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乳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蛋白表达和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 6 5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 C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VEGF C只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 ,而在邻近的正常乳腺组织及间质细胞中不表达。VEGF C标记定位于肿瘤细胞浆 ,呈棕褐色颗粒。 6 5例乳腺癌中有 31例VEGF C呈阳性表达 (4 7.8% ) ,VEGF C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P <0 .0 1)。结论VEGF C在乳腺癌中表达 ,并在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 ,可作为临床判断肿瘤病人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bcl -2和bax基因蛋白在乳癌中的表达 ,以探讨其在乳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40例乳癌和 3 1例乳腺良性病变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其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bcl-2基因蛋白在乳癌中心、癌旁、良性病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2 .5 %( 2 9/ 40 ) ,45 .0 ( 18/ 40 )和 96.8%( 3 0 / 3 1) ( P <0 .0 1) ;按肿瘤细胞分级Ⅰ、Ⅱ、Ⅲ级的bcl -2表达强度分别为 ( 2 .0 8± 0 .2 9) ,( 1.2 3± 0 .2 8)和( 0 .73± 0 .2 3 ) (P <0 .0 1)。bax基因在乳癌中心、癌旁、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强度分别为 ( 0 .88±0 .13 ) ,( 1.2 0± 0 .10 )和 ( 1.16± 0 .17) (P <0 .0 5 )。结论bcl-2基因蛋白在乳癌中高表达 ,bax基因蛋白则为低表达。说明其细胞凋亡受抑制。bcl-2的高表达可部分反映乳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CEA与大肠癌组织CEAmRNA表达的关系及大肠癌组织CEAmRNA的表达率。方法RIA(放射免疫法 )测定 4 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CEA ;RT 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4 0例大肠癌组织CEAmRNA及 4 0例正常大肠黏膜CEAmRNA表达。结果血清CEA升高 (>5ng/ml) 18例(4 5 % ) ,大肠癌组织CEAmRNA阳性 38例 (95 % ) ,正常大肠黏膜CEAmRNA阳性 2例 (12 .5 % )。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CEA升高与大肠癌组织CEAmRNA阳性没有相关性 ,大肠癌组织CEA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正常大肠黏膜CEAmRNA表达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GFR与PD-1、PD-L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EC)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3例不同分化组的子宫内膜癌及2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EGFR与PD-1、PD-L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EGFR与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EGFR与PD-1、PD-L1蛋白在70例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5.7%、75.7%、60.0%),显著高于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阳性率(分别为57.6%、42.4%、36.4%),与EGFR、PD-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分别23.1%、3.8%)有差异。EGFR蛋白表达水平在肿瘤浸润深度≥1/2(88.9%)、肿瘤直径≥2cm(86.2%)、淋巴管间隙受侵(95.5%)明显高于对照组。PD-1蛋白表达水平在肿瘤浸润深度≥1/2(80.6%)、肿瘤直径≥2cm(72.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EGFR、PD-1、PD-L1对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等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EGFR、PD-1、PD-L1有望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预测复发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和肝癌组织中胸腺嘧啶合酶 (TS)、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hTERT)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正常肝组织、慢性肝病和肝癌组织标本经 1 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 ,TS和hTERT染色方法均为常规ABC免疫组化法。结果肝癌病例TS和hTER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 ,除肝硬化外均有显著或高度显著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高分化、淋巴结未转移和肿块最大径≤ 5cm的肝癌其TS ,hTERT阳性率均较明显低于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和肿块最大径 >5cm肝癌 ,但两者阳性率与肝癌病理类型及血清HBsAg、AFP状态无明显关系。结论TS或hTERT表达可能是反映肝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检测慢性肝病组织中TS ,hTERT表达可能对预防和早期发现肝癌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探讨提高Ⅱ期子宫内膜癌 5年生存率的治疗方式。方法通过对 164例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随访 ,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 5年生存率为 74.4%。病理类型 ,细胞分化程度 ,肌层浸润深度 ,盆腔淋巴结转移 ,手术方式均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明确术前诊刮价值 ,实行手术病理分期 ,规范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 ,对高危因素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放疗 ,是提高Ⅱ期子宫内膜癌 5年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妊娠早期反复自发性流产与患者免疫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反复自发性流产 (RSA)与抗心磷脂抗体 (ACA) ,抗子宫内膜抗体 (AEA)和抗精子抗体 (ASA)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 338例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 (研究组 )血清ACA ,EMA以及ASA。