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和磁共振在成人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效果差异。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患者共102例,上述患者均为成人,均经临床体格检查、影像学诊断、手术治疗等确诊。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磁共振对髋关节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CT技术对髋关节进行检查。CT或者磁共振检查结果分别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记录两组诊断股骨头坏死阳性例数和阴性率,计算各种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51例患者中,共61侧,磁共振检出阳性共56例,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91.8%;对照组51例患者中,共60侧,CT技术下阳性例数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61.7%;观察组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成人股骨头坏死时,磁共振对其阳性检出率高,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某院接收的1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CT检查,观察组应用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手段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8.33%,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期坏死、Ⅱ期坏死、Ⅲ期坏死、Ⅳ期坏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5.83%、100%、100%,对照组Ⅰ期坏死、Ⅱ期坏死、Ⅲ期坏死、Ⅳ期坏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79.17%、84.62%、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得出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CT和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诊断进行效果评价。方法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中,在我院放射线诊断确诊后的1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此次实验数据对比基础。将110例患者,以患者意愿,分为2组,分别是CT组与磁共振组各55例患者,2组患者分别行CT与磁共振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查看阳性检出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CT组股骨头坏死检测阳性检出率78.87%,而磁共振组检测阳性率为94.37%,两组对比统计分析,差异显著,即(P<0.05)。另,随访CT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满意率为78.18%,相比磁共振组诊断满意率的94.55%,有较为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在放射线诊断股骨头坏死中,应首选磁共振的手段,其效果具有明显优势,诊断更加准确,并受到患者普遍满意,可重点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对股骨头坏死分期的检出率,以及患者对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的满意度。结果磁共振技术诊断准确率93.02%明显高于CT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技术对股骨头坏死分期总检出率93.02%高于CT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磁共振技术诊断结果的总满意度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磁共振技术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比CT检查更高,有助于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共计66例,根据患者的就诊单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CT检查,观察组患者行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Ⅰ期坏死和Ⅱ期坏死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CT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比CT与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学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接诊股骨头坏死共计66例,按数字法分两组。33例进入对照组,诊断方法为CT。余33例进入研究组,诊断方法为磁共振。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阳性检出率相对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学价值较大,检出率明显高于CT,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析CT、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共计80例,所有患者分别使用CT和磁共振进行双侧股骨头扫描,分析患者在两种扫描方式下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以及ARCO分期检测结果。结果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92.13%,明显高于CT阳性检出率(75.28%),P <0.05;CT确诊的股骨头坏死关节数67例,磁共振确诊92例,两种方法 ARCO分期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因此磁共振检查可以在实践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股骨头坏死患者124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普通X线检查患者为114例,应用比例为(91.93%);CT检查患者应用比例为80,应用比例为(64.51%);磁共振检查患者76(61.29%),结果显示在股骨头的临床诊断中,采用X线的诊断最常用,对比磁共振、CT检查使用比例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检出率显著优越于X线、CT检查,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增加准确诊断率,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共计5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CT检查及磁共振检查,观察CT及磁共振检查的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磁共振检查诊断多发性脑梗患者的准确率为92%,CT准确率为72%,结果说明经过磁共振检查检出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优于使用CT检查患者,MRI检查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和CT两种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收治的7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各35例。CT组患者采用CT检查进行前期诊断,MRI组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CT组患者的最高诊断准确率为80.00%,MRI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技术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高于CT,有助于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病情、早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般的科室护理,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满意度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应用CT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得以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本组患者分别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的检出率为84.2%,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于疾病的分期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的诊断效果更好,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与磁共振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CT检查,治疗组患者给予磁共振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隐匿性骨折检出率94.92%;对照组患者隐匿性骨折检出率86.44%。治疗组患者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检查可以准确诊断隐匿性骨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去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取材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这个时间段,总计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患者入院后接受CT检查(对照组)以及磁共振检查(观察组)诊断患者的病情。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与病情相符的患者有38例,在总选取患者中占据比例为95.00%,对照组诊断结果与病情相符的患者有31例,所占据比例为77.50%,观察组的诊断准确性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中磁共振经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检查,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1例(82髋)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漏诊率、误诊率及典型征象检出率.结果 最终确诊Ⅰ期股骨头坏死39髋、Ⅱ期股骨头坏死43髋.MRI对于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95.1%高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CT以及磁共振(MRI)在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累及90个髋关节)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行CT检查以及MRI检查,对比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结果。结果 MRI检查结果:MRI确诊部位88个,其中Ⅰ期23个,Ⅱ期39个,Ⅲ期21个,Ⅳ期7个。CT检查结果:CT确诊部位76个,其中Ⅰ期15个,Ⅱ期35个,Ⅲ期20个,Ⅳ期6个。MRI检查检出率为(97.8%)明显高于CT(84.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以及MRI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早期诊治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确显示股骨头坏死早期变化,但MRI的分辨率以及敏感性更强,可作为临床诊治股骨头坏死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CT和磁共振(MR)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诊断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29例。A组应用CT诊断,B组应用MR诊断。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检查时间、疾病严重程度分期。结果B组诊断准确率89.66%高于A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查时间(15.75±1.03)min短于B组的(24.11±1.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62,P<0.05)。B组股骨头坏死严重程度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12,P<0.05)。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疾病应用MR与CT诊断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但MR优势性更强,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符合临床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77例疑似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T、MRI的检查,以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的综合评估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于分期的诊断差异。结果 77例疑似患者最终有58例患者诊断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另有19例其他骨关节疾病患者。CT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1.03%,特异度为84.21%,符合率为81.82%。MRI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4.83%,特异度为100%,符合率为96.10%。MRI检查对Ⅰ期患者的检出率为91.43%,高于CT检查的71.43%(P <0.05)。结论 MRI、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价值,其中MRI相较CT在Ⅰ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能增加早期确诊疾病的机会,有助于更早对疾病实施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与对比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每组30例患者分别采用CT和核磁共振诊断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疗效。结果:在CT组患者30例中,12例患者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确诊率为40.00%;而在核磁共振诊断患者30例中,20例患者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确诊率为66.67%,根据对比分析,核磁共振诊断组的确诊率明显要比CT组要高(P0.05)。而且CT组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为70.00%,核磁共振诊断组患者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为80.00%,核磁共振诊断组患者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比较高,要比CT组要高(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组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效果要比CT组效果好,比较安全,可以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检查与肝脏磁共振成像诊断肝癌的效果。方法本次调研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诊的44例肝癌患者,根据接受检查项目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肝脏增强CT扫描成像检查)、观察组(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及相关诊断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内病灶的检查个数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而肝外病灶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针对≥3 cm的肿瘤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与CT扫描检查均能对癌变组织进行诊断,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肝癌≥3 cm的肿瘤检出率、诊断准确率以及在肝内病灶检查个数方面均优于肝脏增强CT扫描成像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