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90例结肠造口患者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密切观察造口肠管血运情况,指导并协助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定期扩张造口,预防造口狭窄,定期排便训练,合理饮食。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90例患者中2例早期出现造口水肿,经卧床休息及应用两件式人工肛门袋好转;1例出院后出现造口狭窄,经手指扩张及饮食指导后好转,余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期间90例家属全部学会了自我护理方法,其中患者自行掌握护理方法的有86例,另外4例年龄大由家属参与护理。结论术后给予正确的造口护理及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肠造口术的护理对策,结合临床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手段。方法随机抽取132例临床病例,男性患者70例,女性62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8.9岁,其中出现并发症者19例,腹壁结肠双腔造口者23例,腹壁结肠单腔造口者56例。临时性结肠造口术患者中行肠道外伤22例,肠腔炎症6例,肠坏死6例。所有病例均根据需求除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外,着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及对造口护理技能示范指导。结果后期康复效果良好,患者重返家庭后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并发症大大降低。结论对于老年患者肠造口手术,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心理护理、疾病知识宣传、技能培训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20例结肠造口患者的观察与指导。措施如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或侧向造瘘口一方,应用护皮膜保护切口不受污染。及时观察造口肠管血运情况,指导并协助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预防造口周围皮肤病的发生。定期扩张造口,预防造口狭窄,定期排便训练,合理饮食。结果正确实施造口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后给予造口护理,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包括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3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JQOL-74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对85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观察,术后加强护理,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指导及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结肠造口的护理都提高了生活质量,其中有1例发生造口狭窄、2例发生造口周围感染,术后3个月排便有规律者占41.18%。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结肠造口护理及健康指导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出院后进行延续护理,患者出院前1周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并制订出院护理处方,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出院宣教;于出院后6个月发放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对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和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降低抑郁水平,从而恢复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2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加强术后皮肤护理、呼吸道管理、造瘘口护理、饮食护理等,2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指导帮助患者正视并参与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06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观察,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结肠造口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人工肛门袋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指导。结果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掌握正确的使用人工肛门袋的方法。结论术后正确的结肠造口护理及护理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结肠造口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干预.结果 本组中仅出现造口周围皮肤感染1例,造口水肿3例,经治疗后在出院前恢复,无造口狭窄,肠道口出血,造口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临时造口17例,在3~6个月,经回纳术痊愈;永久性造口19例,术后随访8个月,生活较好,提高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结论 通过有效的综合护理,结肠造口患者携袋后日常生活自如,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方案,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84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皮肤干预,做好呼吸道管理工作,护理患者的造瘘口,提升饮食指导等,本文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并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进行护理时,通过术后护理方案进行优质护理,可提升对患者的保护,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2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术后排便规律者39例(62.90%),排便时无不适者46例(74.19%)。结论实践证明,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的影响程度,为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72例结肠造口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提供常规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实施认知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造口的自我管理情况。结果干预组在造口护理方法、造口产品选择、结肠造口认识、对结肠造口焦虑情绪、回归社会信心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干预可提高结肠造口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直肠癌造口术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总结对我院2008年~2011年48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观察,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结肠造口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人工肛门袋的正确使用。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大便规律者29例(60.42%),排便时无不适者35例(72.92%)。结论术后正确的结肠造口护理及护理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敬浩  董明 《安徽医药》2018,22(7):1413-1415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行结肠造瘘术后造瘘口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结肠造瘘术患者105例,术后造瘘口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24例,其中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21例,横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3例.24例患者中,瘘口周围感染患者16例,瘘口粘膜水肿患者3例,瘘口狭窄患者3例,肠管脱垂与瘘口旁疝患者各1例.将瘘口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相结合,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结果 24例患者全部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8 d,患者满意度100%.结论 对于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应究其病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并加强心理疏导,达到加速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全膀胱切除术后常需在腹壁做永久性泌尿造口,改变排尿方式,通过配带集尿袋收集尿液,易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1])。临床需配合一定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并延续至出院后家庭护理。微信远程移动教育护理模式是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延续性移动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32例直肠癌Miles术后永久性结肠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与体会。结果术后出现造口周围皮炎3例,肠造口缺血1例,经对症治疗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出院随访3~6个月,患者能正确完成造瘘口自我护理,参加部分社会活动。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减少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掌握自我护理,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结肠造口患者早期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入河南省肿瘤医院的结肠造口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电话回访进行跟踪式的健康教育,采用自理能力测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价电话回访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结果在电话跟踪回访的患者152例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健康知识4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肠造口患者出院后早期的跟踪回访,以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术中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调查38例结肠追口术后的并发症起因。结果无手术导致死亡的病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为了提高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状况,认为术前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术后采取及时准确的护理结肠遗瘘口,采取及时有效地护理对策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用正确合理的造口袋,进行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严密监护造口肠道的排便和血运功能,可以促进患者结肠造口术后的顺利康复。这是确保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早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延续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存质量及肠造口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造口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累积无造口不良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9%vs 63.8%,P=0.001)。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促进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掌握造口护理知识、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并发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老年患者74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合并疾病。均采用手术治疗:14例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降结肠吻合术;4例行横结肠一期切除、升结肠降结肠吻合术;26例患者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降结肠直肠吻合术;16例患者行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及直肠造瘘术;10例患者行横结肠造瘘联合二期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患者行Hartmann术。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中,切除病变肠管后,术中实施解除顺行灌洗。结果 74例患者均切口愈合出院,住院时间为22~54d,平均住院时间为(33.6±6.8)d;其中发生吻合口瘘例,经引流处理后愈合;6例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定期换药后伤口愈合;住院期间合并肺病感染1例,出现腹腔感染2例,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是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