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评估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椎体间骨性融合的最优化参数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结合内固定术后1-4.5年的52例病例59个融合节段,应用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做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观察椎体间的骨性融合情况,并与腰椎动力位X线片的评估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应用16排螺旋CT,采用0.75mm层厚做螺旋扫描,采用B30fmediumsmooth卷积核做lmm重建,获得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图像。术后1年CT扫描示59个融合节段中,38个节段达到完全骨性融合;21个节段出现锁定的假关节征象,术后2年除1例单节段出现此现象病例因时间关系未再次行CT评估外,其余行CT扫描示20个节段中16个节段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4个节段仍存在锁定的假关节征象,其中1个节段出现透亮带边缘骨质硬化。在4.5年的研究期间,重建CT观察到54个节段达到椎体间骨性融合(91.53%),另5个节段虽未达到骨性融合,但也无典型假关节征象。同期的腰椎动力位X线片评估均认为融合率为100%。结论应用16排螺旋CT,以0.75mm层厚做螺旋扫描,采用B30fmedium smooth卷积核做1mm冠状位和矢状位上的重建,可作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结合内固定术后评估椎体间骨性融合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腰椎峡部裂是指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狭细部分断裂.是椎体滑脱的主要病因之一。传统X线平片是诊断腰椎峡部裂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其获得的信息有限。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诊断腰椎峡部裂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影像信息。笔者对4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轴位薄层重建图像及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的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该技术在腰椎峡部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后的横断面及重组图像,并与传统X线片及常规CT椎间盘扫描图像比较,以探讨其能否提高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采用单盲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腰椎峡部裂患者156例,其中男91例,女65例;年龄16~73岁,平均32.7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6年。将患者的影像资料按X线片、常规椎间盘CT扫描、MSCT容积扫描进行归类,其中X线片127份,常规椎间盘CT扫描图像79份,MSCT容积扫描并重组图像156份。由3位高年资医师在不知术后诊断结果的情况下共同对3种影像资料分别进行分析、诊断,最终将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分别得出3种影像检查各自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应用多样本率的卡方检验验证其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影像片中直接显示腰椎峡部骨不连接为诊断标准,127份X线片中,能准确诊断为腰椎峡部裂的有201处,与手术结果比较,有64处未检出,其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为75.8%。79份常规椎间盘CT扫描图像中,共检出腰椎峡部裂105处,与手术结果比较,有55处未检出,其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为65.6%。156份MSCT容积扫描后重组图像共明确诊断腰椎峡部裂324处,与手术结果完全吻合,其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3种影像检查各自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6,P〈0.005)。MSCT容积扫描后的重组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最高。结论:通过MSCT容积扫描并运用重组技术能获得丰富的影像信息。重组图像能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椎弓峡部裂的影像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对腰椎弓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症1170例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横断面扫描,扫描完成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包括椎间盘横断面、腰椎矢状面及腰椎峡部平面。