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于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全部给予急救心肺复苏治疗,观察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开始实施复苏的时间、人工气道是否实施插管、电除颤等对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结果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低于非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同时急救在6 min之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超过6 min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实施电除颤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未实施电除颤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人工气道进行插管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未进行人工气道插管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进行急救和完成对患者的心肺复苏抢救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非常好,能够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相应的建议。方法对本院急诊2011年1月~2012年5月108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越大,心肺复苏成功率就越低(P〈0.05);在5min内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5min的患者(P〈0.05);电除颤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未除颤者(P〈0.05);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插管的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未插管者(P〈0.05)。结论早期实施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电除颤对提高急诊心肺复苏 (CPR)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自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的64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30例,心脏骤停至室颤时间2 min内给予电除颤;B组34例,心脏骤停至室颤时间超过2 min以上给予电除颤.所有病例均选择非同步直流电双向波200J电击除颤.结果 室颤时间2 min内给予电除颤的30例中,14例复苏成功,成功率46.66%,26例除颤有效,有效率86.67%;超过2 min以上给予电除颤的34例中,复苏成功5例,成功率14.71%,除颤有效13例,有效率38.24 %.两组相比复苏成功率提高31.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颤有效率提高48.4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快速识别心脏骤停并确定适应证的前提下,及早给予心脏电除颤,并配合规范的胸外心脏按压、快速气管插管、合理复苏药物应用,对心肺复苏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56例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跳骤停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提高急诊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析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56例患者,通过心肺复苏成功14例,成功率为25%。其中存活出院率7.14%。开始复苏时间≤6与〉6min的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电除颤与非电除颤、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苏开始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采用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急救复苏方法可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院前急救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78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急救反应时间、电击除颤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对心肺复苏(CPR)和心肺脑复苏(CPCR)的影响.结果 急救反应时间<5 min的患者CPR和CPCR分别成功34.1%和13.2%,5~10 min的患者CPR和CPCR分别成功9.4%和3.5%,>10 min的患者有3.5%CPR成功,无一例CPCR成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击除颤时间<5 min患者的CPR和CPCR分别成功38.5%和16.9%,5~10 min的患者CPR和CPCR分别成功8.0%和3.6%,>10min的患者有1.3%CPR成功,无一例CPCR成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现场气管插管患者的CPR和CPCR分别成功33.8%和13.5%,返回途中插管患者分别成功21.7%和8.7%,急诊科插管患者分别成功7.5%和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提高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心脏骤停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相关因素,进一步提高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急诊科心脏骤停患者72例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甲组38例为心肺复苏成功,乙组34例为心肺复苏效果不佳。结果两组比较甲组复苏成功占76.3%(29/38),明显高于乙组的26.5%(9/34)。甲组胸外心脏按压开始时间(2.3±0.5)分,早于乙组(7.8±3.0)分,电除颤开始时间甲组(3.6±1.5)分,早于乙组(7.2±3.8)分,甲组心脏复苏成功78.9%(30/38)明显高于乙组32.4%(11/34)。结论(1)及早开展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在确保心肺复苏成功上赢得时间。(2)持续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和有效的使用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措施。(3)急救小组分工协作更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病例的抢救经过,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188例院前CPR病列的复苏开始时间,临床急救措施,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等方面的资料。结果:188例患者中,31例心肺复苏成功,4例心肺脑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16.49%,心肺脑复苏成功率2.13%。CPR开始时间越早,除颤时间越早,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越高。结论:良好齐全的急救设备,专业的院前急救水平,普及急救知识,加快CPR及除颤开始时间,及时给予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是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预后和出院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389例临床复苏成功患者的资料,以气管插管时机与出院率的关系为重点。按现场诊断心跳骤停到气管插管完成的时间,分为3min以内组(A组,n=209)和以上组(B组,n=143);按到达急诊室至气管插管完成的时间,分为5min以内组(C组,n=9)和以上组(D组,n=38),计算各组出院率;采用SPSS11.0系统软件处理。结果心肺复苏成功率为9.75%(389/3988),其中,出院59例占1.48%(59/3988)。A组出院率19.62%(41/209),B组6.99%(10/143),A组显著高于B组(P<0.05)。C组出院率88.89%(8/9),D组0(0/28),C组显著高于D组(P<0.05)。结论及时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并做好院前院内气道管理的衔接,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出院率。  相似文献   

9.
