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口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α糖苷酶抑制剂伏格列波糖)和对照组(口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比,①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②两组服用药物期间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②研究组服用药物期间1例发生恶心、1例皮疹;对照组出现2例胃肠胀气,1例便秘,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使用后可以提高降糖效果,对促进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有积极意义,同时使用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叶菲 《中国实用医药》2020,(10):141-143
目的评估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27±0.33)mmol/L、(8.09±0.67)mmol/L、(6.67±0.38)%,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7.73±0.48)mmol/L、(9.37±1.05)mmol/L、(7.52±0.64)%,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89.36%(42/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6%(3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9,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但其对患者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二肽基肽酶Ⅳ为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耐受、高血糖和高血脂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二肽基肽酶Ⅳ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在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二肽基肽酶Ⅳ的活性能从上游控制2型糖尿病.综述以二肽基肽酶Ⅳ为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进一步对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不良反应机制、最佳治疗方案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控途径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阐述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在当前糖尿病治疗中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并探讨这些不良反应的可能机制。结果与结论: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具有保护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且不会引起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但由于二肽基肽酶Ⅳ分布广泛与底物多样性,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应用时也应重视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而现有抗糖尿病药物不能有效阻止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作为新型抗糖尿病药物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介绍以二肽基肽酶Ⅳ为靶标的药物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不同类型的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基础胰岛素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 mmol/L)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糖达标率及血糖达标中位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胰岛素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不同胰岛素而将其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各30例,对比两种胰岛素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基础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 PG及Hb A1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相关胰岛素治疗,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效果无差异,故临床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维格列汀后,其低血糖(包括无症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能否降低。方法将2018年3月至9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接受胰岛素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联用维格列汀共40例)和对照组(不联用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共40例),监测其4周内发生的低血糖事件(包括无症状低血糖),比较两组发生低血糖的例数及事件数,并观察4周后所有患者血糖参数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低血糖总人数(18例次对23例次)[包括无症状低血糖的人数(10例次对16例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症状低血糖事件数(14例次对27例次)少于对照组(P<0.05),总低血糖事件数(33例次对52例次)亦少于对照组(P<0.05)。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无感知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P<0.01)、空腹血糖(P<0.05)和研究组别(P<0.05)相关。4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改善(P<0.05)。结论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维格列汀在改善其血糖控制同时,亦可降低无症状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并减少总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通过刺激和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餐后血糖.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西他列汀能增强GLP-1的活性,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症状,是一类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本文就其药代动力学、动物试验、临床应用、安全性与耐受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能抑制二肽基肽酶Ⅳ的活性,从而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促胰岛素多肽、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等的降解,促进胰岛素分泌,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具有保护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且不会引起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副作用,有望发展成为新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临床试验及相关文献,分析药物对患者治疗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如血糖、体质量、心血管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DPP-4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中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同时对血脂异常、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并发症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对患者体质量减轻效果不明显。此类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西格列汀治疗后有可能引起胰腺不良反应和胰腺炎。  相似文献   

12.
肠促胰岛素的发现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各大制药公司已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药品,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或受体激动剂。这些药物具有有效降低血糖、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以及不增加体重等优点,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2型糖尿病属内分泌代谢类疾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为其病、生理基础~([1])。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胰岛素强化治疗为强化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延缓病情进展~([2])。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随病情进展而逐渐降低,严重影响预后。维格列汀为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可促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并可修复胰岛功能~([3])。本研究选取我院8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探究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探究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8例、联合组48例。单一组服用降糖药物,联合组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汤剂,观察两组血脂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程度。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较单一组血脂指标正常,P<0.05;未治疗时两组血糖情况差别无意义,P>0.05,单一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效果无联合组好,P<0.05。结论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时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中药剂,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浓度、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问世为抗糖尿病药宝库中增添了一朵奇葩,其进展神速,作用途径独特,迂回在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之外,本文综述其作用特点和临床评价;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近期文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及结论: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作用确切,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中显示了良好效果和安全性,为糖尿病患者展现了宽阔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其中联合用药组70例,单一用药组69例。单一用药组给与予患者大剂量胰岛素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西格列汀治疗,治疗3个月之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联合用药组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频次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格列美脲双重作用机制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意义。方法将60例单纯应用预混胰岛素,或胰岛素联合≤2种非胰岛素促泌剂口服药物且每日胰岛素剂量>40 U,血糖控制仍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胰岛素)和联合用药组(胰岛素+格列美脲),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2组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减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较单药组低,两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格列美脲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格列美脲不仅有助于降低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缩短住院日期,而且较单用胰岛素明显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为一类常用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可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活性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时间和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根据化学结构类型的不同,将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分为拟肽类和非拟肽类抑制剂,并分别介绍其药理活性、构效关系及药动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上升,抗糖尿病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以及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方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阅国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按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其他口服降糖药。在临床使用中,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应用广泛,居主导地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常常联合用药。结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酶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与糖尿病关系较为密切的酶,包括α-葡萄糖苷酶、醛糖还原酶、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肉碱脂酰转移酶Ⅰ和Ⅱ、蛋白激酶C、二肽基肽酶Ⅳ、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这些酶都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靶点,是研发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近2年来就诊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服用格列吡嗪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诺和灵30R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治疗,对比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GB)、餐后2 h血糖(2hGB)、睡前血糖(PG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睡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是16.7%和31.2%,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更优于注射诺和灵30R联合口服格列吡嗪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