结果:椎间盘病变可以在横断面及矢状面得到更加准确的定位,而且矢状面对椎弓峡部显示清晰,并发现66例椎弓峡部裂。结论: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一次扫描可同时对椎间盘病变和椎弓峡部裂诊断提供精确可靠依据,避免腰椎峡部裂漏诊,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数字骨科学理论及数字化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 方法 数字骨科解剖学:获取健康成人下肢连续薄层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股前外侧皮瓣结构并立体显示;获取健康成人髋髓膝、踝关节连续薄层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各关节后均建股骨头、膝关节、胫骨平台、踝关节中心,三维重建下肢的机械轴线.数字骨科手术设计与应用:获取12例成人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骨盆连续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构建患侧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设计髋臼侧假体最佳置入导航模板并应用于临床,验证结果.虚拟骨科仿真:获取8例男性志愿者腰椎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L4.5椎体、椎间盘及韧带,建立Wallis系统模型,按标准手术模式与腰椎模型拟合,进行有限元前处理:选取单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1例,模拟Pcmbc rton截骨矫形过程. 结果 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解剖学结构特点,快速成型导航模板有较好的匹配性,且操作易行、可靠;虚拟仿真可以再现手术方式及过程. 结论 重建的图像可以提供骨关节正常三维动态解剖,为“数字骨科学”概念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26例肩胛骨骨折病人行MSCT扫描,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由三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分析,统一评定。结果 本组26例均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明确判断骨折情况。其中发现肩胛骨体部骨折18处,肩胛颈骨折8处,盂缘骨折9处,盂窝骨折5处,肩峰骨折11处,肩胛冈骨折4处,喙突骨折3处;同时合并肩关节脱位6例,合并锁骨骨折7例,合并多发肋骨骨折13例。多平面重建可多方位更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的情况。三维重建能立体形象地显示肩胛骨骨折的范围和方向。结论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肩胛骨骨折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构建肝血管瘤自动检测系统,观察其检出增强CT图像中的肝血管瘤的效能。方法 收集经腹部增强CT诊断的128例肝血管瘤患者、共2 304幅增强CT图像,按8∶2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02)和测试集(n=26),分别含1 836幅及468幅增强CT图像。利用Faster R-CNN、针对增强CT图像构建自动检测肝血管瘤系统,基于迁移学习方案,采用Resnet50预训练分类网络作为提取特征模块的基础骨架,以区域提议网络提取训练集增强CT图像特征,以边界框分类回归模块输出预测边框的精确位置坐标和类别的概率分数。训练过程中绘制Loss曲线,评估模型对训练集的训练效果及其稳定性;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作为优化器对参数进行调整,以提升模型性能。通过平均精度均值(mAP)评估系统检出测试集增强CT图像中的肝血管瘤的效能。结果 训练集训练过程损失函数Loss曲线中,自动检测系统呈快速下降趋势,提示模型学习能力良好,预测性能稳定。mAP曲线显示,迭代次数epoch为40~80时,系统对测试集468幅增强CT图像检出肝血管瘤的mAP为0.962~0.973,波动小,提示模型已收敛,自动检测效果良好。结论 基于Faster R-CNN的增强CT图像自动检测系统可有效检出肝血管瘤。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43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T)进行多模式图像后处理,多方位观察患者椎弓峡部裂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共发现83个椎弓峡部裂,双侧32例,其中4例累及两个脊椎的双侧椎弓;单侧11例。腰椎斜矢状位MPR及平行于椎弓的轴位MPR能够诊断全部病例,13例裂隙呈不规则锯齿状,边缘清晰,9例边缘骨质硬化、膨大;12例伴有碎骨块,并见裂隙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正中矢状位MPR发现脊椎向前滑脱22例,其中Ⅰ度滑脱16例,Ⅱ度滑脱5例,Ⅲ度滑脱1例。7例出现假性椎间盘膨出征,硬膜囊向前移行。MIP也能全部显示所有病例的峡部裂,但是对软组织观察不如MPR。高密度VRT仅发现峡部裂23例39处。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MPR、MIP及VR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全方位评价腰椎峡部裂的形态变化,为临床提供与峡部裂有关的更多更详细的影像信息,MPR是最有价值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9.
