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断层径照技术(TD)和静态调强(IMRT)技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估TD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已接受IMRT治疗的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原IMRT计划照射野角度设计TD计划。评估两组计划靶区以及危及器官剂量参数,比较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MU)的差异。结果:两组计划中计划肿瘤靶区和计划靶区剂量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患者健侧肺受量V_5、V_(10)、V_(15)、V_(20)、V_(30)以及D_(mean)等参数TD组计划均优于IMRT组,其中V_5、V_(10)具有统计学意义(t=3.728,6.250;P=0.004,0.001);对于患者患侧肺受量无统计学差异。在患者心脏、脊髓和食管受量方面,TD组计划均略优于IMRT组。TD组计划与IMRT组计划出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TD组计划的MU跳数远高于IMRT组计划。结论:TD可以实现较好地符合靶区临床剂量要求,在未增加额外的治疗时间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患者健侧肺、食管、心脏和脊髓等重要器官。TD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肺癌放射治疗,可作为肺癌放疗的优选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螺旋断层调强(HT)、静态调强(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8例NSCLC患者,分别设计HT、IMRT和VMAT计划,给予计划肿瘤靶区处方剂量60 Gy/25 F,计划靶区处方剂量50 Gy/25 F。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靶区的D_(2%)、D_(98%)、D_(mean)、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和危及器官受量,比较3组治疗计划之间靶区以及器官剂量、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MU)的差异。结果:3组计划的剂量分布均能很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HT计划在靶区覆盖度、靶区适形度和靶区均匀性上均优于IMRT计划和VMAT计划,但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危及器官受量方面,VMAT计划对患侧肺的保护优于HT和IMRT(P0.05);而HT计划对健侧肺的保护优于IMRT和VMAT;从双肺来看,VMAT稍优于HT,HT稍优于IMRT(P0.05);HT和VMAT计划对脊髓的保护均优于IMRT计划(P0.05)。在治疗时间上,HT大于IMRT(P0.05),IMRT大于VMAT(P0.01),HT的MU数远大于IMRT和VMAT。结论:HT和VMAT计划均优于IMRT计划,VMAT计划相对于HT计划可以降低双肺剂量,并且具有效率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放射治疗探寻合适的物理计划设计方案。方法随机选择10例接受保乳术后的左侧乳腺癌患者,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2.5岁。在pinnacle TPS中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持续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c VMAT)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f IMRT)2种物理计划。比较和分析2种物理计划中体内的计划靶区(PTVin)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以及同侧肺、心脏、对侧肺、对侧乳腺的剂量。结果c VMAT计划靶区的CI平均值为0.90(统计值0.90±0.02),HI平均值为0.12(统计值0.12±0.01),优于f IMRT计划靶区的CI平均值[0.85(统计值0.85±0.05)]、HI平均值[0.13(统计值0.13±0.01)];两种计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06)。当剂量2 000 c Gy时,c VMAT的GI值始终小于f IMRT。两种物理计划在同侧肺的V_5、V_(10)、V_(20)、V_(30)、V_(40)、肺的平均剂量(MLD)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物理计划在心脏的V_5、V_(10)、心脏的平均剂量(MHD)上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 VMAT中对侧肺的V_5、V_(10)、V_(20)、MLD均高于f 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 VMAT中对侧乳腺的乳腺平均剂量(MBD)也高于f IMRT计划,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 VMAT能实现更好的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形度及更快的剂量跌落,虽然增加了对侧乳腺和对侧肺的剂量,但仍然远低于2个危及器官的剂量阈值。所以,c VMAT仍然是全乳腺放射治疗一种可供选择的放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调强放疗技术在胸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探讨适用于胸段食管癌的调强放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16~2017年间收治的10例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癌,用Monaco 5.11 TPS进行计划设计,分别制定固定角度5野和7野静态调强(sIMRT)和动态调强(dIMRT),360°单弧VMAT共5种放疗计划,比较不同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OAR)受量,并比较加速器的总机器跳数(MU)和治疗执行时间,以评估不同技术的执行效率。