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建世 《宁夏医学杂志》2013,(11):1076-1077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2009-2011年度学校体育伤害发生的现状.方法 通过对宁夏银北地区、银川地区和宁南地区的5所普通高校和12所高级中学在校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并以学校体育伤害发生的频率、项目及原因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0%以上的学生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体育伤害事故,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排球;43.0%体育伤害事故事件,主要发生在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期间;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主要有自身因素、教学因素、场地器材和自然环境等.结论 学校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体育伤害事故事件的发生,在体育实践操作中加强防范意识,以减少该地区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对策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应该算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科目之一。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更加受到重视,学生的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近年来,学生因参加学校体育活动而发生伤害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成了“拦路虎”,出现了学生喜欢却不敢上体育课的状况,原因是怕受伤。体育教师也只好采用各种消极方法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也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亮了红牌。《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指出,要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认识,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预防伤害事故发生作为体育课的一件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4.
分析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通过加强警示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家校合作互动、提高教师修养等措施预防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沈阳和西安市中学生学校运动伤害的发生及防护现状,分析中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影响因素,对比两地中学生体育运动伤害情况的特点,为中学生运动伤害防护提出建设性建议,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方法对沈阳和西安市随机抽选12所中学,对12所中学的2 400名学生和24名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运动伤害方面:沈阳和西安市中学生的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率分别为43.01%和38.44%;男生损伤率高于女生;运动伤害部位以膝关节(30.02%vs34.69%)和踝关节(22.67%vs 32.33%)损伤较多;事故发生后,2地均以自行处理为主(23.70%vs 42.28%);(2)运动防护方面:两地部分中学生(19.48%vs 7.88%)不会正确处理伤害事故,有18.18%和8.33%的老师没有意识到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3)体力活动方面:两地中过半的学生1周不足3次运动,多数学生单次运动时间不足30 min (36.50%Vs27.5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较好的学生,可显著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P <... 更多  相似文献   

6.
目前医学院校都十分关注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问题,不管预防机制多么完善,体育伤害事故仍然会发生。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减少运动量、减少有身体接触的项目,甚至不让医学生运动,安全问题已成为阻碍体育教学和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因此,从风险社会的角度研究预防机制,需要一个最优的平衡点。其意义在于降低伤害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风险控制,解决医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问题与医学院校体育风险的矛盾,预防机制越全面、细致,其风险控制作用便越强。  相似文献   

7.
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他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时有发生,其已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这既违背了学校体育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也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有的学校或某些体育教师为了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减少风险,取消了应有的体育活动,禁止开设一些器械性的运动项目。这种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8.
体育系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是体育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体育系体育运动损伤特点、预防以及减少伤害事故措施,是作者研究的课题。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指出作为学生伤害事故中最为难以处理的一种特殊类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引发了学校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众多纠纷.该文从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概念着手,深入分析了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管理职责及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并探讨了有效解决纠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运动负荷一般是指学员在运动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运动负荷过大会引起机体过度疲劳乃至病理反应,过小又达不到对机体的有效刺激。因此,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合理设置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施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伤害的认识,使其学会自我保护和简单救助,减少伤害造成的严重后果。方法根据中职学生易出现的伤害事故,进行简单实用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对降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有明显效果。结论适应学生特点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中职学生面对伤害事故的防护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学生在校伤害事故发生情况。方法 对达州市高级中学5年内115名学生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程度、年级、性别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初中男生是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危人群,运动损伤是其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性卫生监督,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校和大学生两个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伤害事故的不可避免性。大学生人身伤害可分为学校直接责任的伤害、学校间接责任的伤害、学校无责任的伤害。本文就在校大学生伤害事故的相关法律责任做一叙述。  相似文献   

14.
探讨如何依法解决高校学生校园伤害事故.解决办法应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来寻求法律支持方法,围绕高校与学生之间对校园伤害案件的责任,进行责任如何认定,赔偿范围及学界的论坛,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制度的反思等方面探讨.在实践中,由于相关法律存在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使得本来就难以处理的学生伤害事故在寻求司法解决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改革开放主流的形式下 ,人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发生新的变化 ,学校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完善 ,德育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德育教育越来越占居重要位置。要培养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新时期的合格人才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学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好的场所 ,好的时期 ,好的活教材。因此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加强和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1 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体育与德育各自有自身的特点 ,除此之…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和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学校事故的范围、处理原则和学校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对学校事故的有效防范作深入探讨,是极具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软组织运动创伤发生的规律,减少伤害事故,增强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在校学生中发生软组织创伤进行调查。结果:45.38%的是关节韧带扭伤,38.7%的是肌肉拉伤。这些创伤多发生在篮球、排求、足球项目的活动中,创伤部位多是膝、踝关节。结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足,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场地器材设置不合理等,应针对性改正,以减少体育活动中软组织创伤。  相似文献   

18.
以大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各年级各专项课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专项课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致伤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探讨减少各类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方法.分析损伤部位、损伤性质与专项技术特点有密切的联系,有较强的个性特点.但不同专项之间又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并发现主观预防意识差、局部运动负荷大等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重视对各专项学生的运动安全进行警示教育,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手段、从多种途径了解运动损伤知识,掌握正确的伤后处理办法和急救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的 2 0年间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 ,学校体育在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不足的地方 ,学校体育始终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 ,使教师本身陷入规定的、条框式的教学模式之中 ,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造成学生目前出现喜爱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因此学校体育要发展 ,首先就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更新观念 ,从指导思想、教学任务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化改革 ,使体育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 传统教学模式阻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平原地区,各种农业机械的使用较为普遍,使用过程中的伤害事故时常发生。为对农业机械伤害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其特点进行评估,河南省卫生厅组织了这次调查。 1 资料与方法所查为河南省温县、武陟两县1990~1992年度的农业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情况,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共查483例,其中男393例,女90例。年龄为1~73岁,以20~45岁间发生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