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淮安地区在 19972例健康人群中各种良性胆囊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高脂血症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采用腹部B超检查发现胆囊疾病 ,以血液生化检测对比胆囊结石组(2 5 0 4例 )与无胆囊结石组 (86 72例 )的高血脂的发生率。结果  19972例被检人群中良性胆囊疾病的发生率为 2 4 8%。其中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分别占体检总数的 12 5 4 %和良性胆囊疾病的 5 0 4 % ;胆囊结石组与对照组的高血脂发生率分别为 5 4 6 %、31 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淮安地区工薪群体中良性胆囊疾病以胆囊结石发生率占首位 ,且与高血脂的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2.
舟山市市区居民胆囊良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舟山市市区12 386名健康人群的体检,探讨各种良性胆囊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高脂血症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采用腹部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发现胆囊疾病,以血液生化检测对比胆囊结石组(552例)与无胆囊结石对照组(5 600例)高血脂的发生率.结果 12 386名被栓人群中良性胆囊疾病发生率为13.58%,胆囊结石、胆囊息内、胆囊胆固醇结晶,慢性胆囊炎发生率分别为4.45%、6.24%、2.11%、0.78%,胆囊结石占良性胆囊疾病的32.78%,胆囊结石纽与对照组的高血脂发生率分别为35.5%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高血脂可能是胆囊结石形成的另一高危因素,多食用鱼类,特别是海鱼,对预防血脂异常有一定作用,同时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胆囊良性疾病与血脂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各种良性胆囊疾病的发生情况(包括已行胆囊切除手术者)与血脂浓度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全年经腹部B超检查,及血液生化检测血脂水平人群的情况,对比胆囊疾病各组(7 529例)与无胆囊疾病(12 947例)的对照组高皿脂的发生率.结果:20 476例全部完成肝胆B超及血脂分析检查,其中良性胆囊疾病发生率36.77%,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内胆固醇结晶、胆囊壁增厚、胆囊切除及其他组发病率分别为6.40%、6.71%、5.20%、14.05%、3.77%、0.64%.胆囊结石、胆囊内胆固醇结晶、胆囊切除术组与对照组的血脂水平分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胆囊疾病特别是胆囊结石、胆囊内胆固醇结晶的发病与高血脂(尤其是三酰甘油的增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5.
Oddi括约肌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u SD  Yu H  Wang HL  Su Y  Zhang ZH  Sun SL  Kong J  Tian Y  Tian Z  Wei Y  Jin HX  Jin JZ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58-61
目的探讨Oddi括约肌结构及功能异常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胆道术后留有T型管的患者123例,使用放射性核素^99mTc—DTPA判断是否存在肠胆反流,以此将患者分为反流组及非反流组,检测空腹血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随机选取53例使用胆道镜测压。采用钡餐透视观察胆管色素结石、非胃肠胆道疾病、胆囊息肉、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发生率;十二指肠镜观察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症狭窄、胆管末端癌和乳头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十二指肠憩室内(旁)乳头的发生率。结果123例行胆道取石T型管引流术后的患者中有44例检测到十二指肠胆道反流(35.8%),反流组Oddi括约肌基础压(SOBP)、收缩波幅(SOCA)、胆总管压(CBD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反流组血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无反流组及对照组(P〈0.01)。血胃动素与SOBP、血胃泌素与SOBP及CBDP呈正相关。钡餐摄影显示胆总管色素结石患者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发生率达36.62%,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十二指肠憩室内(旁)乳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组、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症狭窄组及胆管末端癌和乳头癌组(P〈0.05)。结论胆管色素结石患者存在明显的肠胆反流和胆系感染,Oddi括约肌结构与功能状态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密切相关,其解剖及功能异常是胆管色素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5044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原则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收集我院1992~2002年完成的50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的原发疾病种类,手术引起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50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中最多的是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占84.75%;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86例,占3.69%。中转开腹手术93例,占1.84%。手术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为手术中胆管损伤,共9例,发生率0.18%;术后胆漏12例,发生率0.24%;术后出血5例,发生率0.10%。晚期并发症包括胆总管残余结石8例,胆管狭窄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疾病的最佳选择,操作技术仍然较复杂,胆总管损伤的发生率较高。细致的操作及配合手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EGPCL)与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1—2011年间收治胆囊结石患者330例(术后1年以上)进行问卷进行随访调查,分析患者术后腹泻与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98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 108例,EGPCL 162例。LC,OC,EGPCL组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3.57%(1/28),6.48%(7/108),0.62%(1/162);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10.71%(3/28),9.26%(10/108),2.47%(4/162);腹泻并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35.18%(38/108),21.43%(6/28),16.67%(27/162)。EGPCL组以上3种情况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胆囊切除术组(OC组+LC组)(均P<0.01)。无论是胆囊切除术还是EGPCL,腹泻与便秘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胆囊切除可导致腹泻或便秘的发生,对术前有排便异常的患者,应重视胆囊功能的保留。  相似文献   

8.
