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空化阻断兔VX2皮下肿瘤血供对无水乙醇消融肿瘤的增强作用。方法将32只VX2皮下肿瘤兔随机分为4组:超声空化组、乙醇消融组、超声空化联合乙醇消融组、对照组。对各组肿瘤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24h均行CEUS检查,分析肿瘤造影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最后获取肿瘤标本估算肿瘤坏死率。结果超声空化联合乙醇消融组治疗后24h,肿瘤CEUS峰值强度和曲线下面积均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超声空化联合乙醇消融组肿瘤坏死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超声空化治疗可显著提高无水乙醇对兔VX2肿瘤的消融效果。  相似文献   

2.
吡喃霉素—碘油肝动脉灌注治疗兔VX2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吡喃霉素(Pira)肝动脉化疗和外周静脉化疗的药代动力学及抗癌效应进行随机对比研究。方法 新西兰兔肝脏接种VX2瘤,单独Pira及Pira与碘油混合后行肝动脉灌注,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检测并计算肿瘤生长率(TGR),与Pira外周静脉注射对比。结果 Pirax经肝动脉灌注其Cmax(最大浓度)为36±10mg/L,低于静脉组。Pira与碘油混合后其Cmax更低。肝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探讨5-Fu局部治疗前后兔乳腺VX2移植瘤的血流、体积变化。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每侧乳腺均种植一个VX2移植瘤共建立32个乳腺VX2移植瘤模型,分别于肿瘤移植后第2、3、4周经皮注射5-Fu至右侧移植瘤的瘤内及瘤周。应用三维超声监测肿瘤生长情况,于第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瞬间、第4周治疗结束后分析左右侧肿瘤血供的分级,利用VOCALⅡ功能量化分析肿瘤内部及周边的血供,并测量容积指数(VI);同时测量肿瘤的体积,并进行自身左右侧对照。4周后处死瘤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了解肿瘤凋亡情况,评价三维超声相关检测指标的价值。结果治疗前兔两侧乳腺VX2移植瘤的血供及VI值基本一致,治疗后瞬间及第4周治疗结束后右侧(治疗侧)血供及VI值明显减小(P〈0.05);治疗前左右侧乳腺VX2移植瘤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右侧肿瘤体积增长减慢(P〈0.05);免疫组化显示:治疗侧乳腺肿瘤组织凋亡明显(P〈0.05)。结论三维超声能够更客观地反映5-Fu治疗前后兔乳腺移植瘤的血流和体积变化,5-Fu局部治疗兔乳腺VX2移植瘤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建立一个原发性或转移性兔肝癌模型并应用纳米微泡造影剂对肿瘤进行早期监测,探讨纳米材料在肝癌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肿瘤组织块接种法制备兔肝癌模型并利用门静脉插管注射微泡造影剂对比增强显影.结果 模型建立后检测原位成瘤率为83.3%,采用5 MHz的发射频率,肝内主要血管及瘤块1分钟内显影得到增强.结论 靶...  相似文献   

5.
兔肾VX2肿瘤声像图特点及超声造影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兔肾VX2肿瘤在二维灰阶超声(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方向性能量多普勒(CCD)及超声造影(CEUS)的表现,探讨CEUS在检测兔肾VX2肿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组织悬浊液注射法建立18只兔肾VX2肿瘤模型,应用2DUS、CDFI和CCD观察肾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和血流表现,实时观察肿瘤在CEUS模式下的造影剂灌注。结果肿瘤2DUS以低回声-等回声为主要表现,形态呈圆形或欠规则,CDFI及CCD呈星点状、短棒状或树枝状血流。肿瘤大部分表现为低增强或者环形增强模式。结论常规超声可作为检测VX2兔肾肿瘤的有效手段,用来实时观察肿瘤的生长变化,CEUS能更好地反映了兔肾种植瘤的特征性血供及微血管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6.