结果:5种调强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满足临床处方要求,固定角度7野IMRT技术在靶区覆盖率、适形度和剂量分布均匀性方面均优于5野IMR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调强计划在双肺的高量区V_(20)、V_(30)的差异不明显。与sIMRT相比,dIMRT降低了双肺低剂量区V_5、V_(10)的受照体积。而对于VMAT计划来说,双肺低剂量区V_5、V_(10)的受照体积均高于固定野的IMRT计划,但仅V_5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调强计划中心脏、脊髓的受照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固定角度IMRT计划,随着野数增加,MU数显著增加,计划治疗执行时间也随着增加;dIMRT的MU数比sIMRT明显增多(P0.05),但计划治疗时间明显减少(P0.05)。VMAT计划的MU数比静态调强计划和5野动态调强明显增多(P0.05),但VMAT计划的治疗时间最短,执行效率最高。结论:对胸段食管癌治疗,5野dIMRT可以在满足靶区剂量学要求和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并提高治疗效率。而VMAT计划虽能显著减少治疗时间,但同时提高了双肺低剂量区受照体积,对于胸段食管癌来说,VMAT并无明显剂量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放疗(3D-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剂量学分布的优劣及对皮肤损害的影响。方法:70例接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依据术后放疗方式分为3D-CRT组(n=35)和IMRT组(n=35),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观察并计算两组靶区剂量学指标,包括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并考察靶区D_(95)(95%靶区体积所受剂量)、V_(105)(接受105%处方剂量靶区照射体积,其他类推)、V_(110),评估两组危及器官受量,包括心脏、患侧肺、健侧肺及皮肤V_(30)、V_(40)、V_(45)、V_(50)、D_(mean)等,并判定两组放疗后10个月内皮肤损害情况。结果:两组靶区剂量学指标、危及器官受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MRT组HI、CI值均更接近1,D_(95)显著高于3D-CRT组,V_(105)、V_(110)显著低于3D-CRT组(P0.05);与3D-CRT组相比,IMRT组心脏、患侧肺、健侧肺照射剂量、平均剂量均明显较低(P0.05);IMRT组皮肤V_(30)、V_(40)、V_(45)、V_(50)、D_(mean)均明显低于3D-CRT组(P0.05)。两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分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放射性皮肤损伤0~1级分布例数明显较多,2~4级分布例数明显较少。结论:与3D-CRT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有较好的靶区覆盖率,靶区的适形度、剂量均匀性更突出,且对皮肤损害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中分别采取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技术的剂量学特点,并进一步指导胸腺瘤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10例行放射治疗的胸腺瘤术后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8~63岁,中位年龄56岁。分别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上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临床肿瘤靶区(CTV)和计划肿瘤靶区(PTV)。术后胸腺瘤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5 000 cGy,分别采取IMRT和VMAT技术设计治疗计划,由TPS得到正常组织、危及器官的受累剂量和靶区与处方剂量分布的一致性,并列表比较。结果 IMRT的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78和1.11,VMAT计划的CI和HI为0.87和1.07。VMAT相比较IMRT在靶区剂量的适形性和不均匀性均稍优于IMRT(P=0.012,P=0.047)。在并型器官如肺组织的低剂量体积(V5、V10)上,VMAT比IMRT对肺组织产生更大的损伤,分别为69.26%和64.68%(P0.05)、47.52%和44.93%(P0.05)。对于脊髓的最大剂量,VMAT为20.51 Gy,IMRT为31.66 Gy;心脏的V40和V50,VMAT和IMRT相应的值为10.64%和15.08%、4.39%和8.15%;食管的最大剂量,VMAT和IMRT相应的值为38.67Gy和44.30 Gy。可以看出VMAT在保护正常器官方面均优于IMRT。结论对于肿瘤靶区偏中心、体积较小、压迫正常肺组织较小的患者,采取IMRT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和危及器官;但是对于肿瘤靶区体积较大、中心型、压迫正常肺组织较大的患者,采取照射范围较大的VMAT更加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Acuros XB(AXB)算法与AAA算法在肺癌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CT图像扫描后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分别用两种优化算法设计IMRT计划,比较两种算法所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及正常组织受量的差异。