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学文  王洪  周李  王晓涛 《西部医学》2009,21(8):1343-1345
目的单眼部分遮盖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经散瞳验光后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106例(205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按随机对照原则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用单眼部分遮盖(4~8h/d)和双眼交替遮盖(3~5h/d)进行治疗,各组都同时辅以增视能视觉训练,6个月后,分别在两组患儿中按弱视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比较两种遮盖方法对视力的提升效果。同时比较两种遮盖方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视功能(融舍范围和立体视锐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单眼部分遮盖组与双眼交替遮盖组使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眼视力进步的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水平融合范围扩大5°的人数及立体视锐度SA≤60″人数变化,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单眼部分遮盖对屈光不正性弱视视力提升效果与双眼交替遮盖基本一致,但对双眼视功能(融合功能,立体视觉)的改善优于后者,说明单眼部分遮盖更有利于患儿双眼视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眼交替遮盖与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经散瞳验光后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18例(636只弱视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按屈光度分成近视性,远视性,混合散光性弱视3组,再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各弱视组内患儿分成两组,分别用双眼交替遮盖(3~5∶1d)和单眼部分遮盖(4~8h/d)进行治疗,各组都同时辅以增视能视觉训练,6个月后,分别在不同类型弱视组按弱视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比较两种遮盖方法的视力提升效果,统计学方法用χ2检验。同时比较两种遮盖方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视功能(融合范围和立体视锐度)的改善情况,用t检验。结果在3种屈光不正性弱视中双眼交替遮盖组与单眼部分遮盖组使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眼视力进步的有效率分别经χ2检验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双眼视功能改善,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水平融合范围扩大5°以上的人数及立体视锐度SA≤60″人数变化,分别经t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眼部分遮盖对屈光不正性弱视视力提升效果与双眼交替遮盖基本一致,但对双眼视功能(融合功能,立体视觉)的改善优于后者,说明单眼部分遮盖更有利于患儿双眼视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现将我院自1994年来由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患儿治疗效果与治疗年龄进行总结比较,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为1994-01~1999-01就诊患儿。双眼弱视,无屈光参差患儿552例,男280例,女272例。年龄3~14岁。单眼弱视,有屈光参差患儿284例,男145例,女139例。年龄3~14岁。所有患儿均在睫状肌完全麻痹检影后配戴眼镜矫正视力,单眼弱视患儿进行遮盖,每月复查视力,检测弱视治疗效果。2 结果双眼弱视患儿158例,3~5岁,双眼矫正视力达5.0者132例,治愈率84%;6~8岁,272例,双眼矫正视力达5.0者202例,治愈率75%;9~11岁,94例,双眼矫正视力达5.0…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复方胞肌治疗年长弱视与传统疗法的比较 ,选择较为理想的方法。方法  65例 70只眼 9~ 15岁弱视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药物组 :球后注射复方胞肌 ;遮盖组 :遮盖加精细目力训练 ,随访 6个月 ,对视力、VEP、立体视锐度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药物组治疗后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 ,与遮盖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治疗前后药物组的立体视锐度及P -VEP明显改善 (P <0 .0 5 ) ,而遮盖组则无改善 (P >0 .0 5 )。结论 复方胞肌治疗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的大龄弱视较遮盖组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眼交替遮盖与单眼部分遮盖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360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180眼)。观察组采用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对照组采用双眼交替遮盖治疗,两组患儿均配合增视能视觉训练,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双眼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视力提升有效率分别为76.67%及7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范围及立体视锐度(SA)≤60”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在改善双眼视功能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双眼交替遮盖。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 1 998年 1 0月~ 1 999年 1 2月对门诊 1 0 4例弱视儿童 ,经综合治疗后视力达 0 6者进行同视机双眼视功能Ⅲ级训练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0 4例均为经本院门诊确诊为弱视并经过综合治疗后视力达 0 6的弱视儿童 ,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 5 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 41例、斜视性弱视 1 2例。综合治疗包括戴镜、遮盖、红光闪烁、海丁格刷、后象疗法、药物等。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6例 ,男 2 2例 ,女 34例 ,共 96只眼 ,继续戴镜并用同视机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对照组 48例 ,男 2 2例 ,女 2 6例 ,共 73…  相似文献   

7.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危害着儿童的视功能。其本质是双眼视觉发生紊乱。不仅弱视眼视力低下 ,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 ,有的甚至是立体盲视。如不及时治疗 ,则患眼的视力会永久低下 ,成为单眼视觉。因此对弱视进行有效治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1995— 2 0 0 0年 ,我们对收治的单眼弱视患者 10 9例 ,采用遮盖疗法和精细目力训练方法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0 9例 ,男 5 2例 ,女 5 7例 ,初诊年龄3.5~ 12岁 ,平均 7岁。治疗时间 5~ 2 8个月 ,平均 2…  相似文献   

8.
