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大学4 a间的变化情况,为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内江师范学院2008级1269名非体育专业本科生,进行为期4a共4次的运动量调查及1次体育健康促进知识与信念调查.结果 随着年级的增高,小运动量学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中等运动量学生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大运动量学生比例较平稳;4学年均为小运动量的学生占50.6%,长期保持中等或大运动量的学生占18.3%;小运动量学生对运动不足相关疾病易感性、坚持体育锻炼自信心及对体育锻炼行为益处的体验得分较低,中、大运动量组对体育锻炼障碍的体验得分较低.结论 低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好于高年级,不同运动量学生体育健康促进知识与信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有针对性的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麒麟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8):1229-1230
探讨体育锻炼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策略的提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和自编问卷,对甘肃省部分高校的1 958名男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利用12周的时间,采用中低强度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干预.结果 8.28%的学生存在一般心理问题,2.45%的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体育干预后心理健康症状睡眠改善、记忆力增强、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身体状况好转、人际关系融洽报告率均较干预前提高(P值均<0.01).结论 体育锻炼对改善和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颜向东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897-1898
大学生作为思想进步、文化程度高、思想觉悟高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女大学生感情较细腻、情绪变化快,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多.笔者就体育活动下女大学生的情绪调节作用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讨体育活动对女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研究显示,1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据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组2004年的调查,大学中有心理问题或需要引起关注的人数占46.7%。社会和家长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过大、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压力、竞争的无序化、同学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僵化、强制性学习、对专业缺乏兴趣等,均可使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影响心理健康。体育运动是人们进行心理渲泄、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况、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各类高校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体系,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来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开展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科学地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运动与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3所高校1 038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3.3%(34/1 038)的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经常运动的学生占26.5% (275/1 038),70.2%(729/1 038)的学生很少运动;大学生体质量指数不达标的占36.6%(380/1 038).大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认知平均得分为9.98,其中得分大于均分者占55.5%(576/1 038);只有54.7%的学生能达到中等强度以上的锻炼.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64.5%)、塑造形体(46.4%)和释放压力(39.7%),但常因为自身惰性、学业繁重和课余活动安排太满无法坚持锻炼.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1.375)、体育类专业(OR=10.696)、参与体育组织(OR=1.439)、体育锻炼重要性认知得分大于平均分(OR=1.953)的学生更容易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比例较低.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改善大学生锻炼现况.  相似文献   

6.
苏亮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0):1472-1475
了解河南省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28所高校3 811名大学生,通过问卷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分析.结果 10.8%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为应付考试,21.0%的学生每天固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70.2%的学校一直把体育作为必修课,61.6%的学校一直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考核测试,33.0%的学校能一直提供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仅25.0%的学校开设的体育课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11.5%的学校能每天组织1h的体育锻炼活动.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因素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学习负担重(57.5%),场地、体育锻炼器材的缺乏(43.1%)以及没有时间锻炼(36.4%).结论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及意愿较强烈,但现状不容乐观,促进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需要学生个人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情绪和睡眠状态的相关,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安徽省3所高校556名在校本科生,采用自编体育锻炼调查问卷调查体育锻炼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调查被试睡眠状况、心身健康和情绪状况.结果 在平时学习的时间花费上,锻炼组与非锻炼组分别为(4.16±2.70),(3.66±2.5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锻炼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非锻炼组,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潜伏期分量表明显低于非锻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在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的预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体育锻炼越积极的大学生情绪和睡眠状况越好.