结果:应用AXB算法的计划中PTV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分别为(66.37±1.94)和(61.5±3.88)Gy;应用AAA算法的计划中分别为(64.56±1.75)和(62.02±4.77)Gy。前者PTV最大剂量高于后者,但平均剂量低于后者,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在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的双肺剂量Dmax、Dmean和V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双肺Dmax和V20高于后者,但双肺的平均剂量Dmean低于后者。两种计划在正常组织的体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应用两种算法的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但是与AXB算法相比,AAA算法低估了靶区最大剂量,高估了靶区平均剂量,同时也低估了正常肺部的体积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和调强放疗计划(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在靶区和危及器官上的剂量差异,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放射治疗技术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方法:选择16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Pinnacle V9.2治疗计划系统分别为每例患者设计3DCRT和IMRT两组放疗计划,分析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标(Conformity Index,CI)和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以及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IMRT和3D-CRT的靶区CI分别为0.97±0.02和0.91±0.04;HI分别为0.16±0.06和0.20±0.1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危及器官剂量参数,除肺组织V_5、V_(10)外,IMRT技术较3D-CRT技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对于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IMRT技术能够在提高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和适形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从而降低患者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不同射野方向和射野数目的静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以及计划的机器跳数和子野数,以便确定较优的静态IMRT计划。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年龄44~64岁,中位年龄54岁。为每例患者设计6种静态IMRT计划,给予处方剂量50 Gy/2 Gy/25 f,所有计划都满足靶区目标剂量覆盖靶区体积达到95%。6种静态IMRT计划分别命名为5F-IMRT-0、5F-IMRT-180、7F-IMRT-0、7F-IMRT-180、9F-IMRT-0、9F-IMRT-180。分别比较每种计划的靶区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均匀性指数,危及器官受照剂量,以及计划的机器跳数和子野数目。结果6种静态IMRT计划临床靶区(CTV)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均匀性指数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于脊髓,5F-IMRT-180计划比9F-IMRT-180计划平均高327.8 Gy(t=2.706,P=0.03);与其他IMRT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F-IMRT-180计划的受照剂量最低。对于膀胱,6种静态IMRT计划相互之间的平均受照剂量Bladder_(mean)、V_(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9F-IMRT-180计划相对于其他5种静态IMRT计划的平均受照剂量Bladder_(mean)、V_(40)受照体积都要低。对于直肠,6种静态IMRT计划的平均受照剂量Rectum_(mean)、V_(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9F-IMRT-180计划的平均受照剂量Rectum_(mean)、V_(40)和V_(50)都较低。对于左股骨头,6种IMRT计划相互之间平均受照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9F-IMRT-180计划的平均受照剂量、V_(25)和V_(35)都较低。对于右股骨头,6种IMRT计划中,5F-IMRT-0计划的平均受照剂量和V_(25)都是最高的(P0.01);但5F-IMRT-180、7F-IMRT-0、7F-IMRT-180、9F-IMRT-0、9F-IMRT-180 5种计划受照剂量相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种静态IMRT计划的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机器跳数、子野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种静态IMRT计划中,5F-IMRT-0计划相对其他5种IMRT计划在保护危及器官方面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方面较差;所有计划中,9F-IM-RT-180计划的危及器官受量处于最低的水平,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精原细胞瘤经腹股沟高位睾丸切除术后基于Monte Carlo算法的两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探讨两种技术在改善靶区剂量和保护危及器官等方面的优势。