下腰椎软骨终板的形态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下腰椎软骨终板的方法 ,为下腰椎椎间盘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一种定量检测指标。方法 福尔马林浸泡尸体脊柱标本 2 8例 ,分别采用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自L3 上缘至S2 上缘 ;扫描条件 :12 0Kv ,15 0mAs,成像矩阵 5 12× 5 12 ,FOV16cm ,层厚 1mm ,螺距 1 0 ,Pitch 1 0。利用O2图像工作站将原始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 ,再在MPR重建的基础之上行曲面重建 (CPR) ,勾画出软骨终板的轮廓 ,然后测量软骨终板的最大矢状径、横径、面积、周径、形态。结果 L3 下缘至S1上缘软骨终板由类“心形”渐渐变为“椭圆形” ,作者还提供了L3 至S1软骨终板的所有测量参数。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用来评估椎间盘软骨终板简便、易行、可靠性好 ,为临床椎间盘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定量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与DSA对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容积再现脑血管成像技术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临床怀疑脑动脉瘤患者(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0例)的16层螺旋CT三维血管后处理图像、DsA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CT后重建技术分别采用小视野容积再现技术(shutter volume rendering)、最大密度投影法(M1P)和多曲面重建(MPR),所有CT图像及DSA脑血管造影图像均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和两位脑外科医生进行双盲法分析评价。结果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共检出动脉瘤25个,其中3例为多发性,1例CT血管成像(CTA)结果为阴性,阳性率95.7%(22/23),与DSA比较符合率95.7%(22/23);16层CTA发现动脉瘤的敏感性为100%(24/24),特异性为100%(1/1),准确性为96.2%(25/26)。CTA对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关系与DSA相比更清晰、确切,并能显示病灶与颅骨结构间的关系,立体感强。结论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相对无创是诊断脑动脉瘤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有望替代DSA。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椎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的比值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之间的关系,为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61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临床资料。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椎间隙及相应上位椎体的高度,并计算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的比值;在腰椎矢状位MRI上评估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Pfirrmann分级;比较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的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与相应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除L1/L2节段,其余各节段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均随着Pfirrmann分级增加而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同Pfirrmann分级的不同节段椎间盘之间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2/L3、L3/L4、L4/L5、L5/S1节段Pfirrmann分级与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呈负相关(r =-0.568,P < 0.05)。结论 临床上测量L2/L3、L3/L4、L4/L5、L5/S1节段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对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谢浩  吴积  覃健  刘军  曹晓建 《中国骨伤》2023,36(6):532-542
目的:分析损伤且疝入胸腰段骨折椎体的椎间盘组织对骨折愈合、椎体骨缺损体积变化及椎间隙高度影响的临床特点。方法:自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140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合并上邻椎间盘损伤患者,男83例,女57例,年龄19~58(39.33±10.26)岁。术后6、12、18个月定期门诊复诊随访。损伤椎间盘组织未疝入骨折椎体患者为对照组,椎间盘损伤且疝入骨折椎体患者为观察组。通过不同回访时间下胸腰段正侧位X线片、CT及MRI扫描图像,分析计算骨折椎体楔变角、矢状位后凸角和上邻椎间隙高度变化,椎体复位后骨折愈合及骨缺损体积的变化以及椎间盘退变等级变化;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常生活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预后;最后综合分析不同组别之间上述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正常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共87例患者获得完整回访资料,至少回访至内固定术后18个月。胸腰段正侧位X线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复位内固定手术18个月后,椎体楔变角、矢状位后凸角增加及上邻椎间隙高度下降均大于对照组(P<0.05)。CT扫描发现观察组患者椎体复位术后12个月骨折畸形愈合并形成与椎间隙相通的骨缺损"空腔",且其体积较前明显增大(P<0.05)。MRI扫描发现术后12个月观察组损伤椎间盘退变率较对照组严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下腰背部疼痛VAS及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椎间盘组织疝入骨折椎体,使骨折周围骨质吸收骨缺损体积增大,形成与椎间隙相通的畸形愈合"空腔",这可能是内固定装置去除后椎体楔变角、矢状面后凸角增加和椎间隙高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适用于山羊腰椎次全切除术后重建的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mobile artificial lumbar complex,MALC),测试MALC的稳定性及术后腰椎节段运动功能。方法:选取18只1~2岁雄性波尔山羊(体重35~45 kg),将其分为对照组、融合组、非融合组,每组6只。根据术前腰椎X线片、CT及MRI检查,针对非融合组设计个体化山羊MALC,并进行3D打印制作。