体育锻炼干预可通过影响睡眠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了解江苏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江苏省12所高校2 643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2.3%(60/2 643)的大学生每周上体育课课时数≥3学时,29.9%(790名)每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次数≥3次,14.8%(391名)每天参与体育锻炼时间≥lh,23.0%(609名)掌握的运动技能项数≥3项,45.7%(1 208名)未参加体育社团,17.8%(471名)参与校外体育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40.1%(1 059名)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31.9%(845名)的学生不喜欢体育教师或其授课方式,19.4%(514名)认为缺乏体育场地或器材,21.1%(558名)认为体育锻炼对学习效果没影响,28.9%(764名)认为体育课程及相关活动对就业没有影响,17.1%(451名)认为体育成绩好坏不影响在校评优和进步;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现状及不喜欢体育锻炼原因的性别、年级和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级、地区、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不喜欢体育教师的授课方式、缺乏体育场地或器材是江苏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江苏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现状情况不容乐观,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兼容并济,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探讨女大学生完美主义和进食障碍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预防女大学生进食障碍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进食障碍问卷以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山东省3所高校的1 938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32名女生达到进食障碍倾向标准,患病率为5.11%.四年级女生的患病率高于其他3个年级.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3,1.58,P值均>0.05).超重组女大学生患病率高于正常组和偏瘦组(x2=7.15,P<0.01).完美主义能正向预测进食障碍(β=0.431,P<0.01),完美主义和体育锻炼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B=-0.106,P<0.01).当锻炼量较低时,完美主义对进食障碍的预测作用较大(B=0.53,t=5.93,P<0.01);锻炼量较高时,完美主义对进食障碍的影响减弱(B=0.32,t=2.37,P<0.05).结论 体育锻炼在完美主义影响进食障碍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了解天津市9~18岁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现状及体育活动态度,为制定学生体育锻炼对策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9~18岁中小学生6 401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在校体育锻炼情况、体育锻炼意愿等.结果 每周体育课小学为3节,初中为2节,高中为2节.22.9%的城市高中生认为体育课经常被挤占或不上.90.8%的小学生、81.5%的初中生和58.9%的高中生每天做1~2次的课间操.76.0%的学生愿意上体育课,81.7%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48.3%的学生愿意参加长跑锻炼.66.8%的学生认为是没有锻炼习惯导致不参加体育锻炼,65.5%的学生是因为怕苦、怕累而不参加长跑锻炼.学生喜欢的运动为乒乓球、羽毛球(63.5%)及篮球、足球、排球(46.3%)等.与正常体重组学生相比,超重肥胖学生更不愿意选择跑、跳类项目.94.8%的学生家长支持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结论 天津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多数学生有意愿参加各类体育锻炼.学校是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现阶段农村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分析其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技术,对某高校农村大学生和非农籍大学生利用心理软件进行网上情绪测评,统计各因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测评数据分析,农村大学生在情绪状态上与非农籍大学生存在差异,情绪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于非农村大学生。结论:应从拓宽心理咨询渠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情商训练及促进交往四个方面寻找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军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29-930
健康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是民族素质高低、国家兴旺发达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1]锻炼态度会影响锻炼行为,对身体锻炼认识、锻炼情感、锻炼倾向会直接影响锻炼的行为与效果[2]。为有的放矢地安排体育教学内容[3],提高学生对身体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课外体育锻炼方式和项目对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影响,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大学生自卑感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自主学习、指导学习和无学习3种课外体育锻炼方式和集体与个人2种锻炼项目,对某高校球类选修课和体育必修课的21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干预实验.结果 实验前各组的自卑心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P=0.97);实验后,自主学习、指导学习、个人项目及集体项目组学生自卑心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4.08,2.16,4.05,P值均<0.01),无学习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P=0.090).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及锻炼项目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732,28.541,P=0.000)(P值均<0.01),锻炼方式和项目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F=37.945,P=0.000);指导学习方式组的效果优于自主学习方式组(t=2.12,P=0.035)和无学习方式组(t=4.12,P=0.000),自主学习方式组的效果优于无学习方式组(t=3.72,P=0.000).结论 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和项目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况,为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46 408名9~18岁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与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16.4%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1h以上;体育锻炼>1h的男生(18.8%)高于女生(14.0%)(P<0.05);高中生(10.3%)低于小学生(22.3%)和初中生(15.3%)(P<0.05).有16.3%的学生称上体育课时“不出汗、很轻松”,上体育课时“出汗、比较累”和“大汗淋漓、很累”的男生比例(22.6%)高于女生(19.0%)(P<0.05).调查对象认为同学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首位原因是怕累、怕吃苦(58.8%).29.7%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吃力,9.0%的学生平均每天视屏时间在2h以上,34.1%学生的父母在业余时间都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1h的报告率较低,其中高中生和女生更低.怕累怕吃苦、课业负担重、视屏时间长、学校和家庭缺乏体育锻炼氛围是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孟祥乐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59-1661
