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性照护理论在放疗期间幽闭恐怖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聊城市传染病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放疗的患者共1539例患者,其中出现不同程度幽闭恐怖综合症的患者共31例,对31例患者进行人性化照护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恐怖评分变化及恐怖程度变化.结果 干预前31例患者的恐惧评分为(8.94±1.03)分,干预后显著下降,评分为(4.72±0.63)分,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t=2.821, P<0.05);干预后患者的恐惧程度显著下降,各种程度均显著下降.结论 人性照护理论在放疗期间幽闭恐怖综合症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内心世界,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LEEP刀治疗宫颈炎患者护理中人性照护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盲选本院收治的110例接受LEEP刀治疗的宫颈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参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性照护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生理舒适度、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LEEP刀治疗宫颈炎治疗过程中采用人性照护理论,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谐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风险管理,从而使化疗药物的渗出减少,化疗护理风险降低。方法通过建立完善的化疗评估、标示、双签系统,识别、评估和预防化疗风险。结果化疗药物的渗出率下降了5.95%,护士的专业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没有出现与化疗渗出有关的护理投诉。结论肿瘤化疗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化疗过程的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4.
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肿瘤科自2001年12月至今开展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技术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患者及医生护士的认可.此方法由护士床旁操作,直视下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可带管活动,保证了化疗药物及高渗、高营养药物及时、准确地输入静脉,避免了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所造成的外周静脉纤维化、静脉炎、血管塌陷及沿血管走向出现的皮肤色素沉着及药液外漏,同时也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对外周静脉的机械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肿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应用CNP进行护理,患者满意率较高。观察组满意55例(91.67%),总体满意率100.00%,对照组患者满意22例(36.67%),总体满意率80.00%。应用CNP进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能够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不但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对所患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7.
持续性化疗泵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减轻患者化疗较长时间卧床的痛苦,提高化疗效果,使其接受轻松治疗。方法在无菌操作下,将氟尿嘧啶1500mg加入生理盐水至275mL,摇匀,药液注入泵内,拧紧帽盖装置。选择易于固定,便于观察的部位,进行穿刺留置静脉,用艾克孚持续性化疗泵连续5d滴注,可离床自由活动。结果除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渗出外,消化道反应较普通化疗反应明显减轻,无静脉炎的发生,局部渗出给予处理后痊愈。全部过程顺利,患者愿意接受。结论该泵能匀速、定时、定量将药注入患者体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轻松接受化疗,深受患者欢迎。对于需维持时间较长的药物,均可使用该泵。 相似文献
8.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有诸多不良反应,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为了减轻化疗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遵医行为,笔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人性照护对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重症颅脑损伤住院患者200例临床资料比较,治疗组入院第1天予康复指导及按人性照护理论行人性化护理,常规组待病情稳定后2~3周行康复治疗及常规入院护理.结果 治疗组对比常规组在Barthel指数法评分中高出(14.2±4.8)分,Fugl- Meyer评分高(18.0±2.5)分.两组行统计计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人性照护理论能加强患者术后症状缓解及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乳腺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统计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过后,治疗组存在8例自卑心理、5例抗药心理、4例恐惧心理、3例其他不良心理;对照组存在13例自卑心理、10例抗药心理、8例恐惧心理、7例其他不良心理。结论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化疗患者的药学监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化疗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切入点。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0年7-8月间出院的100例肿瘤患者的化疗方案及执行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化疗药物及辅助用药的溶媒、化疗药物的浓度、给药速度、化疗药物给药次序、化疗辅助用药的给药时机。结果:不合理情况为:溶媒不合理6例,给药速度不合理13例,化疗药物给药次序不合理19例,化疗辅助用药的给药时机不合理1例。结论:肿瘤科临床药师将药理学、药剂学知识融入药学监护中,以患者化疗方案及执行情况作为药学监护工作的切入点,开展护士的用药教育,建立医药护三者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PICC安全评价工具在癌症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留置PICC的12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的PICC置管术后不做功能锻炼,试验组患者PICC置管时应用安全评价工具表在专门的PICC管理小组成员监督指导下护理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的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安全评价工具表弥补了PICC置管的原有缺陷,减少PICC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显著,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的护理。方法回顾我院36例膀胱癌术后病人,于术后第2周开始行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化疗药物,与患者进行详细的心理沟通与疏导,详细讲解灌注治疗在预防肿瘤复发中的重要性。结果36例患者心态良好,坚持治疗,其中2例患者出现膀胱刺激征、发热、尿道狭窄、骨髓抑制。结论膀胱内灌注式化疗,方法简单、方便、全身毒副作用小,生存率高,局部复发率低,在护理工作中,需密切观察化疗反应。 相似文献
16.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12)
目的:对人文关怀护理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对象是某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抑郁状况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6.67%)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较小,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护理中,并发症较少,能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临床路径在我院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在医院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肿瘤科80例结肠癌术后(高危Ⅱ期/Ⅲ期)辅助化疗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对临床路径在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临床路径组惠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1.1 d(P<0.05),费用降低了3 017.60元(P<0.05).在药物应用方面,指南推荐的主要治疗药物两组无显著差异.但相同方案临床路径组中应用进口奥沙利铂的患者药品费用明显高于应用国产奥沙利铂患者(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可有效缩短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费用及药物费用.为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今后还应对进口和国产奥沙利铂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和不良反应评价,以期为优选治疗药物、促进该病种临床路径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 要接受姑息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及恶液质,对此有必要积极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以控制症状、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本文在查阅当前国内外文献基础上,阐述恶液质对肿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客观评估肿瘤姑息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亦对姑息治疗营养支持策略,如膳食营养咨询、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尽管目前有关肿瘤姑息治疗的营养支持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但仍需积极提倡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医生、护士、药师和营养师等,帮助患者及家属选择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在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胃癌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化疗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5年的转移率与存活率及局部复发情况,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5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5年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在胃癌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临床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并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对于胃癌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化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患因素。方法对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52倒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29.08%,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老年人、白细胞下降、各种介入性操作、长期住院、晚期肿瘤患者是易患因素。结论为减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重视合理使用现代医疗技术,密切监测白细胞数量,减少住院时间及不必要的介入性操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