分别对3组进行手术,对照组仅显露椎体及椎间盘;融合组切除L4部分椎体及上下完整椎间盘组织,进行钛网植骨腰椎接骨板固定手术;非融合组同法切除椎体及椎间盘,植入MALC。术后6个月拍摄山羊腰椎正侧位X线片了解内植物有无脱位、移位及断裂,并在力学测试仪上对标本进行生物力学试验,测量L2,3、L3,4、L4,5椎间隙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L2-5整体腰椎ROM。结果:设计MALC进行3D打印,制造其组件人工椎体及上下人工终板,半球体结构采用高交联聚乙烯材料应用精密车床加工而成,并完成假体组装。术后6个月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融合内植物及MALC植入位置良好,未见移位脱位。腰椎标本体外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山羊腰椎的解剖测量以及与人体腰椎的对比研究,为腰椎假体的动物模型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Mimics 16.0对波尔山羊新鲜腰椎标本及健康成人腰椎的椎体、椎弓根、椎间盘等部位的解剖参数进行采集,最终运用统计学软件对两者腰椎解剖特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山羊椎体前高中高后高,最大值分别为(38.7±2.9)、(40.1±2.6)、(40.7±2.7)mm。其终板宽度大于其深度,整体呈心形或肾形外观。山羊上终板向外凸出,下终板凹陷较小,最大值为(1.6±0.6)mm。山羊椎弓根高自L1至L6不断增大,最大值为(30.5±1.9)mm;其椎弓根宽与夹角随着椎体序列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小值分别为(6.7±0.4)mm与(45.9±2.6)°。山羊椎间盘前高中高后高,三者随着椎间隙的变化数值波动较小;其椎间孔高与宽亦变化较小,分别在(12.9±0.3)~(14.3±1.0)mm与(5.7±1.0)~(6.7±0.9)mm波动。对比结果显示山羊腰椎椎体高、椎弓根高及夹角明显大于人类(P0.05),而其终板宽与深、椎间盘高等明显小于人类(P0.05)。此外,两者某些结构如椎弓根高、椎间盘高等随着椎体序数的增加亦呈现出不同变化规律。结论:山羊腰椎虽然在某些方面如终板及椎间孔形态等与人体存在相似性,但是在诸多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掌握山羊腰椎的解剖特点及与人体之间的差异对于腰椎假体及相关技术的山羊动物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捷  吕智 《中国骨伤》2021,34(8):764-769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个体化整体型融合器、临床标准双枚子弹头型融合器和健康腰椎在不同工况下腰椎模型生物力学性能的差异。方法:根据真实健康人体腰椎CT扫描数据,利用有限元软件设计出健康人体腰椎的有限元模型作为正常对照组。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立个体化整体型融合器腰椎模型和临床标准双枚子弹头型融合器腰椎模型。对3种有限元模型分别施加垂直压缩、前屈、后伸、侧弯等不同载荷,观察腰椎各部件的应力分布与应力大小的变化。结果:临床标准双枚子弹头型融合器腰椎模型中椎体与融合器在后伸工况下受到的应力值最大,分别为45.81 MPa和97.07 MPa。个体化整体型腰椎模型中椎体与融合器的受力更接近健康腰椎模型中椎体与椎间盘的受力。从位移的角度来看,两种融合器腰椎模型各部件的位移均小于健康腰椎模型,说明融合器内固定限制了椎体的活动范围,侧面印证了研究中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而不同工况下个体化整体型融合器腰椎模型中融合器和椎体的位移普遍要比临床标准双枚子弹头型融合器腰椎模型融合器和椎体位移小。结论:融合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很好的代替病变的椎间盘,从而达到减少患者疼痛恢复腰椎功能的目的;而融合器的个性化设计则更能满足个体患者的需求,并且对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融合器的使用寿命和相接触椎体的保护都有重要意义,为实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Injury》2021,52(8):2084-2094
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struct a rat caudal vertebral body fracture model and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rtebral body fracture with endplate injury and adjacent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This study included 144 clean-grade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middle vertebral body injury (MI), and endplate injury (EI) groups. A vertebral body fracture with or without endplate injury was developed by either drilling a hole in the middle of a rat caudal vertebral body to create a fracture with an intact endplate or drilling a hole in the vertebral body near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to create a vertebral body fracture with endplate injury. The histological differences in the adjacent intervertebral discs of vertebral body fractures with or without endplate injury were detected using imaging, non-specific histological stain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UNEL assay.ResultsImaging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EI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 and intervertebral disc T2 signal over time. Non-specific histological staining revealed that in the EI group,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was degenerative. Immunohistochemistry indicated that Aggrecan and Collagen-II were decreased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were increased in the EI group. The TUNEL detection found that apoptosi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EI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e MI and control groups.ConclusionIn rat caudal vertebral body fractures, a fracture with endplate injury is more likely to induce or accelerate degeneration of adjacent intervertebral discs.  相似文献   

17.
