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2年7月到2017年7月,选择159例本集团医院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手术治疗参照组(79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研究组(8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情况分别为(117.91±30.27)min VS(79.46±26.33)min、(189.01±43.32)ml VS(56.94±7.62)ml、(13.65±2.04)d VS(6.87±1.21)d,研究组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予以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可优化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中转手术率。结果 62例中,腹腔镜手术成功57例(91.9%),其中术后并发症4例(7.0%,均经对症处理得到控制);中转开腹手术5例(8.1%)。均在术后1周内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均较好,具有较高的微创治疗价值,但须注意严格筛选病例,术中若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钬激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10±50)ml,术后排气时间为(45±5)h,住院时间为(12±2)d,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例,肠粘连2例,术后行"T"管造影发现胆管残留结石4例;实验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0±15)ml,术后排气时间为(23±4)h,住院时间为(8±1.5)d,术后胆管残留结石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管镜、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程鹏 《中国实用医药》2014,(19):149-144
目的探讨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开展手术与内镜取石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取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57.82±27.52)min,出血量为(232.83±31.79)ml,住院时间为(9.52±1.04)d,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内镜取石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以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胆道镜诊治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36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镜诊治术后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镜诊治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资料。结果 3615例患者术后残石率为31.31%(1131/3615)。胆道造影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85%。1115例胆道镜下经窦道取石1896次,手术时间(24.2±13.4)min,碎石212例,并发症率为5.3%,残石率0.36%。前期窦道未形成率高于中、后期病例(P<0.05)。结论胆道镜诊治胆管残余结石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9年3月应用纤维胆道镜诊治肝内外胆管结石170例临床资料。结果术中胆道镜检查结果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170例,其中肝外胆管结石76例,结石取净75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60例,结石取净43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34例,结石取净25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7例,经"T"管窦道取石,一次性结石取净16例;2~5次取石11例。结论纤维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术中可避免结石残石及隐匿性疾病,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进一步治疗残余结石。  相似文献   

7.
应剑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4,(24):3794-3795
目的:探讨应用胆道镜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中长期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7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胆囊管结石40例,胆总管结石11例,单纯胆总管多发结石24例。患者均应用胆道镜胆道再手术治疗,观察记录术后结果。采用上门走访形式进行随访,观察中长期疗效。结果73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达97%;手术时间(155.5±35.5) min,出血量(32.5±12.5)mL,术后肠胃恢复时间(2.5±1.5)d,住院时间(6.3±3.1)d。2例患者因胆管过于狭窄进行开腹手术。75例患者均恢复健康,无术后并发症或后遗症。结论肝外胆管结石应用胆道镜胆道再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患者使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并与常规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肝叶切除,"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所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发生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再次手术的比率分别为13.3%,15.6%,8.9%,对照组发生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再次手术的比率分别为55.6%,73.3%,35.6%,观察组发生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再次手术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发热、腹泻、胰腺炎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结石取出率高等优点,且其术后并发症较少,能有效提高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统利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2944-2945
目的 探讨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通过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3±1.5)h,第一肝门阻断(1.6±0.7)次,肝门阻断时间(30.5±15.4)min,平均出血量(650.8±356.7) ml.80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清除率为75例(93.8%),术后残留结石5例(6.2%),残留结石取净5例.结论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清除率较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再次与首次开腹胆道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期间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45)仅进行开腹胆道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n=47)则在对照组首次胆道手术的基础上,对再发患者进行腹腔镜再次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残留结石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3例,残留率仅为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而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仅为10.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15/45);并且,观察组随访1年肝内外胆管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仅为4.26%,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再次手术可有效降低结石的术后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其效果优于首次开腹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的3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胆道探查术结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本组治愈率为93.3%,残石率为6.7%;平均手术为1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5ml,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平均时间为2d;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胆道探查术结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能够充分利用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点,减少了患者的损伤,提高了结石取出率,降低了残石率和再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周海波 《北方药学》2014,(8):99-100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镜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并统计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可有效减少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康复周期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7,(9):252-254
目的探讨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7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T管拔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余结石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确切,能有效优化各项手术指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残余结石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微创治疗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对105例确诊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进行手术。在腹腔镜下,先常规切除胆囊,打开肝十二指肠韧带浆膜层,显露胆总管,在腹腔镜下穿刺抽出胆汁确认胆总管,用电钩切开胆总管,用分离钳取出结石。胆道镜对胆管下段、上段进行检查,发现结石用取石网篮取出结石。术中有12例肝内胆管扩张严重,6例二级胆管有结石,在胆道镜直视下用网篮取石成功,用生理盐水在胆道镜直视下冲洗肝内胆管内胆泥及脓液,冲洗胆总管下段,满意后检查胆总管远端通畅情况,胆总管远端非常通畅15例,直接缝合胆总管。通畅程度不理想者,镜下放置‘T’管引流。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束手术。结果 105例均未中转手术,手术时间90~180min。住院时间5~12d,平均10d,腹腔引流管3~5d拔出。T管4~8周拔管,平均6周。术后随访1年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可行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外二科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52例。观察两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残石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残石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胆道镜再手术应用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到2016年我院收洽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选择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40例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第二组40例行腹腔镜与胆道镜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第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均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之间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佳.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该手术安全性高,且术中出血量少,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肝内外胆管难取性结石患者39例,在腹腔镜、胆道镜下,采用钬激光碎石后,用取石篮取出或注水冲出结石。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胆总管一期缝合38例,胆总管留置T管1例。1例患者残留肝内胆管结石,3例术后发生轻微胆漏,均经通。引流后好转。术中无胆道出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2年,无胆管狭窄发生,无胆管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结石,创伤小,碎石确切,结石残留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参与研究,通过抛硬币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执行开腹手术+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执行腹腔镜+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00%和96.00%,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可用于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至2010年115例术中使用胆道镜的胆道手术病例.结果 115例患者经手术证实:107 例存在肝内外胆管结石,1例患者右肝管分支小结石无法取出,术中残留;3 例患者为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5 例患者经查肝内外胆管均无异常,其中1例患者行下端胆管壁活检示炎性组织.术后随访发现1例结石残留.本组患者残留结石发生率为1.74%(2/115).结论 术中胆道镜能够显著降低结石残留率、胆道损伤的发生率,能够直观的发现胆道疾病,为胆道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放T管引流术。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85±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5)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为(1.1±0.3)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1)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能减少创伤,促进恢复,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为安全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