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7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易感因素及预后。方法对68例70岁以上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易感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并与无COPD的7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病原菌均以酵母菌属为主。COPD、年龄、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糖尿病对肺部真菌感染有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酵母菌属是肺部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70岁以上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应用急性病理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估重症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住本院ICU的189例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收入ICU 24 h内的APACHEⅡ评分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89例患者,其APACHEⅡ评分为平均18.8分;随着APACHEⅡ评分增高,患者实际病死率及预计病死率逐渐增高.结论 APACHEⅡ评分可用于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机械通气患者预后评估,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SI)患者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收治的50例SI合并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n=25)和手术组(n=25),并进行对照分析。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手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分析SI合并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常规治疗及手术减压治疗均可使SI合并ACS患者的腹腔压力(IAP)下降,但手术组患者的腹腔灌注压(APP)、残余尿量(RUV)、血乳酸浓度(BLA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P<0.05);手术组患者的IAP下降幅度比常规组更明显(P<0.05);IAP及CRP可作为判定SI合并ACS患者预后的独立监测因子。结论手术减压治疗SI合并ACS的临床效果显著,而特异性炎症反应是影响SI合并ACS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影响VSR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6年6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确诊的AMI合并VSR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记录其病史及临床相关资料,分析AMI合并VSR的危险因素;并将该60例患者分为院内存活组(n=33)和院内病死组(n=27)。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增加院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降低院内病死率的有效治疗方法;运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远期预后的因素。结果院内存活组与院内病死组比较发现,女性、AIM合并VSR时间<7 d、重要脏器损伤、Killip≥Ⅲ级均增加AMI合并VSR的院内病死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MI合并VSR时间<7 d、Killip≥Ⅲ级为AMI合并VSR患者院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治疗是降低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独立保护性因素;药物治疗患者院内病死率明显增高。应用COX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合并重要脏器损伤、Killip≥Ⅲ级在远期预后上无明显差异;AMI合并VSR时间<7 d的患者远期预后差。结论 Killip≥Ⅲ级、AMI合并VSR时间<7 d是AMI合并VSR患者院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院内存活率,并能改善长期预后;AMI合并VSR时间<7 d的院内存活患者,远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临床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平均年龄69.5岁,男性36例,女性19例,临床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3例,静息痛22例,肢体溃疡或坏死30例;单侧肢体病变33例,双下肢病变22例;D-二聚体增高42例(D-Ⅱ550ug/L),其中伴有糖尿病患者18例,房颤患者15例,高脂血症患者31例;全部患者接受下肢动脉腔内治疗,单纯球囊成形术11例,同时行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4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果全组55例患者术后随访1~30个月,随访期内复发31例,复发率56.4%,平均生存时间1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6个月生存率95.0%,1年生存率85.0%,2年生存率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肢体数目、治疗方法、糖尿病、房颤及高脂血症病史是与ASO血管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病变肢体数目、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影响ASO患者行PTA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病变肢体数目、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影响ASO患者行PTA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保护因素,有利于客观评判疗效和生存预期,并提供有效的介入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65~88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血清白蛋白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收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各40例为病例组,同时收集40例与之匹配的体检健康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均采用我科德国耶格Master Screen Body肺功能仪行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仪检验血气分析,检验科全自动生化仪查血清白蛋白。结果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和COPD稳定期组血清白蛋白、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与对照组均有差别,P<0.05;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与COPD稳定期组血清白蛋白、IBW%均无差别,P>0.05。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COPD稳定期组血清白蛋白无相关性,P>0.05;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COPD稳定期组IBW%无相关性,P>0.05。结论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白蛋白、IBW%均有所下降,提示此类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可能是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韩毳  徐青  何昭燕  柳川  白芳  陶海 《武警医学》2015,26(10):994-997
 目的 分析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患者与视力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96例(97眼) TO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影响因素,再将这些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结果 经过激素或激素联合手术治疗,44眼(43.14%)视力得到改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伤时间距离治疗时间、伤后是否有光感、是否合并视神经管骨折、是否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是否存在蝶窦/筛窦积血、是否昏迷,两组间的视力预后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受伤时间≥2 d(OR=0.233),合并蝶窦/筛窦积血(OR=0.307)是视力改善的危险因素,伤后有光感(OR=14.866)是视力改善的保护因素。结论 TON视力预后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是否手术对于预后无明显影响。明确影响视力预后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临床策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颈内动脉颅内闭塞(IICAO)患者CTA图像,判断经Willis环的初级侧支循环,评估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VMT)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62例行EVMT治疗的IICAO患者进行分析。搜集基线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ASPECTS评分、NIHSS初始评分、术后再出血例数。根据CTA图像将Willis环的形态分为4种,并结合颈动脉闭塞位置及Willis环变异情况,将初级侧支循环分为4组。通过90天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来衡量术后临床结局,判断取栓术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162例IICAO患者中,出院38.3%(62例)取栓治疗后mRS 0~2分;预后良好29.0%(47例)mRS 3~5分;死亡32.7%(53例)mRS 6分。三组间基线资料中年龄、入院NIHSS评分及房颤有统计学差异(P<0.05),Willis发育变异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无初级侧支循环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无初级侧支循环的患者死亡率57.1%。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中,房颤及血流循环分组为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结论 基...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口老龄化、吸烟、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肥胖等多种因素影响,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均逐渐升高.