院前心肺复苏成功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院前心肺复苏 (CPR)成功的因素。方法 院前急救中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1 2 96例 ,心跳呼吸骤停主要由心脏疾患和颅脑损伤、重度创伤、中毒、过敏等病因所引起。抢救中最先均给予CPR、吸氧、畅通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复苏药物的应用 ,部分患者进行了早期电除颤等复苏的常规方法。结果 :本组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1 2 96例 ,成功3 6例 ,成功率占 2 77%。在复苏成功的 3 6例中小于4分钟开始复苏者 1 9例 ;早期进行除颤 1 9例全部获得成功 ;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 1 0例都能很快恢复自主循环。结果 :凡早期发现、早期复苏、采用CPR、开放气道、早期除颤、大剂量的肾上腺素的应用 ,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猝死患者应用院前急救的治疗价值及效果。方法102例猝死患者,均施行心肺复苏、电除颤及药物治疗等院前急救干预,分析所有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并比较急救效果相对理想患者与急救失败患者的心脏胸外按压持续时间、猝死发生至开始除颤时间、猝死发生至开始心脏胸外按压时间、猝死至开始人工呼吸时间。结果102例患者中,79例患者急救失败,占比为77.45%;17例患者急救好转,占比为16.67%;6例患者急救成功,占比为5.88%。急救总有效率为22.55%(23/102)。急救效果相对理想患者的心脏胸外按压持续时间、猝死发生至开始除颤时间、猝死发生至开始心脏胸外按压时间分别为(20.1±8.3)、(2.8±1.1)、(2.9±0.8)min,均短于急救失败患者的(30.1±9.7)、(6.4±2.4)、(6.9±2.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效果相对理想患者与急救失败患者的猝死至开始人工呼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猝死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电除颤及药物治疗等院前急救干预,虽然成功率较低,但若相关部门能加强急救流程的互相协作配合,可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产生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晓琳 《医药世界》2009,11(5):159-160
目的:探讨围心搏骤停期心肺复苏的意义,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我院急诊科2005-10/2009-01抢救的围心搏骤停期患者120例,院前50例,院内7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适时采用电除颤或气管插管术。结果:复苏成功43例,院内患者86.21%处于急诊监护中,复苏成功率41.43%,高于院前复苏成功率28%,P〈0.05。结论:加强对危重患者的监护,及时发现围心搏骤停期的早期信号,适时电除颤或气管插管,可能避免心搏骤停的发生,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心肺复苏术(CPR)实施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探讨对策,努力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院前急救中105例CPR患者的出诊记录进行分析。结果105例CPR中有7例复苏成功。结论院前急救中实施CPR要求医护人员要有更多责任心,尽早开始CPR和电除颤以及规范熟练的操作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影响院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洁  王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92-193
目的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肺复苏123例中成功40例,总成功率32.5%,出院存活17例,存活率13.8%;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为:年龄、复苏开始时间、心脏基础疾病、早期除颤等,心肺复苏成功组(40例)与非成功组(83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与心肺复苏及时、准确、早期电除颤、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428例院前心肺复苏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病例的抢救经过,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428例院前CPR病例的复苏开始时间,临床急救措施,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等方面的资料。结果428例心肺复苏患者中,CPR成功的病例有81例,其中10分钟内开始CPR的70例,占86.4%。脑复苏成功的有39例,其中10分钟内开始CPR的33例,占84.6%。CPR开始时间越早,除颤时间越早,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越高。结论良好齐全的急救设备,专业的院前急救水平,普及急救知识,加快CPR及除颤开始时间,及时给予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是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心肺复苏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志强 《中国医药》2006,1(12):716-717
目的探讨心脏停搏的临床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抢救的102例心脏停搏息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结果102例患者复苏成功11例。结论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与患者原发疾病,心肺复苏及时、方法正确,尽早气管插管和电除颤,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同时探讨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频率、深度以及峰压限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81例入院后出现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以插管时机分为立即插管组(A组,36例)和先行无创通气待氧合达到90%以上再行插管组(B组,46例);以完成插管时间分5 min内插管成功组(C组,21例)和>5 min插管成功(D组,24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气道峰压报警线设置分4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E组,26例]和60 cm H2O(F组,29例)。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及对氧分压和分钟通气量的影响。结果 A、B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院成活率、自主循环维持(DOSC)时间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患者DOSC时间、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组分钟通气量和氧分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动气管插管的时间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个复苏过程中保证基本的氧供;合理的按压频率、深度及报警线设置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猝死患者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52例猝死患者资料,分析猝死患者的抢救结果。结果 52例猝死患者中抢救成功率为13.5%,抢救成功者的急救半径均<10km。6min内开始复苏,抢救成功率为29.4%,6~10min开始复苏的抢救成功率为7.7%,>10min开始复苏的抢救成功率为0%,三个时间段抢救成功率比较=6.39,P=0.041<0.05。结论复苏开始时间越早抢救成功率越高。缩短到达现场时间的重要性、早期启动生存链的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是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5):175-17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从2014年1月~12月,共60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采用普通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观察组从2015年1月~2016年8月结束,共80例心跳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实施CPR时间、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1)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观察组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CPR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除颤时间(1.30±1.33)min、气管插管(2.60±2.61)min、静脉输液时间(125.75±28.50)s明显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心肺复苏抢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心肺复苏术(CPR)实施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探讨针对性策略,努力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院前急救中105例CPR的出诊记录进行分析。结果105例CPR中有7例复苏成功。心搏骤停距开始CPR时间数分钟之内或原始心律为室颤、室扑或室速的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率较高。对于原因不明或自缢、电击、溺水、意外事故而引发的心搏呼吸骤停要积极抢救生命。结论院前急救中实施CPR要求医护人员有更多责任心,尽早开始CPR和电除颤以及规范熟练的BLS操作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针对100例心肺复苏患者不同的急诊治疗方法,分析总结出针对心肺复苏疾病相关的最佳治疗方法,探讨出有效的心肺复苏急诊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分析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100例心肺复苏患者资料,针对不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不同的治疗方案,共分为三组包括:开放气道性治疗(40例)、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30例)、人工呼吸治疗(30例急救性措施),对比分析不同的急救疗效。结果 10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通过人工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共有84例,治疗成功率为84%,在所有重症患者的急诊治疗中治疗疗效为最佳。4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通过开放气道性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有35例患者,成功率高达88%,30例心肺复苏患者通过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组中治疗成功的有24例,成功率为80%;3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精工人工呼吸治疗法治疗的急诊成功的有25例,成功率为83%。结论心肺复苏的治疗核心可以有效的促进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可以为患者提供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还率。在对重症患者的紧急治疗中必须要有效的运用心肺复苏治疗方法,结合不同的患者情况运用开放气道性治疗、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人工呼吸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促进对重症患者疾病的诊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