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术前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IMH患者4例,年龄41-65岁,合并高血压病3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功能三级。4例患者均合并胸腔积液。4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及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其中3例经右侧股穿刺置入导管,造影确诊后,植入覆膜支架。结果本组手术无死亡,除合并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转内科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IMH经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多初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64排螺旋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IMH支架植入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孙满意  董海波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4):467-468,F0003
目的探讨单纯性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16层CT检查方法和影像表现。方法 6例单纯性IMH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使用心电门控。重组方法包括MPR、MIP和VR。结果 6例单纯性IMH均为B型。主要CT表现: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呈高密度,增强后无强化,2例静脉期强化;内膜钙化内移位3例;2例内膜多处渗漏。MPR、薄层MIP清晰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结论单纯性IMH的16层CT检查应包括平扫与双期增强。CT检查有助于单纯性IMH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CTA)增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AD)与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鉴别准确性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5月于我院治疗且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58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DSA及心脏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心脏CTA检查在AD及IMH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DSA检查结果显示,58例确诊AD者中De BakeyⅠ型17例(29.3%),De BakeyⅡ型6例(10.3%),De BakeyⅢ型25例(43.1%),IMH 10例(17.2%)。CTA增强扫描鉴别诊断结果显示,AD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6.6%(56/58);IMH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80.0%(8/10)。结论心脏CTA增强扫描具有无创、安全、便捷、操作性强、鉴别准确率突出等优势,在AD和IMH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是一组起病急骤、致死率极高的急危重症,常常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早期、精准识别该类疾病对制订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1]。AAS可以分为3种不同的亚型,即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及主动脉壁间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2]。其中,IMH占AAS的10%~25%[3]。KRUKENBERG教授于1920年首次在尸检时发现并报道IMH,描述其为“没有内膜破口的夹层”。IMH现定义为在无明确主动脉内膜破口的情况下,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血肿呈环形或星月型增厚>5mm,伴或不伴PAU、溃疡样突起(ulcer-like projection,ULP)或血肿内局限性强化灶(intramural blood pools,IBP)[4-5]。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并总结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on aortic ulcer,PAU)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2例PAU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组12例,主动脉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组20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EVAR组患者住院时间较保守治疗组短、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较保守治疗组高(均P<0.05),EVAR组患者溃疡直径、溃疡深度及并发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与保守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期随访中保守治疗组患者新发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高于EV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远期随访中2组间溃疡增大、新发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EVAR组均略低于保守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0.089),其他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EVAR治疗PAU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保守治疗相比较,可降低近期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对于持续性疼痛症状、合并IMH以及有主动脉破裂征象的患者建议积极行EVAR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IMH)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经MS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诊断的IMH21例,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曲面重建,观察并统计分析IMH受累解剖部位及其分型、IMH影像学特征、IMH厚度对受累主动脉管径的影响、并发主动脉溃疡情况、继发改变。结果:①受累解剖部位及其分型:主动脉弓、升主动脉、胸段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受累分别占2例、4例、12例及16例,以降主动脉最常见(P<0.05);按照Standford分型标准,A型4例,B型17例;无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受累。②IMH影像学特征:平扫呈环形或新月形的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环形和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分别占2例、19例;IMH壁内钙化内移占15/21(71.43%),与未见壁内钙化内移之间的I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MH厚度与受累主动脉管径的关系:血肿厚度平均(8.81±3.70)mm,受累主动脉管径平均(32.58±6.59)mm,两者之间比值以小于1/4者为主,占17/21(80.95%)(P<0.05)。④并发主动脉溃疡:表现为主动脉管壁不光滑,并可见局限性龛影形成,本组病例中合并主动脉溃疡4例。⑤继发改变:左心增大(左心室增大占2例,左心室及左心房均增大占4例);胸腔积液6例。结论:MSCT血管成像能够反映IMH的影像学特点,可作为IMH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As)与主动脉壁间血肿(variants intramural hematoma, IMH)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心脏血管外科诊断为IMH的患者88例为试验组。对照组由88例同期年龄匹配的胸痛患者且经主动脉增强CT证实无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组成。所有患者入院后第1天空腹检测外周血ANAs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NAs,滴度>1∶100为阳性。结果 88例对照组受试者中,16例(18.18%)ANAs阳性,3例(3.41%)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阳性,88例试验组中,48例(54.55%)ANAs阳性,12例(13.64%)ANCA 阳性,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粥样硬化(OR=7.439,95%CI=1.319~41.965,P=0.023)、白细胞计数(OR=2.907,95%CI=1.812~4.663,P=0.001)、D-二聚体(OR=2.942,95%CI=1.406~6.154,P=0.004)、ANAs(OR=13.618, 95%CI=2.437~76.085,P=0.003)和ANCA(OR=0.064,95%CI=0.005~0.839,P=0.036)是IM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NAs阳性患者在IMH患者中的比例高于在对照组患者中的比例,且 ANAs为IMH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IMH重要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82-85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急诊抢救室收治的AAS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264例AAS患者的平均年龄(58.3±13.6)岁,男女比例3.55∶1,女性的发病年龄明显高于男性(P0.05)。本组患者中,A型AAD 118例(44.69%),B型AAD 68例(25.76%),IMH 61例(23.11%),PUA 14例(5.30%),IMH并PUA3例(1.14%)。本组中76.14%的患者出现胸痛症状,63.64%的患者出现胸背痛症状,32.20%的患者出现腹痛症状,少部分患者单独或伴有晕厥、下肢疼痛麻木、呕吐等症状。A型AAD患者D-二聚体、Tn T水平均高于B型AAD患者、IMH和PU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AAD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IMH和PUA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型AAD患者Tn T水平低于IMH和PU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CT、MRI、CTA检测确诊。所有患者共38例在院内死亡,死亡患者Tn T、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的患者,且收缩压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AAS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且发病年龄较女性小;疼痛是AAS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检测D-二聚体及Tn T水平有助于对AAS进行分型,但AAS确诊仍需采用CT、MRI、CTA等影像学方法检测;AAS死亡患者主要表现为Tn T、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而收缩压降低,医生应重点关注此类表现患者。  相似文献   

9.
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5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7 d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心肌内出血(IMH)组(33例)和非IMH组(19例)。分析两组心脏磁共振参数及不同时间点心肌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心肌标志物水平对IMH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非IMH组相比,IMH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47.25±8.50)% vs (55.08±9.01)%,P=0.003],梗死容积在心肌总容积的占比更大 [(36.83±13.33 vs (19.73±10.90)mL,P<0.001]。在IMH患者中,IMH在心肌总容积占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s=-0.640,P<0.0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肌钙蛋白T对IMH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890,P<0.001),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s=-0.453,P<0.001)、与心肌梗死容积和IMH容积呈正相关(rs=0.540,P<0.001;rs=0.773,P<0.001)。结论 IMH可导致更严重的心肌梗死且对左心室收缩功能有短期不良影响。心肌标志物可用于判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IMH,更高的心肌标志物水平预示患者有更差的心功能、更大的梗死面积及更严重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王勐  胡何节  王磊 《海南医学》2014,25(6):854-856
主动脉壁间血肿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类型,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统一,但与主动脉壁内滋养血管自发破裂出血或主动脉壁梗塞等不无关系。本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胸背痛为主,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腹痛或无明显症状。CT主动脉造影常为首选检查方法,螺旋CT平扫及MRI诊断本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治疗上包括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对不同病期及发病特点的患者应采用不同治疗手段,行积极治疗后转归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