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四川省岳池县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下简称岳池县示范区)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和效果,为其第三轮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艾滋病防治5大领域的工作内容和指标,分析岳池县示范区工作完成情况。结果 8类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实现预期目标;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3个,HIV检测点15个,HIV检测178 760人次,检出率为0.08%(145/178 760),其中暗娼、吸毒人群HIV检测2 757人次,检出率为0.33%(9/2 757);累计发放安全套69.5万只,高危场所干预11 944人次;流行病学调查率、抗病毒治疗率、治疗患者病毒载量检测率、HIV/AIDS随访检测比例分别达到100.00%(304/304)、92.16%(141/153)、100.00%(93/93)、94.66%(195/206);第二轮示范区的10项主要工作质量考核指标全部完成,其中8项高于全国平均值,6项高于全国示范区平均值;探索了艾滋病防治知识进农家和HIV/AIDS实施"2+1"管理的创新模式。结论岳池县示范区第二轮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多个工作指标和质量指标优于全国和全国示范区平均值,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999—2011年广东省五华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HIV/AIDS)监测结果及流行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的1999—2011年AIDS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9—2011年共报告现住址为五华县的HIV/AIDS病例65例,其中HIV感染者39例,AIDS患者26例,HIV/AIDS死亡22例;男女性别比为1.83∶1;年龄最大61岁,最小5岁,20~49岁的中青年病例占81.54%;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33.85%;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0.00%;注射毒品占6.15%。结论五华县AIDS疫情呈低流行态势,但疫情呈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蔓延上升趋势,必须加大监测检测力度,做好疫情管理,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干预手段,做好县级医院AIDS纳入常规检测工作,开展AIDS自愿咨询检测,严格执行血液及血液制品安全管理,是五华县预防和控制AIDS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开展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完成情况,评估示范区实施效果。方法从宣传教育与政策培训、监测与检测、预防干预、随访治疗与关怀救助、工作创新方面分析东城区示范区工作完成情况。结果社区居民及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均达到了90.00%;共检测HIV抗体253万人次,阳性检出率0.14%(3 626/2 533 360);累计干预暗娼、男性同性性行为者、吸毒人群共705 485人,发放安全套780 988个;HIV/AIDS随访检测率98.78%,配偶或固定性伴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的比例98.10%,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比例86.03%,接受结核病检查的比例99.59%均达到了指标要求;探索社区参与高危人群干预、尿液匿名传递检测、检测与治疗的"一站式"服务模式。结论北京市东城区较好的完成了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任务,达到了指标要求,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台州市黄岩区艾滋病疫情,为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黄岩区2000—2015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资料,对黄岩区艾滋病疫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和传播途径等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0—2015年黄岩区累计报告HIV/AIDS 227例,其中HIV感染者127例(55.95%),AIDS患者100例(44.05%)。其中2009—2015年累计报告202例(88.99%),男性171例(75.33%)、女性56例(24.67%);以20岁~及40岁~为主,分别为117例(51.54%)及85例(37.45%);本地居民121例(53.30%),外地居民83例(36.57%),主要来自云南、四川、河南等省份;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89.87%)。发现途径以医疗机构为主(54.19%),其次为自愿咨询检测(35.68%)。结论黄岩区HIV/AIDS以20~59岁人群为主,性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发现途径是医疗机构检测和自愿咨询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6年滨湖区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6年滨湖区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317例,年均报告率3.93/10万;迟发现比例为31.2%;报告病例男女比12.2∶1;19~39岁年龄段占67.5%;未婚人群占52.7%;职业分布呈多样化;病人文化程度较高,高中及以上占75.1%;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59.9%;自愿检测咨询是样本的第一来源。结论滨湖区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性接触传播为主要途径,需进一步扩大艾滋病检测面,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实施高危人群干预,以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浙江省第三轮9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区)指标完成情况及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和现场专题调查收集资料,根据《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终期评估方案》要求,对9个国家级示范区和3个省级示范区2014年和2018年23项指标进行评价,并对示范区与其他地区艾滋病疫情和检测发现等工作资料进行比较,综合评估示范区工作成效。结果 12个示范区23项指标达标率在91.30%~100.00%之间。组织保障和探索创新领域的6项指标均达标。艾滋病防治工作方面的17项技术指标,达标数均在15个以上;未达标指标主要是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和预防干预指标;宣传教育、监测检测、预防干预和治疗随访达标率分别从2014年的55.56%、79.17%、79.76%和65.00%提升到2018年的91.67%、100.00%、90.48%和100.00%;2018年示范区HIV抗体检测人次占所在地常住人口的30.94%,高于其他地区的20.70%(P0.05)。示范区2014—2018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占全省总数的50.87%,平均增幅为4.48%,低于其他地区的9.95%。结论浙江省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疫情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掌握苏州市高新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及苏州高新区HIV/AIDS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6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人298例,年均报告率为3.87/10万,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病例主要以20~49岁的男性青壮年为主;病例职业以商业服务居首位,占29.53%,其次为工人、民工(农民),占28.52%,学生占7.04%。性接触是主要感染途径,占97.98%,其中又以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为主,占性接触感染的74.65%。