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某院治疗的70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诊断方法分为两组,常规组35例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组35例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结果。结果:常规组阳性检出率为62.86%低于动态组85.71%,动态组检出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组心律失常的检测(如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等)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伴心率失常诊断,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更具优势,准确率更高,更具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更高,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判断患者预后,对于指导药物应用、预防猝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2检测方法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为71.67%(86/120)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为56.67%(68/120),经χ~2检验,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动态心电图可检测出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作频次及发作时间,可更为精细、更为准确的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诊断资料,均通过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两种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和监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观察,可以对早期心肌缺血进行诊治,并对心绞痛型、隐匿型及心律失常型冠心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不同,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统计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心律失常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84例,阳性率684%,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58例,阳性率58%(χ2=3.33,P=0.07)。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二联或三联、房性早搏二联或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阵发性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P<0.05)。动态心动图检出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早搏、房性早搏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临床效果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可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研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为冠心病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9月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收集心电图检查结果,主要对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这两方面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率失常方面,室性早搏成对和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于房性早搏早发和房室传导阻滞,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诊断效果更佳,尤其在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上尤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以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态图两种方式进行诊断。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以及心律失常监测结果。结果相较于常规心态图,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率失常监测结果明显更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检测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同时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方面,动态心电图检查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在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短阵房速、短阵房颤和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方面,动态心电图检查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结论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更加理想,能对冠心病的心肌缺血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尤其能有效诊断心律失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对300例冠心病患者同期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除房颤和房室传导阻滞外,其它各类型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动态心电图组和常规心电图组,每组35例,动态心电图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常规心电图组运用常规心电图组进行检测,后比较两种方法冠心病检出率及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方法冠心病检出率比较,阳性率分别为68.57%、57.1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方法在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方面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房性早搏早发、室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较常规心电图检出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757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757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采用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Winidows2000平台的动态心电分析系统12.TOP版,连续检测人体28h心电变化,并结合24h患者生活及病情日志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后进行诊断并打印诊断结果。结果 高血压、冠心病组心律失常检出率均较高;ST段改变主要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率变异性(HRV)降低主要见于冠心、高血压、糖尿病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HRV降低与心肌缺血,高血压,糖尿病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李博 《中国实用医药》2013,(28):141-142
目的研究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结果对比。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诊断的冠心病患者84例,同时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以及动态心电图诊断,然后对比两种诊断所得数据。结果全部病例中,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表明,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房性早搏成对的检出概率均明显高出心电图诊断方法对这些项目的检出率,并且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方法帮助诊断冠心病,其具有无创、检查所需时间短等优点,在心律失常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效果显著于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该疾病时可采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常规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的监测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要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检出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要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效率高、重复性好等优良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应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使用计算机法对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2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试验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进行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对比。结果: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显示为67%,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89%,试验组患者室性、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对照组相比显示结果更优,差异P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于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二者的阳性率及心律失常诊断确诊率。结果86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率74.4%,常规心电图检查阳性率48.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24,P〈0.05),其中〈45岁年龄组间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两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389、3.557、3.264,均P〈0.05);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x^2=3.337,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可做为早期诊断冠心病的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经临床实验证实的396例SSS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149名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SSS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SS组心率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SSS的最可靠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监测与诊断,并比较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及检出程度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指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67例,均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监测,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组心肌缺血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组;动态心电图组房性和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及早搏成对、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提高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对疾病的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DCG)24h连续检测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结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疑为一过性心源性症状患者232例自愿接受本次调查,均作普通心电图和12通道动态心电图,对比两种监测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异位心率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经χ2检验P<0.05;各系统疾病患者心律失常是常见的现象,各类心律失常中以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结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采用24h DCG无创检测心律失常,能够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