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的破裂口进入主动脉的中层而形成血肿[1].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缺乏特征性.笔者收集了2001年~2002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例经磁共振检查证实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例,综合分析了临床资料与磁共振检查,旨在提高对此病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2.
曹书颖 《河北医药》1989,11(6):362-36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并分开其中层而形成的夹层血肿,是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病急症。近年来,由于诊断本病的水平显著提高,国内外报告逐渐增多。在美国,每年至少有2000个新病例。国内文献报道已有50例以上,但生前确诊率较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2009接诊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其中1例患者人院后持续烦躁不安,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48d。结论高血压是本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此类病的发生。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大大增加了其遵医依从性,提高了抢救和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昊  丁晓梅 《安徽医药》2008,12(9):845-846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原因。方法对本院心内科近3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AD)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A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高血压往往是导致其发生的常见原因。结论AD发生多与高血压有较明显相关性,而临床误诊多因首发症状不典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我院1987年~1997年收治的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患者.严重而持续性胸痛为其首发症状,排除心肌梗塞后及时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CT及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对AD的诊断和治疗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误诊情况。方法分析64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片、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结果。结果64例主动夹层临床表现各异,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种类共12种,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主动夹层的临床表现复杂,初诊误诊率较高。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方法 对临床疑似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5倒病倒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并且通过磁共振检查进一步得到证实。结果 磁共振检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准确,且可进一步分型。结论 对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的病倒应综合全面分析,并需辅以磁共振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全组男4例,女1例,年龄28~45岁4例.74岁1例.病变位于腹主动脉1例.升主动脉2例.升主动脉伴降主动脉2例。急诊手术2例.选择性手术2例。未手术1例。结果手术病例4例均存活.术后恢复顺利,1例未手术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若不及时处理,致死率很高.一旦明确诊断。镇静、降压、及时手术是抢救生命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25例。在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而在对照组中采取CT诊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T诊断方法的符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可以比较直观的确定夹层动脉瘤的形成诊断,对于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比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诊断处理,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7年9月收治的13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胸或胸背疼痛为常见首先表现,高血压为常见的AD发病原因,B超,CT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论:AD临床表现多样,早期易漏诊或误诊,死亡率高,高血压为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进行就诊的50例AD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超声心动图的分析,(1)26例患者为De BakeyⅠ型,10例患者为Ⅱ型,14例患者为Ⅲ型;(2)40%患者患有主动脉瓣的关闭不全,14%的患者检查出主动脉的假腔内的附壁形成血栓,46%患者被检查出左心室的内径扩大。结论超声心动图具有重复对照、快捷、方便等特点,在AD的早期诊断当中,能对鉴别困难的一些胸痛的症状提供更为准确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医师及时选择手术方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1985年8月-2002年9月,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3例,平均年龄64.7岁,包括DeBakey I型1例,DeBakey ⅢA型35例,ⅢB型7例,所有病人均经CT和主动脉造影明确诊断,8例使用的支架型人工血管(SG)是美敦力公司产品,35例为自制国产SG,1例经腹主动脉切开,2例经腹膜外髂动脉SG后,破口被封闭,有3例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被封闭,封闭后2例无明显缺血症状,未作特殊处理,只有1例行腋-腋人工血管管搭桥术,其他病例破口被封闭,血流恢复良好,有1例右下肢瘫痪,为硬膜外麻醉损伤所致,所有病例均长期随访,有1例术后3个月SG移位导致漏血,重新置入一个SG后得以治愈,其他病例定期彩超检查,SG无移位,血流通畅,夹层内血栓形成,本组无1例死亡,结论: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明显减小了手术风险,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袁如威  王建良 《贵州医药》2011,35(11):1013-1014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张的一种较少见的心血管系统的急性致命性疾病,早期正确诊断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误诊误治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误诊误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首诊均误诊误治,2例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治疗,7例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5例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2例被误诊为高血压危象治疗、3例被误诊为急腹症治疗、1例被误诊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治疗,3例不明原因猝死。结论临床医师需要系统采集病史,全面分析疾病发展过程,仔细全面查体,及时进行CT、MRI和超声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关键是提高对AD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胸闷、呼吸困难、上腹痛3h急诊入院。发病前有进食高脂肪食物史。腹痛呈持续性,剧烈,性质描述不清,未排气,无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腹胀、腹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17.
18.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又称主动脉夹层 ,是心血管急重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 ,病情发展迅速。急性期病死率高 ,常造成猝死。而在临床上时有误诊。为使本病及时得到确诊 ,本文将我院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 2例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例 1:男性 ,5 5岁。以突发性腰背部疼痛入急诊科 ,呈刀割样持续性剧痛 ,难以忍受 ,大汗淋漓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a。查体 :血压 2 0 / 12 k Pa,双肺查无异常 ,心率 93次 / min,律齐 ,各瓣膜无病理性杂音 ,腹软 ,无压痛 ,肝大肋下未触及 ,尿常规示白细胞 ( ) ,红细胞 (+ )。外科医师检查排除急腹症 ,按泌尿系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确诊的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以胸痛居多,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通过及时行心脏彩超及胸部增强CT检查,9例患者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正确诊断。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诊治过程中只要提高对此病的警惕,早期应用心脏彩超及胸部增强CT检查,有助于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张峥  张秋叶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2):106-106,10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中层所形成的血肿或血流旁路,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的高危疾病。我科自2000—2005年共做手术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