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始见于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历经长期的实践,中医药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覆”的理论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其中根据不同的体质制定不同的养生方案是治疗未病的一个符合辨证论治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方法[1],《黄帝内经》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将治未病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病防复。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用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待古人的这种“治未病”思想,其精神实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即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即已病之后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疾病的发展、传变。要想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必须将“治未病”的思想与乳腺癌的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它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问题,而且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重要预防医学思想。《内经》“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就是在身体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内经》主要通过养生、防  相似文献   

5.
张彬  单海燕 《河北中医》2010,32(3):447-447
“未病”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可分为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及病后防复4个阶段,贯穿于疾病隐而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传而未变及变而未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明确提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包含着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的思想。国家多次号召各地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开展中医健康服务。本文介绍了“治未病”工程背景、现实指导意义和天津地区实施“治未病”工程的必要性和优势,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有“治未病”之说。“治未病”之义有三:一是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索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了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二是既病之后要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提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基于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思想,运用中医学养生理论,指导糖尿病患者饮食起居、四时情志等,以协调其阴阳、精气神,从而达到协同治疗,较好控制病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谈谈“治未病”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理论首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前贤“治未病”法内容有三:一指未病先防;二指既病防变;三指病后防复。简而言之,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复发。中医“治未病”理论不仅是一种预防思想,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治疗思路。笔者将“治未病”理论运用于肿瘤临床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下面结合临床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思想始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防重于治的养身保健思想。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模式的日益现代化、社会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高达2%[1]。兹将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见于成书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昭示了“防重于治”的医学思想。中医“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大方面,内容和方法设计饮食、起居、劳作、心理、体育锻炼,顺应自然和避邪护身诸多方面。而我国的社区防护工作主要是以“三级预防”的形式开展的,两者有着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思想最早的阐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新的健康隐患,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应着重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中医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治疗学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与潜力,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掘和探索,从而使中医中药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并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为比喻,来阐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系统阐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理论,并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重要预防医学思想。《内经》“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内经》提出,主要通过重视养生、防邪入侵与药物预防来做到未病先防,为预防医学奠定了基础。 1.重视养生:养生又称摄生,  相似文献   

15.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黄帝内经》“治未病”与重视“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理论 ,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 ,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关注。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近年来 ,该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用《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指导消渴病的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 ,对降低消渴病易感人群的发病率、控制消渴病患者的病情发展、预防消渴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论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摄情志;顺应四时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则应尽早诊治和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疾病加重或传变。  相似文献   

17.
仲景“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发挥,尤以汉代医圣张仲景阐述得更为翔实、具体。在其《金匮要略》一书中,所涉及的范围就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建新 《北京中医》2007,26(11):723-724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之一,它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是在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若疾病已经发生,应该争取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防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治未病"的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阐述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相似文献   

19.
试论《伤寒论》中防病截变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仲景深得要旨,称赞“上工治未病”,并发展了这一学术思想。“治未病”的目的,一是无病预防;二是防止一脏病变波及它脏。仲景对于截断病邪传变,防止疾病深入恶化,有着精深的认识,所以在《伤寒论》中,较突出地具体体现了先证而治,未病防病,已病防变,已变防逆,避免病邪深入的“治未病”思想,这正是仲景的防病截变的学术思想。这一思想贯穿在整个《伤寒论》中,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湖南中医杂志》2021,(3):172-172
中医基础理论中所提到的“未病先防”就是预防和治未病,古人看重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同时《灵枢.逆顺》中也提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