兔肝VX2肿瘤移植模型的复制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VX2细胞株复制兔肝肿瘤模型,并改进其制作方法,观察其肿瘤的生长过程,并检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在模型制作前、后不同时相的变化,同时观察脏器转移、组织病理学改变、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动物的自然生存时间。结果:接种后3周均可见到肿瘤生长,肿瘤直径为1.5~2.0cm左右,肿瘤接种成功率为100%;彩超检查显示肝脏有结节样增强回声,CT示肿瘤为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见病灶不均匀强化。移植肿瘤外观呈灰白色,扪之质地较硬,无明显的包膜,剖开肿瘤中心可见灶性坏死;光镜下见肿瘤细胞核浆比例大,细胞排列紊乱,呈浸润性生长;动物接种后的自然生存时间为40~53d,死亡原因主要为肿瘤生长及转移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兔肝VX2肿瘤从病理表现、病理过程及转移均与人肝癌相似,该模型具有容易复制、生长周期短、成功率高及模型稳定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肝肿瘤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稀硫酸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兔肝脏移植性VX2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稀硫酸和无水乙醇兔VX2肝肿瘤内注射的临床价值。方法 移植性VX2肿瘤兔 16只 ,随机分为稀硫酸和无水乙醇组 ,分别于肿瘤内注射 10 %稀硫酸和无水乙醇各 0 .5ml。结果 兔移植性VX2肿瘤内分别注射 10 %稀硫酸和无水乙醇各 0 .5ml,2 4h后 ,稀硫酸组肿瘤坏死率大于乙醇组 (P <0 .0 5 )。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表现为变性 ,坏死及凋亡改变。MRI扫描肿瘤术前T1WI、T2WI和T2DWI分别表现为均匀低信号、高信号和高信号 ,边界清楚 ;术后表现为混杂不均匀信号。肿瘤凝固性坏死在T1WI和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和稍低信号 ,增强时病灶无明显强化。结论 稀硫酸是一种新型肿瘤细胞灭活物质 ,经皮硫酸注射疗法创伤小 ,无明显副作用 ,可成为肝癌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CT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兔VX2肾癌近期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纯种新西兰白兔14只,建立原位肾癌动物模型。所有兔行CT检查后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只),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假照射,1月后CT检查;治疗组(9只),HIFU治疗后1周、1个月和2个月行CT检查。结果 (1)肿瘤强化:治疗前,所有肿瘤都有强化。对照组肿瘤在假照射后1个月依然都有强化;治疗组在治疗后1周,66.7%的肿瘤强化消失;治疗后1个月,88.9%的肿瘤强化消失;治疗后2个月和1个月相比肿瘤强化无明显变化。(2)肿瘤钙化:治疗后1月,治疗组77.8%的肿瘤出现钙化,对照组肿瘤始终无钙化。(3)肿瘤体积:对照组兔处死前的末次CT检查测得肿瘤体积和解剖后测得肿瘤体积比较,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法比较治疗组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CT测得体积和HIFU治疗点数之间有较好相关性(r=0.667,P<0.05)。(5)病理观察:治疗后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随访期中示纤维化、钙化改变;未治疗肿瘤生长旺盛。病理和CT结果一致。结论 CT检查可以为制定HIFU治疗计划提供参考;CT可以作为HIFU治疗肾癌后良好的随访手段;CT随访宜在治疗后1个月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注射高温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对兔VX2肿瘤的抑瘤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种植VX2肿瘤,种植后2周对实验兔进行CT扫描,随机分组,分别注人不同温度的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术后两周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入高温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组VX2肿瘤体积随温度的升高明显缩小、肿瘤坏死率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P〈0.05);肿瘤组织MVD值与VEGF的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注射高温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对VX2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温度越高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0.
