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志芳  张士森 《河北医药》2003,25(9):718-718
1990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下壁AMI)患者2 0 0例 ,其中 3 0例病程中出现左前分支阻滞 (LAH)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0例中 ,男 2 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 60± 15 )岁。发病前均无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无心律失常、心功能降低等情况。本组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发生于心肌梗死起病 6h内 15例 ,6~ 2 4h 9例 ,1~ 2d 6例。 3 0例均于发病后 6h每 3 0min、48h内每 12h、5d内每天做心电图一次。下壁AMI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为[1 ] :平均额面电轴 <-3 0度 ,Ⅱ导联R波逐渐降低 ,S波逐渐加深 ,最后形成终末深S波…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4例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无瓣膜退变分为观察组(94例)及对照组(100例),对2组的伴随疾病及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SDHV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舒张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1%( 64/94)比42.0% (42/100),70.2% (66/94)比39.0% (38/100),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SDHVD的发病相关(P=0.021),高血压、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SDHVD发生心力衰竭时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不全,易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年龄是SDH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硝苯吡啶 (NIFEDIDINE心痛定 ) ,是常用的钙拮抗剂 ,我院临床收治传导阻滞患者 2 0例 ,均用大剂量心痛定治疗 ,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历选择 本组 2 0例中 ,男性 12例 ,女性 8例 ,年龄5 0~ 80岁 ,平均 6 5岁。其中 ,病窦 6例 ,急性心梗 6例 ,脑血管意外 5例 ,冠心病心绞痛 3例。1.2 心律失常类型  2 0例患者中 ,窦房阻滞 (SAB) 2例 ,房室传导阻滞 17例 ,结性送博心律 1例。病史在 2年以上者4例 ,其余发病时间均不超过 2年。1.3 治疗方法 全组均单独应用硝苯吡啶 ,未用增快心率药物如阿托品。硝…  相似文献   

4.
我院子1973年10月~1987年5月采用了大剂量或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为主配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9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组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5~53岁。临床特点为:(1)85%病例在发病前2~15天内有上感症状或发生于上感过程中;(2)有突然出现的胸闷、心悸,9例且有阿斯征发作;(3)心电图均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抗“O”测定在正常范围、且无皮肤红斑及多发性关节炎;(5)临床表现及病  相似文献   

5.
<正> 高危险性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是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下简称Ⅲ°AVB、CLBBB)。临床较少见,现将我们两院病史记录完整的60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60例中,男33例,女27例,男女之比为1.2:1。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85岁,平均56.9岁,男女平均年龄无显著差别。二、病因:本组60例,冠心病26例(43.3%),心肌病(炎)12例(20%),高心病10例(16.6%),风心病5例(8.3%),先心病2例(3.3%),其它5例(8.3%)。与文献记载相近似。  相似文献   

