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的营养指标与消化道并发症情况、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肌酐、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肌酐指标和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P 0.05),但血糖、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有效率,具有突出的辅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以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12月111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179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二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111例发生腹泻44例,发生率39.6%,观察组179例发生腹泻34例,发生率18.9%,二组比较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集束化护理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减少通气时间和入住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预防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术后预防性应用泮托拉唑40 mg,bid,对照组术后应用西咪替丁40 mg bid.观察两组术后消化道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一般症状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 >4的例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能明显降低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58例行手术治疗胃肿瘤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肠外营养护理的25例设为对照组,行肠内营养护理的33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营养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营养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护理实施于胃肿瘤术后,可有效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具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在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4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不同肠内营养护理资料,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采取均浆营养护理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及负氮平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术后应用由营养师有针对性地配制的均浆肠内营养护理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实施气管切开术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鼻饲法实施治疗及护理,观察组(31例)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Alb、ALT、GLU及SCr等营养指标水平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68%vs 22.58%);另外,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且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时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彦波 《北方药学》2021,18(8):144-145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案联合双歧杆菌药物治疗对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8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炎性反应,从而促使患者尽快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杨健  张引妮 《贵州医药》2023,(10):1644-1645
目的 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诊的重症颅脑外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全肠外营养护理、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IgA、CD4/CD8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再喂养综合征、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术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不仅能够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还有助于预防并发症,降低损伤程度,缩短治疗时间,得到满意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4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入院3~5 d后开始给予肠内营养(EN),对照组行肠外营养(PN)10 d以上开始进行。比较两组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临床上给予合理营养配方,掌握输注方法 ,密切观察肠内营养反应,作好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鼻饲和胃造瘘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依据病情将脑卒中后重度吞咽功能障碍共4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20例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另一组20例行鼻胃管喂养(nasogastric feeding,NGF)。给予相同肠内营养液及辅食,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肺部感染发生次数,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PEG组治疗后体重指数(19.2±0.29),肺部感染发生(1.2±0.6)次,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0%,平均住院费用(13590±2562)元/月;NGF组治疗后体重指数(18.6±0.38),肺部感染发生率(4.2±0.7)次,消化道出血发生率25%,平均住院费用(16410±3941元)/月。PEG组在维持患者营养,防治并发症及减少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NGF组(P0.05)。结论:PEG较NGF可以更好维持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节省住院费用,对于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应优先选择PE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行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48小时内)行肠内营养,对照组3~4天后行肠内营养,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除腹泻外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能够保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正常营养状态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肠外营养支持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两种营养支持方法的临床效果有何不同。方法将2008至2009年某医院4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术后24h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患者每日给予的热量、氮量相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胃大部切除患者的营养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时机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ICU病房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症患者84例,并对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治疗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观察得知,观察组患者有效治疗37例,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治疗26例,有效率为6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胀6例(14%),对照组腹胀18例(43%),差异显著,两组患者的饮食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及呕吐、腹泻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K+、Na+、Ca2+2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鼻饲肠内营养液,并做好专科护理工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利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恢复,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80例胃肠外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24 h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应用效果,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白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GLU)、肾功能(BUN)、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电解质(K+、Na+、Cl-)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上述指标据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代谢和营养状况,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伤后48h~3周)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胃肠内营养支持对降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120例需肠内营养护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不平衡指数最小的方法分为实验组:胃肠内营养乳剂组和对照组:自制均浆膳组,于受伤48h内分别开始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瑞高)胃管注入护理和自制均浆膳胃管注入一般常规营养治疗,两种不同营养治疗持续期限均为21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和血清总蛋白(TP)的动态变化。结果低蛋白血症实验组发生率3.4%,对照组发生率36.7%(χ2=54.2,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LB实验组为(38.1±6.77)g/L(t=4.05,P<0.01),对照组为(32.2±6.57)g/L(t=3.98,P<0.01),TP实验组为(71.8±8.28)g/L,对照组为(63.4±7.62)g/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预防和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结论胃肠内营养乳剂早期应用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低蛋白血症有明确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应用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试验组(n=40),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外的营养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护理应用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预防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鄂州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观察组术后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咪替丁治疗,2组术后均治疗4 d。比较2组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胃内pH值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第1、2、3、4天,2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1~4天,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总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7.27%(χ2=5.346,P=0.021)。术后2组便潜血、黑便、呕血或胃内容物咖啡色、低血容量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皮下气肿、腹腔感染、结石残留、肠梗阻、尿潴留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后,2组血红蛋白和胃内pH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