双眼视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娜  王晓莉  余敏  吕迎春  胡波 《四川医学》2005,26(6):666-667
目的探讨双眼视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共观察69例弱视患儿,随机分为A、B组。其中A组33例,除上述治疗,在双眼视力≥0.6使用同视机脱抑制后进行双眼训练;B组36例,仅进行传统遮盖,精细作业,口服左旋多巴或肌注胞二磷胆碱等治疗。两组屈光不正性及屈光参差性弱视占90%以上,不足10%患者合并斜视,以治疗前后的视力、二级视、立体视觉为观察项目。结果A组基本治愈(81.8%),进步(12.1%),无效(6.1%),B组,基本治愈率(30.6%),进步(47.2%),无效(22.2%)。结论双眼视训练可以提高弱视治疗效果,扩大融合、分开范围。提高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9.
弱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病 ,我院采用传统的遮盖及药物压抑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弱视患儿 10 1例 (142只眼 ) ,单眼 6 0例 (6 0只眼 )、双眼41例 (82只眼 ) ,2 .5~ 12岁。屈光不正性弱视 18例 (34只眼 ) ,屈光参差性弱视 32例 (39只眼 ) ,斜视性弱视 5  相似文献   

10.
弱视是一种危害儿童视力的眼病 ,根据全国各地对儿童斜视弱视调查 ,发病率达 3%左右 ,弱视的治疗有多种方法 ,我院采用射光弱视治疗仪治疗弱视眼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 治疗对象 凡是经阿托品散瞳验光配镜戴3个月矫正远视力仍≤ 0 .8,经检查眼球无器质性病变确诊为弱视 ,用射光弱视治疗仪治疗。我们从 1 998年 4月至 1 999年 4月共治疗 1 5 6例 ,能坚持定期复查和治疗的有 1 2 4例 (双眼33例、单眼 5 8例 ,共 1 2 4例 ) ,其中男性 5 9例 ,女性 6 5例 ,年龄为 3岁~ 1 4岁。轻度弱视(0 .6~ 0 .8) 6 1眼 ,中度弱视 (0 .2~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已治愈弱视患儿与正常视力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 寻求一种客观评价儿童视功能及预测弱视疗效的手段, 并且进一步观察影响P-VEP的相关因素, 为进一步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60例 8~12岁经正规弱视治疗后弱视治愈儿童分为单眼弱视治愈组(40人, 弱视治愈眼40只, 而另眼为相对正常眼40只)及双眼弱视治愈组(20人40只眼)。20例视力正常的同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P-VEP的潜伏期和振幅, 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影响P-VEP的相关因素。结果: 3组双眼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弱视治愈组及双眼弱视治愈组的弱视眼P100 波较正常组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其中单眼弱视治愈组弱视眼明显低于双眼弱视治愈组。单眼弱视治愈组的相对正常眼P100 波较正常组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 而与双眼弱视治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自身弱视眼比较P100 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弱视眼P100 潜伏期的主要相关因素是初治矫正视力、初治年龄及屈光度。结论: 通过弱视治疗, 虽然患儿视力恢复正常, 但弱视眼及相对正常眼的视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初治矫正视力、初治年龄及屈光度对患儿视力及视功能恢复均有重要影响;仅针对增加视力的传统弱视治疗对于提高双眼视功能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弱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7~ 2 0 0 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弱视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弱视患者均符合全国斜视弱视学组制定的弱视诊断标准[1] 。本组病例 117例2 0 6眼 ,其中男性 6 2例 ,女性 5 5例 ;单眼 2 8例 ,双眼 89例 ;年龄分组 :3~ 5岁 83眼 ,6~ 8岁 92眼 ,9~ 12岁 31眼 ;临床分度 :轻度弱视矫正视力 0 .8~0 .6计 5 9眼 ,中度弱视矫正视力 0 .5~ 0 .2计 12 9眼 ,重度弱视矫正视力≤ 0 .1计 18眼 ;临床分类 :屈光不正性弱视 137眼 ,屈光参差性弱视 4 2眼 ,斜视性弱视 2 7眼 ;中心注视 15 4眼 ,非中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增视能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简称增视能)和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探索儿童弱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增视能和综合治疗对392例600眼弱视儿童进行随机化分组治疗,增视能组198例300眼给予视觉刺激、视觉精细等不同训练方案;综合治疗组194例300眼采用遮盖、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光刷等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在弱视治疗1年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对最佳矫正视力达0.6的无双眼视的弱视儿童增视能组行多维三级功能训练,综合治疗组行视加弱视治疗仪400型附加的三级视功能训练,观察6个月后双眼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中轻度弱视儿童治疗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视能组的中、重度弱视儿童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综合疗法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佳矫正视力达0.6时无双眼视觉功能的患儿,经三级视功能训练6个月后,增视能组获得近立体视有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视能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是治疗中、重度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贺景波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2):613-614
弱视是严重阻碍儿童视功能发育的眼病之一 ,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对提高患眼视力及恢复正常双眼视觉有重要意义。在弱视诊断及疗效随访中 ,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PR VEP)是一种较有效的检测手段。笔者收集了自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10月在我院门诊的 45例弱视儿童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PR VEP)的检查资料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45例弱视儿童男 2 5例 ,女 2 0例 ,年龄 4~ 12岁。全部经眼科常规检查 ,无屈光间质混浊和眼底病变 ,矫正视力 0 .0 5~ 0 .8。其中单眼弱视 2 2例 ,双眼弱视 2…  相似文献   

15.
胞二磷胆碱治疗中、重度弱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胞二磷胆碱治疗中、重度弱视后视力等指标的变化,评估其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81例弱视患者,随机分成药物组,肌肉注射胞二磷胆碱;联合组,药物联合遮盖治疗;遮盖组,遮盖治疗加精细作业。严密观察各种可能的副作用。对视力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药物组视力提高出现最早,但4月后呈下降趋势。联合组对各种弱视有效,视力能持续性提高。药物组和联合组视网膜光阈值有改善。治疗后三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潜伏期均无改善。一例患者注射胞二磷胆碱后诱发癫痫。结论:胞二磷胆碱能提高弱视眼的视力,改善视网膜光阈值,胞二磷胆碱与遮盖治疗联合应用疗效较好。胞二磷胆碱可诱发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压抑膜联合弱视训练治疗中重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中重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压抑膜组(47例)与遮盖组(47例)。遮盖组接受传统遮盖视力联合弱视训练治疗,压抑膜组接受压抑膜联合弱视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双眼功能指标[立体视、调节幅度(AMP)、调节灵敏度(AF)、正相对调节(PRA)、负相对调节(NRA)]。结果压抑膜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遮盖组(70.21%)(P<0.05);治疗后,压抑膜组NRA、AF、AMP水平较遮盖组高,PRA、立体视水平较遮盖组低(P<0.05)。结论压抑膜联合弱视训练治疗中重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可提高治疗效果,恢复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儿童弱视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作者 1986年以来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 78例 ( 12 2眼 )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8例 12 2眼弱视儿童中 ,男性 4 8例 ,女性 3 0例。年龄 3~ 18岁 ,双眼弱视 4 4例 ,单眼弱视 3 4例。屈光不正性弱视 90眼 ,屈光参差性弱视 18眼 ,斜视性弱视 14眼。重度弱视 (视力 <0 .1) 2 2眼 ,中度弱视 ( 0 .2~ 0 .5 ) 6 5眼 ,轻度弱视 (视力 0 .6~ 0 .8) 3 5眼。弱视诊断标准和分类方法按全国弱视防治学组规定的标准。外眼及眼底正常 ,无眼球器质性病变。1.2 治疗方法1.2 .1 散瞳检查、检影验光…  相似文献   

18.
