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000~2011年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对Budd-Chiari Syndronme,BCS(布-加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9例患者中肝癌继发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13例;下腔静脉狭窄2例;下腔静脉瘤样扩张后狭窄1例;肝炎肝硬化继发肝癌、下腔静脉癌栓2例;右肺肿瘤下腔静脉受压1例.结论:旨在探讨布加综合征的彩超表现,使基层医生增加对此病的认识,以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2.
POEMS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2岁,农民。因腹水、血糖升高2月余,肾功能异常1月于2006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7月下旬因腹胀、口干院外治疗,血糖17~25mmol/L,ESR113mm/h,B型超声示腹水、下腔静脉肝段狭窄;腹部CT示肝大、脾大、腹水;血管造影提示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诊断为布—加综合征、糖尿病,给予降血糖,行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术后腹胀减轻出院。后患者腹胀又加重,腹部膨隆,双下肢水肿再次院外治疗。血BUN27.5mmol/L,Cr239mmol/L,血UA776μmol/L。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均阴性,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腹腔穿刺2次,腹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及下腔静脉造影结果。结果6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布加综合征。1例肝静脉阻塞;5例下腔静脉阻塞,其中2例为恶性肿瘤患者下腔静脉内瘤栓形成致下腔静脉阻塞。除2例恶性肿瘤患者未行下腔静脉造影检查,其余4例患者均行下腔静脉造影检查,结果与超声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布加综合征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显示狭窄的部位、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和观察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腔静脉阻塞布加综合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到本院就治的24例下腔静脉阻塞布加综合症患者采用彩超诊断,将彩超诊断结果与临床血管造影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彩超诊断出22例下腔静脉阻塞布加综合症,诊断正确率91.67%,其中16例为下腔静脉狭窄,6例为下腔静脉闭塞;误诊2例,占8.33%,2例均为下腔静脉闭塞误诊为下腔静脉狭窄.结论彩超在下腔静脉阻塞布加综合症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崔红领  崔庆周  陈鹏 《当代医学》2011,17(32):49-4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布加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1年7月期间,诊治的5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机,于患者中上腹部,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采用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内段血管的形态结构。结果3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经过下腔静脉造影检查,均被确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重建图像,完全显示布加综合征患者的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内段,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受压等征象;在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上,布加氏综合征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脾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征象。两种检查方法结果完全符合,复合率达100%。结论布加综合征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够完全显示其肝静脉、下腔静脉血管的形态结构,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布-加氏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或下腔静脉上段梗阻、闭塞,引起血液回流受阻,肝静脉、下腔静脉压力增加,临床表现以门静脉高压、肝脾肿大、腹水为症候群。随着对布-加氏综合征病因机理的研究深入,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确定成果,明确病因的诊断成为关键,现对我院诊断16例布-加氏综合征的超声诊断病例声像分析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对下腔静脉梗阻型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超声造影技术对下腔静脉梗阻型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下腔静脉梗阻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前后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下腔静脉的血流灌注特点.超声造影结果与血管造影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后能清楚显示下腔静脉的梗阻部位及程度,闭塞处局部无增强,狭窄处局部血流形态变窄,治疗后闭塞及狭窄处血流灌注改善,可见造影剂通过或血流增宽.介入治疗前下腔静脉肝后段显影延迟(32±11)s,延迟时间与下腔静脉压力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下腔静脉内压力下降,下腔静脉肝后段显影时间明显缩短(11±5)s(P<0.05).结论 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能准确判定下腔静脉血管狭窄及闭塞的部位和类型,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25例布—加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诊断布-加综合征条件。方法分析25例布-加综合征彩超检查及X线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肝内侧支循环及血流流向,下腔静脉、肝静脉一支或多支狭窄或阻塞是诊断布加氏综合征必备条件。另外,尾状叶肥大,血栓形成,局限性狭窄、膜状物怕,门静脉肝血管表现为布-加综合征辅助诊断条件。结论CDFI在B-CS定性诊断符合率100%,定型诊断符合率96%,超声应为B-CS临床影像学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肝外门静脉高压1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外门脉高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肝外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人行彩超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9例行间接门静脉造影或下腔静脉造影.10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保守治疗.结果 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术后病人腹水消退,脾亢消失,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彩超、MRA、CTA、间接门静脉造影及下腔静脉造影是诊断肝外门脉高压的主要手段,分流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布-加氏综合征的超声特点,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布-加氏综合征52例,将超声结果与X线造影及临床手术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52例中经X线造影或手术证实49例,下腔静脉型23例,肝静脉型14例,混合型12例,误诊3例,符合率94.2%.结论 布-加氏综合征超声特点有: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上段狭窄或闭塞,血流速度改变,频谱异常,下腔静脉生理性搏动消失,肝静脉交通支形成,副肝静脉扩张等.肝肿大重力后压引起下腔静脉假性狭窄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改变体位,减轻肝对下腔静脉的压迫,观察下腔静脉变化是一种较好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高场强磁共振诊断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的价值.方法 5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 RV)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下腔静脉阻塞端的性质.结果 5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中MRV显示下腔静脉完全阻塞37例,不完全阻塞14例;节段性阻塞14例,节段性狭窄3例;膜性阻塞23例,膜性带孔狭窄10例.DSA显示完全阻塞38例,不完全阻塞13例;节段性阻塞13例,节段性狭窄4例;膜性阻塞24例,膜性带孔狭窄9例.MRV正确显示其中不完全阻塞12例.以DSA为金标准,MRV诊断下腔静脉阻塞性质的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为97.4%、阴性预测值为92.3%.结论 MRV诊断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类型有重要价值,术前准确诊断阻塞段类型有助于指导介入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2.
