤过泡情况、眼前节炎症反应及其它手术并发症;随访时间为6~24个月。结果 28例术后第1周平均眼压(10.52±3.16)mm Hg较术前平均眼压(48.36±5.87)mm Hg明显降低(t=14.86,P=0.000),随访时眼压控制良好,平均(17.48±3.23)mm Hg,仅3例需用药物控制,术后眼压较治疗前有显著意义的降低(P<0.01)。23例结膜滤过泡弥散隆起,4例较为扁平,1例结膜切口II期愈合;6个月后功能性滤过泡存在有21例(21/28)。术中6例少量前房出血,术后2例继发少量前房出血。新生血管在术后早期全部消退,3月后出现3例(3/28);余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氩激光联合小梁切除术加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应用二极管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3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眼行二极管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对其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眼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4~6周)平均眼压(20.37±3.02)mmHg,与治疗前眼压(58.46±8.21)mmHg相比,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使用二极管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够显著地降低患者高眼压,减轻眼痛、头痛症状,且并发症较少、可以反复治疗,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35例(3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光凝术,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房角新生血管。结果术后1年,复查平均眼压(17.69±.59)mmHg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力提高19眼(52.78%);35眼新生血管均完全消退。结论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光凝能有效降低眼压,保护残存视力,是治疗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眼科接受TCP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31例(31眼),术后随访6~36个月.结果 TCP术后,所有患者眼部疼痛均得到缓解.术后1周,除1例术前术眼角膜大量新生血管化的患者,其余30例患者术眼角膜均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12例12眼,年龄12~75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术,并进行追踪观察,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10.6个月.结果 所有术眼早期前房形成良好、滤床平坦,在不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正常,眼压由49.12±7.97 mm Hg降至随访末期的15.68±3.26 mm Hg(t>3 P<0.01),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窦、小梁、巩膜床切开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光眼引流阀与综合性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9例(39眼)NVG患者随机分3组进行治疗。A组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加视网膜光凝术,B组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加丝裂霉素加视网膜光凝术,C组行小梁切除加丝裂霉素加虹膜烧灼加睫状体冷冻加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随访10~24个月,观察术前与术后的眼压、视力、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眼压平均(62.58±1.34)mm Hg,术后各组眼压均明显较术前下降(P<0.01),A、B组术后长期眼压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视力20例提高,14例无变化,5例下降,无视力丧失;虹膜表面新生血管B、C组全部消退;A、B组患者术中、术后早期均有前房积血,C组4例前房出血,无前房消失、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和综合性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的两种手术方法,后者具有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更经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岳艳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7):2742-2745
目的评价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5例(3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予以控制眼压、血糖等措施后采取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并针对患者的眼压及滤过泡来决定可调节缝线的拆除时间。并对35例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眼压、滤过泡、视力、前房深度及新生血管情况进行随访。结果35例患者(35眼)术后当日高眼压的症状及体征均消除。术后6个月,35例患者平均眼压为(15.8±7.2)mmHg,与术前的平均眼压(53.3±9.7)mmHg比较,眼压显著降低(P〈0.01);功能性滤过泡约占88.6%;29例患者(29眼)视力较术前均存在程度不一的提高。35例患者(35眼)均保持良好的前房深度;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退约占31.4%,消退在50%以上约占48.6%,消退在50%以下约占20.0%。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重建房水循环路径,使患者的症状大大减轻,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rascular glaucomsNVG)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已确诊为NVG的病人,用其它方法不能控制眼压的6例病人行小梁切除联合前房注入肾上腺素的手术,避免了术中、术后前房出血,使手术成功。术后观察眼压,及新生血管的情况,随访3~12个月。结果 小梁切除联合前房注入肾上腺素,的确能避免术中前房出血,使减压手术成功,6例病人中有1例术后第二天,前房有少量出血,此例病人在术后的第二天至一周眼压均在6~20mmHg,有1例病人术后视力也有提高。结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药物治疗,睫状体冷冻及其它方法均很难奏效。传统手术均因术中出血倒置手术失败。各种手术方法均有其优劣性。探讨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62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丝裂霉素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一周眼压大幅下降,且术后一周、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的使用能提高治疗效果,对眼压控制效果好,且能提高患者视力,可行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