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治疗中对严重眼心反射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眼心反射患者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为防治对策实施前眼科患者,观察组为防治措施实施后眼科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眼心反射概率。结果观察组中9例发生眼心反射,概率为15%,对照组中18例发生眼心反射,概率为30%。观察组发生眼心反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眼心反射预防措施后,眼心反射患者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机械性眼外伤无光感眼的临床手术方式。方法 2010~2013年我院共接收了40例眼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方式研究,采取角巩膜修补、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等一系列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解。结果术后视力光感增加0.1~0.3的患者12例,增加0.3~0.5的19例,增加0.5以上的9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机械性眼外伤无光感眼的患者应该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延误可能会导致其视力无法恢复,为患者使用角巩膜修补、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等手术治疗后,视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病因及预后。方法总结135例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眼位、眼球运动、复视检查、CT、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新斯的明检查等确定发病原因,并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分析患者预后。结果眼外肌麻痹主要临床表现为复视(74.81%)、头晕(63.70%)、恶心(54.07%)、发热(49.63%)、眼位偏斜(35.56%)、眼睑下垂(25.93%)、眼球活动障碍(20.74%)、血糖升高(17.78%)等;病因依次为糖尿病(17.78%)、颅脑外伤(15.56%)、血管疾病(12.59%)、炎症(10.37%)、重症肌无力(9.63%)等;随访2年后,21例(22.96%)复发。结论眼外肌麻痹临床症状复杂,病因多种多样,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挫伤早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补硒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眼挫伤早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选患者是否接受补硒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硒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伴有2种以上损伤类型,以前房积血最常见,其次为晶状体脱位、虹膜裂伤或粘连、房角挫伤、角膜异物、眶骨折等。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平均眼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感光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12例(27.91%)患者视力≥0.01,明显多于对照组[5例(11.6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例(4.65%),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18.60%)](P<0.05)。结论眼挫伤早期高眼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前房积血、晶状体脱位、虹膜撕裂或粘连及房角损伤等,在药物降眼压、促进房水循环的基础上,联合抗炎、清除淤血、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眼压,同时补硒可以帮助患者视力恢复,减少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并发眼干燥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48例MG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眼干燥症将其分为眼干燥症组(102例)和无眼干燥症组(1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习惯、疾病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GD并发眼干燥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眼干燥症组中从事精细目力工作、佩戴角膜接触镜、平均每日使用电脑和手机时间>6 h、工作在空调环境中、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和其他眼部疾病、有眼部手术史及服用抗过敏药物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无眼干燥症组(均P<0.05),每周饮用咖啡次数>3次患者占比显著低于无眼干燥症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佩戴角膜接触镜、每日使用电脑和手机时间>6 h、工作在空调环境中、合并甲状腺疾病均是MGD并发眼干燥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每周饮用咖啡次数>3次是MGD并发眼干燥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MGD并发眼干燥症的危险因素较多,不良生活习惯对其的影响较大,应注意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缘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50例睑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8例)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对照组患者(72例)采用红霉素眼膏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周和2周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2周睑缘炎各症状(烧灼感、流泪、畏光、眼痒)及体征(充血糜烂鳞屑、睑板腺开口异常、睑板腺分泌物、球结膜充血)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缘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少,但应注意眼压升高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眼灌注压波动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相关性。方法监测5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POAG组)和49例健康者(正常组)24小时眼压和血压。日间(8︰00~22︰00)采取坐位测量,夜间(0︰00~8︰00)采取仰卧位测量,间隔2小时测量1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日间及夜间眼压、平均血压和平均眼灌注压。结果 POAG组患者日间眼压、夜间眼压和眼压波动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夜间平均眼灌注压均有所下降,POAG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研究对象夜间平均血压均有所下降,POAG组下降幅度大于正常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日间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OAG患者眼灌注压低,夜间平均眼灌注压下降明显,提示眼灌注压不足可能是POAG发病的一项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的改变与其视力及眼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青少年健康体检者及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青少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将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近视组.对比两组青少年的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情况(评价指标包括细胞聚集的积分、血流状态的积分、血管襻周渗出的积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分为2组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角膜愈合时间为(4.3±1.1)天,疼痛减轻时间为(3.6±0.8)天,总有效率为92.9%,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头晕/眩晕是一大类常见症状,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容易误诊.单一学科诊治模式在头晕/眩晕疾病的评估、诊断和处理等方面具有局限性.近年来提出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将机械割裂的学科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头晕/眩晕疾病的诊治、管理和科学研究,推动诊疗规范化并减轻患者负担.本文对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头晕/眩晕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热敷按摩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热敷按摩(除螨湿热敷+睑板腺按摩)+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观察组采用强脉冲光+热敷按摩+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热敷按摩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近年来中医通过多种特色疗法取得了很好疗效。但目前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理法方药,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小震 《医药前沿》2022,(4):124-126
目的:观察推拿按摩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邓州市康复医院康复科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38例颈椎病性眩晕的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69例,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试验组69例采用推拿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眩晕的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神经内科或内科五区按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PCIV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雷火灸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VM)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PCIV可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增加动脉血管顺应性,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偏头痛性眩晕应用中医辩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72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34/36),优于对照组的86.1%(3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性眩晕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明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牵引、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后确诊为颈源性眩晕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牵引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10.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2.0%,P0.05。结论牵引、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诊眩晕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异丙嗪治疗,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57%,高于对照组76.47%,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