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内服加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辨证分为大肠湿热型、脾虚湿盛型、寒热错杂型、脾肾阳虚型4型,分别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内服,同时予溃结灌肠液灌肠。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达88.6%。结论:辨证分型内服中药加中药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孙刚 《中医研究》2005,18(10):46-48
目的:观察结肠康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5名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结肠康内服并联合中药灌肠,对照组仅以结肠康内服.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结肠康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证,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显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寒热错杂证患者寒热偏盛不同之间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性.方法:39例UC寒热错杂证患者分为偏寒组19例,偏热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粪便标本,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分析两组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结果:活动期UC寒热错杂证寒热不同偏盛两组患者之间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寒热错杂型标准的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日给予半夏泻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对照组每日单纯给予美沙拉嗦口服。结果:治疗组40例病人中,完全缓解19人,有效16人,完全缓解率47.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40人,完全缓解12人,有效16人,完全缓解率30.0%,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口服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较5-氨基水杨酸灌肠法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复方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检索,统计分析治疗溃结的中药类别,单味中药出现的频次与频率,从而归纳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气""热""虚"关系密切,着重运用"清热理气,收涩止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结果共检索出140个中药复方,中药136味:其中以清热类(25味)最多,其次为补虚类(21味),收涩类(12味),活血化瘀类(12味);功效以清热、补虚、收涩、活血化瘀为主。结论通过分析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总结出高频中药,归纳其中药类别及用药规律,为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最佳组方提供参考,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医认为UC发病之本为脾胃虚弱,病理产物包括湿热、瘀血、热毒等,日久则脾肾渐损,肠腑湿热,终成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病,临证时当以寒热并用法治之,可取得较好疗效。该文主要论述寒热并用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结肠清热丸联合结肠补虚丸治疗轻中度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寒热错杂型溃疡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结肠补虚丸、结肠清热丸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完全缓解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完全缓解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分析,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清热丸联合结肠补虚丸治疗轻中度寒热错杂型UC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朱丽丽  郭海  赵晓峰  刘志 《河南中医》2016,(11):1995-199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每次1 g,每日3次,复方乳酸菌胶囊0.66 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配合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晚1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内镜下评分及生存质量(IBDQ)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BDQ积分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镜下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方药,探索其用药规律。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09~2013 年间525 份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历,将病历录入结构化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中,经数据整理和规则处理后,采用复杂网络方法,分析中药处方的核心药物及常用配伍。结果: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药物为地榆、黄连、木香、白芍、仙鹤草、当归、炒白术、黄芩、紫草、薏苡仁、茯苓、山药。结论:数据挖掘可以客观分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核心药物及常用配伍,指导临床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炎症性肠病,证候表现多见于湿热型,其病因尚不明确,但UC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受损的表现。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历史悠久,效果显著,临床常用健脾及清热类中药治疗,研究表明,多数中药及复方的化学成分有调节患者血清内炎症因子的含量,抑制肠道炎症反应,修复肠道黏膜的作用。此文通过研究整理近年来关于肠黏膜屏障结构、UC患者的肠黏膜表现以及中药对湿热型UC肠道黏膜的作用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明确中医药湿热型UC的机制,并为进一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治疗焦虑症的用药特点。方法:收集运用中医方剂治疗焦虑症的文献,建立中药数据库,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系统聚类分析,总结中药组合和配伍规律。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有效处方119个,药物112种,最常用的药味为甘草、茯苓、酸枣仁、白芍和柴胡,重用补虚药、安神药和清热药,用药特点为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归经多入心、肝、脾三脏。聚类分析总结了"龙骨+牡蛎+黄芩"等六个常用组合,分别代表镇静安神法等六种治疗思路(治法),对应临床常见的六个证型。