纳米羟基磷灰石碘油混合物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碘油混合物治疗兔VX2肝肿瘤的效果。方法将荷瘤兔随机分成3组:A:生理盐水组,B:碘油组,C:nHAP-碘油组,每组20只,开腹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碘油、nHAP-碘油,比较术后3组肿瘤大小及生长率,ALT、AST水平及瘤兔存活期的差异。结果术后1、2周C组肿瘤体积及生长率明显小于B组和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3、5 d,C组和B组ALT、AST水平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瘤兔的生存期(55.0±9.1)d与A组(38.0±6.4)d、B组(45.5±7.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碘油混合物能降低肿瘤生长率,延长瘤免的生存时间,且该混合物无明显肝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瘤内注射对兔肝VX2种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接种VX2肝肿瘤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A组:肝种植瘤内注入含0.2%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生理盐水1 ml;B组:注入20 mg/ml 5-Fu 1 ml;C组:注入20 mg/ml Nano-HAP溶胶1 ml;D组:注入同样浓度5-Fu和Nano-HAP混合液2 ml.四组实验动物于注药后7、14、21 d行肝脏B超扫描,记录生存时间,取肝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7、14、21 d A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4.93±0.76)cm3、(15.67±2.75)cm3和(52.36±10.57)cm3 ; B组为(4.16土0.33)cm3、(10.26±1.60)cm3和(18.89±4.65)cm3;C组为(1.43±0.13)cm3、(3.69±0.77)cm3和(9.51±2.09)cm3;D组为(2.80±0.46)cm3、(3.77±0.91)cm3和(8.46±0.95)cm3.B、C、D三组肿瘤体积均小于同期对照组,D组肿瘤体积最小.四组动物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4、41、51和44 d.B、C、D三组生存期较对照A组延长.超声监测显示C、D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溶胶瘤内注射时可见肿瘤内强回声光点.多次注射后瘤体内可见钙化样强回声光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见A组和B组肿瘤组织出现多处片状坏死,C、D组注射区域呈片状坏死,被条索状或片状钙化灶分隔.结论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瘤内注射治疗兔VX2肝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对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未见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经皮瘤内注射艾迪注射液治疗兔移植性VX2肝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复方中药艾迪注射液瘤内注射治疗兔移植性VX2肝肿瘤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移植性肝VX2肿瘤模型28只,随机分为3组,即艾迪注射液组(12只)、无水乙醇组(PEI组,8只)、生理盐水组(8只)。全部动物在接种2周后每隔3天向肿瘤内注入治疗药物,注射4次后处死动物。于术前术后兔耳缘静脉抽血行血生化检查,同时行64排螺旋CT扫描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肿瘤增长率及肿瘤坏死率,以及进行组织细胞学与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各实验组病灶均进行性增大,但艾迪注射液组肿瘤增长率及坏死率最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水乙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UNEL法检测显示艾迪注射液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无水乙醇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艾迪注射液组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射联合阿霉素脂质体抗兔VX2肿瘤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微波辐射联合阿霉素脂质体对兔VX2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肝脏已成功接种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为肝动脉注入阿霉素碘化油乳剂;B组为注入阿霉素脂质体碘化油乳剂;C组微波辐射联合栓塞阿霉素碘化油乳剂;D组微波辐射联合栓塞阿霉素脂质体碘化油乳剂;4组实验动物于介入术前1d、术后14d行CT肝脏扫描,测量肿瘤大小;术前1d、术后1d、7d行肝功能检查,在微波辐射前、辐射中、辐射后30min、1h测量呼吸频率、心率和体温。术后15d处死动物,全部实验动物均取肿瘤组织及周围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前1d各组动物肿瘤体积、肝功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4d平均肿瘤体积A组为(6.02士1.21)cm^3,B组为(5.74±1.43)cm^3,C组为(3.26±0.37)cm^3,D组为(1.89±0.14)cm^3。各组肝功能检测无明显差异;微波辐射后兔的生命体征稳定,病理学检查组织坏死程度为D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经动脉途径应用阿霉素脂质体联合微波辐射抗兔VX2肝肿瘤效果明显,认为微波有助于提高阿霉素脂质体的抗肿瘤效果,联合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及CT、MRI表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分析少血供移植性肝恶性肿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与病理学相对照。