老年胆石病成为影响老年健康的突出问题之一,胆石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胆囊外并发症增加,手术危险性增高。我院自1990~2000年完成老年胆石病247例,其中胆囊结石185例,占74.9%;胆管结石15例,占6.07%;胆囊胆管均有结石47例,占19.03%。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总结老年胆石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7例老年胆石病患者,手术方式分别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43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引流术(32例)、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8例)、…  相似文献   

9.
Mirizzi综合征术中胆管损伤原因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Mirizzi综合征(MS)是因结石嵌顿在胆囊颈或胆囊管引起肝总管狭窄或梗阻,同时可并发胆管炎、阻塞性黄疸及肝功能损害。它是一种少见的胆囊、胆管疾患,其发生率约1%。我院外科20年来收治MS 26例.男10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岁(31~78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胆绞痛24例,同时伴黄疸12例.发热10例,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提示为胆囊结石.其中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2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例;胆总管扩张2例,肝总管狭窄或扩张8例。行PTC检查4例,仅发现肝内胆管扩张;行ERCP检查4例,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21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5年5月期间共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47例,中转开腹21例(3.84%)。其中胆囊结石17例,胆囊息肉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1例,先天性胆囊缺如2例;主动中转开腹15例,被动中转开腹6例。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依次为粘连11例,肝外胆管损伤4例,先天性胆囊缺如2例,胃十二指肠损伤、出血、结石嵌顿于胆囊管与胆总管交界处及胆囊癌各1例。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新技术对胆囊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80例常规超声疑为胆囊占位的病例,包括胆囊癌33例和良性病变47例.分析胆囊病变的增强时间、增强模式以及病变部位胆囊壁层次结构的完整性,评估超声造影鉴别胆囊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性能.结果 在CEUS增强早期呈高增强或等增强并在造影剂注射后35 s内变低增强者在胆囊癌中占96.8%(30/31)、良性病变中占19.5%(8/41)(P<0.001).CEUS增强早期病变呈高增强或等增强变为低增强平均时间胆囊癌为(29.5±9.8)s、良性病变为(58.8±13.9)s(P<0.001).病变表现为不均匀增强者在胆囊癌中占78.8%(26/33),良性病变中占27.6%(13/47)(P<0.001).病变处胆囊壁完整性破坏者在胆囊癌中占84.8%(28/33),良性病变中占0.0%(0/47)(P<0.001).常规超声检查胆囊疾病诊断正确率为72.5%(58/80),超声造影检查胆囊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3.8%(75/80)(P<0.001).结论 超声造影较普通超声能显著改善对胆囊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检测胆囊结石胆汁中L型细菌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L型细菌在胆囊结石、胆囊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高渗培养技术对130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及20例非胆道疾病的患者胆囊胆汁标本进行普通菌及L型菌联合培养。结果 L型菌总检出率胆囊疾病组为59.2%,对照组为5.0%;胆囊结石胆汁中,检出率最高为胆色素类结石(88.9%),其次为混合性胆石(80.0%)、胆固醇结石(54.8%)和黑色结石(50.0%);多发结石明显高于单个结石,随年龄增加,其感染检出率增高。结论 L型菌感染可能在胆囊结石、胆囊炎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重视其检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3年间胆道外科行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情况,分析其中转开腹的常见疾病和原因。 