刘学彬  马果丰  曾艳  杨姣  袁莉  贾莉  邹玲 《海南医学》2013,24(17):2543-2544
目的探讨彩超对下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腔静脉闭塞型BCS患者15例,观察彩超声像图特征。结果彩超诊断下腔静脉闭塞型BCS符合率为86.7%(13/15),主要直接征象为:肝后段下腔静脉内隔膜状回声或管壁节段性闭塞,远端扩张。主要间接征象为:肝脏回声粗大、肝尾叶增大、侧支形成。结论彩超作为无创、价廉、可重复强的检查方法,对下腔静脉闭塞型BCS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谱勒诊断布加综合征条件。方法 分析25例布加综合征彩超检查及X线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肝内侧支循环及血流流向,下腔静脉、肝静脉一支或多支狭窄或阻塞是诊断布加氏综合征必备条件。另外,尾状叶肥大,血栓形成、局限性狭窄、膜状物回声,门静脉高压肝血管表现为布加综合征辅助诊断条件。结论 CDFI在BCS定性诊断符合率100%,定型诊断符合率96%,超声应为BCS临床影像学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1月至2011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经DSA确诊的布-加综合征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MRI检查结果。结果:常规MR检查示14例肝脏体积增大、2例肝脏体积缩小,形态不规则:12例伴有脾脏肿大;13例伴有腹水。3D-DCE-MRA检查示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血管腔内瓣膜10例、血管腔内血栓3例、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外压性狭窄3例.侧支循环形成14例.其中单纯发生于肝内4例、单纯肝外6例,两者兼有4例,侧支循环血管共33处。MR诊断与DSA确诊结果一致。结论:MRI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准确、全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腔静脉阻塞布加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下腔静脉阻塞布加综合症患者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其临床诊断效果.结果下腔静脉分段性狭窄6例,膜状阻塞8例,肝静脉阻塞6例.病变部位的管壁多呈现增厚、生理性搏动消失.下腔静脉血栓形成部位的管腔内可见实性的回声.节段性狭窄患者的管腔呈渐进性、对称性狭窄.膜状阻塞的管腔内出现有明显的强光带,并与管壁相连.阻塞的管腔远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扩张段下段静脉内血流缓慢,有时见反流.患者均经临床其他检查和手术证实,诊断正确的患者有18例,诊断符合率达90%.其中误诊为肝硬化的患者有2例,误诊率为1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腔静脉阻塞布加综合症的具有较好诊断价值,诊断的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3D—CE—MRA在布-加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布-加综合征患者资料14例,术前均经MRI常规检查及三期增强扫描并行3D—CE—MRA重建,复习布-加综合征在MRI及3D—CE—MRA上的影像学表现并和手术作对照。结果14例中,单纯肝后段下腔静脉狭窄2例,单纯主肝静脉狭窄1例,肝后段下腔静脉合并主肝静脉狭窄11例,肝内侧支循环11倒,肝外侧支循环10例,门静脉扩张5例,肝脏增大12例,其内信号不均匀,尾状叶增大9例,脾脏增大5例,腹水3例。膜性狭窄5例,阶段性狭窄9例。先天性狭窄或阻塞7例,血栓引起狭窄1例,肿瘤受侵及血管内癌栓3例,肿瘤受压1例,血肿受压1例。MRI对14例布-加综合征的定位、分型及周围结构关系与手术所见一致,其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达到100%。MRI反映肝硬化的各种信号特点与病理相近。结论MRI联合3D—CE—MRA能够显示布-加综合征的各种征象,并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分型,能够鉴别和区分引起布-加综合征的确切病因。  相似文献   

17.
任江 《疑难病杂志》2007,6(10):599-599,F0003
例1.男,45岁。临床表现为腹胀、纳差、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水肿,腹水。彩色超声示:下腔静脉入房处隔膜形成,肝淤血,脾大,腹腔内少量积液,弥漫性肝损害。下腔静脉造影显示:下腔静脉近右房入口处狭窄95%;远心端严重扩张。诊断为布-卡综合征(BCS),选择单纯球囊扩张;  相似文献   

18.
唐先锋  李运泽 《华夏医学》2001,14(3):321-322
随着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布 -查综合征的报道日见增多。现将我院近几年经 CT、B超和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本症的 13例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3例布 -查综合征患者男 6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2 .9岁 (14~ 35岁 )。确诊前病程 1月至 5年。多数患者有下列多种表现 :腹部胀痛、腹壁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肝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呕血黑便、乏力、食欲不振、活动后气促等。1.2 检查方法 对 13例患者共行 2 1次 B超检查。其中 10例同时行血管造影 (下腔静脉造影、下腔静脉闭塞段对端造影…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彩超在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经过彩超检查并经血管造影证实的23例下腔静脉阻塞型BCS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采用下腔静脉造影方式对23例患者进行诊断,用彩超确诊为20例,确诊符合率为86.96%,其中包括下腔静脉狭窄15例,下腔静脉闭塞5例;误诊3例,误诊率为13.04%,均将闭塞误诊为狭窄。结论使用彩超对BCS下腔静脉病变的类型及部位进行观察,能够准确的反映出下腔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直观的显示出侧支血管的状态,有助于分析病情,为临床治疗选择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李文贵 《吉林医学》2012,33(12):2624-262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8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机,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采用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内段血管的形态结构。全部患者均行HV造影证实,分析CT检查结果。结果:28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均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经过图像后处理技术重建图像,可以完全显示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肝静脉、副肝静脉的狭窄、受压等征象。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多排螺旋CT显示HV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100%。结论:多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够完全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血管的形态结构,对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