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欧巧玲  冯洁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02-2603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28天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康复组NDS、MB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何霞  陈劲 《中国实用医药》2014,(12):251-252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之上给予B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6%, 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 B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分析,治疗前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神经缺损指数为(7.49±3.8), B组神经缺损指数为(2.64±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改善,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于早期和出院应用康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均较治疗明显下降(P<0.01),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IM评分均较治疗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独立性运动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治疗8周后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神经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均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发病14d内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同时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在发病后15~30d内行康复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观察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其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0.6%明显低于研究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缺损指数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较为显著疗效,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神经缺损指数,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不展开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展开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促使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辅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地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溶栓抗凝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及整体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整体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整体功能恢复情况,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收治的住院病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脑梗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包括对患者认知功能的训练。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妮 《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16-117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配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康复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经治疗后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提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与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接受保守药物治疗的3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接受高压氧治疗的38例患者列为观察组。采用MMSE量表评价二组的认知功能缺失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对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保守用药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和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巧利  张军玲  赵红 《贵州医药》2021,(9):1478-1479
目的 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提升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控制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早期康复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NIHSS、ADL、HAMD、HAMA等评分变化、比较生存质量及总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的NIHSS、ADL、HAMD、HAMA等评分、各因子生存质量及总满意率均...  相似文献   

18.
王珍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337-338
目的分析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挑选80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病人,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共2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内科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同时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在干预1个月后,通过ESS与FMA对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利用汉化版SF-36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干预1月后,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论在功能恢复还是生活能力方面都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能极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肌力及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锻炼后,治疗组肌力≥Ⅲ级者比例高于锻炼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锻炼前后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本生活自理和自主进食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87.9±1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8.1±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8.7±18.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8.1±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