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彭伟 《医学综述》2014,20(17):3176-3177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容貌美观,还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及减少唇腭裂对小儿的不良影响,唇腭裂修复手术通常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完成。但唇腭裂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较高,该文就唇腭裂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小儿唇腭裂术后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滨  梁治辉 《广西医学》2008,30(1):108-109
小儿唇腭裂整复手术在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但由于小儿年龄较小,诸多生理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并发症,特别以手术后麻醉苏醒期并发症最为危急,不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造成死亡[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对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A、B、C3组,均采用相同全身麻醉方法;A组麻醉前与麻醉后不予任何镇痛处理; B组术前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肛塞,术后每6 h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至术后24 h结束; C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前同时给予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术后接镇痛泵(舒芬太尼80μg、托烷司琼2 mg)进行持续镇痛。记录3组患儿麻醉前( T0)及术后1 h( T1)、6 h( T2)、12 h( T3)、24 h( T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 MAP)和血氧饱和度( SpO2)、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儿心率、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MAP有随时间变化趋势(P<0.001),但C组心率、MAP更平稳。 B、C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均低于A组(P<0.05), C组的镇静、镇痛效果更好。3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玉铭  王伯钧 《华夏医学》2009,22(6):1164-1165
小儿唇腭裂整复术在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但由于小儿年龄较小,诸多生理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在治疗中容易发生并发症,特别以手术后麻醉苏醒期最为危急,不及时发现或处理可造成死亡[1].因此,对小儿唇腭裂术后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护理尤为重要.本科自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共行小儿唇腭裂整复手术393例,其中11例在术后麻醉苏醒期出现并发症,因发现处理得当无1例发生不良后果.现将对小儿唇腭裂术后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2年4月承接“微笑列车”扶贫项目以来,为106例唇腭裂患儿采用两种静脉复合麻醉方法施行了唇腭裂修补术,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8例需要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小儿患者,按年龄分为甲组和乙组,并根据不同年龄给予特定的个性化护理,并观察躁动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1-3岁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高于3-12岁患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麻醉苏醒期间躁动,年龄越小越需要给予特殊护理,个性化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麻醉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并能有效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给患儿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丙泊酚抑制吸入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吸入全麻苏醒期患者常易发生躁动,而用一般镇静药物处理躁动的效果均不理想。我们应用丙泊酚对抗全麻腹腔镜手术后躁动,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吸入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躁动的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2...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中患儿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唇腭裂患儿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研究组患儿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儿给予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后情况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32%,对照组患儿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6.42%,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中给予患儿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 1 992年以来选择 5 2例 3~ 5岁小儿唇腭裂患者进行一次手术修补 ,随访 1~ 4年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 ,其中单侧唇腭裂 43例 ,双侧唇腭裂 9例。 5 2例中 3岁左右小儿 2 5例 ,4岁左右小儿 1 6例 ,5岁左右小儿 1 1例。选择身体健康、营养状况好 ,胸透、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 ,无上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的患者。备全血 2 0 0mL。2 麻醉和手术方法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由于唇部裂开 ,口腔内暴露充分 ,所以先进行腭裂手术修补。双侧腭裂采用多瓣术加双侧犁骨粘膜瓣手术法。单侧腭裂采用二瓣术。全部腭裂均采用板间劈…  相似文献   