结论自愿咨询检测和其他就诊检测是发现HIV/AIDS病人主要途径,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和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咨询检测(PITC)工作相给合能最大限度地发现感染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宜州市AIDS/HIV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13年期间宜州市AIDS/HIV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宜州市2000年报告首例HIV感染者,2000—2013年累计报告AIDS/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共607例,报告病例数、死亡数逐年增加,2013首现负增长;庆远、德胜和洛东3个乡镇报告病例数占全市的54.86%;病例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68.20%,男女性别比为2.04∶1;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占70.35%;异性传播占80.23%。结论宜州市AIDS/HIV艾滋病在逐年上升后首现负增长,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疫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加强领导、部门协作,加强筛查、健康教育、低档暗娼干预以及安全套推广工作等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吴洁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98-2800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艾滋病(AIDS)的流行状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工作和完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市2002—2011年报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AIDS患者(HIV/AIDS)病例个案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自2002年首次发现HIV感染者,至2011年底累计发现HIV/AIDS 190例,其中AIDS 39例。发现数呈总体上升态势,以外来流动人口居多,近年该市户籍感染者比重在加大。男女性别比为3.32∶1,以20~4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居多。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79.47%,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占29.47%。在HIV感染者的发现上,医疗卫生机构的常规筛查、医务人员主动开展HIV咨询和检测(PITC)工作和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该市的AIDS疫情流行特征已发生明显改变,今后应加强宣传、干预、发现、管理及治疗等工作的力度,遏制AIDS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势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福田区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福田区1994—2006年HIV/AIDS疫情监测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田区1994—2006年累计报告HIV/AIDS231例,其中AIDS 31例,死亡3例;男女比为2.9∶1;感染者多为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轻的非深圳人;感染途径:静脉吸毒占40.3%,性途径占34.2%(其中男男同性恋占6.9%),不详21.2%;孕产妇、住院手术病人、无偿献血员等人群艾滋病抗体筛查阳性率低。[结论]福田区艾滋病疫情于2002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疫情集中于艾滋病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石门县实施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的成本效益,对该县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成本-效益方法,从政策开发、技术培训、疫情监测、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娱乐场所干预、性病门诊、VCT)、治疗关怀、督导与项目管理等领域进行活动成本和效果分析。结果石门县示范区项目呈现高技术培训、高健康教育和低治疗关怀、低行为干预成本特征。成本分析结果还表明,该县部门协调会成本为5 736.84元/次、经验交流会为6 370.37元/次,人员培训为64.33元/人次,健康教育为1.14元/人次、群众艾滋病知晓率、对艾滋病人态度转变成本分别为15 539.45元/百分点、13 323.58元/百分点,HIV监测为1.61元/人次、HIV阳性发现为6 668.92元/人,VCT为20.79元/人次、VCT中HIV阳性发现为2 682.5元/人,暗娼干预为93.41元/人年、暗娼安全套使用率提高为2 024.89元/百分点,性病病人干预为48.52元/人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为1 521.84元/人年。结论国家示范区项目经费投入,使得石门县建立健全了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实现了示范区的项目目标,呈现了显著的成本效益。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重点将转向疫情监测、高危人群干预以及病人治疗管理等领域,伴随这三个领域工作量的加大,需要国家相应的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区艾滋病(AIDS)疫情流行现状及趋势,探讨艾滋病防治策略。方法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资料和历年AIDS检测、随访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分析软件为Excel 2007、Spss15.0。结果 2006年-2013年我区累计报告AIDS154例,其中确诊病人38例,HIV感染者116例,死亡45例。结论我区AIDS疫情形势严峻,患病率上升快,AIDS防控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996—2015年淅川县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及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1996—2015年淅川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信息,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1996—2015年淅川县累计报告HIV/AIDS患者683例。疫情呈现上升、下降、缓慢上升3个变化时期。年龄集中在20~49岁。≥60岁病例比例呈上升趋势。采血(浆)、输血/血制品构成比从2005年的71.11%下降到2015的1.96%,呈逐年下降趋势(χ2=74.37,P0.01)。异性传播构成比从2005年的24.44%上升到2015年的74.51%,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47.7,P0.01)。同性传播构成比从2.13%上升到23.53%。结论性传播成为淅川县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监测和干预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沈北新区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沈北新区艾滋病疫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沈北新区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41例,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态势,男女性别比为7.2:1,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占80.4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58.54%;男男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73.17%。