方法:针对24例精原细胞瘤术后放疗患者定位图像分别设计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和调强放疗(IMRT)计划,满足90% PTV处方剂量32.4 Gy/1.8 Gy/18 f。对比并分析两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等差异。结果: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均优于3DCRT计划,IMRT计划的D2、V105%、V_(110%)均远小于3DCRT计划(P0.05),而3DCRT计划中的D_(98)低于IMRT计划(P0.05)。对于危及器官,IMRT计划中脊髓D_(mean)、D_2、V_(20),左肾D_(98)、V_(10)、V_(20),右肾D_(mean)、D_2, D_(98)、V_(10)、V_(20), V_(30),小肠D_(mean)、D_2,膀胱D_(98)、V10,股骨头D_(mean)、D_(98)、V_(10)、V_(20), V_(30)均低于3DCRT计划(P0.05)。3DCRT计划的肝脏D_(mean)、D_2、V_(20), V_(30)以及小肠V_(20)均低于IMRT计划(P0.05)。3DCRT与IMRT计划的机器跳数均值分别为256、947 MU。结论:对于精原细胞瘤术后辅助放疗,3DCRT和IMRT均能满足临床需要,但IMRT技术在靶区剂量分布和对脊髓、肾、膀胱、股骨头的保护方面比3DCRT有更多的优势,而3DCRT技术在对肝脏的保护方面更有优势,且降低了机器损耗减轻了放疗技术员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1.
脑胶质瘤术后VMAT与IMRT放疗技术间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脑胶质瘤术后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与静态调强(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讨论VMAT的剂量学特性,分析VMAT在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选取10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制作VMAT计划与IMRT计划,处方剂量全部为PTV:60 Gy/30f。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分布图、DVH图、适形度指数(CI)、均匀指数(HI)、治疗时间、治疗跳数(MU)、危及器官受量。结果: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适形度均较好,CI、HI数相近(P>0.05),但VMAT组的治疗时间和MU均优于IMRT组(P<0.05)。在危及器官受量方面,两组计划的脑干与视交叉的平均剂量相近(P>0.05),而视神经、视网膜、晶体和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平均剂量,VMAT组明显低于IMRT组(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术后的放射治疗中,VMAT与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相近。VMAT的优势在于大大缩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MU,同时减少了部分危及器官受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插植照射和调强照射两种照射方式在胸部肿瘤靶区内的剂量分布和肺受照剂量。方法:选取18例接受插植放疗的胸部肿瘤病人,分别制作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120 Gy的调强计划和临床靶区(CTV)处方剂量为120Gy的插植计划。计算D_(95)(靶区95%体积的受照剂量)、D_(90)、D_(50)、D_(30)、靶区倍率因子曲线和肺V_(20)、V_(30)。结果:调强放疗和插植放疗计划的肺V_(20)分别为(21.50±16.89)%和(33.73±12.12)%(P0.05),肺V_(30)分别为(14.63±13.29)%和(29.86±12.55)%(P0.05)。调强计划PTV和插植计划CTV的D_(95)无统计学差异(P0.05),D_(90)、D_(50)和D_(3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强放疗的靶区剂量分布比较均匀,而插植照射的靶区剂量分布呈高梯度变化且越靠近靶区中心剂量越高;在内照射三维计划系统中设计内照射计划时,靶区剂量均匀性验收要求应该区别于外照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3种不同射野方式在术后左乳腺癌放射治疗计划中对剂量学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25例左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年龄28~76岁,中位年龄48岁。利用Monaco计划系统Auto Flash Margin技术,分别设计7野调强放射治疗(7FIMRT)、9野调强放射治疗(9FIMRT)、部分双弧的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F,设计均满足临床要求。评估分析3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即靶区剂量、靶区适形度指数(CI)、靶区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剂量体积比,以及机器出束跳数和机器出束时间等。