方法根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连续348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胆道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整体中转开腹情况,进而分析其中转开腹的常见病因及原因。 结果(1)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起至2014年12月止23年间收治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患者共348例,总体中转开腹率为2.96%(348/11 767);其中11例患者有上腹手术史,其中转开腹率为25.58%(11/43)。(2)在所有患者中,最常见的中转开腹疾病是胆囊良性疾病和肝外胆管结石,分别占77.30%和16.67%。胆囊良性疾病的中转开腹率为2.41%,肝外胆管结石的中转开腹率为14.61%。(3)胆道外科腹腔镜手术常见中转开腹原因是粘连,占93.97%;其次是出血和癌变,分别占2.59%和2.30%,因损伤所致的中转开腹仅占1.15%。(4)对于胆囊良性疾病和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而言,粘连是其最常见的中转开腹原因,分别占97.40%和98.28%。 结论胆道外科腹腔镜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尤其是既往有上腹手术史的患者;如遇到无法控制的出血和损伤情况应及时中转开腹,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胆囊结石病高危人群进行预测结果的随访研究 ,评判新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胆石病高危人群的准确性。方法 预测基地共 4 4 8人 ,病例组 10 1人和对照组 12 7人建立Model 97预测模型。无胆囊结石但不符合对照组标准的作为高危人群随访组。市区随访组 16 2人于 1991年进入预测研究 ,体重指数、血脂、血胰岛素以及B起检查胆囊壁厚和胆囊收缩分数作为预测指标 ,代入预测模型 ,求得成石概率P =0 .2作为判断成石的界值 ,P≥ 0 .2判断为有成石可能。 1997年随访研究 ,以B越复查胆囊 ,检验预测结果。近郊随访组 5 8人于 1997年进入预测研究 ,2 0 0 1年 10月随访研究 ,B超复查胆囊 ,检验预测结果。结果 市区随访组 6年后复查发现 18人新形成胆囊结石 ,14人 (77.8% )预测正确 ,近郊随访组 4年后复查 ,11人新形成胆囊结石 ,9人 (81.8% )预测正确。两个基地合计 2 3例预测正确 ,男性 18例 ,女性 5例 ,准确率为 79.3%。 18人 (6 2 % )为胆固醇结晶 ,11入 (38% )发展成胆石 ,胆石的直径或体积最大径为 5 -2 1mm。结论 预测结果的随访研究表示 ,以年龄、体重指数、血脂、血胰岛素、胆囊壁厚和胆囊收缩功能所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胆石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老年胆囊癌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2 7例老年胆囊癌标本p16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老年胆囊癌p16蛋白阳性表达明显低于胆囊良性病变( R胆囊癌 =0 .5 0 0 0 , R胆囊腺癌 =0 .72 5 6 , R胆囊结石 =0 .836 8, R胆囊息肉 =0 .76 17) ;p16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R硬癌 =0 .5 0 0 0 , R胆囊息肉 =0 .5 132 , R粘液癌 =0 .4 6 0 6 ) ;p16蛋白阳性表达与Nevin临床分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RS1 - 2 =0 .5 0 0 0 , RS3=0 .2 6 14 , RS4 - 5=0 .12 5 0 ) ,S1 - 2 p16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S3、S4 - 5。结论 p16基因的突变与缺失在老年胆囊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其中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实验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高压与胆囊病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1988年至1995年因门静脉高压住院的300例患者,经B型超声波、X线胆道造影(静脉胆道和口服胆囊造影)、CT检查所见胆囊的病理变化:如胆囊壁增厚(〉3mm)者166例,胆汁淤积和/或胆囊内见沉淀样物108例,胆囊收缩功能降低和排空迟缓104例,合并胆囊结石62例,胆囊萎缩28例,共发现有胆囊病变者175例,占58.3%,很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