选择 6 9例无流产史并已分娩的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ACA ,AEA和ASA阳性检出率 (2 6 .92 %、2 1.0 1%、30 .18%)与对照组 (8.70 %、7.2 0 %、11.5 9%)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RSA与ACA、AEA和ASA之间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不明原因流产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与大肠癌血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48例大肠癌组织VEGF、TGFβ1、TGFβ2 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VEGF、TGFβ1、TGFβ2 与大肠癌MVD及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大肠癌VEGF、TGFβ1、TGFβ2 蛋白表达阳性者 ,其MVD值均显著高于阴性者 ;VEGF、TGFβ1及MVD与其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大肠癌的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结论VEGF、TGFβ1、TGFβ2 与大肠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其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 ;VEGF、TGFβ1和MVD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正常绒毛 15例、未恶变的葡萄胎 30例、恶变的葡萄胎及绒癌 2 5例中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绒毛组PTEN阳性表达率为 93.3%,显著高于葡萄胎组的 34 .5 %(19/ 5 5 ) ,非恶变组PTE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恶变组 (P <0 .0 1) ;恶变组恶变前后相比较 ,恶变后PTEN表达率显著降低 (P <0 .0 1) ;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之间PTEN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PTEN表达下降与葡萄胎恶变有关 ,PTEN的表达可望成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和突变型p53(Mtp53)蛋白在人正常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ub1和Mtp53蛋白在30例正常子宫内膜(A组)、30例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B组)和6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C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Bub1蛋白在A、B、C、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67%、56.67%、28.57%,内膜癌的分化程度越低或临床分期越晚,Bub1蛋白阳性率越低(P<0.05),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2)Mt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0、26.67%、69.84%,Mtp53蛋白的阳性率与内膜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均相关(P<0.05)。(3)Bub1和Mt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514,P<0.001)。结论:Bub1和Mtp53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异常,与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是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之一,联合检测Bub1和Mtp53蛋白更具有预后意义,也为内膜癌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卵巢肿瘤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 -π(GST -π)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链霉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法 (S -P法 )测定 10例良性卵巢肿瘤、40例恶性肿瘤组织中GST -π的表达 ,及其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术前化疗的关系。结果10例良性肿瘤GST -π无阳性表达 ,40例恶性肿瘤阳性表达 2 6例 (6 5 % ) ;GST -π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和术前化疗无关系 (P >0 .0 5 )。GST -π阳性表达在低分化癌中占 85 .71% ,高于高、中分化癌 (33.33% ,P <0 .0 1) ;在上皮性肿瘤Ⅰ~Ⅱ期中占 2 0 % ,Ⅲ~Ⅳ期占 71.4% ,有随着分期升高而升高的趋势。GST-π阳性者缓解期短 ,易近期内复发。结论免疫组化测定GST -π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对判定化疗疗效 ,克服耐药、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GST -π阳性者属非P -糖蛋白耐药 ,化疗疗效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粘着斑激酶 (FAK)表达与大肠癌发生、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检测 10例正常肠粘膜、16例肠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及 10 8例大肠癌手术标本中FAK的表达。结果正常肠粘膜表达均阴性、肠腺瘤伴不典型增生表达阳性率为 12 .5 0 % ,大肠癌表达阳性率为 75 .93% (82 / 10 8)。其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 48.84%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 93.85 % (P <0 .0 1) ,FAK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呈正相关 (均 P<0 .0 1)。FAK阳性者术后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49.74%、44 .30 %。而阴性者为 10 0 %、88.5 4%。二组患者术后 3年、5年生存率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结论大肠癌由于FAK表达增加 ,加速恶性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故检测大肠活检粘膜及癌组织中FAK表达状况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大肠粘膜癌变倾向及大肠癌生物学行为 ,有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的表达与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 5 3例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和 15例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MRP的表达情况 ,并同时检测了P -170的表达。结果① 40例化疗后患者 ,MRP阳性表达 2 3例 ,其中疗效差 18例 ,疗效佳 5例 ;MRP阴性表达 17例 ,其中疗效差 7例 ,疗效佳 10例。MRP阳性组疗效显著差于阴性组(P <0 .0 5 )。② 40例化疗后患者 ,P -170阳性组疗效显著差于阴性组 (P <0 .0 1)。③化疗后患者MRP与P -170表达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系数 =0 .36 7,P <0 .0 1) ,且两者与临床疗效有关。