6.
达天武  张迎春 《云南医药》2001,22(6):494-495
临床资料 本组 5例低血钾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2 3~ 5 0 (36 5± 13 5 )岁。病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例 ,周期性麻痹 4例 ,匀排外心血管疾病。 5例均有低钾性软瘫 ,肌力 0~Ⅱ级 ,入院血钾 (1 5 3~ 2 0 7)mmol/L。心电图表现 2例为单纯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42~ 4 6 )次 /分 ,1例为窦缓伴室性早搏 ,1例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P—R0 2 4″) ,1例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P—R0 2 7″)伴间歇性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5例中 4例出现T波低平 ,高大U波 ,Q—U延长至 0 5 4~ 0 70。治疗经过 :12小时内静脉补充 10 %氯化钾 (45…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成功植入106例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AVSDO)和122例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SVSDO)的PMVSD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及每年分别行常规ECG和Holter检查。结果术后新发生传导阻滞33例,AVSDO组与SVSDO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4.2%vs.14.8%)(P>0.05)。33例中以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最常见(19例),其次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8例)和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1例Ⅱ度Ⅱ型AVB和3例Ⅲ度AVB均经临时起搏、激素治疗后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出院前21例传导阻滞消失。发生传导阻滞者较未发生者的PMVSD距主动脉瓣距离(DDRAV)长,PMVSD距三尖瓣隔瓣的距离(DDSTV)短,封堵器直径与PMVSD直径的差值(DDOV)大(P<0.05)。新发生传导阻滞出现时间越早越难恢复。结论应用AVSDO和SVSDO介入治疗PMVSD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率相似,且多数能恢复正常。DDSTV、DDRAV和DDOV可作为术后新发传导阻滞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江苏医药》2012,33(5)
目的 分析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成功植入106例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AVSDO)和122例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SVSDO)的PMVSD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及每年分别行常规ECG和Holter检查.结果 术后新发生传导阻滞33例,AVSDO组与SVSDO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4.2% vs.14.8%)(P>0.05).33例中以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最常见(19例),其次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8例)和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1例Ⅱ度Ⅱ型AVB和3例Ⅲ度AVB均经临时起搏、激素治疗后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出院前21例传导阻滞消失.发生传导阻滞者较未发生者的PMVSD距主动脉瓣距离(DDRAV)长,PMVSD距三尖瓣隔瓣的距离(DDSTV)短,封堵器直径与PMVSD直径的差值(DDOV)大(P<0.05).新发生传导阻滞出现时间越早越难恢复.结论 应用AVSDO和SVSDO介入治疗PMVSD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率相似,且多数能恢复正常.DDSTV、DDRAV和DDOV可作为术后新发传导阻滞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下简称Ⅲ°AVB)患者中,男8例,女3例。最小19岁,最大61岁;其中41~56岁9例。首次发病者5例,发病二次者4例,三次以上者2例。单纯Ⅲ°AVB 7例,Ⅲ°AVB 并房颤2例,并室速1例,并尖端扭转型室速(以下简称尖扭)1例。本组病因:急性中毒4例(病毒感染1例,严重细菌感染和奎尼丁中毒各1例),冠心病5例,束支纤维化症2例。Ⅲ°AVB 处理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尽快判断是急性或慢性,若是急性者经治疗后可以恢复。慢性者治疗后多不易完全恢复。急性者心率每分钟40次以上,不易发阿  相似文献   

10.
自1991~1996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8例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9~77岁。均有心前区剧烈疼痛,并发心律失常4例,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以及室性早搏6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心源性休克3例(2例同时兼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合并有不同程度高血压者5例;均在发病24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63例DCM患者心电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3例DCM患者均做静卧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63例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发生心律失常54例,其中1种心律失常19例,2种心律失常30例,3种及以上心律失常5例。结论扩张性心肌病可表现多种心电图异常,心电图最常见的异常为ST-T改变。其次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PVS、PAS和心房纤颤。再次为传导阻滞,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室内传导阻滞以左束支传导阻滞最常见,二者常合并出现。  相似文献   

