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由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而引起的一组以认知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发生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第二大类型痴呆,也是唯一有预防可能的一种类型的痴呆。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目前研究表明,针灸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神经递质缺乏、氧化应激、炎性损伤、神经血管损伤等多种机制参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实验研究中采用的VaD动物模型不统一,多数实验研究设计欠严谨,且样本量偏小,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规范实验设计,以信号通路作为切入点,为临床治疗VaD提供确切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由各类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综合征,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后第2常见的痴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皮质下白质缺血、小血管疾病和腔隙性脑梗死)也能引起痴呆或认知损害[1~4];另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也可引起认知损害并进而发生痴呆,且待患者达VaD的诊断标准时,常已错过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故在认知功能明显损害之前就发现并进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而VaD这一概念已逐渐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引发缺血性、低灌注性和出血性脑损害,进而导致的认知功能缺失。V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其病程经过呈阶梯式恶化且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动。国外资料报道,VaD是迄今为止唯一可防治的痴呆,如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现将我院2000至2007年收治的54例VaD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是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的第2大痴呆疾病.据国外资料报道[1],VaD是迄今为止惟一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痴呆,及早治疗具有可逆性.因此,寻找VaD发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预防治疗,是目前国内外痴呆研究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对其发病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从而为临床VaD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VaD)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第二大常见的痴呆类型,其特征是记忆和认知障碍。目前,因Va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尚无VaD治疗的统一标准。VaD是由大脑血流受阻或减少导致的,这将剥夺神经元关键营养物质,这种剥夺最终导致神经元细胞凋亡或死亡,脑组织萎缩或坏死。神经细胞凋亡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其在VaD的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对神经细胞凋亡与Va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VaD)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等病变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VaD是老年人群痴呆的第二大原因,仅继于阿尔兹海默病之后,且常合并阿尔兹海默病[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VaD患者逐年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有效防治VaD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谨对近年来关于VaD认知症状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脑血管病和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目前对严重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即血管性痴呆(VaD)和混合性痴呆]已有较多的研究,并且认识到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多数将发展为VaD,故对VCIND进行早期发现和干预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尼麦角林对VCIND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服药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和尼麦角林长期干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滕丹阳  郑健 《重庆医学》2006,35(4):371-373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综合征。1995年Bowler等首次提出VCI的概念,认为VCI必须具有认知功能损害和血管性疾病因素,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VCI的提出是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概念的修正和扩展,避免了VaD定义上的狭隘和对不同程度认知损害的人为忽略。目前普遍认为VCI包括: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伴有血管性因素的混合性痴呆。与VaD概念相比,VCI的含义更加宽泛包括了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认知改变。尤其是VCIND概念的提出,为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Zhang JJ  Liu 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5):1009-1012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多,痴呆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与负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老年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两个主要临床类型.目前在临床上针对AD与VaD的有效防治手段十分有限,需要对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不论是AD还是VaD患者,其影像学都表现出脑组织低灌注[1-3].实验研究也证实慢性脑低灌注(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可以导致认知功能损害[3-4].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双益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4例VaD患者分为治疗组(双益平组)23例,对照组(脑复康组)21例。结果:治疗组轻、中度患者记忆,认知和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石杉碱甲(双益平)可有效改善VaD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