周围血管疾病合并冠心病的管理和治疗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旨在综述周围血管疾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冠心病对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及预后的影响,周围血管疾病对已知冠心病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周围血管病变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重建术的时机的选择以及术后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影响面神经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17例面神经炎的临床资料和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患者预后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年龄、就诊时间、合并使用泼尼松、合并理疗。结论:发病后4d内治疗、合并使用激素及合并理疗可以显著改善面神经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1例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房颤主要由冠心病引起。高龄、意识障碍、病变面积大、并发症多是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在老年人中较风湿性多见,抗凝治疗及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可减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及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01~2009-05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糖皮质激素、进行各类侵袭性操作等的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肺部真菌感染中又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多见。结论:真菌感染已成为COPD严重的并发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抗真菌治疗,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是可以降低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SCT血管成像评估肠系膜上动脉夹层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4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27)和预后不良组(n=18),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夹层最大径、是否合并腔内血肿,比较影响其预后的多种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年龄、有无高血压、夹层最大径、是否合并腔内血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有无高血压、夹层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腔内血肿的回归系数是1.768,P值为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OR值为5.859,说明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合并腔内血肿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是不合并血肿者的5.859倍。结论 合并腔内血肿是影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清MMP-9、endostatin、VEGF水平及临床因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根据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 Meier和Cox模型回归法,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临床常规因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S)等3种肿瘤标记物.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MMP-9、ES水平高低与预后有关,同时男性,PS评分≥3分,临床分期晚,未行系统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临床分期、是否行系统治疗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检测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对于临床估计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COP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CHF(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45例)和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256层螺旋CT对左心耳结构进行定量测量,评估其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房颤患者80例,其中有脑卒中病史的40例为房颤伴卒中组,按照年龄及性别配对的方式选取同期40例房颤无脑卒中病史患者为房颤非卒中组。选用冠状动脉CTA 75%期相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取房颤患者的左心耳结构参数,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房颤伴卒中组与房颤非卒中组比较,左心耳容积(LAAV)、左心耳容积指数(LAAVi)、左心耳开口面积、长径及短径均大于非卒中组(P<0.05)。以上数值增大,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几率增加;2)当房颤患者左心耳容积>8.7 ml,预测发生脑卒中风险的价值最高,特异性达90.0%。结论 左心耳容积、容积指数、开口面积、长径及短径增大是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左心耳容积>8.7 ml脑卒中风险增加,该结果对临床指导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药物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筛选89例高血压合并甲亢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与药物治疗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合并甲亢患者,年龄较大者痊愈率显著低于年龄较小者(P<0.05);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较大者痊愈率显著低于BMI较小者(P<0.05);此外,具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经治疗痊愈率显著低于无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P<0.05);既往患有心脏病或者甲状腺肿的患者,经药物治疗痊愈率显著低于无既往心脏病或者甲状腺肿病史的患者(P<0.05);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患者,药物治疗痊愈率为75.5%,显著高于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的痊愈率55.6%(P<0.05)。结论年龄、BMI、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心脏病病史、甲状腺肿病史以及健康教育护理措施,与高血压合并甲亢药物治疗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67例,均使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根据患者是否加用替米沙坦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1年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心衰住院率、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心功能分级、窦性心律维持率、房颤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房颤的复发率、慢性房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心衰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肺纤维化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对于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能较好地维持窦性心律,降低心衰住院率,对心脏重构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接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7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分析肿瘤局部相关因素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影响患者近期疗效、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复发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OS和PFS分别为77.1%、40.1%、26.0%和62.6%、30.6%、2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声音嘶哑、cN分期、cTNM分期、GTV-横径(GTV-D)和GTV-体积/长度(GTV-V/L)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声音嘶哑、cTNM分期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全组有75例(41.9%)患者出现复发,61例(34.1%)远处转移,其中19例(10.6%)为合并复发和远处转移。75例复发患者中64例(85.3%)患者为单纯食管复发,4例(5.3%)为单纯淋巴结复发,另7例(9.3%)患者为食管合并淋巴结复发。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63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复发;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周边组织/器官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接受ENI确实可行,其失败主要模式仍为食管复发;治疗前声音嘶哑、GTV-D和GTV-V/L较大、临床分期较晚和近期疗效不佳为患者预后较差的指标;肿瘤周边组织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失败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一种常见肺部疾病,目前在国内外在COPD的疾病管理,更倾向于非药物治疗措施,即采用肺康复方案,同时也将肺康复方案作为COPD临床治疗的延续,而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中医传统运动疗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形式多样,动静结合,意气相随。近些年常见的中医运动疗法在COPD肺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有关文献做一整理,发现常见中医运动疗法在COPD肺康复患者的预后及改善上的运用效果,同时促进中医运动疗法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推广,让更多的COPD患者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