结论:研究厘清了中药复方治疗焦虑症的用药规律和治疗思路,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药方剂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以饮片配伍来组方制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应用模式,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应对多因素复杂性疾病,中药方剂具有理论优势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但科学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中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缺乏科学认知,导致中药方剂发挥疗效的规律认识不足,影响了中药疗效的稳定发挥,也阻碍了中药产品质量的提升。组分中药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突破了仅凭经验组方的传统,实现从饮片配伍到组分配伍的转变,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在3个国家"973"计划项目支持下,以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研发创新中药为目的,围绕"两个相对清楚",开展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开拓了组分中药研究方向。十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扩展,组分中药和效应配伍理论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完善。组分中药理论价值不仅是在新药发现方面,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沟通融合的桥梁,构建了关键技术体系,符合中药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该文着重介绍组分中药研究历程、相关概念和技术发展以及在中医药理论研究、创新中药研发、中成药二次开发和制药技术升级换代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文献为数据源,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关联原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核心药物及其归经、性味、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103首,涉及中药145种,分析出18个使用频次20及20以上的药物、32个常用药对,挖掘出14个核心药物组合、7个新处方。结论: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并为选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近5年来中医治疗颈性眩晕的内服方剂,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TCMISS)对筛选出的101个方剂中的154味中药进行分析,确定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使用频次,分析核心用药特点、配伍规律以及高频用药剂量,挖掘出了14个核心药物组合和7个新方组合。其组方用药规律阐明了治疗颈性眩晕以平肝潜阳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气活血药、滋补肝肾药为主,治则为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通窍、化痰祛湿、平肝潜阳通络、益气活血养血。旨在总结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高频单味中药、高频药物组合和疗效显著的高频用药剂量,探讨目前治疗颈性眩晕组方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王月茹  谢伟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1):1916-1920
目的 对五味子专利文献进行技术信息挖掘,并统计分析具有安神功效的遣药配伍规律,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信息验证,以期为五味子的药食效用开发及专利审查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检索五味子相关有效专利信息,经过人工去噪、筛选确定分析数据样本,利用中医药传承计算平台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形成用药频次、对药、角药及核心遣药配伍组成等规律结果,并参照国家药品标准、上市产品实证及科技文献等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在五味子安神功效的专利信息分析中发现,对药组合五味子-酸枣仁的频次最高,角药组合五味子-酸枣仁-远志的频次最高,五味子-酸枣仁-丹参-地黄为五味子发挥安神功效拟合的最优组方;在百乐眠胶囊、枣仁安神胶囊等上市中成药的组成配伍信息验证中,五味子组方配伍发挥安神功效拟合新组方是五味子-酸枣仁-丹参-地黄,这一结果与药品标准、上市产品及科技文献等综合信息的系统性验证完全一致。结论 基于有效专利信息拟合的五味子遣药配伍规律能够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及专利性审查提供参考,为加强中医药专利信息的挖掘和运用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和关联分析等方法,寻找古方中使用珍稀中药人参的用药特点与配伍规律,以验证并拓宽其临床应用。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中筛选出用量及功效明确、组成含有人参的方剂2 420首。通过Apriori算法及聚类分析对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结果:Apriori关联分析得出,人参-甘草,人参-白术,人参-当归,是最常用的二联用药。人参-白术、甘草,人参-白芍、当归,当归-白芍、人参,是最常用的三联用药。小剂量人参与甘草、白术配伍,大剂量人参与甘草配伍;通过聚类提取出4个因子,提取出的方剂分别具有止痛、温补肾阳、降逆止呕、补气行血的功效。结论:人参用量不宜过大,与人参配伍的中药以调和人参药性、治疗脾胃虚寒、温肾散寒止痛4个方面的作用为主,为临床使用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杨旭杰  肖诗鹰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7):2661-2666
目的:探讨心血管中药复方有效专利的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及专利保护提供参照.方法:以维持时间较长的心血管中药复方专利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其核心药物的组成、功效、归经、药对配伍.结果与结论:心血管中药复方有效专利的高频中药包括丹参、黄芪等近30味,功效集中于活血化瘀和补气,主要归心、肝、脾、肺经,药对配伍可增强疗效,该研究结果为心血管中药复方研发及专利保护提供了参照并规划了新的研发空间.  相似文献   

18.
药对是方剂的最小特色单位,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所蕴含的规律和经验.近年来,围绕药对的功效物质、效应评价及配伍机制等方面开展的现代研究,为中药配伍、方剂应用的内涵阐释以及创制中药健康产品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课题组系统梳理药对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药对研究应遵循整体观念,充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注重学科交叉与协作,聚...  相似文献   

19.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式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方剂配伍理论及模式是中医复方研究的关键 ,本文以方剂配伍理论方法的梳理及方剂配伍思想的研究为基础 ,就新近研究中的组分配伍进行归纳 ,通过复方组分配比优化方法研究 ,提出可将组分配伍作为中药复方配伍的新模式。中药复方配伍新模式的研究及形成 ,对新药研究及临床疗效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院中医处方书写质量,分析处方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促进处方书写规范化、标准化,推动临床合理用药,使药剂调剂更准确,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中药处方5000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处方存在前记不完整,字迹潦草,药名书写不规范,省略脚注等方面一些问题。结论:应加大《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加强处方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以确保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