结论①MRP的过高表达是多药耐药 (MDR)产生机制中又一因素 ;②MRP与P -170表达有一定的一致性 ,且与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 ;③MDR采用多项指标检测有助于AL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 p2 7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链霉菌亲生物素 -过氧化酶法检测宫颈癌中 p2 7蛋白表达。结果p2 7蛋白高表达率在宫颈癌中为 19% (9/48) ,而正常宫颈组织中均为高表达。细胞分化程度中 ,Ⅰ级的 p2 7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Ⅱ级及Ⅲ级 (P <0 .0 5 ) ;不伴淋巴结转移的 p2 7蛋白高表达率 3 2 %(8/2 5 ) ,明显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p2 7蛋白表达率 4% (1/2 3 ) (P <0 .0 5 )。结论p2 7与宫颈癌的发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对p2 7蛋白进行检测可为诊断宫颈癌及临床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和癌旁肝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TEN蛋白在HCC及其癌旁肝组织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HCC中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均低于癌旁肝组织(P <0 .0 1) ;HCC中PTEN蛋白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和肿瘤的大小无关 (P >0 .0 5 ) ,但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 (P <0 .0 1)。分化愈差 ,表达愈弱。结论提示检测PTEN蛋白可能对判断HCC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海洛因稽延性症状及其可能原因。方法对 191名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在戒毒两周后至两年间进行 2 7个稽延性症状项目量表的自评。结果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良好 ,Cronbacha系数为 0 .92 86 (F =13.0 874,P <0 .0 0 1) ,各项目分与剩余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 0 .48以上。主成分分析可分成五个成分 ,分别为 :渴求、焦虑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认知功能和情绪障碍及睡眠障碍。稽延性症状阳性百分率在两年内的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本量表适合于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症状评定。  相似文献   

17.
李文雁  王淑琴  王晓玲  闫云宇 《临床荟萃》2006,21(5):315-318,F0002
目的 探讨Ⅰ型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58例NSCLC组织中c-erbB-1、c-erbB-2、c-erbFk3、c—erbB-4蛋白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C-erbB-1、C-erbD-2、c—erbB-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织,过表达率分别为62.07%、60.34%和41.38%。C-erbB-4表达率为63.85%,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3)。c—erbB-1蛋白过表达与PCNA指数呈正相关(r=0.248,P〈0.05);c-erbB-2蛋白过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29,P〈0.05),c-erbB-2和C-erbB-3蛋白的过表达,及二者的共过表达,与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1);C-erbB-4蛋白表迭趋向于高分化肿瘤(P〈0.01)。C-erbB-2蛋白过表达及其与c—erbB-3蛋白共过表达显示预后不良(P〈0.01)。结论 Ⅰ型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与C-erbB-2基因、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蛋白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162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ER、C-erbB-2、MDR1(P-gp)检测,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ER、C-erbB-2、MDR1(P-gp)的阳性表达率各为53.7%、37.0%和27.7%。ER在分化越高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乳腺癌中其阳性表达率高,C-erbB-2在分化越差的乳腺癌中其阳性表达率高,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C-erbB-2、MDR1(P-gp)表达率明显升高。C-erbB-2与MDR1(P-gp)的阳性表达率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C-erbB-2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结论ER、C-erbB-2基因、MDR1(P-gp)在乳腺癌中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联合检测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为合理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 6 2例COPD患者中随机选择了 31例进行规律性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每日上机两次 ,每次 2h ,2周为一疗程。比较上机前、上机后 2h、2 4h、1周 ,2周后动脉血气中 pH值 ,PaO2值 ,PaCO2 值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 2h、2 4h ,1周 ,2周后动脉血气中pH值和PaO2 值逐步上升 ,PaCO2 值逐步下降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率为 83.87%。对照组动脉血气中pH值 ,PaO2 ,PaCO2 值及临床表现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与治疗组同期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SGP)的治疗效果 ,探讨SGP早期手术适应证和最佳手术时间。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 5 2例SGP的手术时机与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早期手术 (住院 48h内 ) 2 2例和延期手术 (病情稳定 6~ 8周后 )3 0例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3 1.8%和 3 .3 % (P<0 .0 2 5 ) ,病死率分别为 13 .6%和 0 (P <0 .0 5 ) ;胆总管探查率分别为 90 .9%和 5 6.7% (P <0 .0 1)。结论SGP的手术时机应采用延期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处理原则 ,即首先应积极系统的非手术治疗 ,在临床症状控制 6~ 8周后延期手术 ,能够降低SGP的病死率、并发症和胆总管探查率。在出现以胆道梗阻为主 ,胰腺炎进行加重或有重症急性胆管炎表现或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应早期手术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