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研究隔药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疗效及机制。方法: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孕三烯酮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经治疗后,采集大鼠病灶标本,观察隔药灸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体积的抑制作用,计算抑制率;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的KDR和PTGS2 m RNA表达。结果:经隔药灸治疗后大鼠模型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较模型组明显缩小;治疗组大鼠模型的异位子宫内膜PTGS2和KDRm 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隔药灸能明显抑制大鼠模型异位子宫内膜的发展,并且这种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KDR和PTGS2表达,从而调控异位子宫内膜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隔药饼灸治疗过程中药饼量的衰减变化为临床隔物灸应用提供保效思路和方法。方法:选用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隔药饼灸1壮组、2壮组、3壮组,每组8只。每组均选取神阙、肾俞(右)和足三里(右)穴,隔日1次,共灸5次,观察艾灸治疗后各穴位药饼的消耗量。用热电偶探针和温度记录仪记录实时温度,最高温度设定为50℃。结果:3组药饼消耗量肾俞高于神阙与足三里(P<0.01);在相同穴位,3壮组药饼消耗量高于2壮组(P<0.01),2壮组高于1壮组(P<0.01)。结论:隔药饼灸在不同穴位药饼消耗量不同,壮数越多,药饼消耗量越多。  相似文献   

3.
<正>隔药灸脐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组方、取药并将其研成极细药末,填满脐部,以规格面团为介质,上置艾绒灸之的一种外治方法。集穴位、灸法、药物药性3者功效为一体,相较普通灸法具有事半功倍的优点。本研究围绕脐灸疗法理论基础、作用机制、操作规范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明确脐灸疗法研究进展及现状,促进隔药脐灸疗法的进一步深入发展。1脐灸疗法理论基础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中医内外治法有异曲同工之效,在中医  相似文献   

4.
于丽娜 《中外医疗》2022,(8):190-193
目的 分析四花穴隔药灸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0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予以四花穴隔药灸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液引流量进行比较,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的胃液引流量为(1 553.42±399.82)mL/d,与对照组的(1 524.46±402.13)mL/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胃液引流量为(80.26±237.51)mL/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3.32±507.88)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痊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6,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的7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  相似文献   

5.
隔物灸,又名间接灸,起源于晋代,由东晋医家葛洪创立。此灸法是在前人艾灸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创立的新的灸法。由于其独特的思维和较强的操作性,并始终遵循着中药、穴位、艾灸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广为流传。随着时代的境迁,隔物灸也得到了更多更好的发展。材质从简单到复杂,从一味中药演变为复方药,操作过程也逐渐细化且多样,治疗的病症更是由少积多,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病症。隔物灸在现代科学实验与临床应用中,也备受关注,并破解了更多的治疗范围。但目前隔物灸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隔药灸三门穴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隔药灸三门穴,对照1组给予隔药灸常规腧穴(足三里、天枢、中脘),对照2组给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共治疗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GCSI)的症状积分和胃排空率的改善情况并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GCSI的症状积分及胃排空率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三门穴能明显地改善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排空率,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8.
从隔物灸的定义、分类、操作方法、适应证、灸具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蔡圣朝主任医师隔物灸治疗经验"进行了论述,认为继承与创新传统灸法和灸具是促进隔物灸发展的有效途径,并通过蔡老师隔物灸临床应用经验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了隔物灸在保健和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为今后灸具灸法研究及蔡圣朝灸法临床治疗经验的继承和总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选穴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1年3月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并建立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和SPSS 21.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8篇文献,涉及24个穴位,3种证型,腧穴使用总频次202次.总使用频次前3的腧穴为关元、神阙和子宫;寒湿凝滞证、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使用前3的腧穴同上,而气滞血瘀证主要选用神阙、关元和三阴交.所用腧穴多位于腹部,主要归经于任脉,经外奇穴多选用子宫.经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共得到5条关联规则和5个聚类群.结论 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遵循"治病求本"原则,多选用任脉和膀胱经腧穴,所选腧穴多位于腹部,腧穴配伍以调理冲任为主,兼以健脾、疏肝、益肾.  相似文献   

10.
张敏 《中外医疗》2008,27(19):50-50
探讨耳尖放血.穴位注射及隔盐灸综合治疗复发性疾病43饲,其中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咽炎.反复感冒,取得满意疗效.复发性口腔溃疡9例、慢性咽炎11例,反复感冒23例,感冒中包括女性经期反复感冒4例.使用针灸疗法、耳尖放血、穴注、隔盐灸方法治疗比西医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讨热敏隔物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佳灸量.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灸量组、消敏灸量组和超敏灸量组,各40例,3组均采用热敏隔物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30 d.常规灸量组每次施灸时间为20 min,消敏灸量组每次施灸时间以该穴热敏灸感消失为度,超敏灸...  相似文献   

