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现就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治疗效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核素扫描和磁共振影像资料的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其中门诊10例患者采用核素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50例住院患者采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收集影像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总结1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SPECT表现,其中14个髋关节考虑股骨头坏死,14个髋关节显示坏死区为浓聚表现。住院的5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接受MRI检查,其中82髋关节显示长T2信号。长T2信号是股骨头内充血水肿的典型表现。总结以上结果显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为充血性疾病,而非缺血性疾病。结论股骨头坏死是最初是因为股骨头充血内水肿,骨内压力增高,静脉及静脉窦壁比动脉壁薄,所以最早受影响,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股骨头内压力增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最终导致股骨头坏死。这与静脉瘀滞学说相符。这将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韩永台  张惠民 《河北医药》1997,19(5):285-28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schemic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简称INFH)是指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即骨的活成份)受一种或多种因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引起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认识已有百余年历史,许多疾病或治疗方法与该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多数学者将这些因素视为病因或致病危险因素。但这些危险因素是如何引起骨缺血性坏死的尚不清楚。按受伤与否,将其分为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前者病因明确。本文重点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坏死 (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供障碍, 导致股骨头结构破坏, 最终发展为股骨头塌陷、髋关节严重疼痛及功能丧失.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我国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已有812万, 危险因素包括激素、酒精、肥胖、糖尿病等; 但就其发病机...  相似文献   

5.
<正>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是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引起的,其原因包括局部性和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对于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可早期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1]。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非骨水泥型THA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3例(35髋),现回顾性分析随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X线片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non-traumatic avascular necrosis),是指由于长期饮酒、大量使用激素等非创伤性原因导致股骨头血供中断受损,引起细胞坏死及其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之一[J],而股骨头坏死一旦发生,若没有早期有效的干预,绝大多数病变将在短期内呈进行性加重,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因此,早期治疗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及预防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3],而早期诊断则是早期治疗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髓内钻孔减压植骨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髓芯减压植骨、经减压孔植骨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17例(18髋)。结果术后随访1~3年,17髋得到改善或无明显变化,仅1例塌陷较治疗前有轻度加重,有效率为94.4%。结论髓腔减压植骨对早期(FicatⅠ~Ⅱ期)股骨头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术治疗创伤性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仁济医院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术治疗的创伤性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1例35髋进行随访研究.创伤性坏死组16例16髋,激素性坏死组15例19髋,Ficat分期均为Ⅱ~Ⅲ期.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9年.术后Harris评分创伤性坏死组(83±11)分,激素性坏死组(75±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术治疗创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优于激素性坏死.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大剂量川芎嗪静滴,口服活骨胶囊及局部理疗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erosis of femoral head.NONFH)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0NFH)是一种破坏性退干行性疾病,病情进展可以引起软骨下骨和关节面软骨的塌陷,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平均发病年龄38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首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因大剂量应用激素而造成股骨头活性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所引起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慧松  董天华 《江苏医药》2004,30(2):101-103,I005
目的 观察细胞凋亡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标本上的存在情况,并探讨细胞凋亡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激素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骨标本行甲基绿—派诺宁染色及TUNEL标记法,研究骨细胞及骨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激素性和酒精性骨坏死标本上,存在大量凋亡的骨细胞及骨髓细胞。结论 细胞凋亡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治疗的7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药物治疗不同,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接受中医和辛伐他汀片疗法,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中医治疗,实验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是97.14%,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片西药治疗的总治疗有效率(94.29%)(P<0.05).结论:中医疗法可显著提高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永利 《河北医药》2003,25(9):695-69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不同病因破坏了骨的血液供应 ,造成股骨头骨与软骨坏死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确切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尚不十分清楚 ,众多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多个学科。因此 ,它已成为现代医学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个难题。由于其病因复杂 ,临床上可将其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 ,一般认为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好发年龄为 3 0~ 5 0岁 ,常双侧发病 ,是一种进展性疾病 ,如未经特殊治疗 ,70 %~ 80 %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会在X线片及临床上有病程进展的表现[1 ] 。股骨头坏死最后结局是因全髋关节…  相似文献   

14.
骨力学调控系统贯穿于生命活动始终,是骨组织赖以适应生物力学和非生物力学等外界环境的主要调控机制。股骨是人体最重要的负载骨,而股骨头又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其结构和功能与应力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应力作用使股骨头拥有独特的结构单位以满足其功能;另一方面股骨头为适应不断改变的力学和非力学环境,自身的骨质及结在不断地自我更新。该文通过探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骨力学调控系统机制,试图通过合理负重以减少骨塑型期和骨重建期的股骨头应力性吸收、坏死来预防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5.
黄解元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84-188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酒精性32例,激素性29例,酒精舍并激素4例,非酒精非激素性7例,给予手术及中西药治疗,观察期6~9个月.治疗2~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影像学评估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后Harris评分总体评估:痊愈27例,有效3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7.5%;治疗前后影像总体评估:稳定61例,稳定率为84.72%,加重11例,加重率为15.2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脉融通术介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31例53髋非创伤性股  相似文献   

17.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长安  王江泳 《华北国防医药》2004,16(3):192-194,19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或骨细胞变性导致骨的有活力成分死亡引起的病理过程。临床上分创伤和非创伤两大类,其病理改变可分为3期:①缺血坏死早期;②血管再生修复期;③股骨头骨髓细胞再生骨小梁重建期[1] 。一般认为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好发年龄为30~5 0岁,往往双侧发病,如未加治疗,70 %~80 %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会在X线片及临床上有病程进展表现[2 ] ,可出现渐进性股骨头塌陷、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炎而致残。晚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但如何保护股骨头,延缓全髋置换时间,根据其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6例儿童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卧床、牵引、外展包容疗法、闭合或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截骨术、石膏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随访,其中短期随访(6~12周)16例,长期随访(2~10年)1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创伤而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治疗儿童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是减轻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张晓琪  尚希福  李旭 《安徽医药》2012,16(1):120-122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类型的疾病,是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晚期发生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股骨头塌陷,使关节功能障碍,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骨关节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GF-β 1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行股骨头置换手术切除的股骨头(观察组),10例非正常死亡者股骨头标本(对照组).分别取股骨头承重面软骨下骨组织及软骨标本,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GF-β 1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肉眼观察:对照组关节面光滑完整,厚薄正常,切面鲜红,无骨化.实验组股骨头表面部分软骨增厚,局部与骨质分离.②HE染色:对照组关节软骨细胞层数正常,软骨细胞无极性改变,间质染色均匀.实验组软骨层增厚,细胞形态、排列改变,数量减少,纤维增生、骨化.③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组软骨仅见到少许TGF-β 1阳性细胞(3.81%).实验组软骨细胞的胞浆及胞核多处可见黄色及棕色着色,以胞浆染色为主,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8.41%) TGF-β 1的表达明显增多(x2=3.93,P<0,05).结论 股骨头坏死时TGF-β1的表达明显增多,且随软骨缺损程度的加重表达增高明显,提示TGF-β 1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