手法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继荣 《中国骨伤》2003,16(6):329-331
目的 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5 0例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治疗 ,对照组 6 0例采用机械床牵引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腰背部疼痛不适、下肢疼痛麻木、下肢功能、脊柱活动度与椎旁触压放射痛及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1) ;手法改善疼痛、麻木症状优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治疗前后X线示椎间隙变化明显 (P <0 0 1和P <0 0 5 ) ,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前后CT示突出物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0例无效患者突出物与椎管面积比值超过 4 0 %。结论 手法、牵引法均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改善疼痛麻木症状手法优于牵引法 ;突出物面积超过椎管面积 4 0 %时 ,不宜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is to evaluate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vertebral bodies and intervertebral discs in spinal segments adjacent to spondylolysis and spondylolisthesis. This pilot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an ancillary project to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The presence of spondylolysis and spondylolisthesis as well as measurements of spinal geometry were identified on CT imaging of 188 individuals. Spinal geometry measurements included lordosis angle, wedging of each lumbar vertebra and intervertebral disc. Last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ΣB, the sum of the lumbar L1–L5 body wedge angles; and ΣD, the sum of the lumbar L1–L5 intervertebral disc angles. Using Wilcoxon–Mann–Whitney test we compared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between individuals with no pathology and ones with spondylolysis (with no listhesis) at L5 vertebra, ones with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at L5–S1 level, and ones with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at L5–S1 level. Spinal geometry in individuals with spondylolysis or listhesis at L5 shows three major patterns: In spondylolysis without listhesis, spinal morphology is similar to that of healthy individuals; In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there is high lordosis angle, high L5 vertebral body wedging and very high L4–5 disc wedging; In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spinal morphology shows more lordotic wedging of the L5 vertebral body, and less lordotic wedging of intervertebral discs. In conclusion, there are unique geometrical features of the vertebrae and discs in spondylolysis or listhesis. These findings need to be reproduced in larger scale study.  相似文献   

19.
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朋波 《中国骨伤》2009,22(10):747-749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X线、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30例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征象典型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资料。男83例,女47例;年龄27~75岁,平均43.5岁。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23例行X线检查,57例行MRI扫描。结果:腰椎管狭窄位于L3,4水平25例,L4,5水平48例,L5S1水平57例。CT显示椎体后缘、椎板、下关节突骨质增生46例,椎板上下关节突肥大7例,黄韧带钙化、骨化13例,椎体向前滑脱5例,侧隐窝狭窄24例,椎间孔狭窄35例。MRI显示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23例,黄韧带对称性肥厚18例,广泛多节段增生肥厚9例,局限性黄韧带肥厚7例。结论: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最常见原因是退变。传统X线检查有很大的局限性,CT和MRI具有多方位成像和分辨率高的优点,但在韧带骨化上MRI难于显示,而CT能很好的显示韧带钙化与骨化及骨质改变,腰椎管狭窄症检查应该首选CT。  相似文献   

20.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夏友敬  肖志勤  黄攀 《中国骨伤》2012,25(6):455-458
目的:探讨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经椎板及关节突切除、单侧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37~68岁,平均54.6岁;病程3~36个月,平均8.8个月。25例患者均有单侧下肢前侧或(和)后侧、臀部或疼痛或(和)麻木或(和)酸胀感,肌力、感觉及腱反射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腰椎CT或MRI检查均表现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前后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29分法(包括主观症状、客观体征、膀胱功能)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根据ODI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分,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无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按JOA评分计算的综合平均改善率为94.3%,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比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所有患者最终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融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经椎板及关节突切除途径、单侧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增加了融合节段的即刻稳定性,恢复和维持椎间高度,取得了高综合改善率和高融合率的双重效果。该术式安全、有效、可靠,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