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发生耐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P区基因突变模式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9月采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对97例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耐药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区及基因分型测定,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97例患者的基因突变模式为9种,其中单个位点突变37例占38.1%,联合位点突变为60例占61.8%;B基因型22例占22.7%,C基因型74例占76.3%,B和C混合基因型有1例占1.0%,C基因以rtM204I+rtL180M突变为主,占32.4%,B基因以rtM204I突变模式为主,占54.6%;以rtM204I和rtM204I+rtL180M突变模式的B和C基因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引起的HBV P区基因突变,不同的基因型决定了与耐药相关变异出现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P区耐药突变基因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和DNA测序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BV基因型及P区耐药突变位点检测。结果 2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HBV基因B型59例,C型127例,D型2例,B+C混合型6例,B+D混合型1例。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耐药数分别是39例、18例、25例和71例。突变基因以M204I、L180M和M204V最多。YMDD突变类型在B、C基因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YMDD中的M204I、M204V发生在B、C基因型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HBV耐药突变以M204I、L180M和M204V多见。应根据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情况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连云港市慢性乙肝(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基因特点。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连云港市某医院诊断为CHB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和反向杂交技术进行HBV的基因序列分型,同时检测HBV的耐药突变位点,并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耐药突变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473例HBV患者进行研究,HBV基因型构成比前3位为B型、C型及D型,分别占35.52%、30.02%、14.16%。不同性别HBV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耐药基因突变100例,突变率为21.14%;共检测出14种耐药突变基因,其中rt180M+rt204V的突变率最高,其次为rt204I、rt204V。100例耐药基因突变中由高到低分别为C型、B型、D型,突变率分别为30.3%、19.0%、11.9%,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连云港市HBV基因型以B型及C型为主,其中C型基因的突变率最高,rt180M+rt204V、rt204I、rt204V是本地区常见耐药突变位点,C型基因更容易发生rt204I、rt180M突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HBV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基因的特点及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情况。方法收集HBV患者血清141例,PCR点杂交法检测HBV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基因。结果 105例HBV DNA阳性患者中,B基因型占62.86%,C基因型占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31.82%和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以204I和180M+204V+204I突变多见。HBV耐药突变模式以rt204I(11.43%)和180M+204V+204I(8.57%)为主。LAM耐药率显著高于AD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Ld T+ETV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和C基因型耐药均以LAM+Ld T+ETV为优势模式。结论本地区HBV基因B型多于基因C型,204I和180M+204V+204I基因突变模式多见,LAM和LAM+Ld T+ETV耐药模式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武汉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263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标本,通过Sanger测序法测定HBV P基因RT区的基因序列,与NCBI genebank数据库中HBV基因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患者HBV基因型。同时分析P基因RT区的突变位点和耐药情况。结果共检测出5种HBV基因型,分别是B型181例(68.82%),C型76例(28.90%),D型3例(1.14%),B/C混合型1例(0.38%)和B/F/G混合型2例(0.76%)。共检出耐药株109例(41.44%),HBV B基因型耐药突变发生率高于C基因型,以L180M+M204V/I和M204V/I耐药模式最为常见。结论武汉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其次为C型;耐药形式复杂多样,耐药发生率与基因型别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本地区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相关耐药位点的突变特征,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服药依从性与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肝炎门诊具有明确服用一种或两种以上NAs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标本186例。采用聚合酶链锁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HBV基因型及与NAs耐药相关的DNA聚合酶P区8个位点(rt180、rt181、rt184、rt202、rt204、rt207、rt236、rt250)的突变状况,采用调查问卷法了解患者服用NAs依从性。结果186例CHB患者,检出HBV基因B、C、B+C混合型及未分型分别为68、106、5、7例。检出耐药突变基因共72例,其中HBV基因C型患者耐药突变率为48.11%(51/106)高于HBV基因B型患者30.88%(21/68)(P=0.028),B+C混合型5例及未分型7例均未检出耐药突变基因。在72例基因位点变异的患者中,HBV基因B型患者以rt204I/rt236T单位点突变为主,占76.19%(16/21),HBV基因C型患者以双位点(rt204I/V+rt180 M、rt250V/L+rt181T)和多位点突变为主,分别占54.90%(28/51)和29.41%(15/51),不同突变位点在HBV基因B、C型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6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依从性良患者耐药突变率为29.21%(26/89)低于依从性差患者耐药突变率47.42%(46/97)(P=0.016)。结论萧山区服用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C型较高,感染HBV基因C型患者的耐药突变率高于HBV基因B型患者且突变模式较为复杂。