方法取荷瘤兔后腿肌肉内VX2肿瘤,剪成小块后,经开腹种植于3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或肝中叶,于种植后第2周、第3周分别进行CT及MRI增强扫描,统计肿瘤种植成功率,观察肿瘤体积及生长指数,分析肿瘤CT及MRI平扫和增强表现,区分富血供、少血供肿瘤;分别处死2只实验兔进行病理分析,与影像学相对照。结果VX2移植瘤种植成功22只;成瘤率为73%。2周与3周时肿瘤生长率有显著差异(P<0.01)。VX2移植瘤在CT及MRI上表现为占位性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低信号结节,增强后发现少血供VX2移植瘤14只,表现为肿瘤无强化或轻微强化,肿瘤主体保持为低密度或低信号;富血供肝移植瘤8只,表现为肿瘤中度强化或明显强化,肿瘤主体密度或信号明显高于肝实质。光镜下肿瘤新生毛细血管虽较丰富,但纤细。结论经开腹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建模方法,但易发生转移。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是检测肿瘤生长和血供的可靠方法,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在CT与MRI上主要是一种少血供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兔脊柱VX2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5只,分为两组。实验组(20只)采用VX2瘤细胞悬液经横突椎弓根注射法建立兔脊柱VX2移植瘤动物模型,对照组(5只)以生理盐水注射代替VX2瘤细胞悬液进行同样操作。接种后每天观察下肢神经功能变化,接种术后第2周起每周行X线、CT影像学检查肿瘤生长情况。动物出现下肢瘫痪、死亡或接种后6周为观察终点,取出接种椎作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照组5只兔观察期内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检查未见异常。实验组中1只兔因钻孔破人椎管,退出实验。19只兔成功接种,1只于接种术后9天感染死亡,1只经病理检查证实观察截止时仍无肿瘤生长,其余17只成瘤(89.5%)。观察期内9只出现完全瘫痪,5只不全瘫,其余3只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经横突-椎弓根种植法建立兔脊柱VX2移植瘤模型具有成瘤率高、可重复性好的特点。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脊柱转移癌发展、压迫脊髓导致瘫痪的病理过程,有助于脊拄转移癌各种治疗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兔肝VX2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X2肿瘤细胞株是一种可移植的肿瘤细胞株,可接种到兔的肝脏、肾脏等部位,建立原位肿瘤动物模型。兔VX2肝癌模型是目前较常用的实验性动物肝癌模型,本文就兔肝VX2肿瘤模型的建立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改良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探讨经肝动脉联合门静脉插管技术的应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行改良开腹穿刺接种法移植肝癌,并行肝动脉联合门静脉造影,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短期死亡(术后7天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将可能导致实验兔死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实验兔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0只实验兔均移植肿瘤成功,9只(9/60,15.00%)实验兔术后短期内死亡,51只(51/60,85.00%)存活。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体质量2.5kg、术中追加麻醉、手术时间≥60min、切口长度≥5cm及总出血量≥25ml为相关影响因素(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体质量2.5kg、术中追加麻醉及出血量≥25ml为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改良法兔VX2肝癌模型建立成功率较高;选择体重较大的实验兔,同时加强手术技巧的训练,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避免术中追加麻醉是进行肝动脉联合门静脉造影时降低实验兔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RFA)后不同区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48只兔肝移植VX2肿瘤,建立动物模型,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6)。对实验组行RFA,分别在术后即刻、1天、2天、1周、2周、3周各处死7只实验兔,留存肿瘤标本,进行HE染色、VEGF检测、Annexin V-FITC/PI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带的VEGF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RFA术后针道炭化区、热凝固区和消融边界区平均VEG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针道炭化区、热凝固区及边界区术后即刻与其他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针道炭化区及热凝固区VEGF在术后即刻达高峰,术后1天~3周呈整体下降趋势,消融边界区VEGF在术后即刻到1周呈上升趋势,2周后下降。术后针道炭化区、热凝固区和消融边界区平均肿瘤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区带细胞凋亡率均在术后1天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结论 RFA后针道区和热凝固区内肿瘤细胞VEGF下降和肿瘤凋亡显著,而消融交界区仍可能有存活的肿瘤细胞;在RFA后第3周时,残留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可恢复到术前状态,此时宜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