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泡型包虫病治疗较为棘手,特别是晚期肝泡型包虫病,往往侵犯肝脏内的大血管及胆道,很难根治性切除,肝移植可能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泡球蚴肝移植不同于以往疾病条件下的肝移植,因为此时的肝移植患者既是受体,又是宿主,所以在患者体内可能会同时发生两种免疫学现象,一是肝移植排斥反应,另外一个是寄生虫免疫逃避现象。本课题组建立了泡状棘球蚴感染大鼠肝移植模型,对泡状棘球蚴感染能否延长大鼠肝移植物的存活以及泡状棘球蚴感染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肝泡型棘球蚴病结节与肝癌结节声像图鉴别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肝泡型棘球蚴病结节和肝癌结节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证实、CT、MRI检查印证及血清 AFP、Em2免疫试验阳性的声像图资料。结果 :肝泡型棘球蚴病结节具有表面粗糙、边缘模糊、无包膜感、回声高强、质地不均、砂样钙化、内无血流和动态观察变化不大等声像图特点。结论 :肝泡型棘球蚴病结节的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 ,这些特征易与肝癌结节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分析20例泡球蚴病(以下简称泡球蚴病)肺部侵犯,并按放射学的两类区分为Ⅰ或Ⅱ型。Ⅰ型呈多发性、小的、边界模糊、不规则的病变、局限于周围肺野而且发展缓慢;Ⅱ型位于右肺基底部呈各种改变。Ⅰ型来自血源性转移,而Ⅱ型系肝内病变穿透横膈所致。鉴别诊断:包括肿瘤及感染等,特别是囊性棘球蚴病,鉴别困难。仅Ⅰ型改变结合实验室所见及地理分布可得出诊断。(?)囊性棘球蚴病(或细粒棘球蚴病)因为广泛流行分布,已为临床学者及放射学家所熟知,而关于泡球蚴(多房性泡球蚴病)的报道仍是不多。棘球蚴囊肿与泡球蚴病二者生活发展周期均需变换宿主。通常仅肝脏受侵犯、而其他器官的侵犯不是经血行传播感染就是藉病变的直接扩展蔓延。通常包虫囊  相似文献   

4.
李丽  周升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79-1282
由于绦虫幼虫是高致病性病原,诊断绦虫幼虫感染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对目前应用的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病原学诊断只是在囊性棘球蚴病和部分活动性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得到有效的和有限的应用.X线,CT和核磁共振(MRI)用于脑囊尾蚴病诊断.影像学诊断用来确诊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X线是最便宜的诊断肺部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方法.超声波检查作为诊断囊性棘球蚴病腹部包囊的首选诊断方法.MRI是最贵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仅仅用于诊断颅内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IgG-ELISA是诊断人类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一种好方法.虽然诊断特异性血清抗体可以获得高敏感度,但仍有部分病人的抗体不能检测出.幼虫囊包的位置、完整性和活性决定了抗体的检测效果.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的诊断方法,但是,也是最昂贵的诊断方法.现在首选的诊断绦虫幼虫所致疾病的方法是综合影像学和免疫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丽  周升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79-1282
由于绦虫幼虫是高致病性病原,诊断绦虫幼虫感染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对目前应用的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病原学诊断只是在囊性棘球蚴病和部分活动性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得到有效的和有限的应用。X线,CT和核磁共振(MRI)用于脑囊尾蚴病诊断。影像学诊断用来确诊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X线是最便宜的诊断肺部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方法。超声波检查作为诊断囊性棘球蚴病腹部包囊的首选诊断方法。MRI是最责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仅仅用于诊断颅内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IgG-ELISA是诊断人类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一种好方法。虽然诊断特异性血清抗体可以获得高敏感度,但仍有部分病人的抗体不能检测出。幼虫囊包的位置、完整性和活性决定了抗体的检测效果。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的诊断方法,但是,也是最昂贵的诊断方法。现在首选的诊断绦虫幼虫所致疾病的方法是综合影像学和免疫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脏包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肝脏包囊虫病的CT征象。结果:细粒棘球蚴48例,约占98%,泡状棘球蚴1例,约占2%;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发病率约为1:2,均为藏族,以30~40岁多见;以肝右叶最多约占49%,其次是肝左叶约占31%,肝左、右叶并发约占15%;CT表现为:细粒棘蚴的表现为单纯型、多囊型、母子囊型、混合型、钙化型;包虫囊肿感染CT表现为内外囊分离,囊壁增厚,囊内小气泡影及囊内彩带征;泡型包囊虫病的CT表现无特征,强化无特点,诊断较难。结论:CT检查定位准确平扫即可诊断;对感染的肝包虫囊肿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泡状棘球蚴病是一种少见的但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寄生虫病,是由多房形棘球蚴在肝内生长所致。它表现为侵入性包块,由于对肝内胆管和血管结构的侵入破坏,引起胆管阻塞和门静脉高压。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唯一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可是,疾病的早期诊断才是获得完全治愈的关键。在进展期疾病中,并发症很多见。对12例肝泡状棘球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回顾了相关文献。对疾病的高度怀疑和特异性影像学所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当应用苯并咪唑衍生物控制疾病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胆管受累尤其有效,甚至在疾病的晚期也是如此。肝泡状棘球蚴病:临床…  相似文献   

8.
人肝细粒棘球蚴的原头蚴,经口人工感染野生红狐(Vulpes vulpes)。118d后解剖小肠壁附着有成熟的细粒棘球绦虫。虫体染色后,对其形态特点作了描述。与人工感染犬细粒棘球绦虫作了形态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认为新疆北疆地区,野生红狐也可能作为细粒棘球绦虫的自然终宿主。这种潜在宿主的存在在包虫病的防治及流行病的研究中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棘球蚴囊肿破裂的螺旋CT征象,提高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应用.方法:运用双排螺旋CT对46例棘球蚴囊肿破裂进行常规和薄层螺旋扫描,部分病例增强扫描.结果:肝左叶棘球蚴囊肿10例,右叶31例,肝左右叶同时合并棘球蚴囊肿5例;单个囊肿41例,两个以上囊肿5例,其中2例合并腹腔棘球蚴囊肿;内囊破裂而外囊完整表现“水蛇征”及“飘带征”25例,内囊破裂合并感染表现为特殊的“同心圆征”12例,内外囊均破裂并破入胆道9例;增强扫描病灶内无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能够很好的显示肝棘球蚴囊肿破裂的各种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道了肝包虫病并发胆道感染36例。肝细粒棘球蚴压迫或破入胆道和肝泡状棘球蚴侵蚀胆道是导致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具有一般胆道感染及肝包虫病的特点,B超、CT及PTC能协助诊断。治疗应尽早行胆道及包虫腔引流;泡状棘球蚴所致胆道感染则需通过包虫累及胆道置U管引流。手术前后应给予氨基甙类抗生素和甲硝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