依从性是引起核苷(酸)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可减少耐药突变基因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西、云南和贵州交界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方法选择该地区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且HBV-DNA1.0×10~3IU/mL的CHB患者,采用PCR和反向杂交技术检测HBV基因序列,分析HBV基因型构成、耐药突变发生率和突变位点分布。结果在纳入的967例CHB患者中,B、C、D、B+C、B+D、C+D、B+C+D基因型HBV患者分别为334例(34.54%)、310例(32.06%)、150例(15.51%)、38例(3.93%)、28例(2.90%)、1例(0.10%)、1例(0.10%)。CHB患者的耐药突变发生率为16.34%(158例);共检出23种耐药突变位点模式,其中rt180M+rt204V、rt204I、rt204V、rt181V突变患者分别占耐药突变患者的15.19%、13.29%、11.39%、10.13%。结论研究地区CHB患者HBV以B和C基因型为主,耐药突变率高,耐药突变位点多样化;研究结果有助于CHB患者的精准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的耐药种类分布和耐药位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4月就诊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和住院的46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通过使用毛细管电泳仪采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序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分型和耐药位点的检测,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唐山地区CHB患者的467例样本中检测出HBV基因型445例,其中B基因型64例占14.38%,C基因型380例占85.39%,D基因型1例占0.22%;共检出耐药患者283例,其中对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多药耐药的160例占56.54%;对阿德福韦酯的主要耐药位点是rtA181V/T/S突变,其次是rtA181V/T/S和rtN236T同时突变,B基因型与C基因型对阿德福韦酯的耐药位点突变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多药耐药的主要耐药位点是rtL180M和rtM204I/V/S同时突变,其次是单独rtM204I/V/S突变。结论唐山地区HBV感染者的基因型主要以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通过对耐药位点的分析,B基因型CHB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不易耐药,HBV基因型B型和C型的CHB患者对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耐药的多药耐药位点分布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CHB)患者耐药现状及常见核苷(酸)类治疗药物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开封市传染病医院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病例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常见核苷(酸)类治疗药物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41例CHB患者,其中男1635例,女506例,年龄20~42岁,平均(31.5±10.5)岁,HBV DNA载量(4.88±1.54)×10^(7)U/mL。30~42岁CHB患者耐药率显著高于20~29岁者(P<0.01)。CHB患者对拉米夫定耐药性较高,对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敏感性较高。2141例CHB患者检出HBV耐药基因突变788例,占36.81%。M204I、M204V、M250I+M250L是HBV耐药突变位点前3位,分别占22.08%、13.20%、9.64%。B基因型患者为主(占62.20%)。C基因型与B+C混合型患者突变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患者,B基因型患者多基因位点突变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与B+C混合型患者(P<0.01)。单一药物治疗组与多种药物序贯治疗组耐药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组耐药基因突变率高于非停药组(P<0.01)。结论长期常见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多出现耐药,可导致多种形式的HBV聚合酶变性,是HBV感染治疗的主要阻碍。临床检测耐药突变位点有利于治疗方案制定,指导治疗药物选择与长期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区变异和基因分型的关系,为制定针对不同HBV基因型抗病毒的个体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187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HBV DNA载量及HBV-M进行检测,用特异的引物对待检标本HBV P区进行全序列测定,对不同性别、年龄的测序结果的基因分型作比较;并对C、B基因型发生实变模式作分析。结果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的HBV均为B和C基因型,B基因型51例(27.27%),C基因型134例(71.66%),并存在混合感染2例(1.07%);HBeAg含量在B基因型和C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区基因突变结果显示,B基因型以单纯YMDD突变为主,C基因型以YMDD突变+ rtL180M 突变为主。结论本研究对象的HBV基因型主要是C型,不同基因型可能决定了与耐药相关的P区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Telegdy L 《Orvosi hetilap》2004,145(45):2293-2296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Treatment of acute icteric hepatitis B is similar to the principles of treatment of acute hepatitis syndrome. Special care must be given to the possibility of fulminant outcome and to the trend to chronicit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serves prevention of liver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s well as elimination of the sources of further infections. Interferon-alpha treatment results in sustained clinical and virological response in about half of the patients. Nucleoside analogues as lamivudine, entecavir, adenovir dipivoxil are the alternatives. They are effective also in endstage liver cirrhosis caused by hepatitis B virus and able to prevent reinfection and graft los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Evaluation of the benefit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ntiviral agents help to determine the individual, patient-tailore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3.