张斌 《广东医学》2005,26(2):246-247
目的 探讨弱视综合训练与口服思利巴片剂联合治疗大龄难治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9~ 14岁患者 4 8例 6 9眼坚持进行综合训练 (常规遮盖、精细视力及对比敏感度训练、红闪、CAM、海丁格光刷及后像疗法 ) ,同时口服思利巴片剂 2 5 0mg/次 ,2次 /d ,连续 3个月 ,追踪 0 5~ 1年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基本治愈 6例(8 7% ) ,进步 31例 (44 9% ) ,无效 32例 (46 2 % )。结论 对于大龄及难治性弱视患者坚持综合训练并合理使用辅助治疗仍然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胞磷胆碱配合遮盖治疗大龄弱视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渊  杜红俊 《医学争鸣》2002,23(6):543-545
目的 观察胞磷胆碱配合遮盖治疗大龄弱视患者的远期疗效 .方法 弱视患者 76例 ,年龄 12~ 2 6 (平均 16 .6±3. 3)岁 ,接受 1~ 3个疗程的胞二磷胆碱治疗 (体质量 <40kg,5 0 0 mg· d- 1 ,体质量≥ 40 kg,10 0 0 m g· d- 1 ) ,每个疗程15 d,随访 3~ 9mo.所有患者均先进行配镜矫正 .对双眼视力相差超过两行 (以国际标准视力表计 )的患者 ,连续遮盖 2 0d后 ,间断遮盖每周 6 d,3mo为一疗程 .对双眼视力相当的远视患者配合双色光闪烁弱视治疗仪治疗 ,双眼各 15 min·d- 1 .结果 经 1~ 3个疗程后 ,80 (71% )只眼视力提高在 2行以上 ,其中 36只眼 (32 % )提高在 4行以上 .停药 5 wk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但遮盖及再次用药后仍能继续提高 .坚持治疗的患者视力有波动 ,但趋势向好 ;优势眼视力与弱视眼的视力均可提高 ;视力≥ 5 .0者视力仍可提高 ;大剂量组疗效显著 .结论 胞磷胆碱治疗大龄弱视 ,其疗效显著 ,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成药益视颗粒冲剂联合视加牌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日常门诊110例视力低于1.0的3~12岁弱视儿童,通过1%阿托品眼膏扩瞳3d后检影及电脑验光矫正视力≤0.8,根据不同屈光类型。弱视轻重,注视性质,随机分为对照组(视加牌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每天1次进行训练)和治疗组(视加牌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每天1次进行训练外,加益视颗粒冲剂口服,每日3次)。结果 效果界定以视力恢复或提高,治疗组有效率达93.2%,对照组有效率达55.44%,治疗组有效率qt显高于对照组(P〈0.5)。结论 益视颗粒冲剂联合视加牌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训练,治疗儿童弱视能有效提高患儿视觉。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