结论开展艾滋病综合监测以及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10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变化及特征.方法 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分析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新发现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例的特征,分析6类哨点监测人群HIV感染率变化.结果 2004-2013年的10年间,我国每年开展HIV抗体检测量从2004年的1 968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11 100万人次,上升了5.6倍,每年新发现并报告的病例数从2004年的4.76万例增加到2013年的9.01万例,增加了1.9倍.艾滋病主要流行模式从以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传播为主.除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外,暗娼、性病男性就诊者、长卡司机和孕产妇人群的HIV感染率均保持在1%以下的低水平,吸毒者HIV感染率从2005年的7.5%一直持续下降到2013年的3.6%,累计下降了52%.结论 “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10年我国基本控制了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随着艾滋病流行模式的转变,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亟需在政策和策略上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绵竹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探讨有效防治策略。方法利用HIV/ADIS监测资料和中国家疾病预防控制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报告数据对2005-2014年报告的本地HIV/AIDS患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145例,全人群感染率为28.44/10万,疫情呈增长态势;男女性别比为2.92∶1,年龄分布以20~59岁年龄段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99.31%);发现途径以其他就诊者检测(32.41%)和咨询检测(31.72%)为主。结论绵竹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艾滋病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加速传播的趋势,今后应将健康促进作为工作重点,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艾滋病综合防治预防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艾滋病初筛检测点建设,完善自愿咨询检测网络,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关口前移,最大限度的发现HIV/AID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四川省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开展科学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四川省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截至2014年底的病例报告数据和2个国家级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2010-2014年的监测数据。结果四川省学生HIV/AIDS病例2014年报告数比2010年报告数增长2.18倍,占当年报告HIV/AIDS总数的构成比由2010年的1.03%上升到2014年的1.77%。累计报告学生HIV/AIDS病例以男性大中专学生为主(64.32%);经性途径传播为主(88.27%)。2010-2014年开展监测的2个国家级青年学生哨点,自报有过性行为者的比例在14.19%~21.38%;与临时性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49.09%下降到28.0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85.9%上升到96.50%;最近1年接受过干预服务者的比例由59.65%上升到78.69%;HIV抗体阳性检出共9例,阳性率为0.06%(中位数)。结论 2010-2014年四川省学生艾滋病报告疫情呈上升趋势,以性传播为主,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应重视学生性健康教育,以改变危险行为作为行为干预重点;鼓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己以多形式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描述芜湖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疫情报告及随访管理状况。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截至2010年12月底芜湖市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截至2011年3月底的随访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10年芜湖市累计共报告HIV/AIDS142例,死亡19例。男性89例,占62.7%;20~39岁年龄组占77.5%;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及同性传播为主,分别占31.7%和26.1%;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病例占47.8%;2010年累计报告存活的HIV/AIDS病例的随访率为98.8%,CD4检测率为87.2%。结论芜湖市艾滋病总体仍处于低流行,HIV以性途径传播为主,近年疫情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监测力度,加强HIV/AIDS管理,控制HIV的进一步传播和流行,并减少HIV/AIDS病例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策略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2年间报告的流动人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个案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2002年首次发现HIV感染者以来,至2012年底累计发现流动人口HIV/AIDS125例,其中AIDS12例。男女性别比为3.31,以20—4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民工和无业人员居多。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75.20%;男男性途径感染占24.80%。在感染者的发现上,医疗卫生机构的常规筛查、主动开展HIV咨询和检测(PITC)和自愿咨询和检测(VCT)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2002--2011年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2012年有所下降,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需进一步强化示范区各项防控工作,保持遏制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势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苏州市2011—2017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中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获取2011—2017年现住址为苏州市的HIV/AIDS病例信息,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全市累计报告HIV/AIDS 3 708例,其中HIV感染者2 786例,AIDS病人922例,死亡266例;男性3 340例,女性368例,男女比为9.1∶1;以25~49岁年龄段为主(62.8%)。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共3 650例(98.4%),其中男男同性传播2 339例(64.1%)、异性传播1 311例(35.9%)。病例发现途径以医疗机构检测(43.4%)和疾控机构(44.0%)为主。抗病毒治疗比例由51.6%上升至90.1%,死亡率由4.4%降至1.4%。结论苏州市艾滋病疫情整体呈低流行态势,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应采取以切断性传播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