考察主观锻炼体验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身体自尊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抽取陕西省延安大学、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2所高校的721名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其体育锻炼、身体自尊和主观锻炼体验进行调查.结果 身体自尊各维度、主观锻炼体验的积极幸福感和心理烦恼维度得分在不同体育锻炼水平大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各维度、主观锻炼体验的积极幸福感维度均呈正相关,体育锻炼、除身体吸引力的身体自尊其他4个维度均与心理烦恼呈负相关(P值均<0.01).递归路径模型拟合较好,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直接作用为0.27,体育锻炼对主观锻炼体验的直接作用为0.42,主观锻炼体验对身体自尊的直接作用为0.53,身体锻炼通过主观锻炼体验对身体自尊的间接作用为0.22,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总效应为0.54(P值均<0.01),体育锻炼和主观锻炼体验对身体自尊的联合解释量约为42%.结论 体育锻炼和主观锻炼体验均能改善身体自尊水平,而且主观锻炼体验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身体自尊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和体育锻炼与体像烦恼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体像烦恼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长春大学4所高校2 201名女大学生,完成青少年体像烦恼问卷、自我客体化问卷、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结果 女生体像烦恼检出率为28.7%,大四年级得分低于其他年级,无恋爱经历者低于有恋爱经历者;形体烦恼检出率为41.4%,大四年级得分低于其他年级,无恋爱经历者低于有恋爱经历者;容貌烦恼检出率为19.6%,大四年级得分低于其他年级;性别烦恼检出率为13.1%;性器官烦恼检出率为4.3%.女大学生存在自我客体化现象.自我客体化能正向预测体像烦恼(β=0.37,P<0.01);自我客体化和体育锻炼交互项解释了体像烦恼变异的2.8%,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β=-0.20,P<0.01).锻炼量低时,自我客体化对体像烦恼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t=11.88,P<0.01);锻炼量高时,自我客体化对体像烦恼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t=1.87,P>0.05).结论 大学生自我客体化影响体像烦恼的过程受到体育锻炼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调查山西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为制定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计划和实施相关行为干预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5所高校的93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体育锻炼阶段评定问卷和体育锻炼态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 3.1和SPSS 20.0对收回的有效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大学生处于意向阶段的人数最多(303人),维持阶段的人数最少(73人).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总体得分较高(242.72±28.44)分,态度较积极,但行为控制感(22.14±4.75)、主观标准(17.38±3.41)和失败焦虑(13.80±4.23)3个维度的得分低于量表均分.在行为习惯、行为意向、行为控制感3个维度上,男生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4.663,3.908,6.780,P值均<0.05);女生目标态度、行为认知及失败焦虑得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2.181,-3.848,-2.533,P值均<0.05);在行为认知维度上,2014级低于其他年级(F=3.830,P<0.05);不同城乡、BMI水平者体育锻炼态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育锻炼态度总分及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5个维度的得分,从意向前阶段到维持阶段呈持续上升趋势(P值均<0.05).结论 应根据院校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行为阶段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对大学生不同阶段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菜单式干预.  相似文献   

18.
近20 a来,随着我国物质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疾病谱发生改变,伤害、糖尿病、肥胖等慢性退行性疾病正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1-2].青少年健康问题与行为密切相关[3].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等行为,不仅影响青少年青春期的健康,而且直接或间接损害其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4].为了解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日常饮食行为和体育锻炼行为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笔者于2013年对金山区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章茹  李海峰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793-1795
分析江苏省7~18岁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为制订学校体育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江苏省抽取南京、徐州、宿迁、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南通8座城市的30所学校,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6 847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只有53.97%的中小学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随着年级的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呈下降趋势(x2=256.740,P<0.01).在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中,有45.03%认为体育课程缺乏趣味性,29.07%不喜欢体育老师的授课方式,28.18%认为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28.19%认为体育成绩的好坏与其升学没有关系,26.21%认为体育课程成绩与学校的评价、评优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地区、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不喜欢体育教师的授课方式、缺乏体育场地或器材、家长不支持、体育课与在校期间评优无关、体育课程对升学没有影响是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江苏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欠佳.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应由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20.
贾晓督  李智勇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657-1660
考察不同应对倾向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状态下的注意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者引导个体改善应对倾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将湖北某师范大学86名被试分为积极应对倾向组(37名)与消极应对倾向组(49名),并将被试随机分为正负性情绪组,利用点探测范式获取其注意偏向.结果 有效被试61名,积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正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的注意偏向得分(19.44±25.91)高于负性图片(2.26±25.27)(F=5.70,P<0.05),消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的注意偏向得分(9.96±24.67)高于负性图片(7.88±25.12) (F=4.53,P<0.05).积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正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表现出显著注意偏向(19.44±25.91)(t=3.093,P<0.01)和注意脱离困难(12.57±19.12)(t=2.71,P<0.05);消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表现出显著注意脱离困难(12.93±17.33)(t=3.34,P<0.01).结论 积极应对倾向个体在正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刺激不仅存在注意偏向而且伴有深度的注意加工,消极应对倾向个体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刺激比负性刺激注意更多且存在深度的注意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