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来某院治疗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19.4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5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161-16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5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深静脉血栓围术期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03%)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27.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8.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功能优良率(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积极采取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在2010年5月~2015年5月由天津市宁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中抽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及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另外还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并做好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67%,对照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84.00%,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下肢手术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下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记录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围手术期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对照组围手术期出现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0.0%),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4.7±3.6)d、(18.6±3.1)d;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定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6月进行的下肢骨折术患者84例,依照盲选法,分成观察组42例,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共6例(14.29%)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对照组为18例(42.86%),经比较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48%(38/42),对照组为66.67%(28/42),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14±0.14)h,对照组为(19.21±1.02)h,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骨折术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病发率,促进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及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80例骨盆和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均实施手术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骨折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骨盆和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干预对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9年~2011年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外科手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预防深静脉血栓进行护理干预,测量术后3d、7d、15d双下肢周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栓塞、疼痛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下肢周径差。结果两组均未出现肺栓塞。实验组疼痛发生率12.5%,DVT7.5%,优于对照组的22.5%和17.5%,差异显著(P<0.05)。术后7d、15d实验组下肢周径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下肢疼痛和肿胀,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足月产妇300例,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150例患者采用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14例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33%%,观察组产妇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67%,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68.67%(103/1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41/1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的足月产妇在围术期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后,观察在预防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疾病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62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期间分别施以传统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疾病的概率对比。结果观察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检概率同对照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比较,降低幅度尤为显著(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出现深静脉血栓概率,进而为下肢骨折术的顺利实施以及预后质量的提高做出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预防中予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2例,以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为样本选取时段,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予以护理干预的26例患者为实验组,而予以常规护理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84%)明显较低,而护理满意度(96.15%)明显较高,2组比对数据差异均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下肢骨折术后予以护理干预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可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腹部外科术患者12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并分析其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5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具有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6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方位预防干预对微创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280例微创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预防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及术后6 d下肢周径差、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9/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6,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d下肢周径差为(1.68±0.21)cm,对照组患者术后6 d下肢周径差为(2.41±0.34)cm;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为(0.74±0.15)mg/L,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为(0.93±0.18)mg/L;观察组患者术后6 d下肢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14、9.595,P=0.001、0.001<0.05)。结论采用全方位预防干预能够对微创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有效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及术后6 d下肢周径差和D-二聚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104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肢体肿胀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率为23.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8%,均低于对照组的44.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SDS评分(12.3±2.3)分和SAS评分(13.2±3.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2±3.1)、(18.3±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在调整负性情绪状态的同时减少患者肢体肿胀的发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方法所选的下肢骨折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下肢骨折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短于后者(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出现深静脉血栓疾病的下肢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疾病的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下肢骨折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下肢骨折疾病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完全消失时间和临床护理服务计划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其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出现深静脉血栓疾病的下肢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各指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P<0.05);观察组护理后PT、TT、APTT、Fg、IN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知识宣教、术后运动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措施等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旭 《中国医药指南》2022,(24):162-164+168
目的 评价予以骨折手术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满意度以及康复情况方面的积极影响,以促进骨折患者康复。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结合护理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优质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骨折患者采取骨科常规护理,优质组骨折患者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与优质组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满意度、康复用时。结果 优质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组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优质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骨科常规护理辅助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李志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379-38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改善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对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改善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2周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65±3.33)d,而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96±3.24)d;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满意率为97.18%(138/142),而对照组的术后满意率为81.69%(116/14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干预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对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预防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顺利完成髋部骨折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预防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预防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口服,两组术后观察时间为2周。结果治疗1周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为(6.92±2.01)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为(4.01±1.99)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3.3%和20.0%,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能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术后疼痛,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