12.
慢性腹泻,又称久泻,系指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薄或混有少量脓血粘液,久泻不愈或反复发作.大多由于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溃疡性肠炎以及肠结核等病所引起.鉴于上述病症反复迁延之顽固性,在中西药服之无效或少效的情况下,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隔药灸治疗本病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隔药灸脐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原发性器官特异的自体免疫性疾病,病变是以溃疡为主的慢性结肠炎。绝大多数患者发病缓慢,呈持续性或间断性,大便次数多,缓解与复发交替,迁延难愈。笔者采用药物隔姜灸脐治疗,疗效肯定。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道八阵穴隔药灸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隔药灸治疗,观察组给予神道八阵穴隔药灸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近11年隔物灸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2002—2012年间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关键词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或隔附子灸,对近11年来与隔物灸相关的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结果 :筛选出临床报道文献共521篇,包括隔姜灸397篇、隔蒜灸48篇、隔盐灸49篇、隔附子饼灸27篇,其中隔姜灸临床报道文献最多,占总篇数的76.2%。结论 :隔物灸疗法因其具有简便、高效、相对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故在治疗面瘫、尿潴留、痛经等虚寒性病证中有一定优势。而这四种隔物灸中,尤以隔姜灸应用居多,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前列腺素(PG)表达的作用。方法将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80只)和空白组(20只),用缩宫素制备大鼠痛经模型,造模成功后,将80只痛经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隔药灸组。药物组每天给予加味益母草膏(80 g/kg)灌胃,针刺组每天针刺命门穴,隔药灸组每天隔药(理中汤加减制成药饼)灸命门穴6壮。比较各组大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30 min内扭体次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前列腺素F2α受体抗体(PGF2α-R)和前列腺素E2受体抗体(PGE2-R)表达水平。结果 1模型组有较多扭体次数,且有扭体潜伏期,而空白组无扭体,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药物组、隔药灸组的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均减少,且首次扭体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针刺组、药物组和隔药灸组扭体的潜伏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及隔药灸组均能明显减少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P0.01);且针刺组与隔药灸组比较,隔药灸组30 min内扭体次数最少(P0.01)。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R表达明显增多,PGE2-R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R表达明显减少,PGE2-R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R明显减少,PGE2-R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PGF2α-R明显减少(P0.05),PGE2-R明显增多(P0.01)。结论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与调节PGF2α-R及PGE2-R表达有关,即可下调痛经大鼠PGF2α-R表达,提高PGE2-R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方法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患者随机分配入对照组、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组、乳果糖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及常规治疗,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组在一般护理常规及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夺命穴隔药饼灸法护理,乳果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乳果糖治疗,每次30 m L,3次/d。治疗15 d后,通过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组自身治疗前后在P300检测、脑电图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组在P300检测、脑电图检测中疗效优于其它2组(P0.05)。结论:夺命穴隔药饼灸法护理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和乳果糖组。为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提供新的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隔药灸神阙八阵穴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7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及治疗。对照组接受生长抑素(0.25 mg/h连续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隔药灸神阙八阵穴治疗。治疗7 d后,观察主要症状、肠功能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78.95%,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功能情况、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隔药灸神阙八阵穴联合生长抑素能明显改善术后EPII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调节血清CRP、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艾灸以及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痹的临床疗效,探索隔药饼灸的临床治疗可行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隔药饼灸组、艾灸组、针刺组,每组30例。各组选穴均为患侧犊鼻、内膝眼、鹤顶、阿是穴,双侧血海、梁丘、足三里、肾俞。此外男性加命门穴,女性加气海、关元穴。每周治疗5 d,间隔2 d后再行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晨僵、关节障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后与治疗6个月后随访愈显率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各组患者疼痛、晨僵、关节障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好转(P0.05),且隔药饼灸组疗效优于艾灸组、针刺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CRP、ESR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隔药饼灸组优于艾灸组、针刺组。治疗后隔药饼灸组的愈显率为60.0%,艾灸组的愈显率为43.3%,针刺组的愈显率为40.0%。隔药饼灸组的愈显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随访中隔药饼灸的愈显率为56.7%,艾灸组的愈显率为36.7%,针刺组的愈显率为40.0%,隔药饼灸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以治疗老年性膝骨痹,且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患者接受度高,不良反应较少,远期疗效相对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 ,具有病程冗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 ,西医主要采用内科治疗 ,控制急性发作 ,缓解病情 ,减少复发 ,防止并发症 ,但效果不很理想 ,且副作用较多。笔者采用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按照 1993年 6月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 ] 选择病例 ,共收集病例 69例 ,随机分成隔药灸组和西药组。其中隔药灸组 3 9例 ,男 2 1例 ,女 18例 ;最大年龄 69岁 ,最小年龄 2 3岁 ,平均年龄 41.2岁 ;病程 6个月~ 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