结果 部分双弧VMAT靶区Dmean[(52.74±73.00) Gy]高于7FIMRT[(51.65±28.00) Gy]和9FIMRT[(51.18±41.00) Gy](P均<0.05),9FIMRT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均优于7FIMRT和部分双弧VMAT(P <0.05);对危及器官,部分双弧VMAT在全肺、患侧肺及健侧肺的V5[(23.27±4.37)%、(51.60±5.16)%、(2.16±1.34)%],全肺和健侧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颈胸段脊椎骨转移癌的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参数,研究靶区形状对临床方案选择的影响。方法:选择颈胸段脊椎骨转移癌患者10例,分为两类:椎体3例(A组)和椎体+附件7例(B组)。在靶区剂量60Gy,脊髓Dmax≤50Gy且D1(1%体积的剂量)≤45Gy的限制条件下,每病例以4野箱式加上颈段两侧补野设计3DCRT计划一个,5、7、9野共面等机架角静态(Step and shoot)IMRT计划3个。比较和评估DVH、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及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等。结果:(1)A组靶区,3DCRT的CI比IMRT小,但是靶区HI优于IMRT;IMRT以5野为佳。(2)B组靶区,IMRT PTV的D80、Dmean均高于3DCRT。5、7、9野IMRT脊髓Dmax分别为50Gy、49Gy-51Gy、和50Gy,PTV的CI均值5、7、9野IMRT分别为0.69、0.66、0.69,3DCRT为0.53,IMRT的CI好于3DCRT(P0.05);5、7、9野IMRT的子野均值分别为83、104、160,总Mu数均值分别为727、755、953。结论:与3DCRT相比,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和CI更好,对OAR的保护也更优。综合来看,5野IMRT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螺旋断层固定野调强放疗(TD)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本院1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左乳5例、右乳5例),利用Eclipse10.0、Tomo Therapy计划系统,分别制作适形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容积弧形调强(Rapid Arc)、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T)、TD计划。比较4种计划在靶区适形度(CI)、剂量均匀性(HI)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MU)的差异。结果:Rapid Arc的CI达到0.86±0.01(左)、0.81±0.03(右),HT的HI低至0.04±0.00(左)、0.04±0.00(右),与其它技术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侧肺、总肺的V_(20)、V_(30) 在Rapid Arc中值最低,为11.64±0.45、4.53±0.35(左),19.25±6.11、9.19±3.60(右);左侧病例中患侧肺V_5在TD中最低,为41.61±3.97,右侧病例中患侧肺V_5在HT中最低,为40.08±2.47。对健侧肺而言,TD占明显优势,不仅V_(20)、V_(30) 为0,其V_5值也低至0.56±0.18(左)、3.84±1.93(右)。左侧病例的心脏V_(30) 在Rapid Arc中最低,为1.75±0.21;心脏V_(10)则在TD中占优势,为25.27±0.96,与其它技术相比(P0.05)。脊髓的最小值在IMRT中最低,平均值和最大值在TD中最低(P0.05)。身体低剂量区在IMRT、TD计划中最低(P0.05)。MU则在IMRT、Rapid Arc中最小。结论:作为一种乳腺癌术后胸壁放疗的新技术,TD在危及器官保护上有一定优势,临床中可与其他3种技术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患者瓦里安容积旋转调强(RapidARC)和静态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两种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ADAC Pinnacle V9.2放疗计划系统,对2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分别设计Rapid Arc和IMRT放射治疗计划,处方量统一为50.4 Gy分28次照射,比较这两种治疗计划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以及这两种计划的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结果:两组治疗计划靶区的Dmean、Dmin、Dmax、Dmean、V95%、CI、HI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和小肠的V50,小肠Dmax,以及左右股骨头的V50、Dmean两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 ARC计划的膀胱和小肠的Dmean、总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明显低于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放射治疗中,RapidArc和IMRT放射治疗计划的靶区剂量相近。RapidArc减少了膀胱和小肠的平均剂量、总的MU,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6 MV光子线高剂量率非均整模式(FFF)在右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10例右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给予瘤床靶区(PTV1)和全乳靶区(PTV2)处方剂量48 Gy和40 Gy,分15次照射。对每例患者分别制作FFF和均整模式(FF)两组SIB-IMR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CI)和均匀指数(HI)以及危及器官受量和计划执行效率。结果:两种计划靶区的覆盖率、HI和CI的差异幅度小于1%。FFF计划PTV1的D98%高于FF计划(t=-2.297,P0.05);PTV2的D90%低于FF计划(t=2.479,P=0.019);PTV2的CI稍劣于FF计划(t=5.343,P0.001)。