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密  黄秋鹏  谢琼  蒲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21-622
目的探讨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结合血透室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制作护理作业流程、操作流程,应用于血透室日常护理工作,分析对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前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流程管理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了0.34%,患者满意度上升了7.2%。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明确护士职责,规范了护理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透析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自愿形式成立由护士组成的管理活动小组,把品管圈活动的重要管理方法"头脑风暴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护士不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原因调查和对策制订和实施等步骤中,以提高不良事件的上报率。结果将品管圈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中后,上报率显著提高,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品管圈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中能显著提高上报率,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流程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血透室共收治患者2000例,在我院血透室工作的护士20例,依据管理方法将这些护士分为常规管理组(n=10,1000例患者)和流程管理组(n=10,1000例患者)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程管理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0.07%(7/10000)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0.41%(410000)(P<0.05),护理满意度98.1%(9810/10000)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91.0%(9100/10000)(P<0.05)。结论流程管理较常规管理更能有效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措施对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实施预防措施前2011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 A 组,实施预防措施后我院2012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 B 组。对其不安全因素分析,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B 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9,P 〈0.05)。结论有效地实施预防措施,可降低血透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通过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及根据血透室具体工作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从而控制血透室护理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ICU护士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立“减少ICU护士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确认与标准化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护士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0.6%降至3.5%,目标达成率为103%,进步率为67%,不同原因引起的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减少ICU护士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价值。方法根据患者跌倒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确定2012年4月至6月的跌倒发生率,查看2012年8月该院住院患者跌倒状况,进行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与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流程,确认运用品管圈管理(2012年7月至2012年10月)该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由9.38‰降低至5.6‰,进步率达4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品管圈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以提高患者服药的安全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精神科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主题,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长期在我科住院的患者60例,分析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科室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由45%减至8.3%,目标达成率114.7%,进步率81.6%。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精神科患者服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20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0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让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降低,同时还能让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有效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血透室内部10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圈”,确立“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静动脉内瘘皮下血肿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血透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制订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活动前(P〈0.05);各位成员的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与脑力开发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管路滑脱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4年1~4月应用品管圈前本院收治的患者,留置胃管529例,尿管1972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5~8月间应用品管圈后本院收治的患者,留置胃管476例,尿管1934例,设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管路滑脱发生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管路滑脱发生情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管路滑脱(尿管、胃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2012年在本院产科实施品管圈活动,主要建立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3个品管圈小组,结束后,分析比较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孕产妇满意度以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手圈丢失和胸牌丢失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品管圈前,护理满意度和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实施品管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能够在提高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和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随机抽取8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施行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前的护理不良事件整理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相应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活动主题,开展相关质量改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评分,对比结果。结果经过相关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晓率、医护人员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增进医患之间的友好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于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实施品管圈活动,选择9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6年1月-12月期间未实施品管圈活动阶段本院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11%显著低于对照组7.78%,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落实品管圈活动可进一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我院老年痴呆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品管圈活动干预,对照组只进行普通护理,护理周期为6个月,对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明显降低老年痴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骨科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管理步骤实施各项活动,用品管7大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等方面问题,品管圈周期分不同主题,每期结束进行总结。以骨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骨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比较,活动开展后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P〈0.01),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1)。结论品管圈管理可促进骨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降低违禁物品成功带入率中的应用,以确保患者安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 2014年7月28日至8月24日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圈名为"钥匙圈",确立"降低违禁物品的成功带入率"为活动主题,通过调查分析、小组讨论查找精神科病房内所出现的违禁物品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与活动前进行对比。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科违禁物品的成功带入率由实施前的83.9%降至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标率为92.4%,进步率为60.7%。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精神科违禁物品成功带入率,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还能充分发挥护理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血透室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抢救车药品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血透室抢救车药品完好率由活动前的96%,提高到活动后的10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改进抢救车药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管理在预防急诊输液潜在风险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对我院输液室和急诊科15名护理人员开展品管圈管理培训,比较其与2011年未开展品管圈培训时的急诊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输液反应发生率占29.5%(118/400),实施后为3.5%(14/400)。在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急诊输液护理各项失误操作发生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分析急诊输液中的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品管圈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减少护理操作失误率,降低急诊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护理运用于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对降低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胸外科住院患者72例作为常规组,给予一般管道护理;再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胸外科住院患者72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的管道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和管道不良事件情况,展开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1.39%,低于常规组的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为(3.98±0.61),医生工作满意度评分为(4.57±0.56),优于常规组的(2.97±0.46)和(2.7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9%,低于常规组的1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护理运用于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可明显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危重早产儿的压疮发生率,提高NICU的护理质量。方法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圈员共同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危重早产儿的压疮发生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危重早产儿的压疮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8.6%降低至活动后的5.4%。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危重早产儿压疮发生率效果显著,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增强了护士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