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23例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病例分析,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笔者收集河南省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3例AIDS并发PC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3例AIDS合并PCP患者,34%已经开始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66%未接受HAART,所有患者均未正规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SMZ)进行预防性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54个/mm3;并且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主要是细菌性肺炎(85%),霉菌性口炎(75%)。结论:AIDS合并PCP病情重,死亡率高,易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治疗难度更大,预后差。早期诊断AIDS及时接受HAART,规范服用预防用药,提高依从性,提高免疫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赵宁生 《求医问药》2014,(21):155-156
目的:探讨使用黄芪注射液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继发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在其双侧足三里穴进行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AIDS继发P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SMZ-TMP)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在其双侧足三里穴进行注射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体温下降的时间、呼吸道症状改善的时间、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温下降的时间、呼吸道症状改善的时间、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为AIDS继发PCP患者在其双侧足三里穴进行注射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1例AIDS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2%。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孢子菌肺炎90%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AIDS患者,是AIDS患者最严重和常见的肺部机会性感染,由此造成的AIDS患者的死亡率增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肺孢子菌肺炎的发展,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低的医疗费用,临床医师应尽早诊断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DH、PaO2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C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呼吸科2010年3月-2011年9月诊治的15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AIDS合并PCP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常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肺部可闻及湿啰音(13.3%)或爆裂音(20%)。典型的胸部影像学特征为双肺磨玻璃影, 有由肺门向外周肺野发展的趋势,可伴网状影或“碎石路征”。15例患者中仅3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F),灌洗液作银染找到肺孢子菌包囊,确诊为PCP,其余患者均为临床诊断。主要治疗药物为复方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co)(100%)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86.7%)。结论:临床凡遇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者,特别是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时,应高度警惕AIDS合并PCP可能,尽早给予SMZco诊断性试疗,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林良康  杨凡  乔莉娜  卢国艳  张海洋 《重庆医学》2023,(9):1352-1355+1362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儿童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诊断方面的价值,以期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通过mNGS诊断的1例儿童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病例,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回顾文献,为诊断儿童PJP提供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婴儿,3月8天龄,以发热、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常规抗细菌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对肺泡灌洗液行mNGS检测发现耶氏肺孢子菌感染,予足量、足疗程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后好转。结论 mNGS有助于诊断儿童耶氏肺孢子菌感染,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2001~2008年本院诊治的9例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结果:肺泡灌洗检出22.2%,纤支镜肺组织活检检出55.6%,PCR法确诊2例,占22.2%。早期胸片呈间质性肺炎表现66.7%,CT肺部多发毛玻璃样表现55.6%,肺泡实变影表现33.3%。治疗和预防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其中2例因合并严重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哀竭而死亡,其余7例均治愈,呼吸功能正常。结论:卡氏肺囊虫病的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实验室检查亦无明显特异性,X线胸片可以提示PCP的出现,CT可对PCP的诊断提供进一步的帮助。诊断主要依靠支气管镜行肺组织活检查见卡氏肺囊虫孢子,PCR诊断法快速准确,推荐使用。治疗和预防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为主的综合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立论依据】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急性肺炎,多为免疫力缺陷患者的肺部机会性感染。阿里红(fomes oficinalis sporophore),新疆维吾尔族医药志记载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感冒、肺结核和癌症等,对机体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阿里红多糖抗机会致病菌的研究报道。 【设计思路】 本研究通过维吾尔药阿里红多糖及其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对PCP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维吾尔药阿里红多糖对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其治疗大鼠PCP的免疫机制,为该药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内容】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PCP组、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组、阿里红多糖高低剂量组和联合用药高低剂量组。六胺银染色确定其PCP的程度;H-E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病灶周围的炎症因子变化;CBA法检测外周血中Th1的IFN-γ和IL-2、Th2的IL-4、Treg的 IL-10、Th17的IL-17、以及趋化因子IL-8、IL-6及TNF-a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负性细胞调节分子PD-1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深入探讨维吾尔药阿里红多糖治疗大鼠PCP的免疫机制。 【材料】 CBA试剂盒、PD-1和T细胞亚群等的流式细胞术检测试剂、六胺银、成年SD大鼠、阿里红多糖、复方磺胺甲噁唑等。 【可行性】 预实验结果:肺组织病理观察,感染组肺泡腔扩大,有泡沫状或蜂窝样渗出物,肺泡间隔增宽,肺上皮细胞增生、增厚,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细胞浸润,六胺银染色也确定PCP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阿里红多糖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好,炎性细胞减少,病理改变较PCP组明显减轻;CBA法结果发现感染组大鼠外周血中IL-8升高, IL-6、TNF-α均降低,而各治疗组TNF-α和IL-6均升高、IL-8降低。前期结果表明阿里红多糖及联合用药对PCP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很可能是通过改变细胞因子发挥其治疗作用。为了进一步解释其免疫机制,很有必要开展外周血中Th1/Th2、Th17/Treg细胞及相关因子变化研究,尤其是负性细胞调节分子PD-1的含量变化,分析该药是否是通过影响T细胞平衡和功能发挥其治疗作用。 【创新性】 维吾尔药阿里红多糖抗PCP感染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将阿里红多糖及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应用于大鼠PCP动物模型,通过分析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改变和细胞因子变化,探讨该药的治疗机制,为PCP的治疗探索新途径,也为新疆特色维吾尔药的开发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肺孢子菌肺炎(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PC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中9例好转,4例自动离院,2例死于PCP。结论 PCP是严重的肺部机会性感染,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赖于对该病的警惕和病原学检查证明有病原体存在。治疗首选药物为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恶唑(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TMP-SMZ)。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对重症病例恰当的呼吸支持至关重要。原发疾病、存在严重并发症、早期TMP-SMZ治疗及早期恰当呼吸支持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对免疫功能低下的高危患儿预防性使用TMP-SMZ可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程春旭 《当代医学》2014,(32):59-60
目的: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05年2月~2013年12月吉林省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收治的AIDS合并PCP患者25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肺部可闻及爆裂音或湿啰音,影像学检查可呈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部分患者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ranchoalveolar lavage,BAL),灌洗液作银染找到了肺孢子菌包囊,其余患者为临床诊断。均采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在吉林省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共出现6例死亡,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AIDS患者感染PCP的几率明显增加,易发生于AIDS晚期患者且以青年男性居多。由于患者患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无明显体征。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双肺磨玻璃影等症状时应积极开展早期诊断,积极开展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