FFF计划患侧肺的V_(4Gy)和V_(16Gy),健侧乳腺的D_(mean)和D_(5%),以及正常组织的D_(mean)、V_(5Gy)、V_(10Gy)和V_(20Gy)均低于FF计划(t=2.318~11.535,P0.05);正常组织的V_(40Gy)(t=-2.967,P=0.016)和皮肤Dmean(t=-6.102,P0.001)高于FF计划。FFF计划的MU值(1 417±230)高于FF计划MU值(1 106±208)(t=-8.220,P0.001);照射时间比FF计划减少33%(t=11.788,P0.001)。结论:两种模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FFF模式高剂量率光子线更有利于保护危及器官,显著缩短照射时间,执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拟利用双射野中心及固定钨门限定射野范围方式分别设计双侧乳腺癌的容积弧形旋转调强及三维静态调强放疗计划,并对两者放射治疗计划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此放疗技术在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例确诊且进行放疗的双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Ray Station v4.5系统,基于Trilogy加速器参数分别设计两种固定射野的调强计划:双射野中心容积旋转调强(D-VMAT)、双射野中心三维静态调强(D-sIMRT)。肿瘤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5 000 cGy/25 f,要求双侧乳腺靶区PTV-L、PTV-R均至少95%以上的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及计划系统的Clincal goal工具比较两者剂量分布、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及适形性和心脏、双肺、肝脏、脊髓等重要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结果:两种双中心固定射野的调强计划均可以满足双侧乳腺肿瘤靶区的处方剂量,同时重要器官的剂量满足临床放疗医师限定标准。D-VMAT计划在剂量均匀性指数(HI)及靶区适形度指数(CI)方面均优于D-s IMRT计划(P0.05)。两者在心脏V_(20)、肝脏V_5和D_(mean)以及脊髓D_(max)保护上并无明显差异。D-s IMRT与D-VMAT计划在全肺的剂量上相比较,后者可以显著降低全肺区域的剂量受量,V5(47.9%±4.6%vs 42.2%±3.9%, P=0.001)、V20(22.9%±6.7%vs 17.5%±4.3%, P=0.021)、V_(30)(15.7%±5.8%vs 11.7%±3.6%, P=0.031)、D_(mean)[(1 222.5±246.7)cGy vs(1 009.5±161.3)cGy, P=0.009],且能更好降低心脏的平均剂量(P0.05);机器跳数MU为(1 177±311 vs 908±130, P=0.036)。结论:双射野中心及限定射野钨门技术的调强计划均可以满足双侧乳腺癌的临床放疗实施,同时D-VMAT计划可给予靶区更好的剂量均匀性及适形性,降低心脏和肺放疗损伤剂量以及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多叶准直器(MLC)位置误差对宫颈癌患者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年龄41~55岁,平均年龄47.8岁。为每例患者设计IMRT计划,并重新设计VMAT计划。利用MATLAB修改这些计划中的MLC源文件,分别植入0.5 mm、1.0 mm、1.5 mm、2.0 mm 4种大小的位置误差,模拟放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MLC移位误差情况。根据两边MLC误差方向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同向移位误差MLC(S)、反向移位误差MLC(E)、对向移位误差MLC(I)。对引入MLC误差后计划的剂量分布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每毫米引起的剂量变化百分率定义为灵敏度。分析并比较IMRT与VMAT计划对MLC位置误差的灵敏度差异,剂量参数评价指标采用PTV D_(98%)、D_(2%)、D_(mean),正常组织中直肠D_(max)和V_(50),小肠D_(max)和V_(50),膀胱D_(mean)。结果对于PTV D_(2%)和小肠D_(max),两种计划中均有MLC(E)MLC(S)MLC(I);对于PTV D_(98%)、D_(mean)、直肠D_(max)、直肠V_(50)、小肠V_(50)、膀胱D_(mean)来说,两种计划中均有MLC(S)小于MLC(I)和MLC(E)。IMRT计划剂量灵敏度变化范围为(-18.11~15.41)%/mm,VMAT计划剂量灵敏度变化范围为(-20.25~18.56)%/mm。在剂量分布的各项评价指标中,VMAT计划对MLC位置误差的灵敏度大于IMRT计划。结论在宫颈癌的VMAT计划的质控中,应制定比IMRT计划更加严格的MLC误差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VMAT)规避扇区功能在中央型肺癌放疗中降低肺部受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近期16例中央型肺癌病例,利用规避扇区制作部分弧形照射(P-VMAT)计划,以及全弧VMAT计划和5野均分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比较靶区的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正常组织比较双肺V_5、V_(20)、V_(30)、平均肺剂量,以及心脏、脊髓和食管受量。评价每种计划执行效率。结果:3种计划均能很好满足临床需要。P-VMAT计划与全弧VMAT计划相比,靶区适形度指数有所下降,其他剂量学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双肺受量有所下降,尤其V_5下降明显,其他危及器官无明显差别。P-VMAT计划与IMRT计划相比,靶区剂量学指标有所提高,双肺高剂量区下降明显,V_5指标稍有升高,治疗时间缩短。结论:利用规避扇区制作P-VMAT计划能降低双肺低剂量区域,保留VMAT的其他优点,能够适用于中央型肺癌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