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3例的A、B两组。A组患者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B组患者食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与复发的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NIHSS评分均下降,且A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A组患者发生短暂醒脑缺血例数、再发脑梗死例数与急性脑缺血事件发生率均少于B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相对于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患者大剂量使用该种药物的临床效果更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患者57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口服14d)治疗患者57例为观察组,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和改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状况,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住院单双病号分组,两组各47例,A组进行1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进行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hs-CRP、MMP-9、IL-6、NIHSS评分、复发率0.00%明显高于B组8.51%,IMT明显厚于B组、斑块面积明显大于B组(P <0.05)。结论 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血清炎性因子有良好的影响,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时清除血清炎性因子,缩小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法分析,选取我院和社区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10 mg/(次?d)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20 mg/(次?d)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均所有下降,而研究组治疗后的各项血脂指标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52,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和NIHSS评分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的CRP水平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86,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和血清CRP水平,提升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化斑块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研究组(n=43)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参照组(n=43)患者接受基础治疗,最后比对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好于参照组,斑块面积、斑块数量以及颈动脉IMT与参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理想,不仅使斑块面积得以减少,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的实践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作用。方法将保定市徐水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1年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年内的死亡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脑梗死的斑块形成,减轻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防止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收集到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的剂量为20 mg/d,观察组则采用的剂量为40 mg/d。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指标均明显改善,相比对照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与观察组26.00%相比较高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剂量越高,患者治疗效果越明显,但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影响,需根据患者实际患病程度采用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样方式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参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大于参照组75.00%,组间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瑞舒伐他汀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翁惠英 《北方药学》2021,18(7):64-65,72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患者临床过程中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择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对照组药物使用剂量为10mg/d,研究组药物使用剂量为20mg/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反应指标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炎症反应方面,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适当增加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剂量,有利于实现对于患者炎性反应的合理抑制,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脑梗死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3例接受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和43例接受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间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观察组治疗前后CSS评分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运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针对冠心病患者展开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24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22例,参照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蛋白胆固醇含量指标和内皮舒张生理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其他生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收治的经确诊冠心病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能够获取到较好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普及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视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45)。参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联合服用阿托伐他汀与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TC、TG以及LDL-C指标无显著差异,用药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加理想,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为97.78%,参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4.44%,数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6,(6):1334-133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伐他汀40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清CRP测定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及HDL-C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水平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10 mg/d阿托伐他汀,40 mg/d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更有助于调节血脂和降低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化风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0年3月时间段内于我院就医的脑梗死患者106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则联合化风丹,比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95%高于对照组79.24%(P<0.05);研究组斑块面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采用化风丹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缩减颈动脉斑块面积,软化斑块,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NT-pro BNP水平、心功能指标及6 min的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显著,尤以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吴璐 《海峡药学》2016,(2):162-163
目的:探讨并对比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确诊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3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各对应组每晚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分别为辛伐他汀组服用辛伐他汀40mg,阿托伐他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瑞舒伐他汀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钙10mg,疗程均要求为14d。通过比较各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脂、血糖、肝功能、血清 C 反应蛋白( CRP)、血清肌酸激酶( CK)等指标,然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结果经过治疗后,各组的 TC、LDL-C、CRP等值及 NIHSS 均比治疗前低,HDL-C 值均比治疗前高P<0.05),3组治疗后的TC、LDL-C、HDL-C、CRP、NIHSS比较(P<0.05)。结论按常规剂量使用3种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而且在改善神经功能、降血脂方面,瑞舒伐他汀最佳,阿托伐他汀次之,辛伐他汀再次之。  相似文献   

17.
周永  林森  赵连东 《安徽医药》2015,36(9):1100-110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100B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索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益处。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Ⅰ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Ⅱ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其余治疗均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检测患者血清 hs-CRP和S100B水平,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 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Ⅰ、Ⅱ组hs-CRP水平下降均不明显(P>0.05)。治疗组S100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Ⅰ、Ⅱ组S100B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hs-CRP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对照Ⅰ、Ⅱ组血清hs-CRP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S100B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对照Ⅰ组S100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Ⅱ组S100B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相对20 mg/d、10 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40 mg/d的剂量可更明显降低hs-CRP、S100B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阿托伐他汀极量80 mg·d~(-1)强化治疗对患者临床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组23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阿托伐他汀20 mg组和80 mg组各119例,每日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14 d,对患者神经功能残疾状况跟踪观察3个月,并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评分(mRS)量表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根据随访3个月时的NIHSS评分,阿托伐他汀20 mg组有效38例,80 mg组有效54例,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33);随访3个月时80 mg组mRS评分显著低于20 mg组(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急性期阿托伐他汀80 mg·d~(-1)强化治疗为康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为1.961,95%可信区间1.139~3.376,P=0.01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应用阿托伐他汀80 mg·d~(-1)强化治疗对于改善患者康复预后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研究短期内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对比剂所导致肾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与影响。方法将我院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50例患者于手术前23 d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B组患者于同样时间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比较两组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肾功能变化等指标。结果生化指标检查比较显示术前两组生化指标检查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肌酐值以及抑光素曲线显著升高,术后第2天两项指标下降较为明显基本恢复术前水平;另外超敏C反应蛋白曲线于手术后1 d持续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肾血流灌注不足,保护肾脏;同时具有抗炎以及改善内皮作用。术前进行短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肾功能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与分别单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P+A)治疗组30例;单用阿司匹林(A)治疗组30例;单用阿托伐他汀(P)治疗组30例。对比联合用药组与单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血脂、颈部血管超声的变化,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两个单独用药组(P<0.05),治疗组颈总动脉内径明显扩大,也优于两个单用药组;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A)治疗组要高于其余两组(P<0.05);(P+A)治疗组总有效率95.3%,高于P组(73.2%)和A组(74.6%),P<0.05,3个月随访未见脑梗死复发。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治疗脑梗死,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的改善,对改善血脂各项指标有着积极的意义,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相对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