12.
梁韧 《医药导报》2001,20(6):360-360
异丙肾上腺素常用于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及阿 斯综合征。但可致窦性心动过速 ,甚至室颤。本文报告 6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发生阿 斯综合征患者使用异丙肾上腺素 ,体会不宜一味强调保持心率 (HR) >6 0次·min 1,室性异位激动出现时应减慢滴速 ,慎用容量泵。1 临床资料 6例中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6 7~ 73岁 (平均 6 9.8岁 )。均因反复心悸、晕厥住院。心电图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率 2 5~ 40次·min 1,即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硫酸盐静脉滴注。结果 2例在HR>48次·min 1时频发多源室性异位激动 ,4例HR >5 5次·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 P)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住院行起博器植入术患者31例,尝试行LBBa P,分析与LBBa P相关的心电图特征、起搏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23例LBBa P成功,成功率为74.2%。患者术前及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中,15例术中记录到左束支电位;8例尽管起搏电极已经达到左侧室间隔心内膜下,但起搏QRS波无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术后QRS时限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非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术后QRS时限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分别为(0.7±0.12)V/0.4 ms、(13.1±4.7)m V和(602.0±124.0)Ω。在6个月的随访中,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参数均稳定。术中,5例发生室间隔穿孔,1例损伤右束支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LBBa P对于有起搏器指征的患者是可行且安全的。该起博技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稳定的电极参数,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与房室传导阻滞的关系。方法对93例病程不超过48h的低钾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11例房室传导阻滞病例与随机选取的11例心电图正常的低钾血症病例,对心肌酶包括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血清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钾水平2组无明显差异(P>0.05);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组与对照组AST、CK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心电图正常组LDH高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组(P<0.05)。结论急性低钾血症时,血钾降低水平、心肌酶改变与是否引起房室传导阻滞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影响 ,对 88例 AMI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在我院 1998- 2 0 0 2年经临床、心电图检查证实的住院 AMI病人中入选 88例 ,其中男 60例 ,女 2 8例 ,年龄 40~ 82岁 ,平均年龄 5 2岁。以下情况者排除 :哮喘或支气管炎 ;心动过缓 (心率 <5 0次 / min) ;低血压 (收缩压<90 mm Hg) ; 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心力衰竭。1.2 治疗分组 :入选者随机分为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44例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梗死部位与范围及发病到入院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bepridil对室上速的作用。 13例复发性持续性室上速患者,其中12例曾用过1~3种抗心律失常药无效。开始,5例静脉注射本品4 mg/kg;然后,12例每日口服300~400mg。治疗前后作电生理检查。12例长程治疗,每月复查一次。一律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 5例静脉注射后,心房调搏周期(产生房室传导阻滞)由276±43延至334±31 ms(P<0.01),心室调搏周期(产生室房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为心率极其缓慢、伴有反复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的高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0例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15例患者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现将我们护理工作的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 本组45例患者中,男43例,女2例;年龄73~86岁,平均年龄(78±2.7)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0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有胸闷、心悸、头昏、心脏功能不全等症状,伴有昏厥史10例、黑朦史5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类型:双脏起搏V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超声心电图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31例患者均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室间隔厚度为14~26mm,左室后壁厚度为9~16mm;肥厚的室间隔均呈斑片状回声增强。心电轴左偏7例,左室肥大(LVH)12例,右室肥大(RVH)3例,双室肥大3例,心房肥大5例,ST-T改变15例,异常Q波12例,V1、V2R波增高;房性早搏3例,心房颤动(AF)3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例,预激综合征4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联合检测可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使用商品药名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本文报道 1例由此而致的维拉帕米过量中毒。一名有长期高血压史的 5 6岁妇女 ,因急性头晕、低血压 (90 /6 0mmHg)、心动过缓 (心率每分钟2 8次 )、心电图显示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与左束支传导阻滞及有中度肾功能不全 (血清肌酐浓度为2 2 μmol·L- 1)而入院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入院前 5d非专科医生给其服盐酸维拉帕米 (商品名Verasal) 80mg (tid)、氨氯地平 5mg(bid)、依那普利 10mg(bid)和氢氯噻嗪 2 5mg(qd)。患者服上述药物同时仍继续服在他院医生开给…  相似文献   

20.
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兴毅  刘祥  龙盛双  陈涛 《贵州医药》2002,26(3):236-237
近年来 ,麻疹在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有明显变迁。成人麻疹发病率上升 ,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容易造成误诊引起传播 ,在流行病学上很有意义。我院 1995~ 2 0 0 0年收治 5 5例成人麻疹 ,就其临床特点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5例中男 36例 ,女 19例。年龄 15~ 31岁 ,平均 2 0 9岁。其中 15~ 2 5岁 4 6例(83 6 % )。发病季节 :11月~ 1月发病 18例(32 7% ) ;3~ 8月发病 37例 (6 7% )。发病人群 :农村病人 11例 (2 0 % ) ;农村户口到城市生活 (做临工、念书、参军 ) 2 0例 (36 4 % ) ;城市固定人口 2 4例(43 6 % ) ;总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