10.
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身麻醉是临床麻醉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但因全麻药作用于中枢系统 ,麻醉苏醒时病人可能出现苏醒延迟、定向障碍、躁动不安等并发症 ,本文结合以下典型病例对躁动的处理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 4岁 ,94 kg,运动员。以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收住入院 ,欲行胆囊切除术。因病人体重超重 ,对酒精、新洁尔灭过敏 ,普鲁卡因皮试 ( )而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患者术前用鲁米那钠 0 .1 g,阿托品 0 .5mg肌注。入手术室后 ,用安定 1 0 mg、芬太尼 0 .0 5mg、乙咪酯 2 0 mg、卡肌宁 1 2 .5mg、司可林 1 0 0 mg快速诱导 ,气管插管后 ,注射芬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行小儿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行唇腭裂修复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B组)。观测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15 min(T4)、手术开始30 min(T5)及清醒拔管(T6)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诱导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诱导给药后心率、血压有所下降,B组较A组心率、血压波动明显,诱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长于A组,不良反应多。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术,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平衡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效果,从中筛选最佳平衡麻醉药物的组合方案。方法 150例拟施唇腭裂修复手术的婴幼儿在同样条件下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组,50例),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P组,50例),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M组,50例)。观察记录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和气管拔管后的心率、呼吸、呼气末CO2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 K组在麻醉后各时段的心率明显快于K+P组和K+M组(P〈0.01)。K+P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和K+M组(P〈0.01)。K+P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和K+P组(P〈0.01)。K组气管拔管后早期缺氧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平衡麻醉效果好,心血管功能稳定,苏醒快。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的动态变化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对 1 996~ 2 0 0 2年大连地区 38家县级以上助产医院孕 2 8周至产后 7d 2 1 930 1例围产儿 ,2 6 3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nsCLP)病例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大连地区nsCLP总发生率为 1 2 .0 /万 ,7a间无显著性差异 ,男女无显著性差异。nsCL CP(唇裂合并腭裂 ) 7a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发生率为 1 0 .1 /万、乡村发生率为 1 4 .4 /万 ,有显著性差异。 3类唇腭裂发生率 :nsCL CP7.1 /万 ,nsCL(唇裂 ) 2 .8/万 ,nsCP(腭裂 ) 2 .1 /万。转归中 ,活产 2 1 7例 ,占 82 .5 % ,死胎、死产及 7d内死亡共 4 6例 ,占 1 7.5 %。 [结论 ]大连地区 7a的nsCLP总发生率无变化趋势 ,但nsCL CP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 ,男女无差异 ,农村高于城市 ;nsCL低于全国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成批收治唇腭裂患儿过程中,围术期处理与手术治疗的特点和经验.方法:成批收治唇腭裂患儿745例,其中单纯唇裂180例,腭裂373例,唇裂伴腭裂192例.术前准备按规范的医疗程序进行,注重医患沟通.手术按常规方式操作,并寻求个体化处理,以提高整复质量.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出院.唇裂患儿创口愈合好,解剖标志复位.腭裂患儿腭部愈合好,悬雍垂重建良好,无腭瘘发生,语言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患儿家长均感满意.结论:在具备可靠的手术、麻醉与护理条件的单位,成批收治唇腭裂患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刘思洋  李爱林  聂祥智 《海南医学》2013,24(21):3167-3169
目的 观察正颌外科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正颌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正颌外科联合术后正畸矫治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头影测量数据的变化、咀嚼功能的改善及术后畸形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NB、ANB、LI-NB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较为相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齿吻合度、咀嚼能力改善的程度为66.67%、83.83%,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复发率仅为16.67%,而对照组的复发率高达6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颌外科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头影测量数据有效改善了牙齿吻合度、咀嚼能力,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郑红 《海南医学》2010,21(5):27-28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0例择期行唇腭裂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B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停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之间 T1、T2、T3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A组(P〈0.05)。停药到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A组比B组明显缩短(P〈0.01)。术中B组平均追加氯胺酮2-3次以维持麻醉,A组未追加其它镇痛药物。B组拔管后有轻中度呼吸道梗阻及恶心、呕吐、躁动不安,而A组无上述并发症。结论 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在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中安全、有效,明显缩短患儿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少,较全凭静脉麻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魏会霞  王玉佩 《重庆医学》2014,(27):3570-3572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下唇腭裂修复术围拔管期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1日至8月1日,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Ⅰ~Ⅱ级,分为 D、F、N组,每组2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毕前15 min 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0 mg/kg ;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0μg/kg ;N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插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毕至拔管时间;苏醒期Riker镇静躁动评分;拔管后30 min儿童行为量表疼痛程度(FIACC )评分及拔管后30 min内各种不良反应(呼吸、循环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头痛、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儿全部顺利完成手术,3组患儿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七氟醚吸入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的MAP、HR均显著低于N组、F组(P<0.05),而D组、F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术毕至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苏醒期Riker镇静躁动评分及拔管后30 min FLACC评分明显低于N组、F组(P<0.01);3组患儿拔管后30 min均未见呼吸、循环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头痛、锥体外系反应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地佐辛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唇腭裂修复术围拔管期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社会福利院收治的唇腭裂患儿226例,分成单纯唇裂组、单纯腭裂组及唇裂合并腭裂组三组,对三组患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6例患儿中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16例,发生率为7.08%,其中,唇裂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14.29%,腭裂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20.00%。结论:唇腭裂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10倍。  相似文献   

19.
刘小平  钟廷惠 《四川医学》2011,32(6):842-844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对术中维持、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6个月~6岁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0)、插管时(T1)、手术即刻(T2)、手术15min(T3)、手术30min(T4)及清醒拔管(T5)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EA)、呼吸抑制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  相似文献   

20.
评价地佐辛对小儿七氟烷复合麻醉下行唇腭裂修复术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海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手术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 =30)和对照组(n =30)。手术结束前15 min 研究组患儿静脉注射地佐辛0.10 mg/kg,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监护治疗室(PACU)时改良Aldrete 评分,PACU 滞留时间;同时记录躁动评分(PAED)、改良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以及术毕6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插管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时患儿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七氟醚吸入浓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PAED 评分及m-CHEOPS 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871,p =0.000)。两组患儿拔管时间、入PACU 即刻改良Aldrete 评分及PACU 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 和T2 时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对地佐辛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抑制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不延长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