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对乙肝流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HB)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江苏省HB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学调查总体方案》,对3 906人进行现场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分别为4.99%,58.70%,25.91%和25.93%。15岁人群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达96.99%;HBsAg、抗-HBc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均比其他年龄组低,抗-HBs阳性率则较高,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0.75%。城市HBsAg阳性率为5.19%,农村为4.80%。家庭中HBsAg阳性者关系中,夫妻占41.67%。结论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江苏省乙肝感染率大幅下降,15岁人群更为明显,感染高峰后移;15岁人群首针及时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失败原因。方法:选择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阳性孕妇218例,检测孕妇分娩前HBVDNA,新生儿(出生24h内且未进行阻断前)、7月龄及1岁时婴儿的HBsAg、抗HBs;所有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在三角肌注射HBIG200IU,同时在大腿前部外侧肌内注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0μg,2周再注射同等剂量的HBIG,1、6月时分别注射同等剂量的乙肝疫苗。结果: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含量>1×106copies/ml组7月龄、1岁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18.12%、19.38%,HBVDNA含量<1×106copies/mi组为7.50%、7.25%(P<0.05)。注射HBIG及乙肝疫苗后,宫内感染组7月龄、1岁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75.00%、74.19%,非宫内感染组为3.76%、4.19%(P<0.01)。结论:宫内感染及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含量高是HBV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采取综合措施可提高母婴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及其与中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应用母婴阻断方案的保护效果。方法 在广西等3个地区,对乙肝病毒双阳性母亲新生儿,应用重组乙肝疫苗和重组乙肝疫苗加50IU HBIG两种母婴阻断方案免疫新生儿,共随访单纯重组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儿289例,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阻断儿186例。结果 单纯重组乙肝疫苗的母婴阻断效果为87.8%(95%CI:83.6—91.9),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的阻断效果为91.2%(95%CI:86.7—95.6),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间(P=0.7072)、两种母婴阻断方案间(P=0.2955)及各地免疫人群间(P=0.9987)的母婴阻断效果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种母婴阻断方案免疫新生儿间抗—HBs的阳转率(P=0.3188)和抗体滴度(GMT)间(P=0.8925)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首剂免疫后1年,抗—HBs阳性率在单纯重组乙肝疫苗组和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组分别为91.1%和93.5%,GMT分别为153mIU/ml和164mIU/ml,以后逐年显著下降(线性趋势检验χ^2=60.47,P=0.0001),至免疫后第4年,阳性率分别降为65.0%和66.6%,GMT仅为第一年的1/3。结论 重组乙肝疫苗加中效价HBIG的母婴阻断效果可达90%以上,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的血源疫苗。中国现行重组乙肝疫苗抗—HBs的免疫检测技术方法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预防乙型肝炎和肝癌效果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出生队列调查、横断面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乙肝发病和肝癌死亡监测,对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婴儿乙肝疫苗普种后14年,接种人群HBsAg阳性率为0.7%~2.9%(平均为1.5%),保护率为83.5%~96.6%;HBV感染率为1.1%~5.1%(平均为2.2%),保护率为93.5%~98.4%。乙肝疫苗普种后15年,1~14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为1.4/10万,下降92.4%;0~19岁组肝癌死亡率为0.17/10万,下降19.23倍。结论 婴儿乙肝疫苗普种可降低急性乙肝发病率和肝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评价乙肝疫苗免疫对甘肃省居民乙肝病毒(HBV)感染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个县区1 ~59岁人群共2 200人,进行基本情况调查,采集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 HBc)等水平.结果 乙肝疫苗接种率由1992年前出生人群的19.37%提高到2002 - 2006年出生人群的89.37%,HBV感染率由43.06%降为6.56%,HBsAg携带率由4.77%下降到1.13%;有乙肝疫苗免疫史人群HBV感染率和HBsAg阳性率均低于无乙肝疫苗免疫史人群,抗- HBs阳性率明显高于无乙肝疫苗免疫史人群;乙肝疫苗保护率为79.45%.结论 随出生年代后移,无论城市和农村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均不断提高,HBV感染率、HBsAg和抗- HBc阳性率逐渐降低,抗- HBs阳性率上升,呈现高接种率低感染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后乙肝病毒感染和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00年和2006年共计抽取1 904份接种人群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均保持较高水平。20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HBsAg携带率降幅为78.34%。儿童乙肝患者中84.35%(124/147)未接种过乙肝疫苗;23例接种乙肝疫苗但患病的儿童中,12例患儿的母亲或父亲HB-sAg阳性。结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降低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需加强母(父)婴阻断和家庭内传播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FitzSimons D  François G  Emiroğlu N  Van Damme P 《Vaccine》2003,21(13-14):1310-1316
The status and likely impact of existing and potential new combined hepatitis B vaccines were broadly considered at the Viral Hepatitis Prevention Board (VHPB) meeting in Malta, October 2001.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and/or licensed combined hepatitis B vaccines in Europe and the prospects for further such vaccines were reviewed. Data on the safety, immunogenicity, and European licensing status and availability of haxavalent vaccines combining hepatitis B (HepB), Haemophilus influenza type b (Hib), diphtheria, tetanus, and pertussis (acellular) (DTPa), an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IPV) antigens were presented. Finally, the impact of the availability of combined hepatitis B vaccines on hepatitis B immunisation programmes in Europe were examined and the added value of combined hepatitis B vaccines globally was estimated.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应用乙肝疫苗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